高血压分级

2020-07-15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分为三级。理想高血压是120/80mmHg以上,收缩压在120mmHg到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80mmHg到90mmHg之间,这是正常高血压值。
  一级高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到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0mmHg到99mmHg之间。
  二级高血压在160mmHg到179mmHg之间。舒张压在100mmHg到109mmHg之间。
  三级以上高血压是收缩压大于180mmHg,舒张压大于110mmHg。所以临床上都希望病人都有一个理想血压,在120/80mmHg左右。如果病人收缩压在120mmHg到140mmHg之间,或者舒张压80mmHg到89mmHg之间,虽然属于正常高血压值,但还是推荐患者进行体检,每年都应该测量一次血压,以防出现真正的高血压。



高血压分级相关阅读


高血压会不会遗传

高血压与遗传有关,许多资料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者、脑中风多发的家族及家庭成员患病可能性较大,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与遗传因素有关。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45%,所以高血压遗传因素是确定的。

高血压患者吃什么药最好

高血压患者吃什么药最好:高血压吃什么药其实是因人而异。在西药的范畴之内,一般有五类降压药,这五类降压药应该说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但是不同的人他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所以第一就是这一类降压药不但能降压,还要对你不要有副作用,这就是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如果它还有额外的好处就更好。比如说这个降压药它既能降血压也能治疗心绞痛。那么这降压药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就会非常好。如果这个药物既能治高血压,也能治心力衰竭,那么它这个药物就一样可以叫一箭双雕,这样可以用最少的药物起到更多的治疗。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帮助你选择最好的药物。

高血压吃什么食物好

针对一些轻中度的高血压,采用食疗方法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如日常饮用菊花茶、苦丁茶;或者吃一些荞麦面等等,同时适当控制体重,可能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是要想有效控制高血压,同时要坚持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配合合理的用药是非常关键的。

孕妇高血压怎么办

妊娠高血压与普通高血压不同,治疗的同时更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在就诊时,要第一时间告诉医生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对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保证母子安全。孕妇要适当控制体重和食盐摄入量,防止水肿的发生,医生与患者相互配合更为关键。

高血压分几级

国际上关于高血压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高血压分为前期、一级和二级。高血压前期就是高压在130-140之间,低压在85-90之间。高血压一级是高压在140-160之间,低压在90-100之间;比一级再高一些就称为二级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跟什么有关

中医认为高血压跟什么有关:
  高血压是有血压计出现以后才有的诊断名词,所以在古代的文献里没有记载,该病属“头痛”、“眩晕”等范畴。
  眩晕和头痛在中医古籍有很多记载,比如陈述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有一些关于眩晕头痛的记载。第一条最早见的叫做“故咸者,脉弦也”,就是吃咸太多就会出现一种弦脉。弦脉就是摸脉的时候,脉相比较硬,像射箭的弓玄一样,比较紧、比较硬的一种脉。这种弦脉现在的病人出现动脉硬化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
  另外古籍里还有记载“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就是眩晕的出现,也就是认为跟肝经有关系,跟肝脏有关系。高血压很多病人都会出现头晕的情况,这是相关的一条。还有一句记载叫“无痰不作眩”,就是这种眩晕的出现和痰湿有关系。这种痰湿的出现跟很多原因有关。
  总结的来说,高血压的发生中医认为跟三个脏器,心、肝、肾非常相关。

高血压吃哪些中药

高血压吃哪些中药: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特点是讲究辨证论治,即同样是高血压,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不会一种病就只有一种药治疗,也不会这一种药物只治疗这种疾病。
  高血压的用药,需要根据中医大夫辨证以后,才能决定吃什么药。目前为止,高血压比较常见的是分为四个证型,第一个证型是肝火上炎型,第二个证型是肝阳上亢型,第三个证型是阴阳两虚型,第四个证型是痰湿壅盛,具体用药需根据证型的不同而定。虽然都是高血压病,可以用不同的药来治疗,这在中医里叫做同病异治。
  所以至于具体到每一个人,你要吃什么样的中药,最好是经过大夫辨证以后才知道。在中医里有一些中药是中成药,高血压病人都可以用,比如牛黄降压丸、牛黄清心丸,还有脑立清。
  建议大家在大夫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高血压针灸什么穴位

高血压针灸什么穴位:
  针灸治疗高血压效果很好。针灸治疗高血压需要患者就医辨证诊治,指导着高血压的用药,当然也指导着高血压的选穴。
  针灸比较常用的一些穴,比如属于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这种情况可以选一些,比如合谷穴太冲穴曲池穴,现代研究最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穴位是足三里穴。另外还有耳朵上的一些穴位,耳穴对于调节血压、稳定血压、帮助改善症状,也是非常好的一些穴位。通过辨证,如果是属于肝火上炎,选以上这些穴;
  如果是属于阴阳两虚,还有肾阴虚的情况,还要选一些滋阴的穴,比如太溪穴照海穴阴交穴;如果是属于脾虚有痰湿,要选一些健脾、化痰的穴,比如中脘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正规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穴位进行治疗。

高血压注意事项

第一方面饮食,患者应低盐低脂高钾,每天是6克食用盐,6克氯化钠,25克油脂的摄入量。第二方面运动,每天有氧运动一个小时。第三方面就是按规律服药,第四个是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保证足够的睡眠,第五个要保持二便通畅。

高血压吃什么好

高血压病人应当采取高钾低钠的摄入方式,多食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和一些优质蛋白。为了兼顾糖尿病、高血脂等并发症,可以适当多补充一些Va、Vc、Ve,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胆固醇。为了更好的调理身体,可以请专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健康饮食方案。

高血压治疗存在的六大盲点

一般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时间长达数十年,治疗方案很可能多次变换,包括药物的选择等。高血压病大多数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高血压疫苗问世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威胁人类的健康,高血压最大的威胁就是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破裂,造成脑溢血、冠心病而猝死。所以病人需要终身服药。能否制作一种高血压疫苗,还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近期举行的第16届巴西高血压研讨会上,瑞士科学家宣称正在开展一项新研究——通过服用疫苗来治疗高血压,而且这种新型治疗手段的研究已经取得进展。研究发现,这种疫苗能够制止导致高血压的荷尔蒙发生作用。

研究发现,这种抗高血压疫苗能够生产一种抗体,该抗体能对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作用。巴西高血压研讨会主席称,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机体产生的荷尔蒙,能够调节机体液体的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导致血管压力升高的功能从而导致高血压。这种抗体则能够制止其发生作用,关闭血管紧张素Ⅱ的接受器。但目前还不知道产生这种作用的机理。

对于新疗法能否取代其他疗法,主席认为,这种抗体只作用于导致血压升高的一种机制,而不是作用于所有的血压升高机制。使用这种疗法不能取代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取代其他控制高血压的药物。他认为,这种抗体可以取代组合性用药,即可以取代那些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的药物。那些由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而导致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每4个月服用一次这种药物。

据悉,瑞士科学家开展的该项科学研究目前尚未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

血压难以控制有哪些因素呢

诱发高血压相关因素未及时消除。如体重增加、高盐、酗酒、紧张状态等。

继发性高血压疾患未得到病因治疗。由于不能针对病因治疗,当然高血压也难以控制。在这里也提醒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要给医师提供一份详细的病史资料,一定要找从事高血压临床研究的专科医师进行系统诊治。

肾损害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本身又是高血压的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如未及时有效地治疗,容易造成肾功能受损,此时再不合理使用利尿剂,体内过多的水和盐就不能排出体外,更加重高血压,这就造成血压难以控制。

“白大衣高血压”。在医师诊所测量血压总是高于正常,甚至用几种药物也难以控制到正常的患者,在自己家里自己测量血压是正常的,同时检查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无严重的损害,医学上称“白大衣高血压”。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一定要找医生及时诊治。

抗高血压治疗不当。包括:①患者未坚持服药;②药物剂量太小或间隔时间太长而达不到治疗效果;③选药不合理或不适当地联合用药。事实上,对于因治疗不当而血压控制不满意者,不属于顽固性高血压的范畴。

一旦得了高血压,患者首先应该重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有空读一些有关高血压防治的科普性文章,与医生紧密配合,坚持终生治疗、长期预防、防治结合。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高血压患者,更需要医患双方的合作。

抗高血压社区用药监护要点

最近,广州市医改办等部门印发了《广州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工作方案》,预示着慢性病治疗已经向慢性病管理的新型医疗模式转变。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需长期乃至终身服药控制,在疾病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是用药监护。具体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 根据临床分型,正确选用药物。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病的分型很多,一般是按病因、病理和临床三个方面分为:单纯收缩压增高型(高血管阻力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65%以上;单纯舒张压增高型(高血容量型),此型患者一般多年轻、体胖;收缩压与舒张压联合增高型(混合型)此型患者多为偏胖者;近年还发现一种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在我国所有高血压患者中占到了75%,这种高血压脑卒中的风险很高。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降压药物分为5大类,即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BB)。严格的讲,这5类药物对于收缩期、舒张压均有降低作用,实际上没有专门用于降低收缩压或舒张压的降压药物。因此,抗高血压选用药物的一般原则是:无论舒张压和(或)收缩压增高,利尿剂、CCB、ACEI、ARB均可考虑选用。以舒张压增高为主的可优先考虑选用ACEI或ARB;如果患者伴有交感张力增高表现(如心率快),也可考虑选用BB。对于收缩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CCB或利尿剂可能更适于作为首选药物。对于H型高血压,降压药ACEI类与叶酸联用有协同作用,能降低心脑血管风险。依那普利与叶酸的多效固定复方制剂,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伴发高HCY的危险状况,是欧美及中国指南的一致推荐。

 2.给药方法得当,用药应做到个体化。

2.1 按照血压昼夜节律给药。一般高血压患者(约80%)具有晨峰现象,晨起收缩压迅速上升至傍晚开始降低,至次日凌晨2~3时最低,即“一峰一谷”。称为杓型高血压。或有些患者血压在上午8~9、下午14~16时各出现1次高峰,即“双峰一谷”。在血压峰前给药最为有效,对杓型、深杓型患者可选择清晨服药。而少部分患者(约10%)由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动脉硬化、左心功能不全等,血压于夜间降低日间血压20%,血压曲线呈非杓型曲线,称为非杓型高血压,这类患者对靶器官的损伤会高于杓型高血压者。对非杓型高血压者可选择晚间睡前给药。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尤其是晨峰,1日仅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以晨7时为最佳服用时间;若1日服用2次,则以晨7时和下午14~16时为好;对有血压昼夜节律者抗高血压药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同时注意定期动态监测血压。

2.2 适宜的给药剂量和频次。抗高血压初始剂量宜小,定时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及全身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注意降血压一般服药后3~7会降至正常范围,如果是控缓释制剂,时间会更长一些,不能操之过急增加用药剂量。平稳降压能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24h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可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等。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1日1次给药而有持续24h 作用的药物或控缓释制剂。

2.3联合用药。如果低剂量单药降压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2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高血压药联合治疗。联合用药的优势在于: 1)一种抗高血压药往往只针对一种发病机制进行调整,单药治联合用药,可以针对不同发病机制,起到协同和互补,增强降压效果;2)降低彼此的不良反应;3)降低各自用药剂量;4)提高患者持续用药的依从性。如利尿剂+ACEI,作用协同:利尿剂可激活神经激素;ACEI 可拮抗神经激素活性,有保钾作用,并减轻利尿剂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低血钾症。又如钙通道阻滞药(CCB )+ACEI或ARB ,由于CCB 主要扩张小动脉、利尿,但可导致下肢体液水肿;ACEI 主要扩张小静脉,并增加静脉床容量,与CCB 作用协同,并减轻体液淤积,缓解下肢水肿。

另外,避免与可使血压升高的药物连用。如:1)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大量服用布洛芬、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等,可引起水钠滞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或高血压危象;2)人促红素: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血压升高,与红细胞生长过快、血黏度增加、末梢循环阻力增大有关;3)减轻鼻充血剂:盐酸麻黄素、伪麻黄碱、萘甲唑啉、羟甲唑啉、含麻黄碱的抗感冒药复方制剂,使用过量时,易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4)抗肿瘤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替尼、舒尼替尼、西尼替尼均可引起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可能与这些药可能与药物减少肿瘤组织中血管形成的数量、破坏内皮细胞功能、改变NO 的代谢有关;5)抗菌药物:红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呋喃唑酮等虽不直接引起血压升高,但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若与香蕉、牛肝、柑橘、菠萝、腊肉、红葡萄酒、啤酒等富含酪胺的食品同服,会使酪胺难以水解和灭活,蓄积以致刺激血管,使血压升高。

2.4 持续用药。高血压患者需长期降压治疗(乃至终身治疗),尤其是高危患者,不可随意停药或频繁改变方案,这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可根据需要(季节、合并症)逐渐减少抗高血压药的品种与剂量。

 3. 关注并发疾病,用药细思量。

3.1冠心病。血压控制目标

高血压急症该如何处理

高血压急症是临床常见急症,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后果严重。根据病因及合并症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180/120 mmHg),同时伴进行性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此类患者常伴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因其病情危重,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

需强调高血压急症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急性靶器官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者,即使血压仅为中度升高,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是与之相应的是另外一种临床常见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可有血压明显升高所致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烦躁不安等。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主要依据不是血压升高的程度,而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严重靶器官损害。

处理原则

由于不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可将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在24~48 h内缓慢降至160/100 mmHg。

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静脉用药。此类患者的初始治疗可在门诊或急诊室进行,用药后观察5~6 h,待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后可以离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并进行门诊密切随诊。2~3天后视具体情况调整口服降压药的剂量,使血压逐步达标。对于血压较高但无并发症的患者,不宜过度治疗。

静脉或大剂量口服负荷量降压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对患者具有不利影响,故应避免。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应用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的做法非常普遍,但这会导致血压迅速下降,且其速度与幅度无法控制,很容易导致低血压或因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而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对于并存心脑肾并发症的患者尤为如此),故不主张如此用药。

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在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接诊患者后,需详尽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评估靶器官功能受累情况,尽快明确是否为高血压急症。与此同时,需及时应用降压药,不应因为对患者整体评价过程而延迟治疗。

此类患者多伴焦虑情绪,而焦虑紧张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故可酌情使用镇静药。与此同时,还应针对靶器官损害给予相应的处理。处理高血压急症时,首先需明确用药种类、途径、血压目标水平和降压速度等。制定治疗决策时,需考虑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作用、对心排出量、全身血管阻力和靶器官灌注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便于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强度。因此,应首选静脉途径的短效降压药物,常用的静脉途径降压药物如附表所示。同样,高血压急症患者也不可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来降压。

在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降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量、生命体征、靶器官功能状况(如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及胸痛程度等)。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的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

合理的做法是,首先将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一般情况下,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 h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的25%,随后2~6 h内降至 ? ? ? ?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高血压通用方

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病。

高血压通用方

养阴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病。

高血压通用方

清肝降压。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通用方

养阴平肝降压。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通用方

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病春季食疗。

相关食疗

高血压

清肝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