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原理及发展

2020-07-15

放疗的原理及发展:
  放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以前落后的状态,经过漫长的过程,渐渐发展到今天。
  放疗主要有三大技术的发展:
  第一,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体内任何部位的目标,通过放疗能够准确发现其大小和多少以及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
  第二,放疗装备的发展、定位精度、计算机的计算、能量的聚焦,以及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评价和有效避免,都有很大的发展。
  第三,放疗和其它医疗手段综合治疗,可激发免疫的效应,发挥着极大作用。放疗可直接打击目标,也可以协同化疗,使免疫提升。



放疗的原理及发展相关阅读


早期的肺癌筛查人群

早期肺癌筛查人群:
  由于肺癌,尤其中晚期肺癌死亡率,就是五年的生存率,治疗后五年生存率都比较低。因此,目前早期肺癌的筛查就是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样进行一个早期肺癌的筛查,早期肺癌筛查的人群是什么样的:
  首先、肺癌有高危人群,比如45周岁以上的、压力比较大的人群,这是一个重点筛查的人群;
  第二、是有家族史,比如家里头有得过肺癌或者相关自己的近亲有得过肺癌,这类也属于高危人群;
  第三、包括一些结核病史、机体免疫力明确的有下降的这样病史的一些人,可以适当的把他肺癌的筛查的时间段降低一些,比如说40甚至30多岁;
  第四、就是有接触粉尘史的或接触化学药品的这类人群,也是肺癌筛查的一个高危人群;
  第五、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是大量吸烟,以及接受二手烟的人群,还有一些妇女经常在油烟状态下炒菜,这些接触油烟这类人群,都是一个早期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
  因此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是现在早期肺癌筛查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另外,早期肺癌筛查一定要去选择一个正规的体检机构或者医疗机构,这样就可以保证筛查的质量。

肺癌发病几率

肺癌发病几率: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一个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死亡人数可以达到140万甚至16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大概18%左右,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一个特点。
  英国有著名的一个教授曾经预言,如果中国不及时的控制吸烟以及空气污染,那么到2025年,每年可能肺癌发病的患者估计会超过100万。
  我国大约75%左右的肺癌的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基本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我国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能达到百分之十几,这一现状与缺乏早期肺癌筛查有关,因此,进行科学的早期肺癌的筛查,对我们国家的一个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会有一个明显的贡献。

精准放射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精准放射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由于各种专业和各种技术的发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适应症有三种,绝对适应症是它治疗某种的病人的优势大,病人得到好处多,治疗过程安全,疗效显著,而且可以长期生存。医学的一个名词叫实质器官,肺、肝、胰腺、肾脏或者脑组织和这些相应区域的部位,这都叫实质器官。都是适合于放射治疗或者放射外科治疗的部位。相应的肿瘤像早期肺癌,当然传统不否认,患者要去接受手术,不反对;但由于内科疾病手术的过程有风险,年纪太大根本承受不了手术,还有的自身对手术过程的创伤打击,患者会有顾虑、会拒绝。像这样一些相应的部位选择放疗,特别是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给的剂量相对低、给的次数时间长、每次给的剂量相对小,就像火箭军打火炮,火炮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罩、能量相对小;如果现在打巡航导弹,里边装的是贫铀弹或者核弹头,它能量强度大、聚焦性能高,它所到之处,它的目标必须要被摧毁,而且摧毁的效率不亚于手术刀,而且整个过程无创,没有任何正常组织和集体的太多的影响。同样像肝脏,中国的肝癌多半都是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所以叫癌症的三部曲。肝硬化肌酸的肝癌肝功能差,所以治疗的过程和治疗本身对肝功能的保存相比而言,放射手术比外科手术风险要低;而且肝硬化的肝癌还有个特点,小肝癌治好了以后,患者本身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小肝癌治好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患者再得肝癌的概率很高,所以要为第二次治疗,甚至把肝脏后续留下的功能要保障,叫“三保”。第一保证治疗的安全,第二保证功能的完好,第三保证再出现肝癌的治疗空间,保证治疗的余地。
  所以,在对于患者选择治疗手段的时候,不要过于本位主义,要从科技发展的进步,手段对患者的最有力的,以一种专业的进展去为病人着想,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法。实质器官像胰腺癌,胰腺也是实质器官,惠普尔手术已经到今天经历了八九十年,但它的五年生存率很低,因为它位置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的血管、器官围绕肿瘤很多,加上胰腺这个小小的腺体,当肿瘤长到一定的程度它已经不是早期,边界不清晰、没有明显的包膜围绕,所以手术刀切除了几十年,不是几天、也不是几个月,是八十年,并没有让胰腺癌患者得到很好的长期生存,所以人们把胰腺癌定义为癌中之王。我在考虑到底它是癌中之王,还是治疗手段值得重新反思。这个位置可能不适合于刀子的切除,就是因为解剖结构、暴露空间、它的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几十年的治疗没有得到进展。就像鼻咽癌,长在脑子正中间一个六边形的骨腔里,50年前医学就认为它没有手术条件,在骨头腔里,就像石缝里长棵树,拿刀子去挖,怎么也挖不干净。那个时代就开始选用放疗,所以,放疗技术的进步、装备的完善、计量的聚焦、正常组织的保护,从五年生存的15%上升到今天的75%,而胰腺癌一直选择手术经历了80年,五年生存没有太多的改变,手术过程、麻醉、手术刀的止血这些都进展非常快,但是病人生存没有改变。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就要考虑新的方法、创新新的模式。还有像肾脏、腹膜后很多器官,长期以来都是以手术为主导的治疗,但是,放疗的进展、适应症,应该认识到癌症是一场反恐战争。有三种工具如果让老百姓去选,一包药,那是内科,用药治疗;第二,外科用刀治疗;第三,放疗,如果形象点、简单点是枪,如果说的更先进一点是火箭弹。当得了癌症,让你选择三种手段或者叫这三种治疗的工具,会选什么?大家首先都会选枪或者火箭,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大多数首先是被刀或者被药处理掉,就是把实质器官的肿瘤切掉。未来得了癌的时候医生要更多的思考,这些方法到底哪一个对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活跃更高。

放疗的治愈情况如何

放疗的治愈情况如何:
  治疗早期肺癌的放射外科治疗用伽马刀,治疗的结果跟外国没有差异,只要定位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定位精准、靶区勾画精确、给的能量达到足够的摧毁目标,那么世界上的结果都一样。就像外科,把肺叶切掉、肿瘤拿掉,那么这个剂量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也百分之五六十。但是它这个问题在哪里,放疗得到的病人都不是外科的病人。举个例子,北大是名校吗?99%都说是名校,我说不是,不是它是名校,是它招的学生优秀都是状元,如果把不是状元的给它招,它还是名校吗?
  如果是名校就不应该有分数线,摇奖,谁摇到谁进去,都是名人。把最优秀的学生收到这个学校,后来出来那么多名人,那叫有才学校。就像放疗和手术选择的病人是截然不对等,要均衡性,实际方案两组对照均衡性,1米6对1米6、1米7对1米7、现在1米5对1米8去打篮球,打不赢。放疗本身得到的病人首先有内科疾病,他可能有意外的死亡,心脏病复发了;第二,老年人,85岁,自然生存一年两年,人家50岁开刀自然生存30年,这两者死亡肯定是不一样。本身样本的对照上差异大,但是大量的结果也证明,放疗得到的生存并不亚于手术。道理很简单,一杆枪杀猪和一把刀杀猪,哪个更简单?枪起码有距离感,第二不沾血。刀怎么捅?那猪还咬人。技术不先进、伤亡、创伤过程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它两者的差异。

精准放疗和手术和化疗有什么优势

精准放疗和手术和化疗有什么优势:
  放疗,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更符合国际统一的精准医学发展的历程,所以今天把放疗发展到现在叫精准放疗。精准放疗的一个优势是能量聚焦,能摧毁体内的癌细胞。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和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患者的身体不受影响,无创。所以,不像外科手术要麻醉、要出血,过程当中还会有很大的创伤。而且手术是无创治疗,同样高能量的聚焦可以把癌细胞摧毁掉。精准放疗相对药物化疗,化疗的针对性相对较小;而且它是系统全身性治疗,它对癌细胞的打击没有局部治疗效率高、摧毁力强;对系统全身各种组织都有影响,特别是化疗药产生的全身反应、血象影响、消化系统的反应都要大。
  所以相对这三种手段,应该在不同的肿瘤、不同的分期,各有优势和选用。但是对局部早期肿瘤和外科对比而言,精准放疗的优势是无创、不出血,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有内科疾病的病人,它的优势更大。例如一个87岁的老人,如果左上肺发现一公分或者两公分肺癌,即使现在外科微创手术的孔很小,但是仍然需要全身的麻醉,切去大量的组织。这个创伤的过程对一个80多岁老人,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很大。肿瘤不会要命,但手术的风险低的三个月内即90天以内,发生意外死亡的概率在7%~8%左右;即使70岁的年龄,30天内发生意外风险的概率也在4%左右。一个好好的病人,因为一次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就丧命当然很可惜。放疗治疗的优势是总体而言,但放疗不是对任何器官组织优势都这么大。它在胃肠、空腔器官,因为它的能量过高,就会把肠子烧穿,出现溃疡出血,也有它的局限。所以,总而言之,放疗在实质器官的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它比手术创伤要低、治疗的风险要小,而且根治肿瘤的效率一点不亚于手术。

肺癌早期

肺癌早期:
  早期肺癌是相对于中期、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而言。但国内、国外对早期肺癌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美国将早期肺癌定义为可以手术切除,并以治愈为目的的肺癌。因此将I期到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称为早期肺癌。
  然而,对早期肺癌的定义还有更为严格的标准,随着第八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发表,I期又细分为IA1、IA2、IA3和IB期,其病理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5%、80%、74%。结合国内专家的意见,早期肺癌应指非小细胞肺癌的原位癌及IA1、IA2、IA3期。这几组肺癌的原发灶直径小于等于3cm,没有支气管周围或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早期肺癌筛查

早期肺癌筛查:
  肺癌的治疗效果与病变的发现早晚密切相关,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小于20%,原位癌及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可见肺部疾患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和干预,结局可能会截然不同。
  早期肺癌高危人群:
  一,45周岁以上、压力较大的人群,是重点筛查人群;
  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三,有结核病史、机体免疫力有明确下降的人群;
  四,有接触粉尘史或接触化学药品的人群;
  五,长期吸烟的人群,以及接受二手烟的人群,还有妇女经常在油烟状态下炒菜,都是早期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因此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是早期肺癌筛查的主要方向。

肺癌检查方法

肺癌检查方法:
  肺癌的检查方法目前最常见的是影像学的随访,也就是CT的随访。CT随访是患者在体检或者门诊进行低剂量平扫以后,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发现结节,则需要每年进行的低剂量胸部CT体检;
  如果发现结节,要观察结节的大小和分类,根据不同结节大小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通过随访不能确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支气管镜的活检或者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其次,还可以进行增强CT检查;还有一种肿瘤标记物的检查方法,通过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可以提示肺癌的发生。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放射治疗是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会摧毁体内的癌细胞。放疗是无创治疗,不出血,针对性强,局部治疗效果好,摧毁力度强,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影响,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且有内科疾病的病人而言优势更大。
  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只要诊断癌症越早越好,发现越早放疗摧毁用的能量,治疗的范围就越小,能量就越低,且对周围的影响很小。但是放疗有一定的放射线,有致癌性,但致癌性很低,仍然有风险。如果患者年龄偏小,就要避免这种风险。

利用细胞凋亡治疗癌症

每一个正常细胞都有年龄限制,当它们奉献完最后一点力量,细胞的一种内在机制就会让它们自发的程序性死亡。在生物学上,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凋亡。但是在癌细胞中,细胞的凋亡机制被破坏,它们冲破了命运的束缚,于是生长不再受到限制,肿瘤也随之产生。最近,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可以重新激活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法,从而就有希望治疗癌症。

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最后的一些化学反应中,胱天蛋白酶-3的前体就会被激活。很快,胱天蛋白酶-3的前体就会转变为胱天蛋白酶-3,这个过程一旦完成,就标志着细胞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一个国际研究团体发现,一种能激活胱天蛋白酶前体的药物也许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因为在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的含量通常比较高,但这些前体却无法诱使癌细胞凋亡。从多达20,500个候选药物中,他们最终挑选出了5个最有可能成为“真命天子”的候选药物。而在这5个药物之中,却只有一个表现出了药效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他们把这种药物命名为PAC-1,他们说:“我们最终找到了这种小分子药物,它能激活胱天蛋白酶前体并诱使细胞凋亡。通过修复被破坏的细胞凋亡机制,就能让癌细胞重新返回正常轨道。”

在23为结肠癌患者的身上,科学家们检验了PAC-1的药效。在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的含量是正常细胞的8倍以上,因此它们对PAC-1异常敏感。即使提高正常细胞中的胱天蛋白酶前体的表达量,对PAC-1的敏感性,也只是癌细胞的1/2,000.在后来的试验中,PAC-1对肾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同样有效,而且实验结果还表明,PAC-1对癌细胞的敏感性,取决于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含量的高低。补充说:“根据不同癌症患者的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含量的高低,就可以预测PAC-1对患者的药效,因此,患者就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这种药物。”

什么是脂质体抗癌药物

脂质体(liposome)是1965年英国学者将磷脂分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的,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因为其结构类似生物膜,故也有人称之为人工生物膜。脂质体脂质组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类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包裹的抗癌药就叫脂质体抗癌药。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有阿霉素脂质体、顺铂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

 脂质体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如何应用?

国内新近研制脂质体涉及的包封药物有喜树碱、多糖、丝裂霉素、油酸、顺铂、氟糖啶、β-谷甾醇、南氟啶、青蒿酯、三磷酸腺苷、依托泊苷、白细胞介素-2、低分子肝素、氧氟沙星、阿霉素、维甲酸、黄连素、人参皂甙、汉防己甲素、黄芩、5-氟尿嘧啶、山莨菪碱、靛玉红、足叶玉甙、甲氨蝶呤、伯氨喹、三尖杉酯碱、双参、环磷酰胺等,特别是中药或天然药物脂质体制品已引起世界注目。

(1) 脂质体在肿瘤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脂质体广泛用作抗癌药物载体,具体基于以下原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脂质体释放药物的选择性、抗癌药物在靶区具有滞留性。脂质体在体内能延缓释药,提高疗效而不增加毒性。还有报道应用长循环脂质体避免被吞噬细胞摄取,可以靶向到血管外肿瘤,许多实质性肿瘤血液供应比正常组织丰富,血管壁比正常血管壁的通透性高。在加以应用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装置掺入脂质体,提高脂质体的趋肿瘤靶向性。这样,长效靶向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使到达肿瘤的药物增加,提高治愈率。

将药物包裹于脂质体中能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如将抗癌药紫杉醇制成二棕榈脂酰胆碱(DDPC)脂质体,能改善紫杉醇不溶于水和类过敏反应给临床带来的不便。再如对人癌细胞具有广泛抑制作用的拓扑替康,其生理活性与ɑ-羟基半内酯环结构密切相关,然而在氯化钠溶液中以上结构迅速变为无活性的形式。为了提高拓扑替康在人血液(pH7.6)中的半衰期,在pH为5的水中将其包裹于二硬脂酸磷脂胆碱(DSPC)中,形成低pH的脂质体,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

近几年脂质体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了喜人的前景,一批具有靶向性的抗肿瘤脂质体相继问世,如阿霉素、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脂质体。目前两性霉素B脂质体产品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脂质体在疫苗和免疫调节方面的应用

脂质体在疫苗防治疾病中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这是因为某些传统的疫苗能引起许多严重的副作用。而脂质体作为疫苗载体的发现是非常有趣的,早期研究试图用脂质体作为酶载体以逃避身体的免疫反应,然而脂质体包裹酶后,不但没有降低酶蛋白的抗体滴度反应,反而使抗体滴度明显增加。脂质体具有免疫佐剂的功能但无目前所用佐剂的毒副作用。

将药物制成脂质体,能实现定向给药,并增加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了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如为了增强白介素-2(IL-2)的疗效,将IL-2包埋于小的、单层、长循环、外渗的脂质体(空间稳定的脂质体,SSLs)中。SSLs的包埋率和药代动力学都优于常规的脂质体,生物利用度较高,达85%以上,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和AUC是其它形式制剂的10~30倍。同时,与受体结合的有关的细胞分裂分子暴露于SSLs-IL-2的外膜,便于与T细胞受体的靶向结合。以上结果表明,SSLs-IL-2制剂的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都优于其它制剂形式。

(3)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之为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研究者们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进行基因治疗。常见的策略有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导入细胞因子基因(如TNF等),从而产生抗肿瘤效应;导入共刺激分子B7基因,以增强体内T细胞介导的抗瘤功能;针对不同的抑癌基因(如P53等)的失活或缺失,导入相关的抑癌基因,治疗已发生的转移;将自杀基因(如CD基因等)导入肿瘤细胞,利用药物特异杀伤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采用的方法基本可分为基因矫正(gene correction),基因置换(geng replacement),基因增补(gene augmentation),基因失活(gene inactivation)这四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基因载体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采用的载体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研究表明通过脂质体介导比利用病毒转导进行基因转移具有以下优势:①脂质体与基因的复合过程比较容易。②脂质体是非病毒性载体,与细胞膜融合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后,脂质即被降解无毒,无免疫原性。③脂质体携带的基因可能转运到特定部位。④转染过程方便易行,重现性好等。经对阴离子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融合脂质体和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比较,认为阳离子脂质体具有寿命较长,转染效率较高以及能够运载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等特点。目前针对介导基因转移脂质体的研究有:pH敏感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

有些癌,放疗比手术好

手术、放疗、化疗是人们目前对付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在很多人看来,无论什么癌症,只有动了手术,心里才会踏实,生存希望也会更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大多数患者觉得放射性治疗对身体机能损伤严重,同时放射线还可能造成肿瘤扩散或者增大,很多肿瘤患者往往把放疗作为走投无路时的“最后一搏”。对于一些早期癌症、局部癌症,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效果更佳。

早期喉癌、宫颈癌、鼻咽癌运用放疗可根治,肺癌、肝癌、胰腺癌、肺转移癌、肝转移癌及腹膜后肿瘤,运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效果已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大、体质弱等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人或手术治疗疗效很差的肿瘤来说,又多了一项选择。

放疗科夏廷毅教授提倡:癌症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有条件的地方,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或防癌普查(初筛)对发现早期癌症是较好的方法。治疗技术进步很快。

带你充分认识放疗

放疗是电离辐射治疗,属于物理手段,化疗是用的化学药品,这就是我们本质的区别;放疗是局部治疗,副反应轻。

1、放射治疗≠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的相同处在于,我们都运用射线,只是用量用法不同,虽然我们的工作环境都存在些许辐射,但都是符合环保部门要求的,对身体健康是无碍的,而且直线加速器是利用磁场加速电子,然后用高速电子打靶,产生射线,这个过程依赖电源,如果没有通电这一过程无法发生,也就不会有射线,所以机器不工作的时候是很安全的。

2、辟谣“放疗”

放疗是适合全身各部位的肿瘤治疗,但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每天可承受的最大剂量有限,所以我们的治疗对照射范围内的所有器官都有辐射剂量的评估,我们的方法是局部照射,所以是不会引起全身反应的。说的直白些,就好比你在晒太阳,只有裸露出来的部分才会被晒黑或是晒伤,被衣服遮住的地方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我们治疗用的射线穿透力强了些,可以打进“内部”。

关于放疗,大家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做完治疗后的患者会不会带有放射性,在此,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放射治疗虽然有远期效应,但绝对不会有放射性,就好比我们被阳光晒黑了一样,但晒黑了的地方也不是一直有阳光的。

 3、放疗能治啥病?

放射治疗除适合治疗全身各部位肿瘤外,对瘢痕疙瘩、血管瘤、异位骨化、脑垂体瘤等良性病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不是每个来放疗科的患者都是让人怕怕的癌症。尽管如此,很多善良的家属为了对患者病情保密,还是说来我们科是给患者“烤电”的,勉强算对吧,谁让我们确实是通电才有射线生成的呢!

放疗,很多患者不够了解

得了癌症要不要放疗?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宁愿等死,也不冒险”。原因是放疗“敌友不分”,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杀死正常细胞,造成大量脱发、呕吐、疲劳等严重副作用,可能最后癌症没治好,人却被活活折腾死!几十年来,做放疗风险大已几乎成为共识,许多癌症患者拒绝放疗,或把只它视为癌症晚期的无奈赌博。放疗真有那么恐怖吗?

放疗,落寞的“抗癌大将”

 1、七成肿瘤需放疗,全国仅三成癌症患者接受放疗

在没有硝烟的抗癌战场上,手术、放疗、化疗堪称三元大将扮演重要角色,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其三者对癌症治疗贡献率分别是27%、22%和6%。令人不解的是,放疗的作用与手术相当,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约60~70%的肿瘤患者接受放疗,但在中国接受放疗的病人仅占30%。

 2、放疗好,为何患者不买账?

放疗给人的印象总是神秘而可怕的。在以前,人们进入放疗科时常会发现许多病人脸上有一条条的红印子,看上去非常吓人,那些红印子是皮肤墨水用来确定放疗靶区用的。在影视剧里,放疗后疲劳、食欲不振、呕吐、大量脱发、皮肤溃烂、骨瘦如柴的画面让人心有余悸,不少人认为“就算放疗有效,最后命恐怕也会被折腾没了”,因此有的选择“宁愿等死,也不遭罪”。还有一类人认为放疗只是辅助治疗,无法根治癌症,做与不做关系不大,宁愿选择副作用小的中药。

 3、放疗遭冷遇是陈旧观念所致?

放疗技术从上世纪初的深部х线到50年代的二维传统照射技术、90年代的三维适型照射技术,发展到目前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以及最新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疗遭受如此冷遇,究其根本还是人们的陈旧观念所致。

放疗的原理及发展-乡间郎中

放疗的原理及发展

2020-07-15

放疗的原理及发展:
  放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以前落后的状态,经过漫长的过程,渐渐发展到今天。
  放疗主要有三大技术的发展:
  第一,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体内任何部位的目标,通过放疗能够准确发现其大小和多少以及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
  第二,放疗装备的发展、定位精度、计算机的计算、能量的聚焦,以及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评价和有效避免,都有很大的发展。
  第三,放疗和其它医疗手段综合治疗,可激发免疫的效应,发挥着极大作用。放疗可直接打击目标,也可以协同化疗,使免疫提升。



放疗的原理及发展相关阅读


早期的肺癌筛查人群

早期肺癌筛查人群:
  由于肺癌,尤其中晚期肺癌死亡率,就是五年的生存率,治疗后五年生存率都比较低。因此,目前早期肺癌的筛查就是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样进行一个早期肺癌的筛查,早期肺癌筛查的人群是什么样的:
  首先、肺癌有高危人群,比如45周岁以上的、压力比较大的人群,这是一个重点筛查的人群;
  第二、是有家族史,比如家里头有得过肺癌或者相关自己的近亲有得过肺癌,这类也属于高危人群;
  第三、包括一些结核病史、机体免疫力明确的有下降的这样病史的一些人,可以适当的把他肺癌的筛查的时间段降低一些,比如说40甚至30多岁;
  第四、就是有接触粉尘史的或接触化学药品的这类人群,也是肺癌筛查的一个高危人群;
  第五、长期吸烟的人群,尤其是大量吸烟,以及接受二手烟的人群,还有一些妇女经常在油烟状态下炒菜,这些接触油烟这类人群,都是一个早期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
  因此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是现在早期肺癌筛查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另外,早期肺癌筛查一定要去选择一个正规的体检机构或者医疗机构,这样就可以保证筛查的质量。

肺癌发病几率

肺癌发病几率: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一个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死亡人数可以达到140万甚至16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大概18%左右,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一个特点。
  英国有著名的一个教授曾经预言,如果中国不及时的控制吸烟以及空气污染,那么到2025年,每年可能肺癌发病的患者估计会超过100万。
  我国大约75%左右的肺癌的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基本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我国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只能达到百分之十几,这一现状与缺乏早期肺癌筛查有关,因此,进行科学的早期肺癌的筛查,对我们国家的一个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会有一个明显的贡献。

精准放射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精准放射手术适用于哪些疾病:
  由于各种专业和各种技术的发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适应症有三种,绝对适应症是它治疗某种的病人的优势大,病人得到好处多,治疗过程安全,疗效显著,而且可以长期生存。医学的一个名词叫实质器官,肺、肝、胰腺、肾脏或者脑组织和这些相应区域的部位,这都叫实质器官。都是适合于放射治疗或者放射外科治疗的部位。相应的肿瘤像早期肺癌,当然传统不否认,患者要去接受手术,不反对;但由于内科疾病手术的过程有风险,年纪太大根本承受不了手术,还有的自身对手术过程的创伤打击,患者会有顾虑、会拒绝。像这样一些相应的部位选择放疗,特别是放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给的剂量相对低、给的次数时间长、每次给的剂量相对小,就像火箭军打火炮,火炮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罩、能量相对小;如果现在打巡航导弹,里边装的是贫铀弹或者核弹头,它能量强度大、聚焦性能高,它所到之处,它的目标必须要被摧毁,而且摧毁的效率不亚于手术刀,而且整个过程无创,没有任何正常组织和集体的太多的影响。同样像肝脏,中国的肝癌多半都是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所以叫癌症的三部曲。肝硬化肌酸的肝癌肝功能差,所以治疗的过程和治疗本身对肝功能的保存相比而言,放射手术比外科手术风险要低;而且肝硬化的肝癌还有个特点,小肝癌治好了以后,患者本身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小肝癌治好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患者再得肝癌的概率很高,所以要为第二次治疗,甚至把肝脏后续留下的功能要保障,叫“三保”。第一保证治疗的安全,第二保证功能的完好,第三保证再出现肝癌的治疗空间,保证治疗的余地。
  所以,在对于患者选择治疗手段的时候,不要过于本位主义,要从科技发展的进步,手段对患者的最有力的,以一种专业的进展去为病人着想,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法。实质器官像胰腺癌,胰腺也是实质器官,惠普尔手术已经到今天经历了八九十年,但它的五年生存率很低,因为它位置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的血管、器官围绕肿瘤很多,加上胰腺这个小小的腺体,当肿瘤长到一定的程度它已经不是早期,边界不清晰、没有明显的包膜围绕,所以手术刀切除了几十年,不是几天、也不是几个月,是八十年,并没有让胰腺癌患者得到很好的长期生存,所以人们把胰腺癌定义为癌中之王。我在考虑到底它是癌中之王,还是治疗手段值得重新反思。这个位置可能不适合于刀子的切除,就是因为解剖结构、暴露空间、它的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几十年的治疗没有得到进展。就像鼻咽癌,长在脑子正中间一个六边形的骨腔里,50年前医学就认为它没有手术条件,在骨头腔里,就像石缝里长棵树,拿刀子去挖,怎么也挖不干净。那个时代就开始选用放疗,所以,放疗技术的进步、装备的完善、计量的聚焦、正常组织的保护,从五年生存的15%上升到今天的75%,而胰腺癌一直选择手术经历了80年,五年生存没有太多的改变,手术过程、麻醉、手术刀的止血这些都进展非常快,但是病人生存没有改变。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就要考虑新的方法、创新新的模式。还有像肾脏、腹膜后很多器官,长期以来都是以手术为主导的治疗,但是,放疗的进展、适应症,应该认识到癌症是一场反恐战争。有三种工具如果让老百姓去选,一包药,那是内科,用药治疗;第二,外科用刀治疗;第三,放疗,如果形象点、简单点是枪,如果说的更先进一点是火箭弹。当得了癌症,让你选择三种手段或者叫这三种治疗的工具,会选什么?大家首先都会选枪或者火箭,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大多数首先是被刀或者被药处理掉,就是把实质器官的肿瘤切掉。未来得了癌的时候医生要更多的思考,这些方法到底哪一个对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活跃更高。

放疗的治愈情况如何

放疗的治愈情况如何:
  治疗早期肺癌的放射外科治疗用伽马刀,治疗的结果跟外国没有差异,只要定位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定位精准、靶区勾画精确、给的能量达到足够的摧毁目标,那么世界上的结果都一样。就像外科,把肺叶切掉、肿瘤拿掉,那么这个剂量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也百分之五六十。但是它这个问题在哪里,放疗得到的病人都不是外科的病人。举个例子,北大是名校吗?99%都说是名校,我说不是,不是它是名校,是它招的学生优秀都是状元,如果把不是状元的给它招,它还是名校吗?
  如果是名校就不应该有分数线,摇奖,谁摇到谁进去,都是名人。把最优秀的学生收到这个学校,后来出来那么多名人,那叫有才学校。就像放疗和手术选择的病人是截然不对等,要均衡性,实际方案两组对照均衡性,1米6对1米6、1米7对1米7、现在1米5对1米8去打篮球,打不赢。放疗本身得到的病人首先有内科疾病,他可能有意外的死亡,心脏病复发了;第二,老年人,85岁,自然生存一年两年,人家50岁开刀自然生存30年,这两者死亡肯定是不一样。本身样本的对照上差异大,但是大量的结果也证明,放疗得到的生存并不亚于手术。道理很简单,一杆枪杀猪和一把刀杀猪,哪个更简单?枪起码有距离感,第二不沾血。刀怎么捅?那猪还咬人。技术不先进、伤亡、创伤过程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这就是它两者的差异。

精准放疗和手术和化疗有什么优势

精准放疗和手术和化疗有什么优势:
  放疗,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更符合国际统一的精准医学发展的历程,所以今天把放疗发展到现在叫精准放疗。精准放疗的一个优势是能量聚焦,能摧毁体内的癌细胞。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和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患者的身体不受影响,无创。所以,不像外科手术要麻醉、要出血,过程当中还会有很大的创伤。而且手术是无创治疗,同样高能量的聚焦可以把癌细胞摧毁掉。精准放疗相对药物化疗,化疗的针对性相对较小;而且它是系统全身性治疗,它对癌细胞的打击没有局部治疗效率高、摧毁力强;对系统全身各种组织都有影响,特别是化疗药产生的全身反应、血象影响、消化系统的反应都要大。
  所以相对这三种手段,应该在不同的肿瘤、不同的分期,各有优势和选用。但是对局部早期肿瘤和外科对比而言,精准放疗的优势是无创、不出血,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有内科疾病的病人,它的优势更大。例如一个87岁的老人,如果左上肺发现一公分或者两公分肺癌,即使现在外科微创手术的孔很小,但是仍然需要全身的麻醉,切去大量的组织。这个创伤的过程对一个80多岁老人,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很大。肿瘤不会要命,但手术的风险低的三个月内即90天以内,发生意外死亡的概率在7%~8%左右;即使70岁的年龄,30天内发生意外风险的概率也在4%左右。一个好好的病人,因为一次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就丧命当然很可惜。放疗治疗的优势是总体而言,但放疗不是对任何器官组织优势都这么大。它在胃肠、空腔器官,因为它的能量过高,就会把肠子烧穿,出现溃疡出血,也有它的局限。所以,总而言之,放疗在实质器官的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它比手术创伤要低、治疗的风险要小,而且根治肿瘤的效率一点不亚于手术。

肺癌早期

肺癌早期:
  早期肺癌是相对于中期、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而言。但国内、国外对早期肺癌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美国将早期肺癌定义为可以手术切除,并以治愈为目的的肺癌。因此将I期到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称为早期肺癌。
  然而,对早期肺癌的定义还有更为严格的标准,随着第八版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发表,I期又细分为IA1、IA2、IA3和IB期,其病理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5%、80%、74%。结合国内专家的意见,早期肺癌应指非小细胞肺癌的原位癌及IA1、IA2、IA3期。这几组肺癌的原发灶直径小于等于3cm,没有支气管周围或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早期肺癌筛查

早期肺癌筛查:
  肺癌的治疗效果与病变的发现早晚密切相关,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小于20%,原位癌及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可见肺部疾患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和干预,结局可能会截然不同。
  早期肺癌高危人群:
  一,45周岁以上、压力较大的人群,是重点筛查人群;
  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三,有结核病史、机体免疫力有明确下降的人群;
  四,有接触粉尘史或接触化学药品的人群;
  五,长期吸烟的人群,以及接受二手烟的人群,还有妇女经常在油烟状态下炒菜,都是早期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因此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是早期肺癌筛查的主要方向。

肺癌检查方法

肺癌检查方法:
  肺癌的检查方法目前最常见的是影像学的随访,也就是CT的随访。CT随访是患者在体检或者门诊进行低剂量平扫以后,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发现结节,则需要每年进行的低剂量胸部CT体检;
  如果发现结节,要观察结节的大小和分类,根据不同结节大小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通过随访不能确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支气管镜的活检或者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其次,还可以进行增强CT检查;还有一种肿瘤标记物的检查方法,通过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可以提示肺癌的发生。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得病后是不是越早用放疗越好:
  放射治疗是能量聚焦,是一种核辐射的放射线聚焦的过程,治疗的能量聚焦到病灶部位的时候会摧毁体内的癌细胞。放疗是无创治疗,不出血,针对性强,局部治疗效果好,摧毁力度强,患者的身体其他部位不受影响,对老年病人和身体体弱且有内科疾病的病人而言优势更大。
  得病后越早用放疗越好,只要诊断癌症越早越好,发现越早放疗摧毁用的能量,治疗的范围就越小,能量就越低,且对周围的影响很小。但是放疗有一定的放射线,有致癌性,但致癌性很低,仍然有风险。如果患者年龄偏小,就要避免这种风险。

利用细胞凋亡治疗癌症

每一个正常细胞都有年龄限制,当它们奉献完最后一点力量,细胞的一种内在机制就会让它们自发的程序性死亡。在生物学上,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凋亡。但是在癌细胞中,细胞的凋亡机制被破坏,它们冲破了命运的束缚,于是生长不再受到限制,肿瘤也随之产生。最近,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可以重新激活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方法,从而就有希望治疗癌症。

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最后的一些化学反应中,胱天蛋白酶-3的前体就会被激活。很快,胱天蛋白酶-3的前体就会转变为胱天蛋白酶-3,这个过程一旦完成,就标志着细胞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一个国际研究团体发现,一种能激活胱天蛋白酶前体的药物也许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因为在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的含量通常比较高,但这些前体却无法诱使癌细胞凋亡。从多达20,500个候选药物中,他们最终挑选出了5个最有可能成为“真命天子”的候选药物。而在这5个药物之中,却只有一个表现出了药效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他们把这种药物命名为PAC-1,他们说:“我们最终找到了这种小分子药物,它能激活胱天蛋白酶前体并诱使细胞凋亡。通过修复被破坏的细胞凋亡机制,就能让癌细胞重新返回正常轨道。”

在23为结肠癌患者的身上,科学家们检验了PAC-1的药效。在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的含量是正常细胞的8倍以上,因此它们对PAC-1异常敏感。即使提高正常细胞中的胱天蛋白酶前体的表达量,对PAC-1的敏感性,也只是癌细胞的1/2,000.在后来的试验中,PAC-1对肾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同样有效,而且实验结果还表明,PAC-1对癌细胞的敏感性,取决于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含量的高低。补充说:“根据不同癌症患者的癌细胞中胱天蛋白酶前体含量的高低,就可以预测PAC-1对患者的药效,因此,患者就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这种药物。”

什么是脂质体抗癌药物

脂质体(liposome)是1965年英国学者将磷脂分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的,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因为其结构类似生物膜,故也有人称之为人工生物膜。脂质体脂质组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类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包裹的抗癌药就叫脂质体抗癌药。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有阿霉素脂质体、顺铂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

 脂质体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如何应用?

国内新近研制脂质体涉及的包封药物有喜树碱、多糖、丝裂霉素、油酸、顺铂、氟糖啶、β-谷甾醇、南氟啶、青蒿酯、三磷酸腺苷、依托泊苷、白细胞介素-2、低分子肝素、氧氟沙星、阿霉素、维甲酸、黄连素、人参皂甙、汉防己甲素、黄芩、5-氟尿嘧啶、山莨菪碱、靛玉红、足叶玉甙、甲氨蝶呤、伯氨喹、三尖杉酯碱、双参、环磷酰胺等,特别是中药或天然药物脂质体制品已引起世界注目。

(1) 脂质体在肿瘤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脂质体广泛用作抗癌药物载体,具体基于以下原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脂质体释放药物的选择性、抗癌药物在靶区具有滞留性。脂质体在体内能延缓释药,提高疗效而不增加毒性。还有报道应用长循环脂质体避免被吞噬细胞摄取,可以靶向到血管外肿瘤,许多实质性肿瘤血液供应比正常组织丰富,血管壁比正常血管壁的通透性高。在加以应用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装置掺入脂质体,提高脂质体的趋肿瘤靶向性。这样,长效靶向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使到达肿瘤的药物增加,提高治愈率。

将药物包裹于脂质体中能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如将抗癌药紫杉醇制成二棕榈脂酰胆碱(DDPC)脂质体,能改善紫杉醇不溶于水和类过敏反应给临床带来的不便。再如对人癌细胞具有广泛抑制作用的拓扑替康,其生理活性与ɑ-羟基半内酯环结构密切相关,然而在氯化钠溶液中以上结构迅速变为无活性的形式。为了提高拓扑替康在人血液(pH7.6)中的半衰期,在pH为5的水中将其包裹于二硬脂酸磷脂胆碱(DSPC)中,形成低pH的脂质体,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

近几年脂质体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了喜人的前景,一批具有靶向性的抗肿瘤脂质体相继问世,如阿霉素、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脂质体。目前两性霉素B脂质体产品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脂质体在疫苗和免疫调节方面的应用

脂质体在疫苗防治疾病中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这是因为某些传统的疫苗能引起许多严重的副作用。而脂质体作为疫苗载体的发现是非常有趣的,早期研究试图用脂质体作为酶载体以逃避身体的免疫反应,然而脂质体包裹酶后,不但没有降低酶蛋白的抗体滴度反应,反而使抗体滴度明显增加。脂质体具有免疫佐剂的功能但无目前所用佐剂的毒副作用。

将药物制成脂质体,能实现定向给药,并增加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了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如为了增强白介素-2(IL-2)的疗效,将IL-2包埋于小的、单层、长循环、外渗的脂质体(空间稳定的脂质体,SSLs)中。SSLs的包埋率和药代动力学都优于常规的脂质体,生物利用度较高,达85%以上,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和AUC是其它形式制剂的10~30倍。同时,与受体结合的有关的细胞分裂分子暴露于SSLs-IL-2的外膜,便于与T细胞受体的靶向结合。以上结果表明,SSLs-IL-2制剂的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都优于其它制剂形式。

(3)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之为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研究者们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进行基因治疗。常见的策略有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导入细胞因子基因(如TNF等),从而产生抗肿瘤效应;导入共刺激分子B7基因,以增强体内T细胞介导的抗瘤功能;针对不同的抑癌基因(如P53等)的失活或缺失,导入相关的抑癌基因,治疗已发生的转移;将自杀基因(如CD基因等)导入肿瘤细胞,利用药物特异杀伤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采用的方法基本可分为基因矫正(gene correction),基因置换(geng replacement),基因增补(gene augmentation),基因失活(gene inactivation)这四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基因载体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采用的载体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研究表明通过脂质体介导比利用病毒转导进行基因转移具有以下优势:①脂质体与基因的复合过程比较容易。②脂质体是非病毒性载体,与细胞膜融合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后,脂质即被降解无毒,无免疫原性。③脂质体携带的基因可能转运到特定部位。④转染过程方便易行,重现性好等。经对阴离子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融合脂质体和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比较,认为阳离子脂质体具有寿命较长,转染效率较高以及能够运载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等特点。目前针对介导基因转移脂质体的研究有:pH敏感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

有些癌,放疗比手术好

手术、放疗、化疗是人们目前对付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在很多人看来,无论什么癌症,只有动了手术,心里才会踏实,生存希望也会更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大多数患者觉得放射性治疗对身体机能损伤严重,同时放射线还可能造成肿瘤扩散或者增大,很多肿瘤患者往往把放疗作为走投无路时的“最后一搏”。对于一些早期癌症、局部癌症,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效果更佳。

早期喉癌、宫颈癌、鼻咽癌运用放疗可根治,肺癌、肝癌、胰腺癌、肺转移癌、肝转移癌及腹膜后肿瘤,运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效果已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大、体质弱等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人或手术治疗疗效很差的肿瘤来说,又多了一项选择。

放疗科夏廷毅教授提倡:癌症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有条件的地方,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或防癌普查(初筛)对发现早期癌症是较好的方法。治疗技术进步很快。

带你充分认识放疗

放疗是电离辐射治疗,属于物理手段,化疗是用的化学药品,这就是我们本质的区别;放疗是局部治疗,副反应轻。

1、放射治疗≠放射诊断

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的相同处在于,我们都运用射线,只是用量用法不同,虽然我们的工作环境都存在些许辐射,但都是符合环保部门要求的,对身体健康是无碍的,而且直线加速器是利用磁场加速电子,然后用高速电子打靶,产生射线,这个过程依赖电源,如果没有通电这一过程无法发生,也就不会有射线,所以机器不工作的时候是很安全的。

2、辟谣“放疗”

放疗是适合全身各部位的肿瘤治疗,但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每天可承受的最大剂量有限,所以我们的治疗对照射范围内的所有器官都有辐射剂量的评估,我们的方法是局部照射,所以是不会引起全身反应的。说的直白些,就好比你在晒太阳,只有裸露出来的部分才会被晒黑或是晒伤,被衣服遮住的地方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我们治疗用的射线穿透力强了些,可以打进“内部”。

关于放疗,大家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做完治疗后的患者会不会带有放射性,在此,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放射治疗虽然有远期效应,但绝对不会有放射性,就好比我们被阳光晒黑了一样,但晒黑了的地方也不是一直有阳光的。

 3、放疗能治啥病?

放射治疗除适合治疗全身各部位肿瘤外,对瘢痕疙瘩、血管瘤、异位骨化、脑垂体瘤等良性病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不是每个来放疗科的患者都是让人怕怕的癌症。尽管如此,很多善良的家属为了对患者病情保密,还是说来我们科是给患者“烤电”的,勉强算对吧,谁让我们确实是通电才有射线生成的呢!

放疗,很多患者不够了解

得了癌症要不要放疗?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选择“宁愿等死,也不冒险”。原因是放疗“敌友不分”,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杀死正常细胞,造成大量脱发、呕吐、疲劳等严重副作用,可能最后癌症没治好,人却被活活折腾死!几十年来,做放疗风险大已几乎成为共识,许多癌症患者拒绝放疗,或把只它视为癌症晚期的无奈赌博。放疗真有那么恐怖吗?

放疗,落寞的“抗癌大将”

 1、七成肿瘤需放疗,全国仅三成癌症患者接受放疗

在没有硝烟的抗癌战场上,手术、放疗、化疗堪称三元大将扮演重要角色,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其三者对癌症治疗贡献率分别是27%、22%和6%。令人不解的是,放疗的作用与手术相当,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约60~70%的肿瘤患者接受放疗,但在中国接受放疗的病人仅占30%。

 2、放疗好,为何患者不买账?

放疗给人的印象总是神秘而可怕的。在以前,人们进入放疗科时常会发现许多病人脸上有一条条的红印子,看上去非常吓人,那些红印子是皮肤墨水用来确定放疗靶区用的。在影视剧里,放疗后疲劳、食欲不振、呕吐、大量脱发、皮肤溃烂、骨瘦如柴的画面让人心有余悸,不少人认为“就算放疗有效,最后命恐怕也会被折腾没了”,因此有的选择“宁愿等死,也不遭罪”。还有一类人认为放疗只是辅助治疗,无法根治癌症,做与不做关系不大,宁愿选择副作用小的中药。

 3、放疗遭冷遇是陈旧观念所致?

放疗技术从上世纪初的深部х线到50年代的二维传统照射技术、90年代的三维适型照射技术,发展到目前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以及最新的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疗遭受如此冷遇,究其根本还是人们的陈旧观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