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检查项目

2020-07-15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孤独症由于病因复杂,没有一种化验是针对孤独症的检查。实际上想要诊断孤独症,最重要是由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的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也可以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现在国际上有一种称为ADOS测查的方法针对孤独症孩子,ADOS测评主要是从孩子交流能力的损伤程度来评判,最终的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诊断孤独症。



孤独症检查项目相关阅读


孤独症就是自闭症吗

孤独症和自闭症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有不少的家长会好奇孤独症是不是自闭症,大多数家长对自闭症的这个名称比对孤独症认知的程度更高,但实际这两者是一种疾病。孤独症最早是在国外发现。中国开始诊断孤独症时,国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的诊断给它命名为自闭症。自闭症主要是源自于英文翻译,所以两者是一种疾病。目前,孤独症更全面的名称叫做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含与孤独症相关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精神瓦解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等。

孤独症是什么原因

孤独症的病因全世界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目前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综合征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全世界对孤独症病因的认知是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如在孕期受到感染,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都可以造成孤独症,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有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孤独症检查什么

孤独症不是单一的因素引起,现在也没有简单的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孤独症由于它的病因复杂,所以没有一种化验是针对孤独症的检查。实际上想要诊断孤独症,最重要的是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的行为,观察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的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也可以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因为孤独症的孩子70%左右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所以一定要进行发育测评。现在国际上有一种叫ADOS测查的方法是针对孤独症孩子,ADOS测评主要是从孩子交流能力的损伤程度来评判,最终的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诊断孤独症。但是这种方法非常耗时耗力,一上午只能进行1到2个孩子,所以,很难普及,在国外的收费也很高,在国内个别的机构也可以进行,但是很难大面积开展,因为孤独症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仅靠这种方法来诊断孤独症,可能会耽误很多孩子。

轻度孤独症需要治疗吗

只要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部分家长期望于把孩子放到正常孩子堆里面孩子就会变好,就想着一定要去正常孩子的机构,而不去康复机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诊断是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他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越小,治疗起来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儿童孤独症症状

如果儿童出现了孤独症,他们会有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总喜欢重复一些刻板的行为,对一些非玩具类的物品,持续玩上几个小时也不感觉厌倦;他们还会有智能障碍、感觉异常,常会伴随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当发现宝宝不爱说话,不愿意与人接触的时候,家长可能就会比较担心自家的宝宝是否出现了孤独症。儿童孤独症也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危害很大,所以发现儿童有孤独症倾向时要注意及时治疗,那么,儿童孤独症症状有哪些呢?
  1、社交障碍
  当孩子出现孤独症时,他们往往会有社交障碍,不知道应该怎么与他人交流,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很难和小伙伴玩到一起,对父母也缺少安全、依恋的感觉;他们经常会独处,没有兴趣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等。
  2、语言交流障碍
  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发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有些孩子两三岁仍然不会说话。随着病情的发展,正常语言发育后还可能会出现语言倒退,比如在两三岁以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比较清晰的语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会丧失,他们往往会沉默不语。
  3、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的孩子对正常儿童所喜欢的游戏、玩具往往不太感兴趣,他们会对一些非玩具类的物品感兴趣,比如瓶盖、转动的风扇等。对于这样的东西,他们可以持续的玩上几个小时也没有厌倦感。平时还可能会有反复拍手、转圈、跺脚等,进行一些比较重复刻板的动作。
  4、智能障碍
  孤独症患儿的智力水平都不高,少数的患儿可能还处在正常的范围内,大多数患儿会出现智力障碍。
  5、感觉异常
  孤独症患儿常常会有感觉异常的表现,比如对听觉、视觉、痛觉等都特别迟钝,别人与他们讲话的时候,他们就好像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有时候也会对某一种声音或者图像有特别的喜好或者特别的恐惧等。
  6、伴随精神分裂症
  有些患儿长到青春期时候,可能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经常会出现幻觉、妄想等。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这种疾病往往不被父母重视。当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内向时,他们常常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天生这样的性格,不善于沟通。但事实上这也是孤独症的一种表现。儿童自闭症我们被称为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当发现颅神经功能的异常并且发生人与外界之间的通信时,是该疾病的核心问题。

儿童孤独症也叫做儿童自闭症,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男孩子中更常见。这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精神障碍,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犹豫,抑郁,焦虑,不爱与人沟通和交流等特征,一定要引起关注和重视,那么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男性多见,从婴幼儿开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单一的兴趣和行为刻板印象,约3/4的患者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大多数儿童发生自闭症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语言和沟通障碍可以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他们通常在两三岁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的语言发展后,在2至3岁时语言会倒退,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失去,默默无声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使用有一定程度的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孩子只有单一的兴趣和异常的行为模式,对普通儿童热衷的游戏和玩具不感兴趣,但喜欢玩一些非玩具物品,如瓶盖,或观察旋转电风扇等并且可以研究数小时而不会感到无聊。
  作为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应抽出时间与孩子亲密接触,以温柔,和谐,和蔼的语调与孩子们交谈,告诉孩子们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唱出婉转的歌曲,帮着孩子们洗澡,洗漱,梳理头发,剪指甲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豁达,快乐,从而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生理发育,有利于预防自闭症。

如果你感到孤独怎么办

所谓孤独,就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那么,如果你感到孤单怎么办呢?

首先,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

其次,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

最后,它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事业上的挫折,缺乏与异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挚爱,夫妻感情不和,周围没有朋友等。此外,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有的人情绪易变,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别人,因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还有的人善于算计,凡事总爱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无疑,孤独是一种人们不愿接受的状态,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数多一倍。人的精神孤独所引起的死亡率与吸烟、肥胖症、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一样高。

所以,孤独者应对自己进行一番冷静、客观、合理的估计,特别要留意发现自身的一些长处,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理学家发现,孤独者的一些行为,常常使他们处于一种不讨人喜欢的地位。

比如他们很少注意谈话的对方。在谈话中只注意自己,同对方谈的很少,常常突然改变话题,不善于及时填补谈话的间隙。但当这些孤独者受到一定的社交训练,如学会如何注意与对方谈话后,他们的孤独感就会大为减少。

最后,孤独者应注意培养自己生活的乐趣,经常抽出一点时间主动接触别人,逐渐改变自己封闭的生活方式。平时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加强自己的参与感,这会令你发现许多有趣的事和人,使你不知不觉地与他人融为一体。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母亲的影响之所以重要,心理学家经过对母婴互动行为的系列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如此诗意地描述母婴关系互动中母亲的重要性。

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就如同一面镜子存在着。孩子在这面镜子中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并根据母亲的回应而渐渐形成自己的各种认同和适应,最后形成自我人格。因此,这面镜子在孩子自我的逐渐养成过程中,居于关键的位置。

一次母婴观察录像

当婴儿微笑着,他的脸望向母亲,而母亲却正抑郁着,表情无精打采,完全没有注意到孩子对自己的呼唤,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继续着自己的忧郁。过了一会儿,婴儿的脸开始起了变化,微笑在消失,并渐渐转变成不苟言笑的脸。再渐渐的,婴儿的脸开始变得抑郁起来,仿佛是对母亲的抑郁的回应。

以上经典场景,被永远地记录在精神分析关于儿童发展心理的母婴研究录像中。它发生在几十年前的英国。之后,母婴互动观察的扩展研究继续着,而观察结果越来越表明,母亲与婴儿的互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对孩子的自我塑造具有关键性作用。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在研究中发现,婴儿甚至出生5小时后,就能与母亲有情感共鸣。孩子最基础的情感启动来自母亲。

婴儿和母亲之间的情感互动,如果经常是抑郁性的共鸣,而它又成了一种养育风格,那么婴儿之后的自我发展就会被抑郁的基调所缠绕。反之,如果母婴的互动是持续性的乐观或者安全欢快的风格,婴儿之后的自我发展通常就会表现得更自主和积极。成人依恋的研究在追踪了三代人之后,确定地发现孩子的人格形成与母亲的情感相关。

妈妈,我在你眼中确立自己

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家里做客。他们家10个月大的小宝贝在地上爬行,追逐着玩具,突然一下倾倒,头撞在木板地上。小宝贝的母亲见此情景,立即大喊着“宝宝”飞奔过来。此时,我注意到,宝宝已经开始爬起来继续追逐他的玩具了,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头撞了地一下。但由于母亲的反应,小宝贝开始感受到危险,在他眼中,巨人一般的母亲大喊着正在冲向自己,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种威胁感袭上心头,脸上开始出现哭的前奏,甚至有了哭声。由于我在近前,我赶快对小宝贝的母亲喊停,让她稍稍等一下。当母亲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中刹下车后,只在瞬间,小宝宝又去玩了。他的母亲也很惊讶这个变化的发生。

在这个母婴互动过程中,很明显,由于不够沉着,母亲未经调整的本能情绪被随意地释放出来,影响了孩子的体验,让孩子的评估几乎出现了歪曲。

孩子的人格形成与母亲的情感相关。

类似的行为,很多。例如当孩子做了某个游戏,然后望向母亲,母亲如果是不高兴的反应——可能她在经历自己的事,孩子的感受基本多会是自己的行为“做错了什么”。

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母婴互动过程虽然是很微观的和不显著的,但在当下发生的场景中,母亲的社会性反应对婴儿的行为是带有解释性的,也就是说,母亲的情感反应如果是错位的,她的这种解释可能会错误地覆盖掉孩子本身的体验的发生,导致孩子得到歪曲的情感认知。如果这是一种长期养育风格,后果可能就是孩子在成长中,逐渐曲解、并错误地建构自我的体验,产生一系列无效、有害的情感和认知的困扰。相反,如果母亲是一种呼应性的态度,常以赞赏或者是喜欢的目光望向孩子,孩子的游戏行为产生的内心愉悦体验就可能确定下来,他在游戏中所展现的自我也就被确定下来,并因为获得积极的注解,而成为未来健康自我人格的一部分。

用一句孩子角度的话来说,“妈妈,我在你的眼中确立我的自己是谁”。

母亲:孩子自我养成之镜

看到这儿,很多女人可能会觉得做母亲是一件责任过于重大、要求实在太高的一个角色,很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我很愿意分享一位德国精神分析教授的回应:不需要太紧张和刻意,因为,作为母亲的本性已使女人获得了养育的绝大部分自然经验。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对目前这些知识的了解,我们在养育行为中会多一种反省,更加适切的养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母亲,只要足够好的母亲就可以了。这是什么意思?

用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的视角,足够好的母亲需要具备的态度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和没有敌意的坚决”。

就是说,作为母亲能够让孩子知道,她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例如母亲说,你只有在学校考一百分妈妈才爱你,这就是有诱惑的行为。同样,乖不乖、聪明不聪明,这些和妈妈爱不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爱是因为,不管孩子发生了什么,妈妈在天性中都会无私地爱。

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的爱是纵容的。“没有敌意的坚决”,就是说虽然妈妈对孩子的管束和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坚决和确定的,且不以暴力或者诱惑的方式进行。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米纽琴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3岁孩子不顾及场合随时随地要求妈妈给自己糖吃,如果不给或者没有,孩子就哭、闹、满地打滚,直到母亲屈服。妈妈因为这个困扰带着孩子来接受家庭亲子治疗。在访谈过程中,孩子又再次因为要吃糖而哭闹起来,以至整个局面变得无法进行。妈妈准备屈服时,米纽琴建议暂时不要立即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不要去打骂,而是陪着,让孩子去哭闹。这样坚持了半小时,孩子的行为自动停止下来,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不再出现这样的不顾及他人的行为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是出了一把汗,因为她要克服自己对孩子比较原始的爱,而发展出一种能够有所克制并且能够包容孩子行为的情感能力。

母亲是作为孩子在社会性行为中第一个对象存在的,因此她起着镜子的作用,但是否成为一面正确的镜子,是需要努力的,并不轻松。因为在我们人类的性格中,母亲虽然具备这样的人格潜力和责任,但如果她放任自己而不愿意接受养育孩子中的自我成长,不愿意承担其中的烦恼,那么这个任务是不容易完成的。

科胡特总结母子互动过程时说,“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我价值和自我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通过逐渐的有选择性的回应,帮助孩子将这些自我价值和自我展示的期望和行为倒入现实生活的发展方向中”。

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就如同一面镜子存在着。孩子在这面镜子中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并根据母亲的回应而渐渐形成自己的各种认同和适应,最后形成自我人格。因此,这面镜子在孩子自我的逐渐养成过程中,居于关键的位置。

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可能是那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使得很多家长对幼儿嘴里冒出的‘谎言’非常担心,会将其与社会道德联系在一起。幼儿说出的那些荒诞的‘谎言’往往很容易被家长察觉,家长们也勤于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想法’。我想这里提到的‘谎言’之所以加注引号,是因为此时的谎言与成人们理解的谎言不同。

3~6岁左右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还不能让他们真的区分开想象与现实的区别。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恰恰是说明动画片中的想象内容与幼儿的心智发展水平契合。成人们有时为了震慑孩子编织的‘谎言’也会让孩子们信以为真,比如早年间听到老辈人常说的:你如果不听话,就让大老虎叼走了!这些情况,都成为幼儿对想象和现实尚无法区分的佐证。

然而,如果家长过于严苛的对孩子强调事实或现实,某种意义上是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然而,这一切往往是在家长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等发现自己的孩子缺乏想象力时,又要花钱报班,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当然,此刻一定有家长提出质疑,难道说就让孩子这样一直做下去?回答这个质疑,首先需要说明以上的内容都是幼儿生理发展水平带来的标准性现象,换句话说如果你家的宝宝3岁左右时,你发现他开始有了一些怪异的想法,那么需要恭喜你。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正以一个良性的健康的方向稳步前进。

帮助孩子区分想象和现实,还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确实需要在对孩子的‘说谎’现象进行更多的解释。

幼儿“说谎”大致分为两种:

无意识“说谎”:此时幼儿完全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把一些错觉或想象当成现实说出来。随着他们在幼儿园的人际交往机会的增加,交流机会的频繁,使得幼儿有了更多的获得外界信息的机会,这个阶段也是他们的想象力无限丰富的时候,甚至他们就陷在自己多姿多彩的想象出来的世界里。与此同时,他们相互之间也开始出现了类似成人间的竞争、合作等人际间现象。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夸大自己的想象也是常常发生的,比如我们可以在幼儿间对话中听到类似的内容:“我们家有只特别特别大的猫猫,你家有吗?”“哪算什么呀,我妈妈说明天给我买一只大狮子!”“啊?大狮子?是那种能吃人的大狮子吗?”“当然了!等我有了大狮子,看谁还敢欺负我。呵呵”这些对话,在大人眼里,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但是孩子们都是非常严肃的进行这种对话,没有‘笑场’的。

有意识“说谎”:这类‘谎言’的出现,往往都与孩子的社会化水平有关,这类谎言往往带着更多的目的性。越来越接近成年人说的那种谎言,有些学者将其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孩子都喜欢听到家长的肯定和赞美,有时候为此他们也会编一些谎言满足自己这方面的需要。

比如,宝宝摔了一跤,膝盖破了。妈妈看到后非常紧张马上问宝宝:“摔疼没有?”宝宝能够感受到妈妈的紧张,为了安慰妈妈,宝宝会说:“妈妈,我不疼,你别担心。”父母听到孩子这样的话,都会感到安慰,有些家长为此很感动会在与其他成人表达宝宝这种体贴父母的行为,宝宝从中得到了肯定,今后会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成人眼中的‘坚强’。因此,成人的世界将这种话语赋予“善意的谎言”表示肯定。

另外一种情况常常是为了避免惩罚,出于自我保护说出的谎言。与之前的那种相比,这类谎言几乎是不能被社会道德或家长们所接受的。5岁的哥哥和3岁的妹妹在家玩耍时不慎打碎了爷爷的花瓶,这是家长严厉的询问:“谁干的!”两个孩子都不出声,在家长大发雷霆之前,哥哥挺身而出说:“是花瓶自己打碎的。”

类似的情景,相信家长们自己都曾经历过。接下来,多数情况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训斥,甚至是皮肉之苦。理由,常常被家长这样解释:“花瓶打碎无所谓!今天打你,打的是你说了谎!小时候说谎不管,长大后就不得了了!”

但是,我很想说如果在哥哥说谎之前,家长可以不用那么严厉,是否可以‘叫停’孩子这次说谎的可能?这类谎言的出现,常常与人类或者说所有物种天生的‘趋利避害’意识有关。如果不是感觉到外界的威胁,谁会去编织这些早晚会被揭穿的谎话?然而,不能不提的是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机会,或与其说为孩子创造说谎的机会,还不如说创造一次证明家长比孩子有能力的‘游戏’。但凡这类情况,家长都会无一例外的最终揭穿孩子的谎话,不知道家长们心里是否多少有些满足?

其实,“说谎”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动词。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这个词作为形容词出现,出现的目的是用它形容那些不真实的语言、行为、感受等。然而,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时候是在接收着来自成人的谎言信息,比如:那些常常说了不算的家长;那些为了疼爱孙儿,担心孙儿受到责难,而为其编制理由的祖父母们等等。

希望家长们可以记住这样一句话:孩子有时说谎,是因为孩子感到心疼或者其他的负面感受,才选择用‘否认’的方式表达。但孩子善于说谎,却是家庭合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