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贞穴的作用与好处

2020-07-15

肩贞穴在肩部后缘,肩膀内收时,在腋后连接线称为腋后纹头,上方一寸的位置。贞,在古代是孔隙、裂缝的意思,所以肩贞穴位的含义是肩局部气血进入孔隙或者隧道。肩贞穴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肩贞穴位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肩膀的穴位,它可以用于缓解肩局部的疼痛、麻木、无力以及活动受限。肩贞也可用于治疗肩胛骨疼痛以及后背疼痛的作用。肩贞穴作为小肠经的一个腧穴,对于头面五官,例如耳鸣、耳聋、眼睛疾病、目赤肿痛或者口角歪斜等,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肩贞穴的作用与好处相关阅读


直接灸治疗哪些疾病

直接灸的刺激量比较大,操作也相对要复杂,要求的精准度更高,所以临床应用的范围并不是很多,但它实际可以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古人应用到灸法的时候都是在应用直接灸。所以只要艾灸能够治疗的这些问题,直接灸都是可以应用的。直接灸刺激量比较大,患者在接受的时候,可能要有一些解释的工作,如果要针对一些特别顽固性的疾病,用常规的方法已经无法达到那个治疗效果的时候,患者也可以接受这种比较强烈的灸法,所以只要跟患者沟通好,这些都可以做,但是我们要注意,在某些特定的部位是不能够施以直接灸的,因为它有时候会留下瘢痕,比如面部或关节周围或一些比较敏感的部位等。还有如果病人的皮肤状态不好,有非常广泛的或严重的基础疾病,它形成瘢痕之后的愈合能力非常差,要考虑不能够应用直接灸。用直接灸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掌握这样的禁忌症,在跟病人沟通好的前提下,可以应用这样一种更好的灸法。

按摩三阴交有什么好处

阴交穴是脾经的穴位,它的位置在内踝上三寸。就是从内踝骨开始向上三寸,三寸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可以自己按一按会有一种很明显的酸胀感。之所以叫三阴交,就因为它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三阴经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经,也就是肝脾肾三条经的交会穴。所以三阴交是一举三得的一个穴。刺激三阴交穴,可以同时调理三个脏腑,调理三条经络,所以是非常好用的一个穴位。肝脾肾这三个脏的共同点是都跟血有密切的关系。肾是藏精的,精和血可以互相转化。肝是藏血的,调节循环血量。脾是统血的,同时它还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这三个脏都跟血有关。三阴交穴跟血,体内的阴阳,阴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像妇科疾病,三阴交穴是必取的。它调理人体的阴血非常好。男性如果有阴不足或者血液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可以用三阴交来调理。

按摩关元穴的好处

关元穴是一个非常好的强身健体的穴位,经常按揉关元穴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用拇指在关元穴上做简单的按揉,或者用整个掌心,在把掌心搓热后,在关元穴上做热敷或者是揉搓,都可以起到刺激关元穴的目的。刺激关元穴一个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另外有疾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比如像消化系统的疾病,像容易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的人可以用关元穴。再有就是像生殖系统的问题,比如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像男性的一些遗精、阳痿也可以用关元穴。再有就是泌尿系统,比如像有些成年男性有前列腺的问题,小便淋漓不尽,或者遗尿,小儿遗尿也可以。小孩三岁以上就不应该经常尿床,如果经常尿床,也可以用关元穴来治疗。所以关元穴是一个非常好的穴位,无论从治疗的角度,还是从保健的角度,都可以经常在关元穴上做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

针灸大椎穴可不可以治粉刺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取穴的时候,低头可以摸到颈后部有一个最高点,最高点下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往往可以用来治疗粉刺,但是在临床上往往是用大椎穴放血来治疗粉刺。大椎穴是一个督脉的穴位,督脉是诸阳之会的经络。通过点刺放血,来清热去火,然后排出体内一些邪气,来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但是大椎穴必定是脊柱正中的这么一条线,在脊柱下面有很多脊髓。在针刺或者是放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深,必须由专业人员、专业的针灸医生来操作,不能自己随便进行放血针灸,因为深浅度掌握不合适,万一伤了脊髓,会引起很多风险。建议到附近的专业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做治疗,不要自己在大椎穴放血。

天枢穴在哪个位置

天枢穴在腹部,它属于足阳明胃经。天枢穴是一个很好取的穴位,先找到肚脐,肚脐旁开两寸就是天枢穴。天枢穴是一个临床上常用的穴位,刺天枢穴可以治疗一些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腹痛,腹泻,还有一些胃肠的痉挛。按摩天枢穴,也常常用来治疗肥胖症,可以用来减肥。经常的按摩天枢穴,可以刺激胃肠的蠕动,增加大肠排泄的功能,缓解便秘的症状。

什么是风池穴

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古称为“热府穴”。风池穴靠近枕骨、枕骨下缘,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的支干。可以用两个拇指,十指交叉叠在一起简单取穴、风池穴主要可以治疗一切外感风邪引发疾病,例如颈项疼痛、肩背酸痛、头晕、头痛。风池穴可以明目、降血压。可以使用拇指按压法,多指按压法或掌捏法,来治疗颈肩部、背部疾病。

列缺穴在什么位置

列缺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列缺穴位于腕横纹,在手臂桡侧桡骨颈凸上方约1。5寸的位置,将双手虎口交叉,用食指点压指尖下位置即列缺穴。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列缺属于“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四穴之一,可配合艾灸的疗法治疗颈项部的疾病。

列缺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列缺穴的保健方法,经常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并一起,点按和搓揉。用拇指时要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指端,因为指腹较平坦、柔软,轻轻搓揉,一般36下。因为36属于道家学说,道家中36天为一个周期。如果运转搓揉36下,可以达到一定保健和治疗的效果。用双指搓揉,也可以艾灸进行治疗。手持艾条,悬灸在列缺穴位置,注意艾灸时距离不能太近。可以选取回旋灸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雀啄灸的方法,这些都属于温和灸,可以预防冬季肺系咳喘、感冒。

艾灸百会穴的最佳时间

百会穴是人体正气之所汇,治疗时首选百会穴位。百会穴属于诸阳所汇,可补益阳气。艾灸百会穴最佳时间为上午和中午,这时阳气最盛。午后和夜晚属阴,一般不提倡艾灸。艾灸一般持续10到15分钟,它可兴奋头部血液循环。艾灸百会穴可以调理失眠,对失眠患者进行调理时,不要选取夜间。夜间属阴,壮阳会使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变差,反起反向作用。所以一般艾灸的时间应注意,第一,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二,选取的时间,不宜选取午后和夜间进行艾灸。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平时多按揉、放血,可以用拇指轻轻点压、按揉,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一定要用手指的指腹,不能用指尖,或用三个手指,轻轻在太阳穴按揉。其次,采用点刺法,在太阳穴点刺放血。太阳穴皮肤非常浅薄,周围的血管很丰富,容易出血。所以不能针刺过深,一般控制在0。2到0。3寸,轻轻点刺。糖尿病患者使用采血针轻轻点刺,大概20滴到30滴血,局部放血可以解除局部瘀血,释放局部瘀热,改善眼周局部血液循环,可以很好治疗头痛以及眼周疾病。

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别名百劳穴、上杼穴。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定位归经】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虚损劳热: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
  (2)脾虚发疟: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
  (3)咳嗽: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 。
  (4)哮喘:配大椎穴、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5)泻热: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
  (6)癫痫: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保健方法】
  大椎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五种保健方法:
  (1)按摩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2)针刺法:一般微向上斜刺0.5~1.0寸。
  (3)艾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4)刮痧法:在大椎处刮痧时,要刮出痧点。
  (5)拔罐法:一般要留罐10分钟。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感冒发热
  针刺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风寒感冒所导致的高热可以首选大椎,治疗应该越早越好。
  (2)哮喘
  大椎拔罐及温灸后可助一身之阳气,温肺散寒,配合丰隆穴和胃化痰。
  (3)皮肤病
  采用大椎、阳陵泉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佳。
  (4)颈椎病
  独取大椎穴针刺治疗颈椎病,采用小幅度低频率捻转行针法,留针1-2分钟,拔火罐30分钟,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效果佳,可明显改善颈椎不适。
  【注意事项】
  (1)从年龄上来说,艾灸大椎只适合用于中老年人;刮痧大椎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使用;而在大椎刺络、拔罐,一般只适用于儿童和中青年人,而老年人则应当尽量少用。
  (2)艾灸大椎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大椎刮痧时,儿童只要刮到微微有痧点显现即可,青壮年可以刮到有紫红色的痧条出现,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刮到皮肤泛红或症状减轻即可,不必强求出痧;在大椎刺络、拔罐,对于儿童,只要出血20滴左右即可,而青壮年则要求出血量较多,一般要出到中号罐的1/6-1/5。
  (3)刮痧时要注意避开第7颈椎的棘突,应当在棘突下进行刮拭,以防刮破局部皮肤。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定位归经】
  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1)配足三里穴治肠鸣泄泻;
  (2) 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3)配子宫穴治疗阴挺;
  (4)配大敦穴治疝气;
  (5)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保健方法】
  (1)按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持续5-10分钟。
  (2)叩击法: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
  (3)摩擦法: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
  (4)拔罐法:常法拔罐即可。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精血。
  (5)艾灸法:体质虚寒者,可以用艾条“灸”三阴交,每次10左右,以局部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女性体质虚寒者长期坚持可调经及防治妇科病症,强壮身体。此外临睡前灸还有助眠的作用。
  【适用人群】
  (1)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2)肌肤过敏: 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注意事项】
  按摩最佳时间: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

孔最穴

孔最。孔,孔隙也。最,多也。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故名孔最。

【定位归经】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或手臂向前,仰掌向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手臂中段处,拇指指甲下压即是此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头痛;痔疮;肘臂挛痛等病症。
  (1)咳逆:孔最、天泉、太溪、行间、俞府、神封、腹结、少商、浮白(《针灸资生经》)。
  (2)急性咯血:孔最、尺泽、内关(《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3)失音:孔最、喑门(《针灸资生经》)。
  (4)头痛:孔最、天柱、陶道、大杼、后溪(《备急千金要方》)。
  (5)热病汗不出:孔最、上星、玄颅、前谷、腕骨(《采艾编翼》)。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前臂冷痛。
  (2)拔罐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前臂酸痛、头痛等。
  (3)刮痧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孔最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改善发热无汗、咽痛、头痛等。
  【适用人群】
  (1)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刮痧孔最穴法。
  (2)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拔罐孔最穴法。
  (3)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这种体质的人适合拔罐孔最穴法。
  【注意事项】
  (1)按摩孔最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
  (2)按摩孔最穴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

阳溪穴

阳溪穴,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定位归经】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 学“鼻烟窝”凹陷中。当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直刺或斜刺0.5-0.8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热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络。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以下是阳溪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配下关穴关冲穴、掖门穴、阳谷穴治耳聋鸣。
  (2)配少海穴、掖门穴治咽喉肿痛。
  (3)配曲池穴、少海穴、阳谷穴、二间穴、掖门穴、颊车穴内庭穴、吕细穴治齿痛。
  (4)配阳谷穴治目痛赤。
  (5)配攒竹穴、尺泽穴、间使穴治心邪癫狂。
  (6)渴配太白穴少冲穴通里穴治热病心烦。
  (7)配丰隆穴、解溪穴治偏头痛。

(8)配前谷穴后溪穴治臂重痛肘挛。
  (9)配阳池穴肩髃穴、曲池穴、腕骨穴、合谷穴、鱼际穴治手腕无力。
  (10)配临泣穴、尺泽穴、中渚穴五处穴治五指拘挛,伸缩疼痛。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手法用平补泻法或捻转补泻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采用“恢刺”法或短刺法。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
  【适用人群
  阳溪穴常用于老年、中青年以及小儿疾病的保健及预防。
  (1)胃肠道疾患 :此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 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
  (2)气血不和 :阳明经多气多血,此穴是阳明经之原穴,又位关口,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 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妇产科各种气血不和之疾患。

【注意事项】
  (1)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2)阳溪穴按摩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要注意小儿不配合等情况。

鱼际穴

鱼际,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际,边际也。凡两合皆曰际。穴在拇短展肌、指对掌肌之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合之处,故谓之鱼际。

【定位归经】
  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功能主治
  (1)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实热病证。
  (2)掌中热。
  (3)小儿疳积。
  配伍
  (1)配大椎穴、合谷穴、外关穴、列缺穴治咳嗽。
  (2)配尺泽穴、太渊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治咯血。
  (3)配风池穴、少海穴、少冲穴、合谷穴、复溜穴、临泣穴、太白穴治寒热。
  (4)配风池穴、腋门穴、中渚穴、通里穴治头痛。
  (5)配太溪穴照海穴治咽喉肿痛。
  (6)配合谷穴、间使穴、神门穴、然谷穴、肺俞穴、肾俞穴治失音。
  (7)配尺泽穴、肩髃穴、小海穴、间使穴、大陵穴、后溪穴治肘臂挛痛。
  (8)配合谷穴、腕骨穴、支正穴、少海穴、昆仑穴治狂易。
  (9)配太白穴治霍乱逆气。
  【保健方法】
  (1)按摩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鱼际穴,可缓解治疗咳嗽、咽痛、身热(平时可经常两手对搓,也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牙痛。
  (3)刮痧法:用刮痧板棱角刮鱼际穴,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隔天一次,可治疗咳嗽。
  (4)刺灸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治。
  【适用人群】
  咳嗽:可有发热、胸痛、咳痰、咯血、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刮痧鱼际穴法
  咽痛:感觉咽痛,并伴有中度发热或高热,严重时还会出现扁桃体肿胀化脓。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刺灸鱼际穴法。
  身热: 主要表现为流黄黏稠鼻涕,发热明显,甚至有高热、出汗、咽喉痛、咳嗽、痰黄稠,舌苔呈薄黄色。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按摩鱼际穴法。
  【注意事项】
  (1)治疗急性咽喉炎不能用灸法,红肿疼痛的不能用灸法。用指压法,顺着经脉上下左右的移动,而且作用力的重点往上。
  (2)皮肤针叩刺法,敲打鱼际穴,要求敲出血来。
  (3)日常用两手对搓,或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能增强肺功能,从而改善容易感冒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益保持身体健康。

肩贞穴的作用与好处-乡间郎中

肩贞穴的作用与好处

2020-07-15

肩贞穴在肩部后缘,肩膀内收时,在腋后连接线称为腋后纹头,上方一寸的位置。贞,在古代是孔隙、裂缝的意思,所以肩贞穴位的含义是肩局部气血进入孔隙或者隧道。肩贞穴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肩贞穴位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肩膀的穴位,它可以用于缓解肩局部的疼痛、麻木、无力以及活动受限。肩贞也可用于治疗肩胛骨疼痛以及后背疼痛的作用。肩贞穴作为小肠经的一个腧穴,对于头面五官,例如耳鸣、耳聋、眼睛疾病、目赤肿痛或者口角歪斜等,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肩贞穴的作用与好处相关阅读


直接灸治疗哪些疾病

直接灸的刺激量比较大,操作也相对要复杂,要求的精准度更高,所以临床应用的范围并不是很多,但它实际可以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古人应用到灸法的时候都是在应用直接灸。所以只要艾灸能够治疗的这些问题,直接灸都是可以应用的。直接灸刺激量比较大,患者在接受的时候,可能要有一些解释的工作,如果要针对一些特别顽固性的疾病,用常规的方法已经无法达到那个治疗效果的时候,患者也可以接受这种比较强烈的灸法,所以只要跟患者沟通好,这些都可以做,但是我们要注意,在某些特定的部位是不能够施以直接灸的,因为它有时候会留下瘢痕,比如面部或关节周围或一些比较敏感的部位等。还有如果病人的皮肤状态不好,有非常广泛的或严重的基础疾病,它形成瘢痕之后的愈合能力非常差,要考虑不能够应用直接灸。用直接灸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掌握这样的禁忌症,在跟病人沟通好的前提下,可以应用这样一种更好的灸法。

按摩三阴交有什么好处

阴交穴是脾经的穴位,它的位置在内踝上三寸。就是从内踝骨开始向上三寸,三寸就是四指并拢的宽度,可以自己按一按会有一种很明显的酸胀感。之所以叫三阴交,就因为它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三阴经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经,也就是肝脾肾三条经的交会穴。所以三阴交是一举三得的一个穴。刺激三阴交穴,可以同时调理三个脏腑,调理三条经络,所以是非常好用的一个穴位。肝脾肾这三个脏的共同点是都跟血有密切的关系。肾是藏精的,精和血可以互相转化。肝是藏血的,调节循环血量。脾是统血的,同时它还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这三个脏都跟血有关。三阴交穴跟血,体内的阴阳,阴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像妇科疾病,三阴交穴是必取的。它调理人体的阴血非常好。男性如果有阴不足或者血液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可以用三阴交来调理。

按摩关元穴的好处

关元穴是一个非常好的强身健体的穴位,经常按揉关元穴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用拇指在关元穴上做简单的按揉,或者用整个掌心,在把掌心搓热后,在关元穴上做热敷或者是揉搓,都可以起到刺激关元穴的目的。刺激关元穴一个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另外有疾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比如像消化系统的疾病,像容易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的人可以用关元穴。再有就是像生殖系统的问题,比如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像男性的一些遗精、阳痿也可以用关元穴。再有就是泌尿系统,比如像有些成年男性有前列腺的问题,小便淋漓不尽,或者遗尿,小儿遗尿也可以。小孩三岁以上就不应该经常尿床,如果经常尿床,也可以用关元穴来治疗。所以关元穴是一个非常好的穴位,无论从治疗的角度,还是从保健的角度,都可以经常在关元穴上做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

针灸大椎穴可不可以治粉刺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取穴的时候,低头可以摸到颈后部有一个最高点,最高点下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往往可以用来治疗粉刺,但是在临床上往往是用大椎穴放血来治疗粉刺。大椎穴是一个督脉的穴位,督脉是诸阳之会的经络。通过点刺放血,来清热去火,然后排出体内一些邪气,来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但是大椎穴必定是脊柱正中的这么一条线,在脊柱下面有很多脊髓。在针刺或者是放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深,必须由专业人员、专业的针灸医生来操作,不能自己随便进行放血针灸,因为深浅度掌握不合适,万一伤了脊髓,会引起很多风险。建议到附近的专业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做治疗,不要自己在大椎穴放血。

天枢穴在哪个位置

天枢穴在腹部,它属于足阳明胃经。天枢穴是一个很好取的穴位,先找到肚脐,肚脐旁开两寸就是天枢穴。天枢穴是一个临床上常用的穴位,刺天枢穴可以治疗一些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腹痛,腹泻,还有一些胃肠的痉挛。按摩天枢穴,也常常用来治疗肥胖症,可以用来减肥。经常的按摩天枢穴,可以刺激胃肠的蠕动,增加大肠排泄的功能,缓解便秘的症状。

什么是风池穴

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古称为“热府穴”。风池穴靠近枕骨、枕骨下缘,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的支干。可以用两个拇指,十指交叉叠在一起简单取穴、风池穴主要可以治疗一切外感风邪引发疾病,例如颈项疼痛、肩背酸痛、头晕、头痛。风池穴可以明目、降血压。可以使用拇指按压法,多指按压法或掌捏法,来治疗颈肩部、背部疾病。

列缺穴在什么位置

列缺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列缺穴位于腕横纹,在手臂桡侧桡骨颈凸上方约1。5寸的位置,将双手虎口交叉,用食指点压指尖下位置即列缺穴。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列缺属于“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四穴之一,可配合艾灸的疗法治疗颈项部的疾病。

列缺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列缺穴的保健方法,经常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并一起,点按和搓揉。用拇指时要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指端,因为指腹较平坦、柔软,轻轻搓揉,一般36下。因为36属于道家学说,道家中36天为一个周期。如果运转搓揉36下,可以达到一定保健和治疗的效果。用双指搓揉,也可以艾灸进行治疗。手持艾条,悬灸在列缺穴位置,注意艾灸时距离不能太近。可以选取回旋灸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雀啄灸的方法,这些都属于温和灸,可以预防冬季肺系咳喘、感冒。

艾灸百会穴的最佳时间

百会穴是人体正气之所汇,治疗时首选百会穴位。百会穴属于诸阳所汇,可补益阳气。艾灸百会穴最佳时间为上午和中午,这时阳气最盛。午后和夜晚属阴,一般不提倡艾灸。艾灸一般持续10到15分钟,它可兴奋头部血液循环。艾灸百会穴可以调理失眠,对失眠患者进行调理时,不要选取夜间。夜间属阴,壮阳会使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变差,反起反向作用。所以一般艾灸的时间应注意,第一,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二,选取的时间,不宜选取午后和夜间进行艾灸。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太阳穴的保健方法,平时多按揉、放血,可以用拇指轻轻点压、按揉,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一定要用手指的指腹,不能用指尖,或用三个手指,轻轻在太阳穴按揉。其次,采用点刺法,在太阳穴点刺放血。太阳穴皮肤非常浅薄,周围的血管很丰富,容易出血。所以不能针刺过深,一般控制在0。2到0。3寸,轻轻点刺。糖尿病患者使用采血针轻轻点刺,大概20滴到30滴血,局部放血可以解除局部瘀血,释放局部瘀热,改善眼周局部血液循环,可以很好治疗头痛以及眼周疾病。

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别名百劳穴、上杼穴。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定位归经】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以下是其配伍方法:
  (1)虚损劳热: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
  (2)脾虚发疟: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
  (3)咳嗽: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 。
  (4)哮喘:配大椎穴、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5)泻热: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
  (6)癫痫: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保健方法】
  大椎穴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有以下五种保健方法:
  (1)按摩法:先左手后右手,4指并拢放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
  (2)针刺法:一般微向上斜刺0.5~1.0寸。
  (3)艾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4)刮痧法:在大椎处刮痧时,要刮出痧点。
  (5)拔罐法:一般要留罐10分钟。
  【适用人群】
  常用于中青年和老年人疾病的保健及治疗,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感冒发热
  针刺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风寒感冒所导致的高热可以首选大椎,治疗应该越早越好。
  (2)哮喘
  大椎拔罐及温灸后可助一身之阳气,温肺散寒,配合丰隆穴和胃化痰。
  (3)皮肤病
  采用大椎、阳陵泉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疗效佳。
  (4)颈椎病
  独取大椎穴针刺治疗颈椎病,采用小幅度低频率捻转行针法,留针1-2分钟,拔火罐30分钟,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效果佳,可明显改善颈椎不适。
  【注意事项】
  (1)从年龄上来说,艾灸大椎只适合用于中老年人;刮痧大椎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使用;而在大椎刺络、拔罐,一般只适用于儿童和中青年人,而老年人则应当尽量少用。
  (2)艾灸大椎的时间可以稍长,一般15-20分钟都可以,以颈部感到温热或颈部感觉舒适即可;大椎刮痧时,儿童只要刮到微微有痧点显现即可,青壮年可以刮到有紫红色的痧条出现,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刮到皮肤泛红或症状减轻即可,不必强求出痧;在大椎刺络、拔罐,对于儿童,只要出血20滴左右即可,而青壮年则要求出血量较多,一般要出到中号罐的1/6-1/5。
  (3)刮痧时要注意避开第7颈椎的棘突,应当在棘突下进行刮拭,以防刮破局部皮肤。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定位归经】
  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1)配足三里穴治肠鸣泄泻;
  (2) 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3)配子宫穴治疗阴挺;
  (4)配大敦穴治疝气;
  (5)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保健方法】
  (1)按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持续5-10分钟。
  (2)叩击法: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
  (3)摩擦法: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
  (4)拔罐法:常法拔罐即可。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精血。
  (5)艾灸法:体质虚寒者,可以用艾条“灸”三阴交,每次10左右,以局部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女性体质虚寒者长期坚持可调经及防治妇科病症,强壮身体。此外临睡前灸还有助眠的作用。
  【适用人群】
  (1)性冷淡:很多女性面对高压的生活节奏,或者因为自身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不合理,导致性冷淡。这样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还影响夫妻感情,容易导致家庭不稳。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提升女人的性欲,让女人逃离性冷淡,重温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点—7点,肾经当令之时,按揉三阴交,提升性欲的效果最好。坚持一个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2)肌肤过敏: 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皮肤之所以过敏,长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毒素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不出一个半月,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干净无暇了。
  【注意事项】
  按摩最佳时间: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

孔最穴

孔最。孔,孔隙也。最,多也。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故名孔最。

【定位归经】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或手臂向前,仰掌向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手臂中段处,拇指指甲下压即是此穴。
  【功能主治及配伍】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头痛;痔疮;肘臂挛痛等病症。
  (1)咳逆:孔最、天泉、太溪、行间、俞府、神封、腹结、少商、浮白(《针灸资生经》)。
  (2)急性咯血:孔最、尺泽、内关(《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3)失音:孔最、喑门(《针灸资生经》)。
  (4)头痛:孔最、天柱、陶道、大杼、后溪(《备急千金要方》)。
  (5)热病汗不出:孔最、上星、玄颅、前谷、腕骨(《采艾编翼》)。
  【保健方法】
  (1)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前臂冷痛。
  (2)拔罐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前臂酸痛、头痛等。
  (3)刮痧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孔最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改善发热无汗、咽痛、头痛等。
  【适用人群】
  (1)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刮痧孔最穴法。
  (2)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拔罐孔最穴法。
  (3)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这种体质的人适合拔罐孔最穴法。
  【注意事项】
  (1)按摩孔最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洁面后按摩。
  (2)按摩孔最穴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皱纹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与皱纹呈直角运动,也就是顺着肌肉的走向。

阳溪穴

阳溪穴,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

【定位归经】
  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 学“鼻烟窝”凹陷中。当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直刺或斜刺0.5-0.8寸。
  【功能主治及配伍】
  清热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络。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手腕痛。以下是阳溪穴治病保健的常用穴位配伍方法:
  (1)配下关穴关冲穴、掖门穴、阳谷穴治耳聋鸣。
  (2)配少海穴、掖门穴治咽喉肿痛。
  (3)配曲池穴、少海穴、阳谷穴、二间穴、掖门穴、颊车穴内庭穴、吕细穴治齿痛。
  (4)配阳谷穴治目痛赤。
  (5)配攒竹穴、尺泽穴、间使穴治心邪癫狂。
  (6)渴配太白穴少冲穴通里穴治热病心烦。
  (7)配丰隆穴、解溪穴治偏头痛。

(8)配前谷穴后溪穴治臂重痛肘挛。
  (9)配阳池穴肩髃穴、曲池穴、腕骨穴、合谷穴、鱼际穴治手腕无力。
  (10)配临泣穴、尺泽穴、中渚穴五处穴治五指拘挛,伸缩疼痛。
  【保健方法】
  (1)针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手法用平补泻法或捻转补泻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采用“恢刺”法或短刺法。
  (2)针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
  【适用人群
  阳溪穴常用于老年、中青年以及小儿疾病的保健及预防。
  (1)胃肠道疾患 :此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 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
  (2)气血不和 :阳明经多气多血,此穴是阳明经之原穴,又位关口,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 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妇产科各种气血不和之疾患。

【注意事项】
  (1)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2)阳溪穴按摩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要注意小儿不配合等情况。

鱼际穴

鱼际,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际,边际也。凡两合皆曰际。穴在拇短展肌、指对掌肌之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合之处,故谓之鱼际。

【定位归经】
  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功能主治及配伍】
  功能主治
  (1)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实热病证。
  (2)掌中热。
  (3)小儿疳积。
  配伍
  (1)配大椎穴、合谷穴、外关穴、列缺穴治咳嗽。
  (2)配尺泽穴、太渊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治咯血。
  (3)配风池穴、少海穴、少冲穴、合谷穴、复溜穴、临泣穴、太白穴治寒热。
  (4)配风池穴、腋门穴、中渚穴、通里穴治头痛。
  (5)配太溪穴照海穴治咽喉肿痛。
  (6)配合谷穴、间使穴、神门穴、然谷穴、肺俞穴、肾俞穴治失音。
  (7)配尺泽穴、肩髃穴、小海穴、间使穴、大陵穴、后溪穴治肘臂挛痛。
  (8)配合谷穴、腕骨穴、支正穴、少海穴、昆仑穴治狂易。
  (9)配太白穴治霍乱逆气。
  【保健方法】
  (1)按摩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鱼际穴,可缓解治疗咳嗽、咽痛、身热(平时可经常两手对搓,也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牙痛。
  (3)刮痧法:用刮痧板棱角刮鱼际穴,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隔天一次,可治疗咳嗽。
  (4)刺灸法: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治。
  【适用人群】
  咳嗽:可有发热、胸痛、咳痰、咯血、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刮痧鱼际穴法
  咽痛:感觉咽痛,并伴有中度发热或高热,严重时还会出现扁桃体肿胀化脓。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刺灸鱼际穴法。
  身热: 主要表现为流黄黏稠鼻涕,发热明显,甚至有高热、出汗、咽喉痛、咳嗽、痰黄稠,舌苔呈薄黄色。这种体质的人适合用按摩鱼际穴法。
  【注意事项】
  (1)治疗急性咽喉炎不能用灸法,红肿疼痛的不能用灸法。用指压法,顺着经脉上下左右的移动,而且作用力的重点往上。
  (2)皮肤针叩刺法,敲打鱼际穴,要求敲出血来。
  (3)日常用两手对搓,或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能增强肺功能,从而改善容易感冒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益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