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乡间郎中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

2020-07-15

宝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乘坐飞机,但是不建议婴儿乘坐长途飞机。如果当宝宝处于中耳异常状态,比如鼻塞、鼻堵,或者是感冒情况下,中耳通气功能不好就不建议孩子乘坐飞机。如果万不得已孩子一定要乘坐飞机,建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即在气压骤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水或者吃一些东西,让孩子通过吞咽使中耳内外大气压达到平衡,以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让孩子处于哭泣状态,因为通过哭和打哈欠或者吞咽的过程,都可以有效的开放咽鼓管,使中耳功能达到相对良好的状况。



宝宝可以乘飞机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目的:
  我们很难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来判断他的听力情况,即使对外界的强刺激有转头的反应,也不代表孩子双耳听力一定正常。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语学习能力,就是俗话说的十聋九哑。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者是安静的状况下,进行的客观的、快速的和无创的检测。
  1993年美国卫生院建议,所有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接受听力的筛查,且最好在出院之前完成。针对未通过的初步筛查者,必须做进一步的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紧接着,新生儿听力协会在1994年,建议所有的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三个月内被诊断出来,而且需要在6个月大之前接受听力复检,如此才能避免延误。正常的语言及身心的发展,在听力筛查没有普及之前,一部分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错过了言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所以听力筛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的去提高听力和语言的功能,其成长后不会被社会所隔绝。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听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会希望这部分孩子,能在6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能进行校正。但是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太小,所以极有可能会出现佩戴上的问题,因此多半会建议,至少在一岁左右进行校正。另外测听器也每1到2年要更换一次,且听力检查也应每年进行评估。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听力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线粒体母系遗传。
  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在怀孕期间感染,也可以导致听觉器官发育不好。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例如噪音,也可以影响听力。
  另外有子宫内感染的病史、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的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曾经得过细菌性脑膜炎或者脑炎、围产儿、出生的时候有窒息、使用过潜在的耳毒性的药物超过5天、气管插管超过10天,这部分孩子都是高危的人群,都要做好听力的筛查。

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

每个孕妇的怀孕状况都不相同,但是大部分胎儿的内耳结构在16周时就形成了,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可以听到了。24周时,耳蜗、鼓膜、听小骨以及其他重要的耳部结构就完全形成了。之后,胎儿就可以容易地听到母亲的心跳、呼吸、走路、运动、打嗝、消化蠕动的声音。

随着孕期的不断推进,胎儿在准妈妈的肚子里面也是一天天的在发生变化,从一颗小小的受精卵到最后长成一个四肢健全的宝宝,这个过程全部都在孕期当中悄然地神奇发生着。那么,胎儿听力什么时候形成?这是很多孕妇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胎儿什么时候发育听力这个问题,自然是每一对准父母都尤为关心的。有相关的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听觉器官发育的时间很早,其中听觉神经甚至在胎儿数周大的时候就在慢慢的形成,一直到六个月左右胎宝宝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吵闹声了。
  胎儿发育到第8周的时候:胎儿神经系统正在初步形成,听神经开始发育;胎儿发育到第24周的时候:胎儿左右耳蜗的形态基本分化完成,耳部听觉神经也逐步完成;胎儿发育到第15~20周的时候:胎儿开始有听觉,但是这个时候对外界的声音还不太敏感。
  胎儿发育到第24~28周的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胎动、胎心率、脑电波等表达出来,能够被外界通过医疗器械观察到反应。也就是说胎儿在腹中时感觉器官正在初步完善当中,因此凡是在子宫内接受到的声音都能够储存在大脑当中,因此胎教时的音乐,准父母对宝宝说的话,胎儿都会记忆在大脑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宝宝听力形成的一个神奇过程。
  尽管胎儿的眼睛在16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光,但是直到20周的时候胎儿才具备辨识能力。眼睛首次睁开是在26至28周之间,在怀孕32周的时候,胎儿可以有规律地睁开眼睛了。视力的发育非常复杂,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出生之后。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家长是非常急躁的。首先,家长应该去专业的医院进行复查,用多种方法检查,比如建立声光条件反射。如果还是不通过,可以寻找下原因。如果是耳蜗异常导致的,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如果是耳道堵塞,可以通过清洗来恢复听力。

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以后,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身体检查,其中,就包括听力测试。由于在检查中婴儿不配合,或者出现了其他情况,就导致了听力测试不过关。家人担心对婴儿的以后有影响,就想了解下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怎么办?
  婴儿听力测试不过关的办法
  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先进一步复查。若经过2~3次复查仍无法通过,可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争取在出生后3个月内作出明确诊断。 不能通过听力筛查完可能是耳蜗的异常,也有可能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有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等原因。
  如果是耳蜗不正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植入人工耳蜗,让婴儿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耳道堵塞影响了听力,家长不要立马掏耳朵,避免引起鼓膜破裂。家长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耳道,记住是用注射器冲洗,每小时一次,直至耳朵听力恢复。一般冲洗两天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两天仍没有恢复,家长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听力下降。如果是环境因素或者婴儿不配合,多复查几次,也许就通过了。
  婴儿听力测试的方法
  婴儿听力测试会用耳声发射和ABR,在婴儿睡着后检测。对于1到3岁的一个孩子,需要给这个孩子建立一个声光一个条件反射,在他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他一些奖励,来让他来配合。也可以通过游戏测听,将一个特定的游戏和测听联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或者是重音测听,这个测听是一个主观的测听,需要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的配合能力,这种用于五岁以上的孩子。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诊断,新生儿是否有听力障碍的一项重要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检查结果显示为通过或未通过两种情况,如果筛查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筛查不通过,就需要进行复查。对于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需根据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

现在很多医院医院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甚至有些宝宝在筛查过程中没有配合好,医生就会告知宝妈,再次对宝宝进行听力筛查。有很多宝妈对这种情况很不了解,有的宝妈甚至会觉的没有必要。那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必要做吗?
  耳聋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都知道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宝听力有问题可以通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段可以让孩子听到声音,学会说话,做到“聋而不哑”。
  新生儿听力筛查都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常用的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操作简便且都是对宝宝没有任何伤害的。初筛一般在宝宝出生的3-5天内进行,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将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
  初筛通过,表示宝宝听功能基本正常。初筛未通过,说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筛。不过宝妈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如外耳道胎脂、中耳羊水吸收不完全和孩子不配合等,这种情况即使筛查未通过,也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听障宝宝。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今后的听觉产生影响,所以了解原因非常重要,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其实引起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和产妇感染有关,当然如果没有正确服用药物,也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失。

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其实有很多不同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可能会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说每一个孕妇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也应该懂得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
  大概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出现听力损失的症状,其实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根据相应调查,可发现近亲结婚的人群所生的后代发生听力损失的概率更高。这可能和环境因素又或者是基因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生产时因素
  如果孩子在出生时本身就属于早产,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引起新生儿窒息或者是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这些情况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
  三、产妇感染
  母亲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又或者是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新生儿听力损失,此外流行性腮腺炎或者是脑膜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一旦孕妇患有这类疾病,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现听力损失。
  四、耳部疾病
  明显的耳垢,又或者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损失。
  五、噪音
  如果长时间在新生儿边上使用大音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播放设备,就可能会引起听力损失。同时也包括烟火爆竹等短时间高分贝的噪声,也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出现这类情况。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设备噪声也能够引起听力损失。
  六、药物因素
  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又或者是癌症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会具有一定的毒性,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在很多地区,可能对于药物的使用根本就没有规范的说法,所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听力。

听力残疾分级及主要致聋原因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级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据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1991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1次会议报告(1997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如下: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此定义同时也明确表达一种理念,应优先考虑儿童听力损失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其次才是成人。听力损失程度分级以较好耳0 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阈计算,轻度26~40 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的正常语声,有的人可能需用助听器,但多数人不需要;中度41~60dB HL,可听到和重复1米处提高了的语声,通常推荐用助听器;重度61~80 dB HL, 当叫喊时可听到某些词,使用助听器对听力有较大帮助;极重度≥81dBHL,包括聋81 dB HL以上,不能听到或听懂言语声,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对于听懂话语十分有帮助。

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规定的听力残疾分级标准与1997-WHO推荐的听力障碍标准相接轨。依据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从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将听力残疾划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鞭炮声,敲鼓声或雷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只能听到部分词语或简单句子,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二、常见致聋原因及分类

耳聋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功能性耳聋,前者有听觉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后者没有。依据病变损害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依据发病的时间又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依据致病原因又可分为遗传性耳聋和获得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

据有关资料统计,遗传性聋患者占所有的耳聋病人的50%。但由于遗传方式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垂直传递,有的表现为水平传递;有的是连续发病,有的是隔代遗传;有的父母听力正常,但子女听力障碍,也有的父母耳聋,子女听力正常,因此遗传性聋的准确判断往往比较困难,有时会被其他症状所掩盖。此时家族史的追踪就显得十分重要。遗传因素所致的耳聋可以是听觉器官的结构异常如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等,也可以是功能异常,既有传导性聋,也有感觉神经性聋。有一些耳聋的孩子还存在身体其他系统异常,形成了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白额发综合征,基本特点为白额发,双眼或一眼呈半透明的蓝色即虹膜异染,皮肤可见缺少色素的区域。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表现有特殊面容和智力发育障碍,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鼻梁低外耳小,头围较正常小等。

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聋,有一部分遗传性聋出生后听力是正常的,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表现出耳聋的特征。例如,家族性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出生后听力并无障碍,到了10岁左右,才开始出现症状,且逐年加重。目前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这类耳聋的诊断。

2.获得性耳聋

获得性耳聋主要由于疾病,药毒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耳聋。病毒感染性疾病: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源微生物,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杆菌、梅毒螺旋体等均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其中侵袭力最强的是风疹病毒,有人统计,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内,母体感染了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概率可达60%。

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聋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是这种耳聋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重,且难以治疗,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常见的对听觉损害严重的传染病有:流脑、伤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等。

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严重的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新生儿严重窒息供氧不足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听觉器官,所以产程长短、催产药物的使用、羊水中有无胎粪、生后有无脐带绕颈、皮肤有无青紫、多长时间会哭叫等出生时的细节应被充分注意到。胎儿出生时不顺利,被迫使用了引产器械,头颅外伤如胎头吸引器、产钳等,或手法引产过于粗暴,也可损伤听觉器官或听觉中枢,导致耳聋。

妊娠不足37周产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 g,则称为低体重儿,大量的临床资料所证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应引起充分注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10~14天后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消退过晚成为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造成的。这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如累及听觉神经,则可导致感觉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听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为著。老年性耳聋早期与自己熟悉的人交谈还可以,与不熟悉的人交谈有困难。后期与所有人交谈均有困难,主要表现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尤其在嘈杂环境中更为突出,接电话、看电视有明显困难。老年聋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合理的助听器验配对老年性聋十分有帮助。

近年来,一些新的耳毒性药物相继问世,人们对它们的耳毒危害性估计不足,使得药物中毒性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的耳毒性药物有以下种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拖布霉素、洁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等。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贡撒利等。抗肿瘤药及中药如乌头碱、重金属盐(贡、铅、砷等)。上述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用前仔细询问家族史,以排除家族特异性;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方法,使用中要严密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测查听力,一旦出现耳鸣、耳聋、面部蚁行感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由于噪声和暴震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突然出现的高强度爆炸声以及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均可造成内耳毛细胞的伤害,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所以治理工业噪声污染,随身听,MP3声音过大也可损伤听力应予以关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除不明原因外依次为、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性耳聋、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60岁及以上组主要致残原因依次为老年性耳聋、中耳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药物性耳聋等;农村与城市致残原因构成比较,农村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声和暴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笔者认为,针对遗传、母孕感染等导致新生儿出生听力缺陷的因素,及中耳炎,噪声污染,耳毒药物,老年等听力致残等主要因素制定预防策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