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病怎么治疗

2020-07-14

干眼病怎么治疗:
  干眼症是指泪液的质或量发生异常而带来的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异物感,烧灼感,干涩,畏光,流泪,眼红等症状。
  干眼症的治疗首先对因治疗,如由药物引起的干眼要及时停用或换用其他药物,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泪液蒸发过快者可以佩戴湿房镜及硅胶眼罩,睑板腺功能障碍者应进行睑板腺的清洁、热敷及按摩等,目前睑板腺按摩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疏通睑板腺腺管,改善眼部干涩症状。
  其次对症治疗,可以适当补充人工泪液,比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另外可以给予维生素A、摄入足量水分、必需脂肪酸、乳铁蛋白等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人工泪液或自体血清,促进泪液分泌,减轻眼表面炎症,治疗睑缘炎等。



干眼病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干眼症是什么

干眼症是什么:
  常用电脑、手机的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双眼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双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睛发红、发痒、怕光或者是视物模糊的情况。当双眼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在临床上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干眼症。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者泪液动力学的变化,而导致了泪膜不稳定,引起眼部不适,或者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又称眼结膜干燥症,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泪液从泪腺中产生以后,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形成眼球表面的保护膜。
  干眼症的本质是泪液的质量发生的问题。泪液从内到外依次分成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这三层其中任何一层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都会导致干眼症。比较严重的干眼症,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膜化,角膜上皮破皮而出现粘丝状分泌物,这种损伤时间长久了,就会导致角膜、结膜的病变,导致视力下降。

如何预防干眼症

如何预防干眼症:
  首先要保持自己的生活环境干净、湿度良好,可以在办公室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避免开空调,风扇的风口不要对着眼睛吹;应该注意休息,看书或者操作电脑的时间最好不要一次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以后休息5到10分钟,每天累计看书或操作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六小时。要多眨眼睛,至少每分钟眨眼4到5次,频繁的眨眼睛有利于泪液分泌;还要营养均衡、饮食均衡,不偏食,多吃蔬菜、瓜果、豆类、鱼等含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要改变不良的用眼习惯,不要在夜晚关灯的时候看电视、玩手机,过度依赖眼药水等不良的用眼习惯也要改变;对于女性朋友建议避免化浓妆,眼线笔、睫毛膏等眼妆会导致眼睛干涩甚至发炎,建议减少眼部化妆品的使用。美瞳等隐形眼镜虽然美观好看,但是会加重眼睛干涩的症状,也建议尽量少佩戴;要正确的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和皮肤肌肉的穴位,可以增加眼部的血液供应,消除大脑和眼表过度充血,达到消除眼睛疲劳的目的。

干眼症会不会失明

干眼症会不会失明:
  很多患者担心干眼症会导致失明,干眼症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失明,它是眼科很常见的疾病,虽然治疗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复发,但一般不会失明。只有极少数由于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症会导致失明,大部分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治疗下会缓解的。轻度的干眼症,因为症状比较轻,通过治疗一般都会缓解;
  严重的干眼症,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让眼睛处于干燥状态,尤其是角膜、结膜处于干燥的状态,角膜就会出现一些干燥、溶解、溃疡甚至穿孔,一旦出现穿孔就有可能失明。所以,发现有干眼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干眼症,针对病因治疗,以防因干眼症引起其他的眼部病变。
  针对干眼症,主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尤其是早期的一些治疗,对病情的恢复、对病变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确定是干眼症,就先点人工泪液,每天保持眼睛的湿润,就不会使病情发生严重的变化。

经常滴眼药水好不好

经常滴眼药水好不好:
  许多长期玩手机、使用电脑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生眼睛干、不舒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去药店去买药,过度的使用眼药水,这个对眼科来说是一个误区。因为目前市面上经常看到的具有护眼功能的眼药水,主要对眼睛起湿润作用,有些富有消炎、清凉的功能,大多数护眼功能的眼药水是人工泪液加纤维素和一些维生素制成,有的会添加营养剂、杀菌、消炎的部分,还有一些会加防腐剂。经常使用,不但会造成伤害,用含抗菌成分的眼药水还能使眼泪细菌产生抗药性,眼睛一旦出现感染治起来也不容易。
  最严重的是,为了稳定药物性能或较长时间不被外界微生物污染,绝大多数的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防腐剂可以引起眼球表面微环境的破坏,导致泪液减少。所以,当眼睛出现不适的时候,还是要到医院找眼科大夫,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不要自己随便的乱滴眼药水。

干眼症中医能不能治愈

治愈有几种看法,一种是临床治愈,一种是彻底治好。一般来说能够达到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是一些痛苦的症状,如病人眼睛干涩、干痒、疼痛,或者是怕光线等看不了书,这些症状都能够改善或者解决,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一些原因,可能并不能完全的得到改善。所以临床治愈可以,但疾病彻底的解决还是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