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如何治疗:
外耳道疖肿、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可出现耳朵流脓症状。外耳道疖肿成熟后有时疖肿可自行破溃,出现流脓症状,局部可行切开引流,用3%的双氧水清洗,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需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疗程一般10天,其穿孔后可出现流脓症状,先用3%双氧水清洗,清洗干净后再应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当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应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酒精滴耳液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静止期以局部用药为主,用3%双氧水洗耳,再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滴耳液,若是鼓室粘膜充血肿胀,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滴耳,若粘膜炎症逐渐消退,可选用乙醇甘油制剂滴耳;在活动期,若引流通畅,以局部用药为主,若引流不畅,可予以手术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有两种情况,有一种情况是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没有穿破鼓膜,脓液就是在鼓膜以内鼓膜充血比较厉害,充盈比较饱满,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镜下看到,鼓膜充血厉害,然后脓液颜色比较重,一般采用抗生素足量足时间的这种抗生素治疗,再加上一个局部的氧氟沙星滴耳液这一类的消炎的这种滴耳液。然后另外还需要加上一些通窍的,通鼻窍的药和促排剂的一个治疗。
如果说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经出现了穿孔的情况下,也可以给他一个简单的清理,把脓液清理干净之后,让他清理的方法有的人可能是在医院里直接给予清理或者说自己使用双氧水,双氧水清洗脓液清洗之后,再用滴耳液进行滴耳,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耳朵痛的原因:
耳痛的性质有钝痛、刺痛、抽痛等。引起病因较多,可分为:
第一,炎症性:耳廓、外耳道、鼓膜感染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耳廓软骨膜炎、外耳道疖肿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外耳道慢性炎症表现为钝痛,中耳炎症一般为钝痛。
第二,创伤性:耳部受到钝器、利器、烧伤、冻伤、气压伤、爆震伤等可引起耳痛。
第三,恶病性:如,坏死性外耳道炎、中耳癌等,一般为钝痛,可伴有耳道流血。
第四,神经性:如hunt综合征,可引起剧烈疼痛,部位较局限,同时伴有带状分布的疱疹,另外耳颞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也可引起耳痛,表现为阵发性抽痛。
第五,牵涉性:牙齿、下颌关节、咽喉部及呼吸消化道等处的某些疾病可通过三叉、迷走、舌咽、枕小、耳大、面神经等引起反射性耳痛。如,舌咽神经有外耳道分支,扁桃体炎症时往往会引起耳道内牵涉痛。
耳朵流血的原因:
引起耳朵流血的原因较多,耳部外伤、炎症、肿瘤等均可出现耳朵流血症状。当外耳道挖伤、鼓膜外伤性穿孔时可出现耳朵流血,量一般不大。颞骨骨折时可引起外耳道挫裂伤,有时出血较剧。大疱性鼓膜炎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量血性渗出液。
患有外耳道乳头状瘤时,患者经常因局部瘙痒、阻塞不适感而挖耳导致出血。外耳道耵聍腺瘤继发感染、肿瘤破溃时也可引起耳流血流脓症状。流脓血性分泌物也是中耳癌患者的常见主要症状之一。
因此,出现耳朵流血时,需根据病史、病因、发病时间、伴发症状等具体分析,情况复杂不易判断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如,颞骨高分辨CT等,及时确诊,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耳朵流水的原因:
耳朵流水常见于外耳道湿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后早期及脑脊液耳漏等疾病。外耳道湿疹是外耳道的变应性炎症,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湿疹表现为耳内奇痒,伴有烧灼感,局部皮肤可见红斑或粟粒状丘疹,破溃后可流黄水样分泌物,患者往往因耳朵流水去医院就诊。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在鼓膜穿孔前有剧烈疼痛症状,鼓膜穿孔后耳痛症状减轻,起初可流水样分泌物,后期逐渐转为脓性,需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类药物,或根据药敏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可用3%双氧水清洗,清洗干净后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发生颞骨骨折时同时可伴有脑膜损失,发生脑脊液漏,其可经破裂的鼓膜从外耳道流出,一旦发现,需及早诊断,对症处理,避免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