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水的原因

2020-07-14

耳朵流水的原因:
  耳朵流水常见于外耳道湿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后早期及脑脊液耳漏等疾病。外耳道湿疹是外耳道的变应性炎症,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湿疹表现为耳内奇痒,伴有烧灼感,局部皮肤可见红斑或粟粒状丘疹,破溃后可流黄水样分泌物,患者往往因耳朵流水去医院就诊。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在鼓膜穿孔前有剧烈疼痛症状,鼓膜穿孔后耳痛症状减轻,起初可流水样分泌物,后期逐渐转为脓性,需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青霉素类药物,或根据药敏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可用3%双氧水清洗,清洗干净后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发生颞骨骨折时同时可伴有脑膜损失,发生脑脊液漏,其可经破裂的鼓膜从外耳道流出,一旦发现,需及早诊断,对症处理,避免感染等。



耳朵流水的原因相关阅读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具体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也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之一。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细菌感染有关,主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关。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耳鸣、耳痛,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或者反复发作,就可能转变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
  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严重一些的,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有些鼓膜穿孔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修补鼓膜。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要取耳部脓液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针对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好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有两种情况,有一种情况是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没有穿破鼓膜,脓液就是在鼓膜以内鼓膜充血比较厉害,充盈比较饱满,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镜下看到,鼓膜充血厉害,然后脓液颜色比较重,一般采用抗生素足量足时间的这种抗生素治疗,再加上一个局部的氧氟沙星滴耳液这一类的消炎的这种滴耳液。然后另外还需要加上一些通窍的,通鼻窍的药和促排剂的一个治疗。
  如果说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经出现了穿孔的情况下,也可以给他一个简单的清理,把脓液清理干净之后,让他清理的方法有的人可能是在医院里直接给予清理或者说自己使用双氧水,双氧水清洗脓液清洗之后,再用滴耳液进行滴耳,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耳朵流血的原因

耳朵流血的原因:
  引起耳朵流血的原因较多,耳部外伤、炎症、肿瘤等均可出现耳朵流血症状。当外耳道挖伤、鼓膜外伤性穿孔时可出现耳朵流血,量一般不大。颞骨骨折时可引起外耳道挫裂伤,有时出血较剧。大疱性鼓膜炎血疱破裂时可流出少量血性渗出液。
  患有外耳道乳头状瘤时,患者经常因局部瘙痒、阻塞不适感而挖耳导致出血。外耳道耵聍腺瘤继发感染、肿瘤破溃时也可引起耳流血流脓症状。流脓血性分泌物也是中耳癌患者的常见主要症状之一。
  因此,出现耳朵流血时,需根据病史、病因、发病时间、伴发症状等具体分析,情况复杂不易判断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如,颞骨高分辨CT等,及时确诊,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耳朵流脓如何治疗

耳朵流脓如何治疗:
  外耳道疖肿、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可出现耳朵流脓症状。外耳道疖肿成熟后有时疖肿可自行破溃,出现流脓症状,局部可行切开引流,用3%的双氧水清洗,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需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类药物,疗程一般10天,其穿孔后可出现流脓症状,先用3%双氧水清洗,清洗干净后再应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当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应用甘油或乙醇制剂滴耳,如,3%硼酸酒精滴耳液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静止期以局部用药为主,用3%双氧水洗耳,再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滴耳液,若是鼓室粘膜充血肿胀,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混合液滴耳,若粘膜炎症逐渐消退,可选用乙醇甘油制剂滴耳;在活动期,若引流通畅,以局部用药为主,若引流不畅,可予以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