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是感冒药吗

2020-07-14

有好多人发现在自己患上感冒时,医生给开的药物当中都会有阿莫西林,而且在服药之后感冒症状的确有所好转,尤其是头晕和鼻塞的不适感会好很多,所以就认为阿莫西林是治疗感冒的药物。那么事实上阿莫西林是感冒药吗?

一、阿莫西林不是感冒药
  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药物,并不是感冒药,其主要作用是消炎抗菌,不过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尤其是感冒的同时有鼻炎、咽喉炎以及扁桃体炎等病症,就可以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而若是病毒性感冒,则要使用抗病毒口服液一类药物治疗。
  二、阿莫西林的功能主治
  该种药物是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可以治疗各种敏感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比如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菌感染,一般对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类疾病有显着的疗效,也可以辅助性治疗伤寒和淋病。

三、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1、肠胃道不适
  任何药物都有可能让患者产生不良反应,阿莫西林当然也不例外,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有些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期间会出现肠胃道不适症状,其中出现几率较高的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和腹泻腹痛等,甚至还可能并发出现假膜性肠炎。

2、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在服药之后会让皮肤出现过敏性反应,身上多个部位都会长出红色风团和皮疹,会伴随有剧烈瘙痒感,而且会有过敏性哮喘类严重疾病发作。
  3、罕见不良反应
  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有溶血性贫血和肝细胞受损的症状发生,而且会有一些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症状,比如兴奋过度或者失眠、焦虑不安等。



阿莫西林是感冒药吗相关阅读


氯霉素的副作用

氯霉素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氯霉素极稳定,其水溶液经5h 煮沸也不失效。氯霉素分子中含有对位硝基苯基基团、丙二醇和二氯乙酰胺基。由于氯霉素分子中有2 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气霉素有4 个光学异构体,其中只有左旋异构体具有抗菌能力。

副作用
  1、氯霉素对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最严重的一种,多在用药后2~8周发生,死亡率超过50%。表现为不可逆地全部血细胞减少,多因出血、感染等因素死亡。其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固定关系,发病机理尚不清,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种为中毒性骨髓抑制,临床表现贫血或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发生与用药剂量密切有关,当血药浓度超过 25μg/ml时容易产生此并发症,但停药后可恢复。其发病机理是骨髓细胞线粒体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暂时抑制。
  2、氯霉素导致灰婴综合征,早产儿及新生儿接受大剂量氯霉素后引起的一种全身循环衰竭,表现腹胀、呕吐、皮肤苍白、紫绀、循环及呼吸障碍,常在发病数小时后死亡。其发病机理是早产儿或新生儿的肝脏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能力不足和肾小球滤过氯霉素的能力低下,使体内的游离氯霉素浓度显着增高,直接抑制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3、氯霉素对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常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等。
  4、氯霉素对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少数病人可出现视神经炎或伴有周围神经炎。极少病人有头痛、抑郁、精神障碍。

氯霉素的作用

现在的人们为了应对各种病毒和细菌,人类研发了多种抗生素。当然也包括氯霉素,其实就是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主要针对的是肠杆菌以及炭疽杆菌的抑制作用,当然它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那么氯霉素的作用还有哪些?

氯霉素的作用
  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各种细菌都能对氯霉素发生耐药性,其中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较为多见,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较少见。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比较慢,可能是通过基因的逐步突变而产生的,但可自动消失。细菌也可以通过R因子的转移而获得耐药性,获得R因子的细菌能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acetyltransferase)使氯霉素灭活。
  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选用药物,由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一般不宜应用本品,如病情严重,有合并败血症可能时仍可选用;在成人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中,以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孕妇及小儿不宜用该类药)。
  各种严重感染,如由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属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败血症及肺部感染等,常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滥用抗生素人类对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治

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一个抗生素的神话,抗生素成了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强有力的武器。1928年,一个外国人弗莱明在实验室偶然发现能杀死细菌的青霉素,命名为“盘尼西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能使伤兵因为伤口感染而导致的死亡大大降低,成为非常稀罕和贵重的药品,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下令青霉素“必须给最好的军队使用”。

链霉素的作用更是神奇无比,被人们称为成为结核的“克星”,使以往治疗无望的结核病人得以治愈。随着新抗生素不断的被发现,白喉、猩红热、肺炎、梅毒等全部被抗生素遏制住,人们发现世界上那些最可怕的疾病突然失去了威胁,抗生素真是人类的大救星。

但是,伴随着某些商业利益的驱动,人们对于抗生素的依赖和滥用已成为世界难题,在我国基层医院和社区尤为严重。疫苗、抗生素以及近年来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型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比如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结核死灰复燃等等是否正被这位美国学者不幸言中呢?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吗?

医院患上了抗生素“依赖症”

由于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有良好效果,人们对抗生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使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抗生素的滥用日渐突出,加上细菌对抗生素逐渐适应,抗生素的耐药问题随之严重起来。在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更为突出。抗生素已经成为最常用的药物,它涉及的病种广泛,几乎所有的科室都用抗生素来治疗或预防感染。

我国各大城市每年使用抗生素的费用占医疗卫生总费用30~40%,居所有药物的首位。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合理使用的比例不超过50~60%,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超过30%的国际水平。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飞速发展,抗生素滥用现象尤其值得警惕。据深圳市一份对病人分离细菌耐药性的检测资料显示,由于抗生素亚胺培南的大量使用,从1998年至今,绿脓杆菌对这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一直超过40%。在我国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抗生素在社区成了“厚爱”

有人曾经调查人群应用抗生素情况,结果出乎意料之外,80%的抗生素是在社区里使用的,仅有20%用于医院。尤其是私人小诊所,抗生素的使用几乎是100%,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70%左右,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几乎100%使用激素。社区如此“厚爱”抗生素是有原因的,我国抗生素是按非处方药物管理的,就是说普通老百姓可以不用医生开处方,随意在任何药房都可以任意买到抗生素。

现在“大病上医院,小病找药店”,已经成为时尚的健康消费方式,抗生素已成为百姓家庭常备药,有个头痛脑热,着急上火都把抗生素当成首选的“灵丹妙药”。社会上方方面面都对抗生素大开绿灯,它的好处是便利了老百姓,由于公众对抗生素的使用和危害缺乏了解,这种过于便利,造成了抗生素在社区的滥用。

警惕秋冬季诺如病毒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可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大便,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症状。大多数病人不用治疗,2~3天后可自愈,但年老体弱的病人可因此发生脱水或其他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尽管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很少引起死亡,但它的传染性很强。诺如病毒像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样,主要通过进食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但细菌性食物中毒暴发后一般不会造成人与人间的传播,发病者仅局限于吃了被细菌污染食物的人。而诺如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不仅通过污染食物传播,还能通过接触传播,甚至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在疫情暴发后,病人的大便和呕吐物中带有大量病毒,排出体外后污染手和其他物品(如:门把手、桌面等),漂浮在空气微粒中,人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吸入含病毒的微粒等多种途径而感染,造成持续的疾病传播。诺如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平均1例感染者在感染期内可以把疾病传播给2.62~3.74个人,其传播能力是细菌性痢疾和流感的1.5~2倍。

有研究显示,只要有10~100个病毒颗粒侵入人体,就能使人得病。因此,诺如病毒的主要危害是常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院、酒店和游船等人群中造成集体暴发流行事件。2000~200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348起暴发,136起发生在饭店,101起在疗养院和医院,42起在学校和托幼机构,69起在度假场所和游船上。

2010年11月,美国的两艘游轮上诺如病毒暴发流行,共导致860多名游客和180多名船员发生急性胃肠炎。在我国,90%以上的诺如病毒暴发流行发生在幼儿园和学校,其次是医院内感染,还有职工食堂、养老院、旅行团等,暴发的原因多为水污染和食物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及其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多在秋冬季流行。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只有夏季容易发生感染性腹泻,秋冬季也可注意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发生。诺如病毒流行大多源于某种食物或水的污染,再因人与人的接触而传播。集体餐饮单位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防止饮用水和食品污染。加工食品时,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冷冻或冷藏的水果取出后应再次清洗才能食用。餐饮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手的卫生,近期患腹泻病者应暂停餐饮工作,接受检疫。

个人要注意洗手,保持手的清洁。节日期间聚会或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在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或饭店用餐。牡蛎蛤蚧等贝类水生物依赖滤食水中浮游物生长,可将诺如病毒大量浓集在体内。在食用牡蛎、蛤蚧等贝类时,一定要完全熟透再吃。

发现不明原因腹泻的病人要及时隔离,接触腹泻病人要用肥皂洗手,病人衣物要立即用肥皂水浸泡后清洗,用物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发生群体性流行的公共场所要立即关闭,流行过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后方可开放。

警惕环状病毒的人类感染

说起环状病毒,由于它很少感染人类,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和轮状病毒(引起婴儿腹泻的一种病毒)、呼肠病毒(引起婴幼儿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一种病毒)是“叔伯兄弟”,同属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的名称是1971年由博登(Borden)首先提出的。这类病毒的内衣壳由32个像甜甜圈一样的环形组成,因此被命名为环状病毒。目前发现环状病毒包括至少22个不同的病毒和上百个血清型,而且还不断有新的环状病毒被发现。

环状病毒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绝大多数环状病毒可以在肢节动物和脊椎动物间传播,通过蠓、虱、虻、蜱、白蛉、蚊子等昆虫叮咬传播,主要感染动物,是许多动物疾病的病原体。最有代表性的疾病是动物的蓝舌病,由环状病毒中蓝舌病毒引起,可以感染羊、牛等动物,动物感染后除发热、口鼻肿胀、结膜充血等症状外,常常出现舌头紫绀,因此称为蓝舌病。环状病毒还可以引起非洲马瘟、马器质性脑病、动物茨城病、鹿流行性出血病毒病、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综合征等多种动物疾病。

环状病毒会导致人类感染吗?

环状病毒有时也可以感染人类。有些环状病毒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例如:1959年,乌干达一些人出现发热、腹泻症状,逐渐出现下肢软瘫、抽搐等症状,其中3人死亡。医生们在病人的血液中分离到一种病毒,后来证实这种病毒就是环状病毒中的奥轮谷病毒(Orungo virus)。还有,环状病毒属中的钱吉诺拉病毒(Changuinola virus)曾在巴拿马感染人类,导致人类出现短暂的发热症状。

环状病毒属中的克麦罗沃病毒(Kemerovo virus)曾在俄罗斯导致人类蜱传脑炎。克麦罗沃病毒还可能是人类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病因之一。环状病毒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2000年,美国从一些献血者的血清内分离到一种人环状病毒。

在我国,人感染环状病毒也并非首次发现。1990年,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先后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有些病人出现脑炎的症状,医生们从其中一些病人体内分离到一种新的环状病毒,后来被命名为“版纳病毒(Banna virus)”。后来,版纳病毒也曾在新疆等地区引起人类疾病。

1998年,福建省6家医院收治了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肌痛、关节痛,一些病人出现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神经系统症状,医生们对这些病人的血清进行了不同的病原学检测,发现病人血清中环状病毒抗体呈阳性,最终确定为一种环状病毒感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