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缓慢如何检查

2020-07-14

思维缓慢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那么,思维缓慢如何检查呢?下面介绍思维缓慢的检查方法:

1、兴趣丧失,没有愉快感;

2、精力减退,常有无缘无故的疲乏感;

3、反应变慢,或者情绪容易激动、亢奋,也容易被激怒;

4、自我评价过低,时常自责或有内疚感,这也是导致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也难以决断;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据研究,80%抑郁症患者具有睡眠障碍);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除上述症状外,抑郁症还有一些周边症状。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主要不是情绪方面的症状,而是头痛、头晕、腹胀、心悸、身体疼痛等躯体症状。因此一些查不出生理原因的躯体症状也应该考虑是否有抑郁症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思维缓慢如何检查相关阅读


“我爱你”挂在嘴边的男人可靠吗

无论什么女人,无论她们喜欢不喜欢这个男人,只要说“我爱你”,都喜欢听。那怕是和自己极端不配的男子,嘴上对他说反感和蔑视的话,心里还是忍不住乐滋滋的。

所以许多女性在恋爱期间,很喜欢重复问对方:“你爱我吗?”男人说:“我爱你!”女的挺高兴。过了一会又问:“你爱我吗?”男人又说:“我爱你?”女的更高兴。再问,男人烦了,发呆,心想:“我已经回答你很多次了,为什么还不信任我呢?”其实,女性不是不相信,她们纯属就是喜欢听那三个字。

生活就是这样,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庸俗得不能再庸俗的话,却为什么总让女性有快乐感呢?

从心理上讲,这是女人本性趋使,因为这话能刺激女性的荷尔蒙,听了就舒服,就有愉快感,甚至产生遐想,想到结婚,生孩子。所以你说一万遍女人也不会烦。

这社会复杂纷乱,有些男人就比较懂女性的心理,于是特别擅长这一招。我身边有这么有个朋友,非常“善解人意”,只要遇到长得漂亮、气质好、他有好感的女人,都立即追求,凑上去说一句“我爱你”,人家摭嘴笑,他不笑,还眼睛痴痴的,很认真。

他身边总有一群各式各样的女人围着他转,大家问他“哇塞,厉害,怎么搞定的?”他说“我对她们说,我爱你,就是爱你没商量,没做别的呀,但最后她们都喜欢我了。”

有男人当场昏了,这么简单?

这是女人的致命弱点。

一个人的人格需要花很长时间建立,还必须要经过一些事件的清洗才会定型。

有些男人一辈子都学不会“扮乖”,总是张不开自己那张嘴,说不出“我爱你”,显得很被动。虽然心里热乎乎的、痒痒的,甚至真心为女人付出自己的一切,通常也难以得到女性的欢心。

而有些男人在情感问题上,总是表现得积极主动,献殷勤是家常便饭。在他们嘴里说“我爱你”是非常自然的、好听的,他们却很容易取得女性的认可和欢喜,甚至有女人为他们要生要死。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男人,应该引起警惕。

因为这类男人多善变,他们能对你经常说“我爱你”,或小恩小惠取悦你。对你做的这一切,同样也很容易对其他女性做,并非常轻而易举取得她人的信任。所以他们并不可靠,还可能令你将来的生活,变数机率大增。

在此,提醒女性朋友们:

那些“嘴笨”,但行动上非常关心你,把你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能为你真心付出不计较的男人,是值得信任的,深处下去也是安全的、可靠的。

而凡是一天到晚有事没事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的人,一定要小心为妙,交往时要辨真假,对他们说的话也不要过于认真,否则很容易受伤!

广东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样解挫折

中国人过年,最普遍使用的祝福词是“心想事成”、“万事胜意”、“马到成功”、“一帆风顺”,这是人们的祈盼。没有人喜欢挫折,可是人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社会中遭遇挫折的打击。而挫折的结果常会使人产生情绪低落,消沉苦闷,严重者会引发抑郁症,甚至精神障碍。

人在一生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可能逆境比顺境还多。例如:生意亏损、下岗失业、情场失意、考试失败、家庭不幸、蚀财遭灾、蒙受冤屈、意外伤害等等天灾人祸,数之不尽。

既然挫折不可避免,因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心理的平衡,就显得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要认识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时是无法逃避的,不如勇敢地面对现实,承认矛盾,分析矛盾,从中寻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对所受挫折的种类或性质,每个人的耐受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在生活上受多大的挫折都能忍受,却不能忍受事业上的失败;也有的人则可以忍受事业上的失败,却受不住生活中的挫折折磨。

一个人生活经历及所受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对挫折的耐受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生活经历丰富,历尽艰辛、饱经风霜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抗打击的能力要大。这是因为,在逆境中搏斗会得到磨练,从而提高了克服和战胜困难的能力。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挫折也是人类追求发展的经验源泉。

可以说“挫折”人人都不喜欢,总想没有挫折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一生人之中又有谁能够不面对挫折。一个人有没有面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如有人因车祸断了腿,面对断腿残肢悲伤不已,对今后漫长岁月悲观绝望,如坠深渊,埋怨自己不小心,没有看清路面情况;怪责对方注意力不集中,没有避开自己,因此他总是不能摆脱痛苦的缠绕。

面对同样的遭遇,有的人并不沉湎于过去的灾难,不是怨天由人,而是以坚强不屈的意志,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灾难,庆幸自己大难不死,保住了性命,从中得到了安慰,使自己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只有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积极的一面看问题才能获得自身精神的升华,才能积极面对挫折而不至于忧郁焦虑。

在心理咨询门诊,医生每天都要和遭受各种各样挫折的人接触,多数是不能面对造成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人是因为挫折而倒下去的。据报章报道,中国每年有二十余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已经相当于每年发生几次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了。其中不乏大量的,因各种挫折引致的恶果。

一个人经历一些困境会有好处,它可以锻炼意志,培养在逆境中经受挫折失败后屡败屡战的精神。

然而,我们不主张不断地让人经受挫折。因为,经常地处于挫折情境之中,对一个人的压抑太大,会使人的人格发生畸变,变得忧郁、冷漠、孤僻、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

每个人对挫折的耐受性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面临严重挫折而坚韧不拨;有的人稍遇挫折便意志消沉,颓废沮丧,一蹶不振。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生存,就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善待挫折!

方法:

a、即时调整方向

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就多点将经历转到生活中去,把过去没有时间完成的事情或愿望,在这段时间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精神,了结心愿,就是好事;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就转到工作中去,多花点时间,多些钻研,难说又闯出一片天呢?!生命如同打球,一定要懂得把握节奏,这是战胜挫折的一个法宝。切忌钻牛角尖。

b、转移注意力

“倒运”会产生厌倦、懒惰行为。越是懒于行动的人越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重大的事项和决定就应该放一放了。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旅游度假、写书、画画、体育锻炼等,一旦你开展了一项新的活动,就会忘掉烦恼,心情就会轻松许多,信心就会增强,心里就会变得踏实起来。切忌闭门苦思。

c、扩大社会交往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都有手机,在遭遇挫折时,不要障于颜面,或等别人联系。而是要主动给你的同学、朋友、同事通电话,告诉他们你的心情,表达希望他们接纳你的意愿。这样你就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了,如朋友联欢会、聚餐会、探家等。这有助你扩大交往面,获取新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扭转低落的心情。切忌独处。

察颜观色辩心理疾病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变化都是心理活动的反映。人的心理状态必定会表现在躯体、言行、举止、表情、眼神,甚至皮肤等方面。因此,心理医生是可以通过咨询,来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做出判断。

 一、从患者的体态辨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患者从躯体形态上有一定的共通点。主要表现在面部、肤质、血管、胸背、手脚。

(一)头面部状况:

心理疾病患者的头面部,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例如:面部肌肉僵硬,面部不对称,面肌抽搐或跳动;目光呆滞,睡眼朦胧,眼袋肿胀,有黑眼圈,或者眼放青光;头发蓬松散乱;胡须刮不干净;口红不均匀,或划出唇边界。

(二)肤质状况:

心理疾病患者的肤质一般较差,表现为干燥,没有光泽。有些甚至有脱皮或与年龄阶段不相衬的粉剌和斑疹。还有的人皮肤颜色不均匀,或有色斑。那是因为他们过分的抑郁或焦虑,而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所致。

一般还表现为皮肤过薄,缺少皮下脂肪,有的甚至像纸那样透明。那是因为失眠和不自主的多思多虑,大脑释放过多的能量,使皮下脂肪消耗过大所致。

(三)血管特点:

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大脑功能亢进,神经兴奋,使血流加速,血管扩张。因此,他们面部和身体皮肤表现为特别的潮红,可以看到皮下血管,或者起红斑。手上、颈部血管较一般人充盈,甚至青筋暴露。

(四)躯干形态:

有的患者含胸驼背,头颈前伸。那多是缺乏自信,逃避现实的表现,多见于抑郁症,或被害妄想状态的人。

 二、从面部表情及情绪辨心理疾病

一般而言,心理疾病患者的表情具有一定特征。焦虑的人,紧锁眉头,愁眉苦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抑郁的人,嘴角下垂,双眼无神,表情冷淡,或易悲伤哭泣;恐惧的人,面红耳赤,面肌抽搐,眼神惊异;躁狂的人,满面春风,得意洋洋,表情夸张;单纯型精神分裂的人,表情呆板,状若止水;青春型精神分裂的人,喜怒哀乐转换频繁,或者眼放青光。

然而,有一部分神经症患者的表现则可以完全与他们的心情相反。他们可以隐藏真实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特有的笑容。但那种笑容与正常人的笑容有区别。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多数是嘴笑,而眼睛不笑。也可以说那笑容是挤出来的假笑,很不自然,也称“皮笑肉不笑”。

 三、从行为举止辨心理疾病

在心理咨询中时常可以见到一些形形色色的行为异常,都可以作为辨别心理疾病的佐证。有些虽然不十分显著,但是某些细微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例如:有的人畏首畏尾,非常拘束,搓手顿足,动作不协调,甚至手脚发抖;有的人动作夸张,过分好表现,还有的人有许多怪动作,如不停干咳、哼鼻、耸肩、打哈欠、搓眼睛等等。

四、从语言特点辨心理疾病

语言是表达思维活动的最主要行式,我们可以通过咨询来了解其心理活动,从而发现症结所在。同时语言也是衡量思维能力的尺码,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调。语言内容:有心理障碍的人会因思维不正常而表现出特有的语言方式。如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合理性。表现为:过分哆哆嗦嗦,甚至总有说不完的话,总要想方设法讲完,心里才舒服。又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

语调:有的人讲话声音幼稚,过分细小,或结结巴巴,或语速过快,如打机关枪等,皆与心理障碍有关。

五、从睡眠质量辨心理疾病

通过病人的睡眠状况,可以发现病人的心理状态。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多有睡眠不好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多梦、易醒或早醒。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疾病可以引起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同样也可以诱发心理疾病。

 六、从病人的性格缺陷辨别心理疾病

一般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他们或者过分内向,或者过分外向,都是心理疾病的多发人群。性格过分内向的人好幻想,自卑心重;自我要求较高。或者过分偏执,或者过分爱干净,或者过分爱钻牛角尖等。性格过分外向的人感情冲动,易激动,好表现,爱管闲事,或过分哆嗦唠叨,好争斗,服从性较差等。以上都是心理偏差,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七、从对心理疾病的态度辨别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们对“心理疾病”过于敏感,只要提到“心理精神”他们就否认、拒绝,或者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比较脆弱,凡事总往坏处想,再加之某些不健康的社会意识的影响,也使他们不能面对现实,多数不能正确对待疾病,不愿意或者接受不了,以至于拒绝与医生合作,甚至不肯服药。

 八、从亲友提供的信息辨别心理疾病

从患者家属、亲友提供的信息中,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心理疾病。如患者在家中的生活状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等等表现,及家属、亲友对其病情的看法。

在心理咨询中,比如有些家人或亲友反映病人:说又说不听,听又听不懂,道又道不不明,骂也没有用,打也改不了。说重了又怕出事,说轻了又怕没尽责任。不守不放心,守着自己又什么也做不了。这就说明了那个人有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列举了心理健康者的十条标准,即: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能力;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展;在不违背社会规范之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五个条件:

①积极向上,有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能正确认识现实,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有改造环境的能力;

②有独立性、自觉性、能够以旺盛的精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学习和工作,并获得成就;

③乐于交往,能以积极的态度(如尊敬、信任、谦让、喜悦、诚挚等)与人相处,保持和发展融洽互助的关系;

④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自己的学识、品格向高水平发展;

⑤心理活动完整、协调,能避免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或焦虑等)而产生病态症状。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意志健全。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自己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主要标志是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意志的顽强性。

2、对自我恰当认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自我意识明确,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都能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3、对现实环境的良好适应。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维度上:从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的生活,而不会沉湎于过去或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他能吸取过去的经验,针对现实,策划未来。他既能重视现在,也能预见即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事先设法加以解决,权衡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4、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在社会和集体中总是善于和他人交往,并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能接纳自我并接受他人,对集体具有一种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在与他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消极的态度(如嫉妒、怀疑、憎恶等);在和他人交往时,感到舒服自在、安全可靠。

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之中,并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乐于学习,积极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施展才能,并从学习和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

6、情绪乐观并能自控。心理健康的人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如能体验到各种情绪,喜、怒、哀、惧、美感、理智感、内疚感、羞耻感等等,又不为情绪所左右而言行失调。

7、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整体的精神风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的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的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年

最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都认为,青少年出问题,都是父母的错,提出“孩子有‘病’,父母吃药”。也有不少父母对我们说,知道自己以前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可又不知道怎么改。面对孩子的问题和社会的指责,他们既无奈又无助。

有一位妈妈讲,自己离婚后孩子不爱讲话了,别人都说是离婚伤害了孩子,她为此很内疚。我其实并不赞成孩子的问题都是爸妈的问题这样的讲法。家庭里有很多复杂的关系,还有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问题。比如,西方的媒介上有很多文章教给妈妈在孩子长大后要慢慢放手;而在东方,好多文章都是在谈母爱,这样妈妈们不知道放手比抱着更重要,爱就成了孩子成长的牢狱。这就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如果把问题都放在家庭中,归咎在爸妈身上,很容易互相埋怨、指责反而不解决问题。

三个系统都在影响青少年

近四十年来,受到系统论的影响,家庭治疗在西方发展很快。人们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和整个家庭系统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光治疗个人,而应该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过去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个人,现在发展了家庭治疗,好像责任都在家庭,这是不恰当的。家庭治疗不是把家庭当成问题,而是把整个家庭都变成治疗者,这样力量就大了,当事人就容易改变。治疗者通过和家庭成员的互动,帮他们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

其实,青少年至少生活在三个系统中:家庭、社会和学校系统。

这三个系统有些部分是重叠的,只管一个系统是不够的。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很多家庭环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碰到好的老师,也能成长得很好。有一次我看一个节目访问一个黑人校长,这所学校在纽约最贫穷的黑人区,那里的孩子被认为是最没有前途的,但是她的学生很多都成了专业人士。记者问这个校长,她用什么办法使这些孩子改变了命运?这位校长说:“我的道理很简单,我对那些孩子说,我知道你们的家里有很多不幸的情况,有人酗酒,有人吸毒,有人做妓女,有人使用暴力,所有不幸的事情都可能在你们家里发生。可我想让你们知道,这些问题不是你们的事,是大人的责任。但是,你们到这里上课是你们自己的责任,我会尽力帮你,你也要自己尽力。”

所以,我们越来越重视整个系统。去年做一个家庭治疗,那个孩子的爸妈来了,校长也来了,我觉得很好。一定要看看青少年的其他系统怎么样,而且要改变的话,大家都要改,不是说爸爸妈妈要改,孩子不改。

孩子也可以影响父母

孩子小的话,父母当然很重要。但孩子大了,他自己也有能力。比如有个13岁的孩子,被送到精神病院。表面上看,他的爸爸妈妈太宠爱他了,他自己都说自己是个“小皇帝”。我问他:“你这样皇帝做得很辛苦,是谁把你放到王位上去的?”实际上,他的爸爸妈妈互相没有兴趣。对对方没有兴趣的爸爸妈妈,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种孩子很苦,完全没有可以长大的空间,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坐在那里爸爸妈妈都会说“坐直一点,不要乱动”。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很难让他爸爸妈妈明白,她妈妈虽然明白一点,但又不和先生交流,我就问孩子:“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都不能改,你怎么办?”他说:“我要改,我不想这样,但是很难。”我让他站起来,走到爸爸妈妈身边,他哭了。我知道那里面有很多愤怒,但是以前没法表达出来。

过去只强调治疗个人,而没有看到个人生活的系统是有缺陷的,现在人们又过分强调家庭的因素,而忽视个人的责任,这也不恰当。

如果家庭不能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大文化的角度,帮助孩子做个人的改变。

家庭中的成年人也会面临很多压力,有的是社会上的,有的是工作上的。成年人一般都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这些事情,担心孩子为此受影响,这样做对不对?

我见过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因为外面的事情,压力很大,精神抑郁。他们来治疗的时候,12岁的女儿坐在一边不吭声。我问她怎么看,她说“恐怕活不了了”,她的意思是爸爸活不了了,因为爸爸已经有三个月不能上班。爸爸只看到外面的压力,却没看到家里有关心他的太太和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以为自己的问题不要和孩子谈,孩子不知道就没有事。这个孩子的爸爸就说:我的事你不要管,好好念你的书。我问孩子这样行不行,她开始说“行”。我让她想清楚再回答,后来她哭了,说“不行”。其实家庭经历压力的时候,如果每个人都默默承担着这些压力,就会感到很孤单,相互有怨气。瞒着孩子,孩子会感到更困扰。我对他们说,外面的压力有时没法改变,但一家人可以团结起来。如果三个人各自悲哀,岂不是更糟糕?最后,我让孩子和太太走过来,让爸爸好好看他们,他发现他其实并不是那么孤单。孩子是爸爸的药,我要让孩子把他拉出来,不要让他继续抑郁下去。

家庭这个系统也是由很多子系统构成的,比如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同胞子系统。可中国城市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子系统,这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出现三角关系,因为孩子太重要的了,而且孩子很容易承受爸爸妈妈之间的情绪。可是家庭是一直在变的,没有一定的标准,独生子女家庭也是很不相同的。不要总想怎么做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过去我们的父母有那么多孩子,也不是什么都做得很好。关键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量如何,大家在一起是不是高兴,是不是能够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总想着要解决什么问题,会把人逼疯的。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每个人都要争取成功,就很难放松,就会有很多怨气。特别是我们中国人缺少游戏,不会玩,常常忘掉了生活中的乐趣,而孩子能带我们去玩。

人们总问我怎么教孩子,其实爸妈从孩子身上学习是很重要的,最有趣的是,孩子能够带父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因为父母很容易落后,比如计算机、互联网,孩子就比父母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