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

2020-07-14

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到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对上报数据的综合审核,有72个登记处的数据入选,以反映2009年我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水平。入选资料覆盖人口达8547万,包括了31个城市地区(5749万人)和41个农村地区(2789万人),登记结果令人震惊。

全国登记地区发病率(粗率)285.9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46.87/10万,累计率(0~74岁)为22.08%。全国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粗率)为180.54/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85.06/10万,累计率(0~74岁)为我国居民因癌死亡的几率为12.94%。这让也就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罹患癌症,约每8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死于癌症!

 恶性肿瘤发病

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主要是肺癌、消化系统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淋巴瘤、膀胱癌、甲状腺癌。这十类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39%。

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男性发病率最高的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城市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性是肺癌,女性是乳腺癌;农村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女均是胃癌。

城市与农村相比,城市粗发病率高出农村,而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城市男性低于农村,女性高于农村。男性40岁以前和75岁以后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50~74岁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除了60~64岁城市低于农村外,其余年龄段均高于农村。

恶性肿瘤死亡率

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整体高于农村,而男性死亡率略低于农村。0~15岁男女、城乡差距不大;男性15~79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率城市低于农村,80岁以上城市高于农村;女性15~69岁年龄段农村高于城市,70岁以上农村低于城市。

恶性肿瘤死亡前十位是肺癌、消化系统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癌、淋巴瘤。这十类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男女、城乡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



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相关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3a严重不

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医生往往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会用数字或者是字母来表示一个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的是越大,疾病就越是炎症,而字母的话,越是前面的字母,那么说明疾病也更严重,这个表达方法都是各有不同的, 也有的时候是相反的,很多人在患上了滤泡性淋巴瘤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标志3a一个现象,那么这个滤泡性淋巴瘤3a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滤泡型3a级的一般认为恶性程度是低度的,不是很严重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其次为腋窝、腹股沟部等。

 滤泡性淋巴瘤3期治疗:

滤泡性淋巴瘤是对化疗和放疗最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另外约25%的病人可以发生自发缓解——经常是暂时的。对于一个无症状的老年病人,开始观察等待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案。对于极少数局限性滤泡性淋巴瘤,受累野的放疗将会产生极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需要治疗的病人,以前单药瘤可宁或环磷酰胺或联合化疗方案CVP或CHOP最经常被应用。

最近几年多个临床试验已证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含氟达拉滨方案或R-CVP或R-CHOP方案更有效,已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年老或体弱患者的一线方案可选择单药烷化剂(瘤可宁或环磷酰胺),但更推荐利妥昔单抗单药应用。

而且已经证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能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标记放射性同位素的单38xf.Com克隆抗体的疗效也得到肯定。肿瘤疫苗的试验是令人鼓舞的。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复发的滤泡性淋巴瘤病人产生高的完全缓解率,可以产生长期缓解。

 滤泡性淋巴瘤3a是什么

预后

滤泡性淋巴瘤有很高的比例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每年7%)。大约40%病人在病程的某个时候重复活检被证实有转型,而死检时几乎所有病人有转型。这种转型常常因局限性的淋巴结快速生长和发生全身症状诸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而被预知。尽管这些病人预后很差,但加强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时候可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完全缓解。

38XF.cOm 如果这个滤泡性淋巴瘤疾病都已经用3a来表示的话,说明这个疾病已经很严重了,对待这个疾病就考虑是恶性的肿瘤疾病,治疗的时候只有手术治疗才会有好的希望,而在面对恶性淋巴瘤疾病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要慌,也不要怕,否则是一点还生的机会都没有了,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做化疗,建议自己检查清楚。

 颈部淋巴瘤怎么办?

颈部淋巴瘤是有分良性以及恶性的肿瘤的,因此此时是不必担心的,有可能你的淋巴瘤是属于良性的,那么此时是有两种选择方案的,可以选择切除,也是可以选择不切除,待淋巴瘤自行消除,因此不必过度担心,但是最好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如果是恶性的肿瘤的话,是需要及时的治疗的,要防止肿瘤恶化,发生扩散,导致疾病更加严重,甚至是危害到生命。

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能治好吗

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能治好吗?淋巴瘤的发病率不算太高,而专科性又极强,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即便是大多数的医生,甚至少数肿瘤内科和血液科医生也对它是一头雾水。单就诊断和分型来说,它复杂到什么程度?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即便世界上最好的病理科医生也可能在淋巴瘤诊断上栽跟头。

淋巴母细胞瘤,大家首先会想到“母细胞”这个词很特别,母细胞是什么意思?母,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最初的,比较原始的,是繁衍生长其他成熟细胞的细胞,也就是成熟淋巴细胞的前体(前驱)细胞,是尚未成熟的幼稚淋巴细胞。因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起源于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它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在细胞起源和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治疗转归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说两者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生物学疾病,可以归为同一类疾病,是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表现模式。2008年新的WHO淋巴系统肿瘤分类分型中,将其界定为同一肿瘤实体,统一命名为前体B或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根据临床特点的某些不同,通常将只出现肿块性病变而不伴血液和骨髓受累,或者虽然骨髓中有淋巴母细胞浸润,但比例少于25%,则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如果存在广泛的血液和骨髓侵犯(淋巴母细胞比例超过25%),则诊断为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急淋,ALL)更为妥当。因此,25%是一个临床分界线。

由于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之分,因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也就有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之分,其中,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占85%-90%,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仅占10%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但主要还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对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来说,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纵隔肿块(前上纵隔为主),而且纵隔肿块生长迅速,很容易就长成巨大肿块,由于局部侵犯和压迫,可以导致咳喘、气短、呼吸困难、颈部、颜面和上肢水肿(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可伴有胸腔积液(胸水)等;同时,可伴有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就是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另外,还有约5%~10%的病人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他如肝、脾、膈下淋巴结以及骨、皮肤、肠道等也可能受侵犯累及。因此,儿童青少年、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男性,如果出现以上这些表现,一定要高度重视,警惕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尽早到医院检查,查明原因,明确诊断。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常累及前纵隔和淋巴结,容易出现巨大肿块,容易侵犯骨髓发展为白血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则有些不同,结外组织比如皮肤和骨的受侵更多见,较少发展为白血病。

典型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诊断并不太困难,但有时也存在鉴别困难,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分析诊断,要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检查,有时要借助于遗传学方面的检查。

接下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治疗和预后转归问题。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生长迅速,可以说非常凶险,在有效的化疗方案出现之前,这种病可以说是真正的“不治之症”,但自从有了有效的化疗方案之后,这种可怕的恶性肿瘤经过规范的治疗,治愈的概率相当高。

经过规范治疗,成人患者长期生存率可达50%~60%甚至更高,儿童的预后更好,儿童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长期生存率可达60%~90%。看了这个数据,你还能说这个病不能治愈吗?当然,毕竟不是百分之百的长期生存率,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病人不能治愈,因为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治愈率,其中之一就是治疗是否及时,是否规范。

确诊了这种病,怎么治疗?再次强调的是,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分型是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诊断和分型,就没有正确的治疗。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化疗均是基石,也就是说,以化疗为主,化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除少数情况下可采用传统的CHOP样方案,多数情况下应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方案,也就是说,按照急淋白血病(ALL)来治,特别是如果出现明显的骨髓和外周血侵犯受累时,ALL样方案包括BFM-90方案,BFM-95方案、CALGB-ALL方案、hyperCVAD方案、LMB-86方案、LMB-89方案等,具体治疗包括诱导缓解、巩固强化治疗、维行治疗等3个阶段,另外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和治疗,有时需要配合放疗(包括预防性的脑照射、预防性或治疗性的纵隔放疗等)。视情况要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长期生存率,包括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能治好吗

淋巴瘤的发病率不算太高,而专科性又极强,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即便是大多数的医生,甚至少数肿瘤内科和血液科医生也对它是一头雾水。单就诊断和分型来说,它复杂到什么程度?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即便世界上最好的病理科医生也可能在淋巴瘤诊断上栽跟头。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大家首先会想到“母细胞”这个词很特别,母细胞是什么意思?母,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最初的,比较原始的,是繁衍生长其他成熟细胞的细胞,也就是成熟淋巴细胞的前体(前驱)细胞,是尚未成熟的幼稚淋巴细胞。因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起源于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它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在细胞起源和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和治疗转归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说两者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生物学疾病,可以归为同一类疾病,是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表现模式。2008年新的WHO淋巴系统肿瘤分类分型中,将其界定为同一肿瘤实体,统一命名为前体B或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根据临床特点的某些不同,通常将只出现肿块性病变而不伴血液和骨髓受累,或者虽然骨髓中有淋巴母细胞浸润,但比例少于25%,则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如果存在广泛的血液和骨髓侵犯(淋巴母细胞比例超过25%),则诊断为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急淋,ALL)更为妥当。因此,25%是一个临床分界线。

由于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之分,因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也就有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之分,其中,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占85%-90%,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仅占10%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但主要还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对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来说,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纵隔肿块(前上纵隔为主),而且纵隔肿块生长迅速,很容易就长成巨大肿块,由于局部侵犯和压迫,可以导致咳喘、气短、呼吸困难、颈部、颜面和上肢水肿(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可伴有胸腔积液(胸水)等;同时,可伴有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就是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另外,还有约5%~10%的病人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他如肝、脾、膈下淋巴结以及骨、皮肤、肠道等也可能受侵犯累及。因此,儿童青少年、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男性,如果出现以上这些表现,一定要高度重视,警惕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尽早到医院检查,查明原因,明确诊断。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常累及前纵隔和淋巴结,容易出现巨大肿块,容易侵犯骨髓发展为白血病,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则有些不同,结外组织比如皮肤和骨的受侵更多见,较少发展为白血病。

典型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诊断并不太困难,但有时也存在鉴别困难,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分析诊断,要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检查,有时要借助于遗传学方面的检查。

接下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治疗和预后转归问题。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具有高度的侵袭性,生长迅速,可以说非常凶险,在有效的化疗方案出现之前,这种病可以说是真正的“不治之症”,但自从有了有效的化疗方案之后,这种可怕的恶性肿瘤经过规范的治疗,治愈的概率相当高。

经过规范治疗,成人患者长期生存率可达50%~60%甚至更高,儿童的预后更好,儿童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长期生存率可达60%~90%。看了这个数据,你还能说这个病不能治愈吗?当然,毕竟不是百分之百的长期生存率,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病人不能治愈,因为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治愈率,其中之一就是治疗是否及时,是否规范。

确诊了这种病,怎么治疗?再次强调的是,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分型是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诊断和分型,就没有正确的治疗。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化疗均是基石,也就是说,以化疗为主,化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除少数情况下可采用传统的CHOP样方案,多数情况下应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方案,也就是说,按照急淋白血病(ALL)来治,特别是如果出现明显的骨髓和外周血侵犯受累时,ALL样方案包括BFM-90方案,BFM-95方案、CALGB-ALL方案、hyperCVAD方案、LMB-86方案、LMB-89方案等,具体治疗包括诱导缓解、巩固强化治疗、维行治疗等3个阶段,另外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和治疗,有时需要配合放疗(包括预防性的脑照射、预防性或治疗性的纵隔放疗等)。视情况要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长期生存率,包括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霍奇金淋巴瘤诊治进展

目前国内外已经普遍使用REAL分类或者使用在此基础上修订的WHO分类。1994年欧美的病理学家和临床学家共同制定了REAL分类,这是一个暂定方案,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2000年WHO的研究组公布了第一版WHO分类之后,2001年又公布了最新版的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恶性淋巴瘤分为B细胞淋巴肿瘤、T/NK细胞淋巴肿瘤和霍奇金淋巴瘤。这是国际血液学和肿瘤学界的病理和临床学家在以往分类基础上,以病理形态为基础,结合免疫分型、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特点对疾病进行综合评估作出的最新分类方法,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这一分型强调了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各自具有独立特点的疾病,而不是一个疾病的概念。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个体化处理。B细胞肿瘤和T/NK细胞肿瘤将在其它章节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本章重点介绍霍奇金淋巴瘤的WHO病理分型。

REAL/WHO分类与Rye分类比较,前者在Rye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其它亚型均属于经典型,包括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和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的霍奇金淋巴瘤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自体高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结内淋巴瘤的地位已经比较肯定,近年来在治疗PCNSL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根据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的的PCNSL研究计划的统计结果,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总的预后优于未采用移植的患者,但是由于进行移植的患者通常化疗敏感或获得化疗CR,一般情况较好,因此预后较好难以说明移植的作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化疗常见药物包括卡莫斯汀、噻替派、环磷酰胺、马法兰、阿糖胞苷以及依托泊苷等。BEAM方案是结内淋巴瘤的常用预处理方案。Brevet等报导6例PCNSL患者,一线采用MBVP方案(MTX,BCNU,VP-16,甲泼尼龙)化疗后,预处理采用BEAM方案,移植后采用全颅放疗,2年的OS为40%,但是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较高33%。另两项研究,分别入组25例和28例患者,在自体移植BEAM方案预处理后,4年的OS 64%,2年的OS 55%。较常规化疗,BEAM方案预处理后的长期生存结果并没有显著的提高。

EA方案是美国加州大学Rubenstein带领的团队在等报道的有效预处理方案。在多中心研究中,共44例初治PCNSL患者,中位年龄61岁,采用利妥昔单抗、高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获得CR的患者采用EA方案(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预处理治疗,总CR率为66%,2年的PFS为57%,中位随访4.9年,2年OS约为70%。

另一项可能有效的预处理方案是含有噻替派的方案,Feiburg的团队入组13例PCNSL患者,在一线高剂量甲氨蝶呤诱导化疗后,采用BCNU联合噻替派预处理,治疗后全颅放疗巩固,3年OS为77%,未出现明显神经系统毒性。此外在两项针对复发PCNSL患者的研究中,采用BCNU、噻替派和环磷酰胺联合预处理方案,不采用全颅放疗巩固,一项2年OS 45%,另一项3年OS为64%。

因此研究显示,含有噻替派的方案和EA方案均有研究作为PCNSL的预处理方案,哪个方案更有利于PCNSL患者的长期生存。目前正在开展的CALGB51101研究将解答这个问题,入组初治PCNSL患者均采用利妥昔单抗、高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替莫唑胺方案诱导化疗,然后随机分入EA或BCNU联合噻替派预处理组,并行造血干细胞支持治疗。

四、靶向治疗和新药治疗

尽管结内淋巴瘤靶向治疗和新药治疗层出不穷,进展也日新月异。但是在PCNSL进展相对较慢,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在颅内难以发挥外周的作用。

利妥昔单抗是原发结内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研究显示,利妥昔单抗分子量较高,不易穿透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是静脉血清浓度的0.1%~1%。但是进一步研究显示,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肿瘤局部的血脑屏障将收到较大破坏,单抗药物有可能达到肿瘤局部。在NCI/NABTT 2201研究中,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12例复发的PCNSL,4例CR,1例PR,ORR为42%,PFS 7.6个月,OS为47个月。说明利妥昔单抗是治疗复发PCNSL可能有效的药物。结合文献报道,Rubenstein等报道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和替莫唑胺,3年的OS为67%。在我院的替尼泊苷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研究中,加或不加利妥昔单抗治疗未显示出疗效优势。对于复发的PCNSL患者,Batchlor等报道前瞻性研究9例患者,CR率11%,PR率22%,中位PFS 3.7个月,说明即使对于复发难治患者,单药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目前还没有肯定证据表明利妥昔单抗会使PCNSL患者在远期生存上获益。

替莫唑胺是有效的治疗脑胶质瘤的靶向药物。单药治疗PCNSL患者,17例患者CR率可以达到47%,中位PFS 5个月,中位OS 21个月,说明替莫唑胺对于PCNSL患者有效。在Rubenstein的报道中,利妥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和替莫唑胺,CR率63%,3年的OS为67%。

相关偏方验方

淋巴结核通用方

散瘀通络散结。适用于颈淋巴结核,不论未破或已破,均可用之。

淋巴结核通用方

软坚散肿。用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

淋巴结核通用方

消肿毒,化瘀积。适用于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通用方

解毒散结。适用于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通用方

清热利水。适用于颈淋巴结核。治疗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