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样癌大多数活多久

2020-07-14

髓样癌大多数活多久?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年来快速上升,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高发年龄为20~40岁,确诊为甲状腺癌,病人沮丧,家属亲人着急,“得了这种病,究竟能活多长时间?”严格来说,存活时间跟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心态等多因素相关。

总体上来说,甲状腺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正确治疗,45岁之前的甲状腺癌患者大多都能治愈。其中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95%可以长期存活下去。具体来说:

分化型甲状腺癌:①乳头状:最多见的甲状腺癌,低度恶性,10年生存率在80~95%”,治疗方式得当,预后确实很好。②滤泡状癌:此类型占全甲状腺癌的5~15%,预后较好,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相对常见,10年生存率43~85%。③甲状腺髓样癌:中度恶性,发生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淋巴结和血行转移较为多见,此类型占全甲状腺癌的5~10%,10年生存率约70%。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老年人多见,此类型占全甲状腺癌的约5%,恶性程度极高,发展快,预后差。未分化癌可分为梭型细胞型/小细胞型/大细胞型三种。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伴吞咽困难,呼吸不杨,声音嘶哑和颈前疼痛等症状。5年生存率不到10%。



髓样癌大多数活多久相关阅读


甲状腺癌终身吃药吗

甲状腺癌患者经确诊后一般都有一个异常的心理反应期,长期以来人们通常把癌症等同于死亡,对癌症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医生在确诊后将实际情况告诉患者与否,决定于每一位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心理素质。患者得了癌症之后大多会发生心理或生理上的障碍,大多是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那么甲状腺癌手术后需要终身吃药吗?

甲状腺腺癌手术只是单纯切除肿瘤而已,对于深藏体内的癌细胞却不能完全消灭,术后的辅助治疗很关键,许多癌症患者术后几年癌细胞卷土重来,就是因为手术并不能彻底切除体内残余癌细胞,所以术后要及时服用中药巩固疗效,可采用目前临床上比较成功的疗法,可以有效清除手术残余的微小病灶,并清除血液或淋巴循环中游离的癌细胞,达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我们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之后一定要遵听医嘱,出除了吃药巩固以外,术后病人会担心病情的变化以及手术的并发症或术后恢复状况,可安慰病人嘱其多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手术后创伤的愈合及恢复。有甲减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适当用药,当然也可以用中药,此外要想预防肿瘤复发,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甲状腺癌患者大多出现疼痛症状,可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见甲状腺癌的精神疗法在甲状腺癌以后的治疗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持乐观的精神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和预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有用吗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有用吗?甲状腺癌的出现,给患者乃至整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虽然目前的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防癌措施也普及广泛,但还是有狠多人承受着来自癌症的巨大折磨,那么,对于甲状腺癌这种疾病,基因检测有用吗?

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针吸细胞学检查(FNA),但有部分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确诊存在困难,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随着分子检测技术发展,对于一些诊断比较困难的穿刺或手术切除组织,综合BRAF,RET/PTC和PAX8/PPAR基因的检查结果,可准确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癌基因检测的意义见下:

1. BRAF基因突变和RET/PT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好特异性,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整体的BRAF突变阳性率约为45%。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不典型或难确诊,但BRAF突变阳性,几乎就可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2.对于BRAF突变阳性者,90%的伴有V600E重组,常与甲状腺肿瘤侵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肿瘤进展有关。最新研究表明此类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差,同时对碘-131的治疗反应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BRAF突变使碘-131无法进入肿瘤细胞所致。另外,值得鼓舞的是,针对BRAF等基因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如维罗非尼(vemurafenib)为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3.Ras基因突变虽对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并非特异,但是Ras突变通常有合并其他类型的变异,因此同样有临床意义。如果细胞学检查为“滤泡性病变同时伴Ras突变阳性”,则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或甲状腺腺瘤,而后者更多处于腺瘤向甲状腺滤泡癌的转变阶段。

基因突变检测就是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无症状的突变基因携带者。当然是否需要预防性切除,还应结合相关生化指标,比如降钙素水平。毕竟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的功能就没有了,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问题。

髓样癌能治好吗

髓样癌能治好吗?癌症的种类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它的发病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出现在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髓样癌易高发于30~60岁之间的女性群体,是甲状腺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髓样癌能治好吗?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表现:

1.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SMTC多表现为单发甲状腺肿瘤;遗传性MTC多表现双侧甲状腺多中心肿瘤;

2.呼吸不畅、吞咽困难:为肿块大,压迫气管、食管所致;

3.颈侧区肿块:为肿大的区域转移淋巴结,常见的转移部位有颈中央组及外侧淋巴结,临床医师可触及肿块的MT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在75%以上;

4.声音嘶哑: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

5.手足抽搐,为降钙素引起血钙降低所致;

6.面部潮红、心悸、腹泻、消瘦等类癌综合征:在肝脏广泛转移病人中易见,为肿瘤细胞分泌的各种肽类及肽类激素所致;

7.肝、肺、骨转移:肿瘤侵犯血管,发生远处转移,高达15%患者有远隔部位转移,为MTC病人主要死因。

髓样癌想要彻底根治凭借目前的医学技术还不能做到,但是只要积极进行治疗10年生存率平均在50-90%以上,所以说生存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血降钙素水平增长缓慢,或水平降低的患者,或者有持续性血降钙素升高,但无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的复发证据的病人,预后效果更好。

加碘盐与甲状腺癌有关吗

缺碘的危害很严重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加碘盐补碘很重要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食用加碘盐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吗?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什么是头颈部肿瘤标志物

1.甲状腺癌相关标志物

甲状腺癌根据病理类型主要分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等4类。其中只有甲状腺旁细胞增生和甲状腺髓样癌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特异性标志物—降钙素(CT),在未经刺激的情况下,血清降钙素>100pg/ml,则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在所有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含量均有增高。因此对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治疗和/或放射治疗后,检测血清降钙素可以监视临床有否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及对治疗的效应,对持续性高降钙素患者应密切观察随访。

甲状腺癌尤以滤泡状腺癌相关标志物为甲状腺球蛋白(TG)。它是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与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正常血清TG< 60ng/ml。若TG持续增高表明有肿瘤复发或转移可能。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可能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最有希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3蛋白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高度表达,而在良性肿瘤、正常组织无或少表达,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较低的漏诊率,且可有用穿剌标本直接涂片免疫组化检查,具有简单、易推广、结果可靠的特点,可作为一项有价值的甲状腺肿瘤分子生物诊断标志物。

 2.鼻咽癌相关标志物

鼻咽癌相关标志物主要是EB病毒壳抗原的抗体VCA-IgA和早期抗体EA-IgG。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是致瘤病毒之一,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病人淋巴组织过渡增生性疾病等密切相关。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十分密切,但还不能肯定EB病毒是病因还是促发因子。尤其VCA-IgA对鼻咽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其阳性率达81.5%~97.3%,其它恶性肿瘤患者的阳性率低于6%。正常人均阴性。VCA-IgA、EA-IgG不仅可作为诊断鼻咽癌的血清学方法,而且可应用于高发区的普查(VCA-IgA滴度≥1:80为鼻咽癌高危人群),有利于早期诊断,特别是对鼻咽部无明显肿瘤或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VCA-IgA抗体水平随鼻咽癌病情从Ⅰ~Ⅳ期的发展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展而不断上升,表明鼻咽癌VCA-IgA水平与癌组织的负荷量有关。

3. 垂体腺瘤相关标志物

国外调查证实此病发病率为7.5~15/10万,尸检发现率为9%~65%,正常人群随机发现率为10%~20%。此病不是少见病。

垂体腺瘤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腺瘤两大类。非功能性腺瘤(歉色细胞腺瘤)尚无相关性标志物,功能性垂体腺瘤相关标志物如下:

⑴ 生长激素性垂体腺瘤(嗜酸细胞性腺瘤)。临床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①血清生长激素(hGH)是特异性标志物,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