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心跳快怎么缓解

2020-07-14

当今这个社会中,无论你奔波于那个领域,处于何种社会地位,都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竞争和麻烦,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朋友深陷焦虑症的痛苦之中。心跳快是焦虑症发病时最常见的一种躯体症状,想要缓解心跳快,还是要从问题的根源解决,先要克服焦虑症,下面就教大家克服焦虑症心跳快的几种方法。

1、放松方法。
  焦虑症会让人处于心慌、肌肉紧张、身体发抖等不良反应状态。进行身体放松可以减轻这些不适,让焦虑症得到缓解。进行身体放松可以通过深呼吸,有助于让紧张感消失,从而克服焦虑心理。
  2、增加经验阅历。
  增加经验、阅历,多接触一些人、事、物,对人一定是有帮助的。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生活,应该多实践。对于陌生的事物、事情,人总是因为不了解而心生不安和恐惧。比如你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骑车,第一次演讲等等。而当你经历的次数多了,对它有所了解,有所把握了,你便会减消恐惧的程度。二回熟,也许一般人做不到,但十回、二十回之后,便能好很多。
  3、正确的三观信念。
  值得指出的是,一个人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念,往往也能决定他的内心强弱。如果一个人视野开阔,理想远大,心怀家国天下的话,他往往不会被一般的困难、事物所困扰或吓倒。此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多一些“求真务实”的作风,“讲真感情,办实在事”,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最实质、最根本的内涵,是“交流感情”与“协作事务”的话,他便会“抓实放虚”,看淡一些无聊的细节,扔掉一些多余的杂念,从而轻装上阵,更加坦然、从容地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4、倾诉方法。
  轻松是解决心理焦虑的一种很好方法,通过倾诉可以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让被倾诉者成为你的支持者,帮你度过难关,远离焦虑。
  5、保持乐观。
  对自己充满自信,会让我们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够克服,从而化解心理焦虑。当你缺乏自信的时候,不妨进行自我暗示。
  6、转移注意力。
  如果觉得最近心烦,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使身心松弛,让你暂时缓解心理压力。转移注意力可以听听音乐、户外走动等。



焦虑症心跳快怎么缓解相关阅读


焦虑症会变成抑郁症吗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焦虑症不会自然地转化为抑郁症,但是焦虑症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转化为抑郁症,或者是两者共同存在。
  现在的人们由于各种因素常常会出现焦虑的情绪,有一些人缺少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会发展成为焦虑症,一旦患上了焦虑症想要摆脱却并不容易,并且因为焦虑症会导致情绪低下,还会让人无心工作和学习危害十分严重,那么,焦虑症会变成抑郁症吗?

焦虑症会不会发展成抑郁症?

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和抑郁症有本质的区别,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转化,或者出现两者共存。一般来说,焦虑症不会自然地转化为抑郁症的,应该说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心理问题。但是有些焦虑的人,会出现抑郁和心情低落的现象,这样很多人就会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了。
  现如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患有各种精神类的疾病,焦虑症就是其中一种。因为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很多人都忽视了自己正在经受着精神类疾病的困扰。
  一项新研究显示,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的睡眠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与焦虑相关缺乏睡眠的问题,可长达6个月。
  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噩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
  精神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焦虑症的危害之大,建议患者应该学会调节,如果严重的话应该去就医,接受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宝宝们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这种疾病一般会出现在宝宝6-7个月以后,宝宝如果患有这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不能接受妈妈的离开,并且十分害怕陌生人,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那么就是有分离焦虑症,对于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给与关怀,可减轻孩子的症状。
  分离焦虑症主要是宝宝会出现的一种焦虑症的类型,一般来讲,性格内向的宝宝就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的情况,他们不合群,也不能适应集体的生活,有的时候还会向小朋友们大发脾气,但是很多父母忽视了宝宝分离焦虑症的严重性,那么,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症可能很多的人都没有听说过,因此就想了解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宝宝们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如果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感觉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有的时候如果将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就会哭闹。例如,有的宝宝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或者有的宝宝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当妈妈把门关上的时候,她就会放声大哭。像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因为此时的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而且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会慢慢的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养育的儿童,出现的分离焦虑的时间是不同的,比如,像北美和欧洲婴儿大多数是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而还有其它的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抗焦虑治疗何以引发“焦虑”

有患者咨询:由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变得很焦虑,总是忧虑一些很远的事情,总是假设,如果事情这么发展,怎么办啊?然后就老是想,老是想,越想越焦虑,经常切夜难眠。安定已成为我抗焦虑的必备药物,听说安定一旦用上,就会产生依赖。长期服用安定究竟有哪些副作用?现在广告推销的药品很多,也有说做心理治疗,不用药物,我该如何选择呢?

看来,这位患者因抗焦虑治疗引发了新的“焦虑”,究其原因,一是对抗焦虑治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如何进行抗焦虑了解不够。

 1、抗焦虑治疗不能分割

从目前抗焦虑治疗广告宣传来看,存在两种对立的声音。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师对药物治疗持排斥态度,原因有三,一是对药物治疗不熟悉;二是是对自身专业的过度自信;三是迎合一些焦虑症患者对药物治疗副作用的担心。只要有咨询者,就来者不拒,不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作科学的风险评估。精神科医生则过于偏重于药物治疗,将焦虑症分型,对治疗药物分类,在选择和更换药物中左冲右突,而忽视了病人的心理调节的改善。这两种分割的治疗方法其结果自然不理想,而且会引发一些患者在抗焦虑治疗过程中产生新的“焦虑”。焦虑症是一种具有生物心理病因学基础的疾病。因此,在重视选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辅助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以构成总体治疗方案的两个轮子,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2、不要被药品广告所迷惑

近年来,新型抗焦虑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推出,药品的市场营销也呈现出花样繁多的热烈场景。原来推销抗焦虑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只对医生,现在则直接以广告的形式提供给患者者,极尽夸张之词,选择性地发表一些无法验证的实验数据,充分使用一些模糊概念,只讲疗效,不讲副作用,悄然中把药品标榜为"特效"。实际上,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宣传广告越多,越说明这种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同理,一种药品宣传的适应症或功效越多,越说明这种药不是特效药。焦虑症的形成涉及诸多因素,单纯作用于某一种因素,是不符合疾病整体治疗的原则的。但是药品广告宣传把问题单一化,治疗简单化,其目就是推销产品。对于药品广告,患者要学会分析,理性对待。

 3、规范治疗很重要

抗焦虑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与一般躯体疾病不同,焦虑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往往表现为明显缺损,因此在治疗中,除了解除患者的各种症状困扰外,还需要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社会功能。因此,规范治疗很重要。焦虑症患者应该看专科医师,他们会根据焦虑症患者类型的不同、病期的不同症状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由于焦虑症是一种病程较长,且复发率较高的疾病。为预防焦虑障碍复发,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包括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同时必须保持长期的随诊习惯,以减少复发几率。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1至2年。对于严重慢性患者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治疗时间至少要持续12个月,部分患者还需要更长期的治疗甚至持续终身。

焦虑加重过敏症状

过敏是一种很缠人的疾病,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治疗困难很难彻底痊愈。这个时候我建议您千万不要太焦虑,因为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焦虑会加重过敏症状!

如果你是一位过敏症患者,那你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压力或焦虑也会加剧过敏症状。

俄州立大学博士和她的同事找来28位志愿者,他们都患过花粉热和季节性过敏。研究人员用花粉和豚草刺激他们胳膊上的皮肤,使其出现红肿的水疱。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让他们分别处在无压力、适度压力和高度压力的环境下,以检验心理压力对过敏症的影响。其中,在高压环境里,志愿者被要求发表10分钟的演讲,然后在不用纸笔的情况下,回答一些数学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度压力下,与没有压力时相比,志愿者胳膊上的水疱要大75%;而在高度压力下,水疱甚至要比没有压力时大一倍。不仅如此,与没有压力环境相比,处在高压环境中的志愿者,第二天仍出现强烈过敏反应的几率也要高4倍。

教授指出,研究表明,过敏症患者要注意减轻自身的压力和焦虑。她建议通过按摩和冥思等形式放松心情,从而达到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老想着“万一”让人焦虑

很多人谈到焦虑时会露出厌恶的表情,焦虑让人不愉快,但一定是不好的吗?焦虑也分有用和无用。“有用焦虑”是我们面对压力时产生的一种准备或对抗的力量,有助于激发我们完成任务;“无用焦虑”则指向那些未知的事情,让人越想越焦躁。

举例而言,因担心考试失败而焦虑,我们会努力学习,认真准备,这是有用焦虑;但过度担心自己考试中会不会晕倒、失败后是否无法谋生,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这就是无用焦虑。从例子中可以看到,无用焦虑对我们的进步是一种打压,减少这种负面情绪,从易到难可以试试3个办法。识别焦虑。

怎么样的焦虑是无用的呢?可以将自己的焦虑对象列一个清单,从中挑出“万一”的例子。反问自己几个问题,如:这件事的发生概率是不是非常低;我正在做什么预测;我接下来要怎么做;我的做法是不是合理……这些问题能够让我们发现自己对于“万一”背后过度悲观的想法,为我们进一步应对焦虑打下基础。放松疗法。有些人的焦虑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事物和场景,是随时随地呈现出一种“漂浮”的状态,这种广泛性焦虑伴随着紧张不安、坐卧不宁的精神状态以及肌肉紧张、心慌冒汗的身体反应。

这时候,使精神和肌肉松弛的放松疗法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想象一个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例如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感受着暖暖的阳光,集中精神,专注当下呼吸;再比如,让自己的肌肉从头到脚,一段一段的“紧张和收缩”,意念集中于每一段肌肉,感受到肌肉的变化,配合平稳地呼吸,在身心松弛的过程中重新获得自我掌控。认知疗法。

大部分人焦虑情绪的背后是一些不恰当的想法:1.绝对化。如“我必须不能有一点失误”“我一定要做到”,这些绝对化的想法会让焦虑程度显著增加,将其替换为“强烈地希望”就会减轻焦虑。2.灾难化。如“我如果考不好这辈子就完了”,这类“恐怖”的预测会让我们丧失理智,不妨客观地分析利弊,做好最佳准备即可。3.自我贬低。如“我这样的条件根本达不到老板的要求”“再努力好像也不会进步”……这些不良的自我暗示会打击自信心,建议尽量就事论事,不要一上来给自己贴一堆“负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