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毛癖患者需要检查什么

2020-07-14

断毛癖患者习惯性地动手拔下自己的头发,导致秃头。心理医师指出,断毛癖常出现在幼年时期,通常肇因是焦虑或无聊。有报道拔毛癖患者与强迫症临床表现相似,及其一级亲属中强迫症出现率较高,同时,使用能控制强迫症患者症状的5-羟色胺的抗抑郁剂,如氯丙咪嗪和氟西汀(氟苯氧丙胺)治疗拔毛癖同样有效,因此,认为拔毛癖可能是强迫症的一种亚型。那么此类患者需要检查什么方面呢?

1、呼吸道症状:患者感到呼吸困难,主要是主观感觉吸气不足、胸闷、呼吸不顺畅,极可能出现叹息样呼吸,甚至感到窒息。
  2、心血管症状:有的患者会感到头晕、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的患者会心前区痛、呈针刺样或隐痛、钝痛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个小时,并且局部伴有压痛感;而有些患者则会心慌、心悸。
  3、消化系统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无食欲,焦虑症患者还会出现口干、嘴里没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等情况,同时,还会感到上腹部难受,但却说不清楚具体感受。
  4、泌尿系统症状:有些男性患者会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和痛经等。
  5、植物神经症状:躯体性焦虑还常伴有手足心多汗,急性发作时常会大汗淋漓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之所以会出现躯体性焦虑,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关系密切,焦虑本身是情绪的反应,会受到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如亢进时,被其支配的器官就会出现躯体化反应。
  6、肌肉运动系统症状:比较常见的是因头颈、面部、四肢等部位的肌肉紧张,而引起收缩性或挤压性头痛,以前额部或后枕部比较明显。此外,颈部、肩、腰、背部感到僵硬和疼痛,严重者会出现震颤、抽搐。



断毛癖患者需要检查什么相关阅读


什么是青少年的冲突心理

冲突是青少年遭受挫折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抗态度。有冲突倾向的青少年,往往将老师、同学、朋友的批评、帮助等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轻视自己、伤害自己、与自己作对,因此极为不满。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报复、破坏。他们经常在学校里搞些恶作剧,甚至以对其他同学的戏耍或殴打为乐,在家中则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有冲突倾向的性格缺陷,如果不及时矫正的话,就容易发展成人格障碍,如反社会人格和被动攻击型人格,另外也可以引起各种身心疾病。

引起青少年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

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来消除其不满情绪,滋长了“我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的专横想法,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冲突行为,父母只好屈从,这就更强化了他的对抗心理,“对抗就能得到我所要的”。

2、家长、教师不懂得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理解他们的需要,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简单,使矛盾和冲突激化起来。

3、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特点,使他们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同学发生冲突表明自己坚强、勇敢和不屈不挠,是一种英雄行为等。

4、自尊心过强。青少年非常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且非常敏感,生怕别人说他不好,一旦听到不好的评价,心里就非常难受,马上予以反击,这也是产生冲突的常见原因。

5、不良认知。过去的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冲突行为可以获得许多好处。因此,一遇到类似情况,马上表现出相应的冲突行为因为他们相信“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样一个信条。

什么是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就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可能是臆想的或实际存在的)下,转变原有的态度,放弃自己的想法,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简言之,个人或少数人追随或服从多数人的行为表现,叫做从众。人们为什么会采取从众行为呢?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少惹麻烦、少担风险,所以他们就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平衡。

影响从众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把它归结为三个系列:

①群体因素。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②情境因素。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③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什么是小儿依赖性行为

依赖性行为是指小儿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婴儿出生后与妈妈(或看护人)亲密接触,依赖妈妈无微不至的精心抚养,才发展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这是每个小儿必须经历的正常发展程序。但是,有些小儿过分依赖父母。如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可还总喜欢让妈妈抱着。站立时,则紧紧依偎母亲身旁,妈妈一离开,就哭闹不休,特“缠人”、“粘人”。也不愿和小朋友玩耍。小儿年龄稍大一些,则表现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遇事总想依赖他人。如生活上依赖父母的安排,学习上依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如所依赖的人不在,则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1、病因:

主要是父母对小儿的过分关心和照顾,从小没有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包括生活上和精神上的)。

2、防治方法:

(1)改变父母的不良教养方法,锻炼和培养小儿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要鼓励幼儿自己能够完成的事,尽量自己去做。对学龄前儿童尽可能让他入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学龄儿童,要坚持自己的事自己作,特别是在学习方面,要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行为治疗。可进行阳性强化法,让小儿做一些能够增强自主性、较少父母帮助的一些事情。当其能够独立完成时,则给以鼓励或奖励,以进行阳性强化。若小儿想以哭闹达到依赖的目的时,父母应予以忽视,不予理睬的方法,直到他不再哭闹为止。父母要注意,所有的治疗,都必须持之以恒,直到幼儿的依赖行为完全矫治。

压力的表现及应付方式

通常情况下应付压力的策略:

压力的应付策略就是减轻压力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包括改变个人对压力的看法,改变个人能力的评价,运用相应的情绪应付和行为反应,适当运用社会支持等。

压力面前的问题取向:如果个人有能力或有可能克服困难,就常常把重点放在问题本身,注重减压技巧,控制心态,以有效而建设性的行为直接解决引起压力的问题。集中精力对付那些自己能控制以及能够解决和接受的事情,更有效地对付压力。

压力面前的情绪取向:如果引起压力的问题很难解决,感到压力不可能改变,则往往采用针对压力情绪反应的应付方式,焦点是控制自己在压力下的情绪,不直接处理问题,而是先改变自己的感觉,专注于减轻压力对情绪的冲击,使自己舒服一些。一般是运用心理防御和放松技巧,从而放松情绪。心理应付主要是情绪应付,心理应付也就是心理防御。

心理应付机制是自我支持,可与社会支持想媲美。它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压力的认识和情绪反应,籍以减少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和。但是心理应付不是最有效的应付,通常见于心理压力过大和心理不太成熟的情况。它不包括处理具体现实问题的思维与行为过程,否则全部心理活动都可以说是对外界刺激的适应,不是心理应付的含义。

此外,应付策略又分:

1、理智反应: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坚持目标、矢志不移;身处逆境,转移活动、另劈新经。

2、非理智反应:攻击;退缩——幻想、冷漠、依赖;退化——埋怨、举棋不定、拖拉;固执。

3、情绪的应付方式和非理智的应付方式容易引起心理和躯体损害。

常见如下应付方式:

1、改变对压力的看法

对压力事件作出与客观现实不符,但易于被自己接受的评价。对不能实现的愿望,有意贬低;对于能够取代与补偿的可以实现的愿望,有意提高评价。

自欺方式:将吃不到的葡萄说成是酸的,有意贬低,把能吃到的酸柠檬说成是甜的,有意升值,求得自我安慰

投射方式:把造成挫折的原因,向外界推委。考试成绩不好时说题太难或题出偏了

合理化的方式: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困难局面进行“合理”的解释,做到“名正言顺”

逆反方式:外部言行与内心活动正好相反,以避免暴露真相的难堪局面。本来压力很大,但外表装着很放松,很“开心”。

2、降低自己的愿望,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自暴自弃,自卑自怜的适应方式

● 行为退化方式——表现无知无能,幼稚糊涂,以减轻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

● 躯体化方式——出现多种躯体不适感与全身慢性疼痛症状,要求病休、疗养,取得病人角色后,社会支持增加,社会要求增加

● 向亲友倾诉内心苦衷,郁闷感情获得宣泄,获得安慰与同情;逃避问题,责怪他人或听天由命。

● 病态求助方式——打骂自己,呼天叫屈,躺在地上打滚,可使别人立即退却。或以自罚、自伤、自杀等方式向别人威胁、抗议,或为了惩罚他人出现自杀。不少青年因此而死于自杀,它是一种最糟糕的一种应付方式

● 蛮干、铤而走险

● 当精神紧张达到极限,矛盾无法解决时,个别人丧失理智,激情之下毁物伤人违法,寻衅与迁怒无辜,行为不计后果,这是一种危险的应付方式。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