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瘤和胰腺癌一样吗

2020-07-14

胰腺瘤和胰腺癌一样吗?胰腺瘤是对胰腺部位肿瘤的统称,胰腺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癌,换而言之,胰腺瘤如果的恶性肿瘤的话,那么胰腺瘤就是胰腺癌。

胰腺良性肿瘤,有胰岛细胞瘤、腺瘤、脂肪瘤、纤维瘤等,但均甚少见。胰岛细胞瘤多发生在胰腺尾部和体部,大多为单发,仅有少数呈多发。肿瘤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1-2厘米。质稍硬,圆形,呈红色或紫红色。胰岛细胞瘤由类似胰岛细胞的瘤细胞组成团块或条索,有结缔组织相隔,约4/5病例为良性,瘤体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界线分明。恶性者仅占1/5,可在早期出现附近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大约20%的胰岛细胞瘤,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但低血糖与肿瘤不成比例。长期血糖过低,可引起中枢神经血糖供应不足的症状。故患者在空腹时,尤其早餐前或剧烈劳动后,常出现胰岛素休克症状,诸如疲乏无力,困惑不安,甚至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等现象。在发病时,血糖常在50毫克以下,若当即口服或静注葡萄糖液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而此类病人常因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多次进食,口服糖类而引起肥胖症。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胰腺瘤和胰腺癌一样吗相关阅读


胰腺癌是怎么造成的

胰腺癌是怎么造成的?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及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那么,什么原因会造成胰腺癌?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什么原因会造成胰腺癌?

  爱好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

人体进食后,会刺激胰腺分泌含有大量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胰液。胰液和胆汁通过共同开口进入肠道,消化人体每天进食的肉类、油脂和米饭等营养物质。如果摄入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糖类食物过量,则会造成胰腺过度负荷,使胰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逐渐导致胰腺疾病发生。

  经常饮咖啡

研究证明,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咖啡可以抑制DNA修复并在DNA复制完成前诱导有丝分裂过程,是其致癌的主要原因。

  抽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影响胰腺分泌,吸烟可促使致癌物质特异性N-亚硝酸盐进入胆管,然后再反流进入胰管,从而诱发胰腺的癌变。另外,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具多种致癌物质,根据资料显示,吸烟者罹患胰腺癌的几率是非吸烟者的2~2.5倍。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以使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内压增高,诱发胰腺炎,胰腺炎进一步恶化成肿瘤。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什么是导管腺癌

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此癌性腺管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时残留和增生的导管很难鉴别。

导管腺癌是胃肠道癌中预后最差,然而,早期PDAC手术切除可提高生存率,显示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并且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

导管腺癌(PDA)典型特征。

PDA是所有肿瘤类型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就美国而言,每年大约有48,000个新增病例和40,000个死亡病例,预测到2020年会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5年生存率仅有6%。这一状况在过去40年中几乎没有改观。

由于90%的PDA患者会出现KRAS癌基因的突变,发展治疗性的KRAS抑制剂这一策略正在艰难进行中。目前标准的治疗仍为使用传统的细胞毒药物,但是在大部分患者中疗效甚微。因此,进一步揭示PDA的易损性来提供新治疗思路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一些研究已经显示KRAS下游激活的代谢通路对于PDA生长十分必要,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能量感知机制异常

肿瘤代谢的改变主要包括对营养感知、获取和利用方面以及对毒副产物清除方面的改变。非恶性细胞可通过多种营养感知通路来利用营养资源。这些感受器包括腺苷单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mTOR复合物1(mTORC1),能够感知细胞营养水平的下降。例如,AMPK在感知ATP:AMP比例下降时引发两个相互协调的过程:其一为关闭需要大量能量的合成代谢过程,包括蛋白和脂类合成;其二是通过激活自噬和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来增加能量的产生。

胰头钩突癌能活多久

胰头钩突癌能活多久?癌症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任何角落,常常让患者朋友应接不暇、猝不及防,胰腺癌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胰头钩突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胰头钩突癌是胰腺癌的一种类型,危害性相当大,那么,胰头钩突癌能活多久呢?

胰头钩突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恶性肿瘤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肿瘤,它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胰头钩突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胰头钩突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钝痛、胀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体重减轻;黄疸,皮肤瘙痒、小便色黄、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排便习惯改变、脂肪泻;抑郁;胰腺炎发作;糖尿病症状;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原因不明的睾丸疼痛等。

大多数胰头钩突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胰头癌的体征主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胆囊、脾肿大,上腹部压痛或包块。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变。

手术切除是胰头钩突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无远处转移的胰头癌,均应争取手术切除,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姑息性手术适用于高龄、已有肝转移、肿瘤已不能切除或合并明显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病人。

胰腺癌该如何治疗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病迅速的一种预后不良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近20年发病率增加了4倍,在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高峰在60~70岁,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有腹痛、黄疸、消瘦,一般来说胰头癌常为右上腹痛,胰体尾癌以中上腹和左上腹多见,若癌肿压迫胆管、胃、十二指肠时,可在进食后出现上腹饱胀,并进行性加重。

胰腺癌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全胰腺癌。胰头癌占总的60~70%。

(1)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

①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全麻下打开腹腔,将胰腺和十二指肠切除。在腹腔镜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则只需在腹部打三个眼,不用开腹,避免了大手术所带来的痛苦。但该方法存在胰头部肿瘤切除不完全的危险,术式尚有待完善,相关的医疗器械需要开发。

②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该方法适用于胰体尾的良、恶性肿瘤,手术方式牵涉到保脾及切除脾脏两种方法,取决于腹腔镜下脾门与胃底之间的间隙能否分离,其手术操作虽较繁琐,但临床疗效较好。其方法是,患者全麻下只需在腹部戳四个孔,插入腹腔镜及相关器械,即可切除胰体和胰尾,手术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后胰腺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2)腹腔镜晚期胰腺癌姑息手术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75%以上的患者已属晚期,可实施根治手术的病例不足30%。所以大部分病例确诊后已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仅能行姑息性治疗,而腹腔镜在胰腺癌的姑息治疗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均有开展,它不仅具有开放手术的效果,而且又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手术对患者干扰小,术后恢复快。

① 胆肠吻合术

主要用于胰腺癌伴胆总管下段梗阻者。腹腔镜下可完成胆囊空肠侧侧吻合术,使胆汁顺利流入肠道,缓解了黄疸症状,对改善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有经验的医师也可完成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生存期超过6个月的可能性加大,同时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减少了住院时间;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在并发症和短路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胆囊空肠吻合术,但胆囊空肠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以及能够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一样缓解症状快,亦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②胃空肠吻合术

晚期胰腺癌约20%伴十二指肠梗阻,需行胃空肠吻合术,目的是解决进食和营养摄入问题。此外,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在未来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的机会至少是16%以上。故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常规实施胃空肠吻合术是值得提倡的。吻合方法既可以在腹腔下进行,也可以采用小切口提至切口外吻合。

③ 胆道内涵管的植入

可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察结合胆总管扩张导管、胆道内涵管、耐高压球囊导管实施胆总管下段扩张术,扩张效果满意。放置胆总管内涵管,同时配合放置T管引流,此法治疗晚期胰腺癌已证明安全可行。

④区域化疗泵植入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除了采用转流手术以外,还可以采用区域性化疗,因转流仅解决了梗阻的问题,对肿瘤本身并无治疗作用。方法是在腹腔镜下找到胃网膜右动脉,在脐周切一小口,将胃网膜右动脉提至切口外,结扎其远端,在近端置入化疗药盒导管12~14cm,使其尖端抵达胃、十二指肠动脉内,药盒置入脐旁皮下,疗效满意,罕见并发症发生。

⑤ 瘤体无水酒精注射

在腹腔镜辅助下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肿块注射无水酒精,导致癌细胞迅速坏死,癌组织纤维化固缩。腹腔镜下穿刺肿物直观、准确,完全可以避免副损伤的发生,并可以观察注射后是否有酒精外溢,以及肿瘤有无出血。本方法尚未见并发症的有关报告,疗效满意。

⑥ 腹腔神经阻断或切断术

难以忍受的腹痛几乎见于所有晚期胰腺癌,用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腹腔干神经阻断术(NCPB),可经手术或B超、CT引导下进行,NCPB不仅能有效镇痛,而且能明显提高生存率。经腹腔镜完成NCPB,并经腹腔镜超声辅助定位。进一步拓宽了腹腔镜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双侧切断腹腔干神经止痛效果最为安全持久。

(3)125I放射粒子植入微创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

在多数晚期胰腺的微创治疗方法中只是解决了晚期胰腺癌的胆道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和顽固性疼痛的问题,而对胰腺癌本身并没有进行治疗。125I放射粒子肿瘤内植入方法不仅对肿瘤本身进行了微创治疗,而且是一种持续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的适应证为

①经病理证实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

②CI、MRI显示胰腺肿块,术中所见证实;

③没有远处转移或即使有远处转移,但转移灶尚不危及生命者;

④WBC≧ 3×109/L,血小板≧ 3×109/L,血色素≧ 9g /L;

⑤KPS评分≧ 70分,能够照料自己,但不能正常工作。

术前根据螺旋CT检查结果,得到肿瘤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大小,然后将数据输入治疗计划系统,经过治疗计划软件的计算,得出粒子的放射总剂量,植入粒子的数量,以及粒子间的距离。放射粒子植入可在手术中、B超、CT或腹腔镜引导下进行。依据术前治疗计划将输送粒子的中空针平行排列刺入肿瘤,再用特制的125I粒子输送器将粒子按照计划要求植入肿瘤内。手术过程中认真记录粒子的数量、粒子的活度、粒子的位置。为防止胰瘘发生,种植的粒子应置于胰腺表面下0.5 ~ 1.0cm,种植粒子之前应将胃、十二指肠、大网膜、结肠移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器官及组织的照射剂量。如能同时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则会取得更好地治疗效果。一般植入粒子后,患者的疼痛会很快缓解,肿瘤缩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

(4)放射治疗:由于胰腺位置较深,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胰腺癌发病后进展迅速,大多数就诊时已为中、晚期。胰腺癌放射治疗的病死率偏高,而胰腺周围有胃、小肠、肝、肾、骨髓等,放射线承受力偏低,给放疗带来不利。临床经验提示胆肠内引流术加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优于单纯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及单纯胆肠内引流,患者背痛和腹痛的完全缓解率为56%,部分缓解率为40%。平均生存期为7.5个月。

术中放疗适应证:①Ⅲ、Ⅳ期患者手术切除不净者;②姑息手术中;③术中仅进行解除梗阻,瘤体不能切除者;④腹膜后组织确定手术不能解决问题者。方法:术中内照射应首先充分暴露视野,移开正常组织,准确将相应的射线对准瘤体部位,一次照射15~30Gy。

术前与术后外照射:适应证:①术前照射以缩小瘤体,有利于手术切除及手术巩固治疗;②在手术后半月至一个月进行巩固手术疗效;③晚期胰腺癌不能手术者。

(5)氩氦刀

氩氦刀治疗胰腺癌可在术中直视下进行,也可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由于胰腺周围结构复杂,经皮穿刺冷冻有一定的困难,一般在手术中冷冻较安全。主要适合于不能行常规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病变较局限,尚未发生远处转移者。手术中可暴露胰腺,在B超监视下插入氩氦刀,将大部分瘤体冷冻。同时可配合放疗粒子和化疗粒子植入,以消灭残余肿瘤。对黄疸明显者,可首先实施姑息性胆管减压引流术(胆囊或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然后进行胰腺癌氩氦靶向冷冻术。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快,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

同样,术中亦可配合微波、射频等治疗,对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5)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插管技术(ERCP技术),姑息性解除恶性胰腺肿瘤所致胆管梗阻,操作成功率94.3%,消除黄疸总有效率81.8%,所以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是安全有效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的方法,对中晚期胆道肿瘤患者基本可替代姑息性胆道手术。

(6)动脉介入治疗:胰腺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较静脉化疗好,不但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效药物主要是吉西它滨。

(7)超声聚能刀(HIFU)治疗:用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B超发现治疗后肿瘤组织回声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但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

(8)光动力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在内镜下或经皮放置光导纤维,可控制胰癌。对12例不能手术的胰腺癌,在CT引导下经皮将4条光束插入肿瘤内。全部病例均能耐受且能提高存活率和延长存活时间。对无法手术的胰头癌患者(肿瘤直径在2.5 cm至6cm之间),采用影像学引导经皮介入光动力治疗,并发症也比外科手术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获得明显改善,生存期延长,有的患者已经存活2年以上。

(9)分子靶向药物:

①Panitumumab(ABX-EGF)是一个完全人源化的 IgG2单克隆抗体, 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胰腺癌有一定的疗效。

②培美曲塞钠(力比特)

培美曲塞钠为含有吡咯嘧啶核的抗叶酸抗肿瘤药物,化学名称为左旋谷氨酸,通过干扰叶酸的代谢而发挥作用。可用于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胰腺癌。在 II临床试验中,培美曲塞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42名,用药600 mg/m2 10分钟内滴完,21天一个疗程。 结果35例完成2个疗程治疗,治愈1例(16.2个月),部分缓解 1例(6.9 个月) ,反应率为 5.7% ,40% 稳定(5例持续 6 个月对以上)。平均生存时间为6.5 个月, 1年存活率 28%。证明培美曲塞对晚期胰腺癌也非常有效。

放疗技术进展为胰腺癌治疗带来机遇

放疗技术的进展为胰腺癌精确治疗提供了可能,最近20年来放疗技术得到迅猛进展,在限定正常组织容积剂量下可以安全地给予肿瘤较高的放疗剂量。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相比,调强放疗(IMRT)技术适形性和均匀性较好,立体定向放疗(SBRT)技术有更好的靶区剂量聚焦性,能明显减少胰腺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

图像引导下的放疗(IGRT)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这些技术允许较安全的进行剂量递增,以达到控制胰腺癌所需的生物有效剂量(BED)。

根据放射生物有效剂量换算公式,生物有效剂量(BED)=dn(1+d/α/β),假设胰腺肿瘤的α/β值=5(为计算比较方便,目前还没有共识),达到根治肿瘤的常规放疗剂量70Gy的BED=98Gy;达到控制亚临床病灶的常规放疗剂量60Gy的BED=84Gy;达到预防肿瘤复发的常规放疗剂量50Gy的BED=70Gy。因此,放疗控制胰腺癌的关键是提高有效的生物学剂量。

早年国内多个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报告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提高局部剂量治疗局限期和局部晚期胰腺癌1年生存率为50%-92%,2年生存率约为23%-70%。这些结果与国外报道的手术疗效相似。

最近国内三个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报道,放疗可提高胰腺癌局部控制率,并改善局限期和局部晚期胰腺癌生存和生活质量。放疗对局部胰腺癌控制率高达72%-88%,医学上不能手术的局限期(I/II期)胰腺癌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5%-89%、31%-59%和11%-18%,局部晚期(III期)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28%-61%和11%-14%。

这些研究表明现代放疗具有明显的局部治疗优势,局限期胰腺癌采用放疗仍可获得长期生存机会,有类似手术治疗的疗效,而局部晚期胰腺癌需要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因此有必要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尤其是开展放疗剂量递增的临床研究以期待胰腺癌放疗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关于胰腺癌放疗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剂量模式和局控率的关系尚无明确共识,但IMRT和SBRT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胰腺癌的治疗,且局控率和生存率获得明显地改善和提高。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胰腺癌放射治疗应有更多的选择。

相关偏方验方

胰腺癌

疏肝理脾,利湿退黄,佐以活血化瘀。适用于胰腺癌,症见脘部胀满不适,包块质硬、疼痛、固...

胰腺癌

疏肝理脾,活血逐瘀。适用于胰腺癌,症见上腹部包块,质硬,固定不移,腹部满闷不适,食欲...

胰腺癌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胰腺癌。

胰腺癌

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理气止痛。适用于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