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可以延缓衰老吗

2020-07-14

我国献血提倡义务献血,可是很多人有顾虑,觉得自己的血被抽了去会影响健康,这主要源于我们古代对血液的错误认识,现代研究表明:献血不仅无害而且还有益健康。

献血可使血液中铁的含量不致过高,控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缓细胞衰老。另外,接受输血的人也将对你感激一生。

男性定期献血,可使血液中铁的含量不致过高。铁是人体内的氧化剂,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反过来说,去掉过多的铁,有利人体健康。原因是这样的,铁分子是氧自由基的组成成分,而氧自由基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老年性疾病。

降低铁的含量,控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就可减缓健康细胞的衰老过程。男性比女性容易产生氧自由基。更年期前,女性较少发生动脉硬化症,心脏病发病率只是同龄男性的一半,氧自由基的含量多少是原因之一。

献血的注意事项:

1. 献血前首先要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增加对献血常识的了解,保持充足睡眠。不要空腹献血,也不要吃油腻食物,不宜饮酒、吸烟、服药,以免影响血液质量。献血前后可饮用一些糖水,但不宜过量。如遇感冒、发烧、腹泻或月经期,应暂缓献血。献血前还要把手臂特别是肘部采血部位清洗干净。

2. 献血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不必紧张。采血完毕站起时不要过猛,要按住针眼,适当休息后再离开采血室。

3. 献血后注意适当休息。一两天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针眼处要保持清洁。献血后只需普通饮食,不必大补,也不要暴饮暴食、酗酒等,那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献血可以延缓衰老吗相关阅读


血液病有什么征兆

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旦血液出现问题,就可能会造成全身性的损害。轻则人会感觉到乏力,重则可能会导致其他器官的病变甚至衰竭。所以预防血液病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症状,那么血液病有什么征兆呢?

1、不同程度的贫血
  生活中最常见的血液病症状就是贫血,而贫血因为症状的轻重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其实贫血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因为人体中血氧缺乏而引起的症候群。所以有时候贫血并不代表有原发血液病存在,而且并不是所有血液病都包含贫血的症状。
  2、身体各部位出血
  如果患上血液病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出血,而且这种出血是无征兆的,且出血量比较大。比如说突然性的、持续性的流鼻血,或者是皮肤上经常出现紫癜、瘀斑等等。还有就是在没有口腔问题的情况下有较大量的牙龈出血,都需要警惕是否有血液病。而血病的出血一般是全身性的,并不是一个单一部位。另外有时候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创伤,但都会出血。

3、黄疸
  有部分血液病会表现为黄疸,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过多的胆红素,从而导致巩膜和皮肤出现黄染的情况,同时这也可能预示着患上了某种血液病。
  4、淋巴结肿大
  如果出现全身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也可能是血液病导致的,而且这种血液病一般都是恶性疾病,比如说白血病和淋巴瘤。

5、肝脾肿大
  如果发现肝脾有明显的肿大也应该警惕是否患上血液病,特别是婴幼儿一旦患血病,肝脾就可能成为髓外造血的场所,从而病变的红细胞就被脾脏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铁蛋白低对胎儿的影响

现在怀孕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孕妇在孕期都会去做产检,主要是检查胎儿在肚子里面的情况和自身的健康。其中很多孕妇在检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铁蛋白含量过低,铁蛋白是肝功能检查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尤其是孕妇,那么铁蛋白低对胎儿的影响是什么呢?

一、铁蛋白低对胎儿的影响
  1、缺铁性贫血
  有一部分孕妇,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长期缺铁,缺钙,缺锌等等,尤其是缺铁,很多孕妇因为,平常摄入的铁能量不足,或者是吸收不良的导致患有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因为孕妇平时摄入的铁蛋白过低,缺铁性贫血不仅会导致孕妇,出现头晕、心慌和乏力,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使胎儿在肚子里面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出生后还可能遗传先天性的缺铁性贫血。

2、影响胎儿生长
  孕妇铁蛋白低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因为铁蛋白低而患有缺铁性贫血,可能会使胎儿产生宫内缺氧,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出生后体重过轻,还有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尤其是在孕期的最后几周,是胎儿在宫内发育的最后时期,因为铁蛋白低,还有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挽留的伤害,导致胎儿在出生以后,会影响自身的记忆力和认知力。
  二、铁蛋白低的预防
  1.多吃铁元素多的食物
  多吃一些铁元素比较多的食物,可以充足的补充体内的铁元素,例如大豆、鸡蛋黄、鱼、海带等都是含铁元素比较高的。

2.常用铁制品
  可以在家中多放一些铁制品,或是用一些铁制品,例如铁锅、铁碗等。
  3.多吃水果
  还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尤其是一些铁元素含量比较多的水果,例如橘子,不仅可以增加体内的水分,还可以增加自身的铁元素含量。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很多患者在患病之后,去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进而就疑惑了,自己已经在医院治疗了,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真是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自身机体影响导致
  其实嗜酸细胞偏低就是机体检查中,很小的一个百分比异常,不能就此说明该人士患病了,最主要的还要看检查结果如何,在检查中绝对值正常的时候,是不用担心的,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到医院复查。
  就实际情况来说,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和过敏等诸多因素相关,其偏低没有太大的医学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只是临床的一种表现,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处理此症。

2、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主要原因
  就嗜酸粒细胞来说,其是机体白细胞中的一种,此细胞常见于患者较严重疾患的发生期,诸如:伤寒、心肌梗塞等疾患;在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使用肾上腺激素治疗之时,嗜酸细胞也会降低。
  还有就是患者烧伤、手术之后,嗜酸粒细胞也会大量减少,而在患者术后,嗜酸粒细胞就可以恢复正常了,其也预示着手术应激反应已经消失,机体病情在好转。

因此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不要紧张,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而患者只是凭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是不能诊断患有疾病的,最好在检查之后还要结合医生的临床观察,此间人如果有特殊不适时,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次复查。
  如果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出现长期偏低的情况,这时候就不可以放松警惕了,更不能忽视对自身的检查,有可能是得了大病导致的,这个时候必须进行全面性的身体检查,这样才更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红细胞压积偏高的危害

红细胞压积偏高有可能是生理性的,此时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是病理性的偏高,很容易会出现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情况下也会出现缺氧和晕厥的情况。如果想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保持情绪的平稳,平常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饮食,不要吸烟和喝酒。

红细胞压积是红细胞比容,主要是指一定的抗凝全血,经过离心的沉淀之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例,这是间接反映红细胞的数量大小以及体积的方法,那么红细胞压积偏高的危害是什么呢?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一、红细胞压积偏高的危害
  1.生理性偏高
  如果是因为情绪激动或者是剧烈运动过后,所出现的红细胞压积偏高的这种情况,对身体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当情绪平稳后,这种情况就会慢慢的消失。
  2.病理性偏高
  (1)如果是因为疾病所导致的红细胞压积偏高,那么很容易会出现呕吐、腹泻等问题。
  (2)尤其是因为烧伤过后的大面积创口出血,所引发的红细胞压积偏高,那么对身体的影响会更为严重一些。很容易会造成缺氧以及体内供氧不足的状况。
  (3)如果是因为癫痫、肿瘤或者是甲状腺功能等问题出现的红细胞压积偏高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身体的危害会更为严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晕厥和休克的情况。
  二、如何避免红细胞压积偏高
  1.保持情绪平稳
  在生活中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不要总生气。保持一个乐观平稳的情绪,可以有效的平稳红细胞压积。
  2.注意饮食
  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少吃一些油炸的或者是其他辛辣油腻的食物。体内需要多摄入一定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微量元素也要适当的补充。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最为不错的。
  3.保证足够的休息
  不要让自己处于一个过于劳累的状况下。最好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的熬夜,而且睡眠时间一定要充足。
  4.不要总吸烟饮酒
  烟酒对于红细胞压积值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最好不要抽烟和饮酒,这样很容易就会造成红细胞压积偏高的状况。

血液疾病的组成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

血液系统的成分很多,任何血液系统成分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之为血液病。
  红细胞系统: 占据了血液成分的50%左右,红细胞疾病可以包括各种原因的贫血,红细胞增多,其他疾病累及到红细胞系统等。其中的疾病常见的有:
  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发病率高,有时诊断困难,但如果明确后,通过恰当的治疗,往往效果很好。
  溶血性贫血:数十种,包括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有些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到达很好的疗效,有些则诊断十分困难,且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骨髓衰竭性疾病:包括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其中常见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先天性的容易出现恶性转化,后天获得性有些可以通过治疗达到很好的疗效。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卟啉病、各种中毒性贫血相对少见,其他疾病也可导致贫血性疾病(如肾性贫血、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由于慢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又称为慢性病贫血,是一种很常见的贫血,治疗上往往要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白细胞疾病:由于白细胞的种类最多,因此,白细胞疾病是种类最多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其中大部分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于这些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去年美国FDA批准的10大肿瘤领域新药中,血液肿瘤新药占据6成,足显其火爆。
  白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急性、慢性)、恶性淋巴瘤(又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白细胞种类较多,几乎所有的白细胞都可以发生恶变。白细胞的恶变发生在骨髓为主的,称为白血病,但有时,恶变的粒细胞也可以在骨髓外首次发现,成为绿色瘤;骨髓外淋巴组织发生的恶性改变,称为淋巴瘤,但淋巴瘤也可以侵犯到骨髓,如果淋巴瘤细胞在骨髓中比例到达20% 以上,就称为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系统的病变,称为浆细胞性疾病。白细胞中的组织细胞、郎格罕氏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等也可以发生各种病变,从而衍生出我们现在新命名的疾病。这些疾病发病率低,治疗经验少,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国内有些医院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白细胞疾病除了恶性以外,有些可以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在病程中,有些保持着良性,有些则后期向恶性转变。比如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是指骨髓中髓系系统过度增殖性的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呈现慢性病程,又具有各自特点,有时,不同疾病间又存在交叉及转化,这些疾病很多在晚期还可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所以现在统称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淋巴系统也呈现类似特点,比如一些淋巴增殖性疾病,可以呈现较为良性和惰性的特点,有些甚至就是以免疫系统疾病的表现为特点,或没有任何症状,在疾病的后期,有些可以转变为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浆细胞疾病同样呈现了从无症状(如无症状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等)、到慢性表现(如淀粉样变、轻链沉积病等)、侵袭性表现(如多发性骨髓瘤等)甚至高度恶性(如浆细胞白血病等)的复杂特点。有时在同一患者上可以看到疾病的不同阶段的特征。此外,很多情况下,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证据又不充分,导致诊断困难,无法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即使经过最权威的专业医生或专家组讨论,仍无法得出结论,这是血液系统疾病往往为疑难病的原因之一。
  白细胞系统还有一些良性疾病和罕见疾病,如单纯的白细胞减少,戈谢病、尼曼皮克病等。
  血小板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血和血栓形成。可以包括血小板的增多和减少,病因非常复杂。
  血液系统疾病还有一大类是出凝血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成分的异常所致,它可以是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纯的凝血因子异常,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的地方,常常一起被研究。出凝血疾病也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新的方法和药物层出不穷。
  值得注意的是,血液系统是一个整体,上述划分只是为了分类需要,实际上,对某一个患者,即使是单一的某种血液疾病,也可以存在多系统异常。一旦出现了血液系统任一成分的异常,应及时就诊血液科。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疾病最开始时,血液系统的成分都很正常,而以其他表现为主,如发热, 淋巴结、脏器肿大或器官受累的表现,而最终确诊为血液病。所以,经过初诊医生的诊断,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也需要找血液科医生诊治。血液科所谓“小门诊、大病房”,指的是血液病往往临床表现以非血液学改变为主,常由其他科室转诊而来,故门诊病人较少,而病房病人却很多。
  血液系统疾病的种类远远高于上述所提到的疾病,由于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纳入血液疾病范畴的疾病越来越多,由于大部分血液疾病比较疑难,当怀疑血液疾病时,需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