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疼痛需要去医院

2020-07-14

现在就医难,成本高,小病大家都喜欢到药店买点药就对付了,不仅老百姓如此,就连我们这些搞医的也是如此,医院的程序烦琐,检查项目繁多原因是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所以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检查也必须进行,否则就会陷入医疗官司。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要知道哪些疾病特别是疼痛症状应该去医院而不能自己买点药就搞定?

牙痛:受到冷热刺激后牙齿疼痛,过后消失,这是龋齿或牙釉质磨耗引起的;自发性剧痛、跳痛,这是牙髓发炎所引起。前者不一定急于就诊,后者应立即就医。

胃痛:一般的胃炎、消化不良在2小时内大多能缓解,超过此时间,持续性胃痛,很可能存在某种严重疾病。

腰腿痛:一般认为2天内疼痛能自行减轻者为轻度腰部损伤,超过2天说明肌肉和肌腱已损伤或撕裂,不及时治疗会使外伤炎症加重,引起慢性肌肉痉挛。同时,轻度腰部扭伤,疼痛范围局限,如疼痛波及臀部及两腿,必须去医院诊治。

脚踝扭伤:这是韧带、肌肉软组织的挫伤,细小毛细血管可能破裂,引起局部淤血肿痛。一般一星期内疼痛便会减轻或消失,超过这个期限者应就医。

碎片切伤:碎片取出后,疼痛可立即消失,疼痛未减或大量出血,应去医院检查。

皮肤割伤:24小时内疼痛逐渐减轻,超过这个期限,有可能发炎。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体表(肌肉、皮肤、牙齿等)疼痛的时限比较有参考价值,安全性也大;而内脏痛则不然,变化很大,疼痛程度不一定与病情呈正比,除去疼痛时间外,还应结合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及其他体征检验异常一并分析。如果出现胸痛、腹痛等内脏疼痛时,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诊治。



哪些疼痛需要去医院相关阅读


吗啡的副作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吗啡的是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使吗啡成瘾者不断增加剂量以收到他们想要的效果。那么吗啡的副作用还有哪些?

吗啡的副作用
  1、恶心、呕吐:刚开始使用时,发生的频率相当高,主要是吗啡直接刺激到延脑的化学接受器激发区域造成,此时医生会开些止吐剂,或开立精神神经安定剂来改善症状。
  2、情绪不稳、精神错乱:年纪较大的病患容易出现此一症状,通常会渐渐消失。此时,家属或病患应了解此一暂时现象,否则会造成无谓的恐慌。
  3、排尿困难:主要为吗啡会抑制排尿反射,尿液潴留。可利用帮助排尿的药物配合使用,但有时效果不佳,可能会需要导尿。
  4、皮肤发痒:吗啡会使表皮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痒。可用抗组织胺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5、便秘:大多数的病患皆会发生,因吗啡会降低肠胃道的蠕动并影响中枢神经的排便反射,因而造成便秘。若未加以注意,便秘情况会相当严重,反而增加病患的不适。所以通常会合并缓泻剂的服用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6、呼吸抑制:在低剂量下的使用下亦会产生呼吸次数及呼吸深度的改变,主要是吗啡会影响到脑干的呼吸中枢所造成。所以要随时留意有无呼吸方面的问题,倘若发生要立即给氧或注射吗啡拮抗剂。

疼痛是一种病,您知道吗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疼痛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感觉之一,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性活动;疼痛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不愉悦的体验,没有人喜欢疼痛,甚至有些人希望没有疼痛!可是您真正了解疼痛吗?

首先要明确的是疼痛是机体的防御性保护反应,它实际上是身体不适的强烈讯号。比如心绞痛,提醒我们心脏可能存在缺血,需要就医诊治;因个体差异性或糖尿病等引起神经末梢的改变,很多人对疼痛不敏感,平时没有心绞痛的症状,发现时就已经心肌梗死或猝死,令人惋惜。再比如一些人血压略高就会头晕、头疼,而还有很多人收缩压到了200mmHg还没有任何感觉,因无任何不适,平时不重视,也不治疗,最后出现脑出血而遗憾终生。所以疼痛是人体对身体异常的一种保护反应,如果没有这种反应,后果可想而知!

疼痛的这种保护预警机制主要体现在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而当疾病治愈以后,疼痛随之消失,比如外伤、手术伤口痛等。在疾病治愈后或者疾病慢性期,疼痛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基本就没有了,经常是“疼的吃不下饭,疼的睡不着觉”,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当疼痛超过一个月时称之为慢性疼痛,其特点为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甚至存在加重趋势,如带状疱疹神经痛等;或者原发病仅仅是缓解而无法治愈,疼痛为其长期存在的一种症状,如三叉神经痛、癌痛等。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临床上把具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疼痛性疾病”,简称“疼痛病”。

慢性疼痛往往给病人的身心和经济带来多重压力,患病时间越长,治疗难度成倍增加。慢性疼痛已经逐渐引起世界的重视。2000年,疼痛已经被“世界疼痛大会”列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从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然而在国内,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仍比较片面,多数人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部分,疾病治好了,疼痛自然就好了;面对疼痛,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然,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忍忍就好了”的想法,然而这种“忍痛”往往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不但会造成疾病的加重,持续的疼痛还会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等多系统功能失调,进而诱发各种并发症,有的还会引发抑郁症、人格的改变甚至自杀倾向,这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面影响。慢性疼痛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所以慢性疼痛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慢性疼痛是完全可以缓解,甚至是治愈的。有资料表明,成人中30%的人经历过或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的折磨,且90%的患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也不知道该到哪个科室去治疗。那种认为疾病无法治愈,伴随的疼痛就会伴随一生的想法已经过时了!治疗疼痛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疼痛科!疼痛科是麻醉学科重要的分支,并与神经内科学、放射介入治疗学、骨科学等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07年,国家卫计委(当时是卫生部)批准在医院开展“疼痛科”诊疗科目以来,越来越多的医院成立疼痛科,结束了以往‘小痛科科看,大痛无人管’的尴尬局面。准确的说,疼痛科是治疗慢性疼痛的专业科室,面对顽固性疼痛,可达到当今医学最好的治疗效果。但很多人,包括一些医务工作者对疼痛科仍缺乏足够的了解。

疼痛科以麻醉科为基础,在现代疼痛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神经阻滞疗法为临床诊疗技术的主体,结合射频、鞘内输注药物等技术手段,治疗多种临床专科疼痛:各种急慢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肩周炎、颈椎病、老年性骨关节病、疱疹神经疼痛,癌症晚期痛等。凡是长期困扰人们生活健康的疼痛,都可到疼痛科诊治。疼痛的治疗注重个体化,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利用多种学科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化、人性化、广泛化的治疗,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帮助患者,让疼痛病人减轻痛苦,保证生活的质量。我们呼吁大家正确认识疼痛,尽早到正规医院做正规治疗,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疼痛科在倡导“人文关怀”和“舒适化医疗”的今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疼痛有可能是心理问题

为什么要讲“痛”的问题呢?因为疼痛实在太普遍了,我想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人没有尝试过那种滋味。虽然人们对疼痛的感受很深,但对疼痛的性质却未必能分得清楚。

人们习惯认为:哪儿不舒服那儿就有病。比如:“心口痛、心慌、心跳”,就是心脏病;“胃痛”就必定是“胃病”,等等。事实并非尽然,如失恋、受惊也会心痛、心慌、心跳;生气、紧张也会胃痛、胃胀,吃不下饭。可是由于人们的观念没有改变,等到真的病了,情况就变了。头脑中自觉或不自觉就将心理疾病这一概念忘了。

一方面,大家一心只想诉说自己的病情症状,而有意无意的把精神心理状况掩盖起来。一种是以为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与疾病无关;另一种则认为精神心理属于个人或家庭的隐私,不便启齿。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医学教学体制的原因,生物医学与心理医学互相脱节,加上我国心理医学起步较晚,各科医生都只限于本科的专业范围内打圈圈,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躯体局部组织器官上。许多医务工作者,接受的主要是生物医学教育,所以对心理医学不甚了解。即便各种检查手段都查不出问题,也不会注意到患者疾病的心理诱因。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误诊。

我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并非我国患心脏病的比率远远高于心理疾病,而是因为中国的心理疾病都已经变了形,披上了一层“外衣”,大家不认识罢了。

在中国,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只要是“心痛”,肯定就冲着心脏科奔去;只要是胃痛,绝不会到其他科就诊;只要是关节痛,也必定会到“相应”医疗部门就医。这本无可厚非,我只是告诉人们如果您在相关科室看了很久,服了对症的药物,却丝毫没有改善,或者好转的迹象,请反回头想一想患病的因素。

为了这个问题,我多次在电台做节目,阐明疼痛的来龙去脉。将疼痛产生的机理详细、客观做了分析,节目还未结束,热线就已占满,直到结束后半小时,急切需要了解情况的人还不肯下线。

临床工作中,许多心理医生发现心理疾病最容易被误诊的症状就是“疼痛”。由于大众缺乏心理医学常识,认为“哪儿痛,哪儿就有病”,但依此方法治疗却怎么也医不好,以至于有的医务工作者将那些看上去像躯体疾病,实质为心理疾病的怪现象当作“疑难怪病”看待。

由于久治不愈,无法解除苦痛,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转投社会上的游医、巫医、神医及江湖骗子。他们将心理疾病说成是“鬼神符身”,以假乱真,令患者即家属围着他们的“指挥棒”转,以某取不义之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说,那儿有病,那儿就痛,就不舒服,这是很正常的符合逻辑的规律,也是人们一般的常识。但是,如果调过来反推理,认为那儿痛,就必定那儿有病,那就未必完全正确了。如果有人说“头痛要医脚,脚痛要医头”、“心痛、胃痛,也要医头(大脑)”,那可能有人会说,简直是无稽之谈,一派胡言。

其实,心理疾病种类很多,特别是感知觉障碍类的心理疾病表现奇特,通常那儿痛,病症的根源却不在痛的部位,但由于我们对心理疾病缺乏了解,结果把许多本来应该属于心理疾病的,误作为躯体疾病处理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误诊误治。

当患者经过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病变异常,或经过一段时间相关治疗之后,又没有显著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理由从心理疾病方面考虑考虑。

在临床中,经常可以见到那些心痛、胃痛、关节痛的患者,他们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等到真正为他们诊断清楚的时候,却怎么也不愿意承认心理疾病的结果,甚至连医务工作者也会表示怀疑。这是我们对疾病认识不足的表现。

“哪儿痛,不一定哪儿就有病”,感知觉方面的心理疾病,多归属于神经症范畴,以各种形式的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特别容易产生误解,主要的病症有躯体形式障碍、焦虑症、隐匿性抑郁症等。

疼痛的药物治疗简介

药物是疼痛治疗的主要手段。

镇痛药物包括非甾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和镇痛辅助用药。

非甾类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酚等,对伴有炎性反应的疼痛、骨和软组织疼痛的治疗效果肯定。主要用于轻度疼痛,也常作为合并用药用于中重度疼痛,增强阿片类药物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无耐受性及依赖性,但有剂量限制。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血小板减少等。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副作用为肝脏毒性。

阿片类药物:无剂量限制,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1)弱阿片类药物:可待因、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等,用于轻至中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

(2)强阿片类药物:吗啡、硫酸(盐酸)吗啡控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用于中至重度癌痛、慢性疼痛的治疗。硫酸(盐酸)吗啡控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弄碎。常见的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可以服用甲氧氯普胺预防恶心呕吐,需要预防性使用通便药物。

辅助用药:

(1)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2)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疗效。

(3)抗焦虑药:曲唑酮、奥沙西泮等,改善紧张、担心、恐惧等焦虑情绪,治疗失眠。

90%的癌痛患者通过按时规律的服药能够有效地止痛,但不规律不合理的服药可能延误治疗。

慢性疼痛或成老年人健康生活第一“杀手”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相关调查显示,有慢性疼痛经历的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30%,疼痛患者失眠率达27%,社交失能率49%,抑郁发病率60%。可见慢性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陈卫衡解释道:“慢性疼痛是指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综合征,包含疼痛超过损伤愈合所需的一般时间,或疼痛持续复发等。慢性疼痛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

中老年人群成慢性疼痛重点对象

我国老年人慢性疼痛发生率不容乐观,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疼痛发病率为40%,而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65%-80%。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加之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不得不面临慢性疼痛所带来的痛苦。因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退化,内分泌和神经调节活动也会出现一定衰退,因此中老年人出现慢性疼痛的概率会相对较大。风湿、关节炎,骨折;胃炎、溃疡病;糖尿病;心绞痛;中风和癌症等许多疾病都可以诱发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发生,其中退行性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导致骨骼肌肉疼痛的病症,很多中老年患者往往承受煎熬的病痛长达几年以上,而且久治不愈,因此,缓解疼痛的治疗手段是最迫切也是最主要的。疼痛管理迫在眉睫预防治疗两手抓

慢性骨骼肌肉疼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同一坐姿较长时间;

2.不要选择过硬或者过软的床板;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受潮;睡觉前热敷疼痛部位等;

4.从心态上改变对疼痛的想法和认识,用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并观察疼痛,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避免负面情绪出现,适当转移注意力、调整心态;

5.最后,在出现初期症状的时候就予以重视,及早就医,遵从医嘱及时干预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陈卫衡提出:“中老年人治疗慢性骨骼肌肉疼痛可以采取‘外用药先行’的方式,比如奇正消痛贴膏,通过湿敷剂型的贴膏,使药物有效成分快速复水溶出,显著增加皮肤渗透性,降低皮肤对药物的屏障,起效更快,有效缓解疼痛。其次通过贴膏中青藏高原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独一味,有效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深层治疗的作用。”

作为困扰70%以上中老年人的慢性疼痛是目前迫在眉睫需要预防重视的问题,建议广大中老年人提高疼痛管理意识,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适当的运动,增强无力的肌肉及活动强直的关节,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主动预防慢性疼痛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