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非霍奇金淋巴瘤概述

2020-07-14

皮肤免疫系统

皮肤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免疫功能,由表皮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 KCs)、表皮的Langerhans细胞(Langerhans, LCs)、真皮内树突状细胞(Dermal Dendritic Cells, DDCs)、淋巴细胞(尤其是再循环的向表皮性T淋巴细胞)、细静脉高内皮细胞构成的独特系统,通称为皮肤淋巴相关样组织(Skin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SALT),或称其为皮肤免疫系统(Skin Immune System,SIS)。

Langerhans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处理和递呈抗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表皮角朊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与T细胞相互作用,可增强皮肤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源于皮肤的T淋巴细胞具有“归巢性”主要归巢于皮肤,称为向表皮性T淋巴细胞;起源于外周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主要归巢于外周淋巴结;起源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的淋巴细胞主要归巢于peyer小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器官相关的淋巴瘤不仅具有各自独特的临床表现,而且其粘附分子的表达、癌基因产物和病毒DNA序列也不同。故而,对恶性淋巴瘤的分类,日益倾向于划分其原发器官和组织,如淋巴结内恶性淋巴瘤(Lymph Node Malignant Lymphoma, LNML),MALT-ML, 或原发皮肤恶性淋巴瘤 (primary cutaneous malignant lymphoma, PCML)。



皮肤非霍奇金淋巴瘤概述相关阅读


淋巴结继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

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到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对上报数据的综合审核,有72个登记处的数据入选,以反映2009年我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水平。入选资料覆盖人口达8547万,包括了31个城市地区(5749万人)和41个农村地区(2789万人),登记结果令人震惊。

全国登记地区发病率(粗率)285.9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46.87/10万,累计率(0~74岁)为22.08%。全国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粗率)为180.54/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85.06/10万,累计率(0~74岁)为我国居民因癌死亡的几率为12.94%。这让也就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罹患癌症,约每8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死于癌症!

 恶性肿瘤发病

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主要是肺癌、消化系统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淋巴瘤、膀胱癌、甲状腺癌。这十类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39%。

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男性发病率最高的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城市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性是肺癌,女性是乳腺癌;农村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女均是胃癌。

城市与农村相比,城市粗发病率高出农村,而中国人口标准化发病率城市男性低于农村,女性高于农村。男性40岁以前和75岁以后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50~74岁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除了60~64岁城市低于农村外,其余年龄段均高于农村。

恶性肿瘤死亡率

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整体高于农村,而男性死亡率略低于农村。0~15岁男女、城乡差距不大;男性15~79年龄段恶性肿瘤死亡率城市低于农村,80岁以上城市高于农村;女性15~69岁年龄段农村高于城市,70岁以上农村低于城市。

恶性肿瘤死亡前十位是肺癌、消化系统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癌、淋巴瘤。这十类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男女、城乡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

纵隔霍奇金淋巴瘤导致的肺门增宽如何诊断

肺门比正常标准宽,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hilus of lung,hilum pulmonis,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纵膈面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肺门。

右肺门的上部由右上肺动脉及肺静脉的分支构成,下部由右下肺动脉构成;左肺门由左肺动脉及上肺静脉的分支构成。后前位胸像上,左肺门略高于右肺门,侧位胸像上,右肺门多位于前方,左肺门位于后方。其增大,减小等异常变化提示病变。

纵隔霍奇金淋巴瘤也会导致肺门增宽,大约不到10%的原发性纵隔恶性淋巴瘤病人没有任何症状,常规体检和胸部X线检查没有阳性发现。25%的病人有临床症状。在结节硬化型中90%有纵隔侵犯表现,可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受侵犯的淋巴结生长缓慢。

其中50%的病人仅有纵隔占位的症状,他们大部分为妇女,年龄在20~35岁。病人表现为局部症状,局部症状如胸部疼痛(胸骨,肩胛骨,肩部,有时与呼吸无关),紧束感,咳嗽(通常无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为局部压迫所引起。

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严重的症状如上腔静脉综合征,但十分罕见,纵隔霍奇金病如侵犯肺、支气管、胸膜,可出现类似肺炎的表现和胸腔积液,部分病人还有一些与淋巴瘤相关的全身表现如: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一般为低热。有时也伴潮热,体温达40℃,多出现于夜间,早晨又恢复正常。在进展期有少数表现为周期热,这种发热一般不常见也非特异性表现。同时伴有盗汗,可持续一夜,程度较轻。正常人群也有全身瘙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

17%~20%的霍奇金病病人在饮酒后20min,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其症状可早于其他症状及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当病变缓解或消失后,乙醇疼痛即行消失,复发时又可重现,机制不明。

颈部淋巴结活检及纵隔淋巴结活检能帮助诊断。后者通过CT指引下的穿刺或纵隔镜完成。除特别注意病人的各种主诉,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及大小外,原发性纵隔恶性淋巴瘤一般临床症状少见,当出现胸部压迫症状时查体及X线胸片即能发现异常。恶性淋巴瘤共同的X线表现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

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淋巴瘤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后最重要的致病和致死原因。发生的原因是“种”进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供者的T淋巴细胞对抗宿主(受者病人)组织反应。由于宿主组织抗原对供者免疫细胞来说,也是异己物质,逐渐生长起来的供者免疫细胞,对受者的“攻击”越来越重,并由此产生GVHD。1981年就发现在GVHD时,皮肤中角朊细胞有HLA-DR抗原存在。HLA-DR的图型为粗网状。后来人们发现,皮肤中有显著淋巴细胞浸润的疾病如GVHD、MF、湿疹、DLE、扁平苔藓时角朊细胞能表达HLA-DR抗原。

GVHD的发生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①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合;②移植物中必需含有足够数量的免疫细胞;③宿主处于免疫无能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状态。急性GVHD一般发生于骨髓移植后10~70天内。如果去除骨髓中的T细胞,则可避免GVHD的发生,说明骨髓中T细胞是引起GVHD的主要效应细胞。

GVHD的症状包括:发热、皮肤潮红、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全血细胞减少、肝炎、严重腹泻、骨髓硬质和感染,严重时可并发致死性反应。在双胞胎中,GVHD发生率为1-5%,亲属中为36%,非血缘关系为50-70%。

早期镜下特点是基底层空泡变性,表皮海绵形成和单个细胞坏死,伴真皮上部单核细胞浸润,有时表皮病变可不伴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轻重似乎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本病慢性期镜下表现似硬皮病。GVHD常可见IgM沿基底膜呈颗粒状或线状沉积,慢性型尤为显著。

由于GVHD皮肤的组织学改变与早期蕈样霉菌病相似,侵入表皮的淋巴细胞都是T细胞,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亦无鉴别意义。只有在诊断时能想到此病,以及了解临床病史,就能避免发生错误。

软斑――淋巴瘤

本病较少见,然而其发生率比文献报道者为多见。最多见于膀胱粘膜,也可发生于泌尿道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肾盂、肾实质、输尿管、前列腺、睾丸、附睾、阔韧带、子宫内膜、腹膜后组织、大肠、胃、阑尾、淋巴结、胸、肺、骨、皮肤等。

大体形态: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斑块,黄褐色,质软,偶尔呈息肉状,散布于粘膜表面。早期,表面粘膜尚完整,随后见见粘膜破坏或溃疡形成。当病灶长成息肉状时,易被误诊为肿瘤。

组织形态:光镜下见粘膜的固有膜内有大量、体积较大的组织细胞(Von Hansemann cell)浸润,其细胞浆内含有很多呈嗜酸性、PAS染色阳性的颗粒。细胞内、外可见呈小圆形、亲苏木精的靶样小体或包涵体(Michaelis-Gutmann bodies),如同心圆样分层状,铁、钙染色反应均呈阳性。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可见细胞内的细菌,并可见细菌、脂质包涵物和Michaelis-Gutmann小体的相互移行状态,所以有理由认为Michaelis-Gutmann小体是细菌的分解产物。源于患者的巨噬细胞对细菌感染反应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将细菌破坏分解的一种形态表现,多数为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

当活检组织较小时,病变显示不完全,仅表现为大量淋巴细胞时,容易当成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放射治疗

PCNSL对放射线敏感,放射治疗可以快速缩小病灶,改善症状。但是单纯放射治疗由于1年内复发率高达80%,且61%的患者出现照射区域复发,长期生存差,因此目前已经很少单纯放射治疗,而是作为化疗后的巩固治疗。单纯放疗治疗初治PCNSL患者,全颅照射40Gy,局部推量至50-60Gy,RTOG8315的研究结果显示,ORR为90%,中位生存时间11.6个月,JASTRO研究结果为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

作为化疗后巩固治疗,放射治疗是否能够延长总生存时间?欧洲一项关于PCNSL治疗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先放疗再化疗、化疗、先化疗再放疗的2年存活率分别是(25 ± 4)%,(35 ± 8)%,(34 ± 10)%,(45 ± 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一项大宗的随即分组研究(G-PCNSL-SG-1研究),共75个中心纳入551例初治PCNSL患者,比较了高剂量甲氨蝶呤后加或不加全颅放疗的远期生存率,全颅放疗45Gy,结果显示加用全颅放疗对PFS有利,但总的OS无差异。但是这项研究由于入组时间较长,从2000年至2009年才完成入组,而这9年中PCNSL的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很难保证患者治疗的均衡性,因此对这一研究的结果也有一定的质疑。由于目前没有其他的大宗病例研究结果说明化疗后加用全颅放疗的作用,对于是否加用全颅放疗,大多数中心并不统一,还需要随机对照研究来说明。

尽管放疗对PCNSL患者有效,但放疗将加重高剂量甲氨蝶呤方案的神经毒性,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更为明显。这类患者表现为严重的脑白质病,出现痴呆、记忆力损害、步态失调、尿失禁、反应迟钝、癫痫、偏瘫等。因此对于高龄患者要尽量避免放疗与高剂量MTX化疗毒性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