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药有哪些

2020-07-14

感冒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得了普通感冒一般服用药物治疗就可以了,可以服用一些西药来治疗。根据自身的感冒的原因选择抗细菌感染的药物或者是抗病毒的药物。也可以使用中药治疗,需要分清自己是属于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对症用药。

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是比较多的,但是感冒以后也不能盲目的去用药,因为这些感冒药是有很多的区别的。治疗感冒的西药主要有抗病毒药和抗细菌药两种,而治疗感冒的中药又分为治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种。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具体的药物吧。
  1、治疗感冒的西药
  普通的感冒药种类是比较多的,西药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因来看,有抗细菌感染药物,也有抵抗病毒感染的药物。细菌感染导致的普通感冒,需要服用一些抗生素,比如说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或者是头孢类的抗生素的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需要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症状,比如出现了发烧或者咳嗽的症状是在对症使用药物治疗。因为治疗感冒药的种类不同,所以具体服用哪类药物还需要咨询医生以后再服药。
  2、治疗感冒的中药
  普通感冒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治疗,因为中药的副作用是比较低的。不过中药对于感冒的划分跟西药是不同的。它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的药物也不同。如果是风寒感冒,就需要吃一些有助于疏风散寒的药物,同时还可以多喝点热的温水或者是喝红糖姜茶,有助于帮助身体驱寒。风热感冒一般需要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板蓝根、双黄连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感冒药,所以出现普通感冒的时候,还要分清楚自身是属于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这样才能够对症的用药,使得感冒快速恢复。此外还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的情况,辩证开方治疗,吃一些中药的汤药治疗。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不同种类的感冒吃的药物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感冒以后不要盲目的去服用药物,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后再对症用药。



普通感冒药有哪些相关阅读


风寒感冒怎么治

老实说,找我来看感冒的人并不算多,原因大家应该能想到,“感冒这种病,根本不用吃药,熬上几天白己就好啦”,很多人都会这样想。还有一些人,家里备有各种感冒药,生病了就吃上一把,所以也不去看医生。这两种做法比起来,我更赞同前一种,至少,你没有滥用药物,滥用药物的危害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非常不建议大家自己随意吃药,尤其是有个头疼脑热就吃药。

表面上看起来,一吃药病就好了,再也不难受了,可是,在中医看来,这是治标不治本,用现象掩盖了本质,容易让体内的小毛病积少成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动不动就吃药,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会越来越差,身子骨也就显得更娇气。我家里人感冒的时候,通常我也不会让他们吃药,而是用最安全的食疗法。食到病除,甚至比吃药还管用。当然,前提是得先辨证。就拿感冒来说吧,I11医把感冒分成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和署湿感冒等好几类,大家分不了这么清,至少也得分清寒热,否则治疗起来会南辕北辙,加重病情。

怎样才能判断你染上的是风寒感冒呢?简单来说,通常秋冬天出现的感冒大多是风寒感冒,因为空气比较冷,寒邪容易侵袭。这时候,如果你本来就比较劳累,再吹风受凉,就很容易感冒了。风寒感冒以后,你会觉得很冷,就想加衣服,或者裹上大厚被子,才觉得舒服点。你还会觉得头疼,浑身酸疼,后脑勺疼得难受,连脖子也觉得不灵活了,用术语说就是“后脑强痛”。你流出来的鼻涕,是清水样或者微微带点黄色。要是你只有鼻塞,本身不流鼻涕,但喝了点热开水就开始流清涕,这也是风寒感冒。不过,倒是一般不会发高烧,或者干脆不发烧。

如果有上面这些症状,基本上就HJ以确定是风寒感冒了。这时候,葱、蒜、姜等温热性质的食物,都是特别好的食材。这里我给火家推荐的是紫苏和生姜。感冒了喝姜汤,发发汗睡一觉就好了,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因为生姜可以发汗解表,帮助身体驱走寒邪。我相信这个道理不需要我多说,这里我想讲讲喝姜汤到底要不要去皮。

自然界的生物是很神奇的,它们也讲究一个阴阳平衡。姜肉是辛温的,而根据《医林纂要》“姜皮辛寒”的记载,姜皮是辛寒的,不利于发汗。因此,中医有“留姜皮则凉,玄姜皮则热”的说法。所以,如果我们是风寒感冒,需要把姜皮削去,只用姜肉。之所以推荐紫苏,是因为紫苏发汗能力很强,它有解表故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所以,它不仅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佐料,不仅能消除蚊虫叮咬的红肿,还能散寒治疗感冒、咳嗽。

1.紫苏水

材料:紫苏1小报,开水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紫苏叶洗干净。

(2)把紫苏叶放入杯中,加入开水,盖上盖子,焖泡3~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疏风解表、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

说明:尽量盖上盖子,防止紫苏中挥发性成分流失。

2.姜糖饮

材料:生姜一块,红糖3~5克

做法:(1)准备材料:把牛姜洗干净,去皮,切成片,然后用刀背用力把姜片拍散,以便姜汁更好地熬出来。

(2)砂锅中加入冷水,放入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5分钟左右。

(3)加入红糖,搅拌使其完全融化,即可关火。

功效:驱寒暖胃,适合风寒感冒者饮用。

说明:尽晕用砂锅熬煮,不能用铁锅。一定要趁热喝完,适宜少晕多次服用。

看感冒次数可了解免疫力

儿童的免疫力尚在完善中,也更容易生病,因此很多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到底吃什么才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或不得病。专家指出,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需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然后对症治疗才是关键。

搜狐名博博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海燕表示,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卫士,但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完善的,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每当一个感染性的细菌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把信息贮存起来,以防下一次的感染,并能对这种细菌发动较为有力的进攻。

所以,没有患感染疾病或很少患病的婴幼儿所拥有的免疫系统,比起经历过多次感染、而且在与病菌斗争的过程中增加了抗感染能力的成年人免疫系统要薄弱得多。所以,适当的生病不全是坏事,不用担心孩子生一两次病就是他的免疫功能有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判断孩子的免疫系统是正在完善之中还是有缺陷呢?刘海燕指出,家长可以注意观察孩子一年感冒的次数 ,来看看孩子免疫系统到底是否存在缺陷。0到2岁的孩子一年最多感冒7次,3到5岁最多6次,6到13岁5次(注:两次感冒时间相差一周以上才能算两次感冒)。如果超出上面的标准,或者上面各年龄段患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次数分别超过3、2、1次,就可以诊断孩子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那就要仔细检查发病原因了。 如果是先天免疫缺陷病,则是因为这类孩子是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

刘海燕建议家长,如果孩子反复感冒的话,最好先自我评估一下,改正一些错误的喂养方法和观念,尽量排除一些病因。要检查病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在临床上,大夫一般建议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贫血和营养不良,检查微量元素,看有没有钙、铁、锌的缺乏;必要时要拍胸片或做心脏 B 超,看有没有畸形存在。

小时候经常出湿疹的孩子,家族里有哮喘或过敏家族史的,要小心孩子也是过敏体质,要排除哮喘的可能。必要时,检查一下孩子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症用药。

儿童常用药,会买更要会吃

孩子生病,家长给孩子买药,看似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作为家长,如何正确的给孩子喂药其实比买药更为重要,在临床工作多年,我发现家长在给孩子喂药方面,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希望我们的文章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1, 不能和抗生素同服的药:活菌制剂(代表药物:治疗腹泻的妈咪爱,金双歧,思连康等;)

活菌制剂不能用开水冲,这个家长大多都知道,可是,他们同样不能和抗菌素合用,因为抗生素会将活菌破坏,降低其活性作用,所以,给孩子喂这类药时,一定要和抗生素差开吃。

2, 不能把胶囊打开的药:所有带胶囊的药物(代表药:感冒胶囊,抗生素胶囊)

胶囊剂的囊壳不但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还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是,许多小孩子不会吞咽胶囊,所以,这类药只适合大孩子和成人。尽量不要给小孩子买带胶囊的药,也不要把胶囊拆来给孩子喂药。

3, 不能弄碎的药物:肠溶类药物和缓释片类药物(代表药:肠溶阿斯匹林和茶碱缓释片)

肠溶阿斯匹林是治疗儿童风湿的药物,药物经过特殊加工,进入人体后是要求在肠道慢慢被溶解的,如果压碎了,药物在胃中就被破坏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儿童哮喘的茶碱缓释片或其他缓控释片,一般也不能压碎,这类药物也是特殊加工,被放入了特殊的“囊库”里,从而保证药物的慢慢释放,所以这类药物不能压碎了给孩子吃。

4, 不能加太多水的药:保护肠道黏膜药(代表药:思密达)

思密达是治疗儿童腹泻常用的药物,它的原理就是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但是这种药物要求一定的浓度,如果被放入过多的水,药物被稀释了,就不能形成保护膜了。配制这类药要严格按说明,而且要求空腹的时候给孩子喂。

5, 不能长期吃的药:维生素和矿物质类(代表药:维生素A和葡萄糖酸锌等):一些家长以为这类药物是“营养药”,吃多了不要紧,其实,这类药物也必须按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残疾或死亡。例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会引起发热、腹泻、中毒;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锌吃多了,会引起腹泻,呕吐甚至胃出血。钙给补充过多会引起便秘,高钙血症等。所以“营养药物”千万不能长期吃和大量吃。

6, 需要先做皮试的药物: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代表药:阿莫西林或头孢克洛),如果孩子从来没有用过这类药物,即使孩子不打针,吃这类药物之前,也应该先皮试,如果皮试阴性,才可以给孩子吃这类药;曾经用过这类药没有过敏,隔很长时间再用这类药物时,也要小心,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更为重要,如果孩子身上出皮疹了,一定要马上停止口服这类药物。

7, 需要定期化验血常规的药物,抗病毒药物(代表药:利巴韦林,更昔洛韦)

抗病毒药物是儿童常用的药物,可是他的副作用是引起白细胞的降低,如果这类药物需要服用一周以上,一定要化验血常规,如果白细胞降的太低,那就不能服用了。

总之,所有的药物都有它的配伍禁忌,家长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先看说明书,看清药物的服用方法,尽量避免多药连用。差开时间吃药(比如隔开半小时以上再吃另一种药物),是相对安全的一种方法。

孩子感冒后易发急性喉炎和中耳炎

现在是孩子感冒的多发季节。儿科专家提醒:孩子患感冒之后,父母要注意细心观察孩子是否因感冒而继发了“两炎”,即急性喉炎和急性中耳炎。

急性喉炎:孩子感冒后,最易发急性喉炎的是6个月至4周岁的孩子。因为该年龄段的孩子,喉部软骨尚未发育成熟,一旦感冒,咽喉充血、肿胀,造成咽喉通气不畅,呼吸困难。为了使呼吸道通畅,患儿会加剧咳嗽,此时,孩子的咳嗽声与普通的咳嗽声不同,因声带发炎、水肿,咳嗽时呈“空空”的声音,重者咳嗽声如“狗吠”。

该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受凉刺激所致,起病急并在夜间多发。孩子一旦继发喉炎,父母一定要让其及时就医。在护理孩子时,应尽量使其情绪稳定,避免烦躁不安及哭闹,以防呼吸困难加剧。

急性中耳炎:6岁以下的小孩耳朵与鼻咽部由一根管道相通,统称咽鼓管。孩子的咽鼓管相对较短,呈水平位走向形成类似一条直线,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很容易由此进入中耳,造成中耳发炎。

孩子感冒后继发急性中耳炎,多有发烧,症状较急,中耳道的炎性分泌物向外耳道渗出,呈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有异味。在未见到分泌物渗出之前,孩子多有耳朵疼痛及耳鸣。较小的孩子因不会诉说则表现为哭闹,或抓耳朵现象,这需要父母细心观察,以便及早治疗,否则可造成孩子鼓膜穿孔或拖延成慢性中耳炎,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利。

怎么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其实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都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说也比较容易被分辨出来,千万不可以使用相反的药物,不然不但不会有治疗的效果,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一定要区分开对症用药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生活中由于天气和穿衣方面的影响,我们难免会出现感冒的情况,但是不要看感冒是一种小疾病,也是不可盲目进行治疗的,因为导致感冒的原因不同治疗上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那么怎么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风寒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风热感冒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等。

这两种比较直观的对比如下:

1、汗:无汗是风寒,有汗是风热。

风寒感冒:无汗的感冒:发热(温度不会很高)、头痛、骨节酸痛、浑身疼痛。

风热感冒:有汗的感冒:发热(发烧较高)、汗出、恶风、恶寒。

2、痰:清稀——风寒,稠浊——风热。清稀的一般是风寒,稠浊的一般是风热。

3、鼻涕:清涕——风寒,黄涕——风热。

4、起因:劳累——风寒,便秘——风热。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都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说也比较容易被分辨出来,千万不可以使用相反的药物,不然不但不会有治疗的效果,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一定要区分开对症用药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