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值

2020-07-14

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值是临床上用于诊断血液病的参考依据之一。

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外周血细胞形态包括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血小板形态。{红细胞}:无核,直径6~9微米,双凹圆盘形,瑞氏染色呈粉红色,中央1/3处着色较淡。{白细胞}:1.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4.0~10.0)×10^9/L;2.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50%~70%,细胞大小为10~15微米,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多分为2~5叶,核染色粗糙,无核仁,胞质丰富,含细小的紫红色颗粒。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比值约为1∶13;3.成熟淋巴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蓝色胞质,内有少量嗜天青颗粒;4.成熟嗜酸性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呈镜片状,核染色质粗,胞质丰富,充满橘红色粗大、圆形的嗜酸性颗粒;5.成熟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核染色质细致,含蓝黑色的嗜碱性颗粒;6.成熟单核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不规则,核染色质粗糙、疏松,胞质呈浅灰色,胞质内可见细小如针样淡红色颗粒,原始单核细胞质内无颗粒。{血小板}:正常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1.5~3微米,呈小圆形,淡蓝色或淡红色,内有嗜天青颗粒。血涂片中常7~10个或以上,成小簇存在。

对于血压的测量,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1.检查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劳动,一般要求休息15分钟后进行采血;

2.冬季应使患者暖和后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再采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根据具体情况,尽量避免药物干扰。



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值相关阅读


铁蛋白低是有肿瘤吗

铁蛋白是我们体内一种用来储存铁元素的可溶性蛋白,它有一个标准的范围,如果说进行铁蛋白检测的时候,检测结果显示低于铁蛋白正常值,那就属于是铁蛋白低了。有传言说铁蛋白低就是肿瘤,这让铁蛋白低的患者十分担心。那么铁蛋白低是有肿瘤吗?

一、铁蛋白低是有肿瘤吗
  人如果患了肿瘤,那么体内的铁蛋白可能会降低,不过铁蛋白低并不一定是肿瘤,因为导致铁蛋白低的原因很多,并不是只有肿瘤这一个。比如说饮食习惯不佳,铁量摄入不足,慢性腹泻等,都是有可能引起铁蛋白偏低的,另外,缺铁性贫血,结肠息肉,痔疮等疾病也会导致铁蛋白偏低。
  二、铁蛋白低的原因
  1、饮食中缺少铁元素
  我们身体当中的铁元素都是来源于日常的饮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较多,比如说动物肝脏,菠菜等绿叶蔬菜,再就是鱼类和肉类,如果是日常饮食当中缺乏铁元素,那么就容易导致铁蛋白偏低。

2、慢性出血或失血过多
  如果有慢性出血的情况,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失血过多也会引起铁蛋白偏低。比如说月经大出血,或者是肠道出血等,都是引起铁蛋白低的常见原因。
  3、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导致铁蛋白偏低的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或者说有慢性腹泻的情况,就会造成摄铁量不足,或者是吸收不佳,这也就增加了患上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的机会。

4、肿瘤
  铁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假如说有铁蛋白低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上了某种肿瘤,可能是良性肿瘤,也可能是恶性肿瘤,需要及时的做相应检查,千万不能够疏忽大意。

铁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一些人群在医院做肝功能一类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自己有铁蛋白含量偏低的情况,不过可能在进行诊断时,身体还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良症状,所以这时一般就开始诧异到底是怎么发病的,那么铁蛋白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铁蛋白的标准含量
  铁蛋白是人们做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性指标,一般情况下女性铁蛋白的正常含量是12-150 ng/mL,而健康男性为12-300 ng/mL。如果低于这个范围的最低值,就说明存在有铁蛋白含量偏低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及时查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二、铁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1、不良饮食习惯
  如果在日常饮食中长期性缺乏富含铁元素的一类食物,就可能会让身体出现铁蛋白低的不良情况,因为体内的铁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摄入,并不能自己合成。

2、慢性出血
  若身体有慢性出血性疾病,或者失血过多,可能就会导致铁蛋白低的发生,比如女性月经量过多,或者患有消化道溃疡、痔疮或者结肠息肉一类疾病,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引起了铁蛋白低的症状。
  3、缺铁性贫血
  一旦患上缺铁性贫血,出现的最显著症状就是铁蛋白含量降低。除此之外,如果患上慢性腹泻,而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也可能会引起类似症状的发生。

三、铁蛋白低怎么办
  在诊断为铁蛋白低时,一定要及时补充铁质,可以选择服用铁之缘片等铁剂类药物,也可以从饮食方面做出改善,建议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可适当多吃鸭血、蛋黄以及各种动物肝脏,也可以多吃紫菜、芹菜以及海带等各种蔬菜,平时的调味品可选择吃芝麻酱,同时最好配合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对铁质的吸收和利用。

年轻人血液粘稠的原因

导致年轻人血液粘稠的原因常见的有,饮食习惯,比如经常吃肥腻、含糖量高的食物,是诱发血液粘稠的因素之一,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不但会使血压上升,连胆固醇和血糖值也会上升,这样就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最终血液变得粘稠。

现如今很多人年轻人经常熬夜、喝酒、加班等,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只会让疾病越来越靠近你,血液粘稠也称为血稠,在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是中老年群体的高发疾病,不过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血液粘稠的现象,那么,年轻人血液粘稠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食物油腻

肉类、油像这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还有饼干、蛋糕、果汁等含有大量糖分的食品会增加体内的中性脂肪。身体代谢中消耗不完的糖分不但会累积在肝脏中,变成中性脂肪,也会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样,吃太饱也会导致血液粘稠。

二、运动不足

运动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和糖分燃烧不充分,最终变成脂肪在体内囤积起来。另外,运动不足导致代谢机能下降,残留在体内的废物不能及时被排出也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

三、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不但会使血压上升,连胆固醇和血糖值也会上升,这样就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最终血液变得粘稠。

四、水分不足

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而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变得不足。当天气炎热,或者感冒发烧时很容易引起脱水时,在这些情况下血液就容易变粘稠。

五、饮酒和吸烟

过度饮酒和吸烟不但产生使身体“生锈”的活性氧(在生物体内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是形成老化的一个原因),还会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导致血液粘稠。

活性氧除了会受饮酒和吸烟的影响之外,也受到紫外线、压力、环境激素(在土壤、大气等环境中具有存在,进入生物体内会造成激素分泌失调的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若是活性氧在体内累积过多,会使身体的血液呈现酸性,加速老化。

患者出现什么不适表现需要到血液与肿瘤科就诊

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发生于造血系统的疾病。骨髓、肝脾淋巴结属于造血器官。

骨髓:内有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肝脾:肝脾也有造血功能(而且脾肿大尚有破坏血小板作用),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时(如骨髓纤维化)肝脾代偿性造血引起肝脾肿大。

淋巴结:为造血和免疫器官。淋巴结肿大---见于炎症(细菌或病毒)、结核、白血病、淋巴瘤或转移癌。

血液系统疾病时出现贫血(缺铁性、营养不良性贫血等)或红细胞过多(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可有乏力、易感冒等)或过多(炎症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出血)或过多(血栓形成)。肝和/或脾和/或淋巴结肿大,患者乏力、发热和/或反复发生肺炎、抵抗力下降、骨痛和/或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血液与肿瘤科患者常出现的首诊症状为:

1. 乏力:无特异性,但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均可出现乏力。

2. 头晕:常见于贫血、高血压或脑供血不足。

3. 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出血点或瘀斑、月经过多或反复不止。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

4. 发热、反复感冒、反复发生肺炎或泌尿系统感染:无特异性,但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因抵抗力下降常伴随发热。如易反复感冒、反复发生肺炎或泌尿系统感染等。患恶性淋巴瘤时患者常出现反复或周期性高热,常用抗炎药不能终止发热,必须确诊后进行化疗方可终止高热。

5.淋巴结肿大:患者常就诊于普外科、头颈外科或血液与肿瘤科。淋巴结肿大病因很多,做常见的原因为细菌、病毒感染、结核感染这些良性疾病。最担心的为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或转移癌所致的肿瘤性淋巴结肿大。

6. 反复高热合并淋巴结肿大:见于病毒感染、恶性淋巴瘤或白血病等。

7. 严重骨质疏松、骨痛或反复骨折:需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多发性骨髓瘤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终末阶段的恶性浆细胞病,患者不仅抵抗力下降,50%患者累及肾脏甚至发生尿毒症,80%患者可出现严重骨质疏松、骨痛或反复骨折。多发性骨髓瘤为我院血液与肿瘤科最具特色的疾病。。

8. 头晕、乏力、巩膜黄染: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常由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肿瘤引起,易合并血色素(或血红蛋白)下降、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等。

9.腹胀和腹部膨隆:常见于肝脾肿大、腹水等。可由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或其它恶性肿瘤引起。也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

10. 消瘦或体重下降: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良性病及恶性肿瘤。需进行空腹血化验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11.包块:颈部包块—常为肿大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等。

乳腺包块—乳房内可触及无痛的肿块,较硬,可活动。

腹部包块——可为肿大的肝脾或腹腔淋巴结或其它包块。

恶性包块——性质硬、触之不动、无痛或轻微疼痛,常生长迅速。

12. 常规查体血常规检查出现异常:红细胞(或血色素或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需保持在正常范围,超出正常范围(过高或过低)均为病态,需要到血液与肿瘤科就诊以查明病因,以免延误诊断。

13. 常规查体肿瘤标志出现异常:最常用的空腹血肿瘤标志化验检查为肿瘤四项,CEA、AFP、CA199分别为消化道、肝脏及胰腺肿瘤的检查,CA125增高最常见于卵巢肿瘤。这些项目轻微增高时需动态观察,如出现动态倍数级地不断攀升需进行胃镜、肠镜、腹部CT等检查以确诊。

14. 慢性疼痛: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反复发作,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但是有些是癌症的信号。例如腰痛长期胀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尤其出现血尿、腰部肿块,提示肾癌。长期胸痛,可轻可重,反反复复,伴随咳嗽不愈,这些可能是胸部肿瘤的症状。

15. 吞咽梗噎感:进食时觉得食物在食管某处有短暂停留,有时好像食管内有吞咽不完的食物,常常觉得有某种东西贴附在食管壁上,吞咽不下。进食时胸骨后有轻微不适或疼痛,吃粗、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或持续时间延长。这些是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16. 慢性咳嗽及咳血:长期吸烟,反复刺激性咳嗽治不好或痰中带血,逐渐发展,可出现声音嘶哑和气紧或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有时反复发作的肺炎,警惕是肺癌症状,

17. 长期便血:长期大便变黑呈柏油状或粪便上附有鲜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特别是在一般饮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药物后也不易止住时,是很重要的消化道肿瘤症状。

18. 长期排便异常:表现为肛门坠胀,有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黏液或带血,大便变细,排便困难,以至不能排便排气,这些往往是大肠癌的表现。

19. 血尿:多为肉眼血尿,不伴有疼痛或任何不适症状,常呈间歇性发作,时有时无,可自行停止而不被注意,有时反复发作。应警惕泌尿系统肿瘤。

20. 鼻出血和鼻塞:擤鼻时鼻涕中带血或痰中带血,或开始为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时有时无,可有长期鼻塞,类似感冒老不好,尤其伴随听力下降,耳鸣,警惕鼻咽癌。

经济舱综合症是什么

经济舱综合症,即是ECS(Economic cabin syndrome),当患者长途旅行(超过4小时),乘坐经济舱,狭小座位,不动,下肢静脉血淤滞进而凝固,导致下肢深静脉内血栓 ,中间休息或飞机降落后,下飞机活动,血栓脱落,顺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现在已知有1%到2%的航班乘客有可能发生这种被称为“血栓形成倾向”的病症。这种病症的病因之一可能是F2基因发生突变,F2基因的功能是制造血凝素,血凝素是一种凝结的蛋白质,它可以释放大量蛋白质分子,形成血凝块。

这一研究是由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儿科系和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共同进行的。“经济舱综合症”去年因一名妇女在乘坐从澳大利亚至英国的航班途中死亡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该病症是指在航班坐舱内的座位上长时间静止不动从而导致膝盖和小腿形成血栓。它有可能在任何级别的舱位上、身体处于长时间弯着的姿态时发生。据认为,干燥、循环利用的空气会使血液更粘稠,更易形成血凝块,从而加重这一病症。

另据英国医学周刊《刺血针》5月份公布的研究表明,十分之一的长途航班乘客发生会血栓现象。伦敦大学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穿着特制弹力长筒袜的人则不会发生血栓现象。另外,有“血栓形成倾向”遗传史的人在长时间休息时应避免吸烟并进行适当活动。另外,口服避孕药对易患这种病症的妇女来说,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日本大冢制药公司日前发表的一篇学术报告说,饮用含有糖分和钠成分的离子饮料,有助于防止在长时间乘坐飞机时容易发生的“经济舱综合症”。

据报道,该公司在日美航线上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饮用这种饮料的乘客与不饮用这种饮料的乘客相比,排尿量少,体内摄取的水分多20%,抑制了血液黏度的升高,从而减少了血栓的发生。

“经济舱综合症”亦称“旅行血栓症”,发病机制是:由于在飞机上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姿势和缺乏运动,并且飞机内湿度低、气压低,乘客体内的水分容易消失,致使血液黏度增高,最后形成血栓。这种病症早有发生,但最近几年才在世界上引起重视。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在长途飞机旅行中穿着弹性长袜有助防止“经济舱综合症”。

据新西兰一位外科医生称,在乘坐飞机进行长途旅行时,由于腿部得不到足够的运动,因此血液循环不畅,这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在乘坐飞机时穿着弹性长袜并进行适当的运动,血栓形成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