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的治疗

2020-07-14

乙型流感的治疗方法,首先就是西药治疗,包括病毒唑以及奥司他韦,除此以外,还有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等等;而在中药方面,主要包括小儿病毒颗粒,还有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等。西药见效快,但副作用多,建议借助中药来进行治疗。

乙型流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症状,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视的,一旦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遭受到严重的伤害,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那么,乙型流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了解一下!
  1、西药治疗
  乙型流感可以借助西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通常比较快见效,不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治疗乙型流感的西药,通常包括:小儿氨分烷胺颗粒以及病毒唑,还有奥司他韦等等,而小儿氨分烷胺颗粒这种药物含有金刚烷胺,可以对亚一甲型流感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此以外,患者在服用病毒唑等等这些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西药的时候,有必要注意一下,小心孩子的肝脏以及肾脏有可能会受到损伤。此乃治疗乙型流感的西药的不良反应。
  2、中药治疗
  对于乙型流感这种疾病的治疗,建议患者最好还是采取中药治疗,尽管见效可能会慢一些,但是副作用会少得多。通常来说,治疗乙型流感的中药,具有整体调节的效果,还有多靶点进行抗病毒的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所以使用中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无疑是更加安全有效的。
  常用于治疗乙型流感的中成药,包括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以及小儿感冒颗粒等等。建议患者有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切莫自己擅自服用。
  除此以外,建议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务必要充分卧床休息,切莫经常熬夜;饮食习惯方面,建议多一些吃那些清淡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切莫吃那些辛辣以及刺激的食物,也不可以吃那些生冷以及油腻的食物。



乙型流感的治疗相关阅读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

很多人都会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淆,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流感疫苗主要是用来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如果平时体质比较差,冬春季容易感冒的话,建议最好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行性感冒的发生。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虽然要比普通感冒更严重,主要表现为高烧、肌肉关节痛、头痛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对于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流感是可以自愈的。只有高危人群,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
  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一般是老年人、婴幼儿、医务工作者、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患有肝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这些人由于抵抗力比较低,很容易被病毒感染。因为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出现重症流感合并肺炎的概率会比较高,所以推荐这些高危人群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可以防止病情发生传播等情况。接种流感疫苗也是比较经济,预防重于治疗,有利于身体健康。
  接种流感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1.对鸡蛋和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是不能接种。
  2.接种前半个月内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就需要推后接种。
  3.接种完疫苗后要多喝水,注意休息,观察体温变化,如有不适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4.平时多喝水,清淡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5.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病毒的种类有很多,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都会变化,所以流感疫苗要一年接种一次。

流感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因为流感这种疾病和其他的感冒症状很相似,因此想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并不容易,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患上了流感危害性要比普通的感冒严重得多,因此针对于流感这种疾病我们更需要多去了解,才可以保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那么流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呢?

流感的症状
  据分析,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4月之前是流感发生的高峰期。而现在正处于这高峰期之中,大家一定要对流感格外留心。那么究竟感染流感有什么症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单纯性流感
  单纯性流感常常会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常有喉咙疼、干咳、鼻塞、流鼻涕等的不适症状。而在发病之后的3到4天,患者全身症状会有所消退,咳嗽、鼻塞症状逐渐会消失。
  2、肺炎性流感
  肺炎性流感常见于老人与小孩之间,实质是指并发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是持续高烧不退、咳嗽甚至出现咳血的现象。严重者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3、中毒性流感
  表现为持续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死亡率高。
  4、特殊人群流感
  儿童流感
  主要表现为轻度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以及头痛,少数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老年人流感
  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病情多为较重、病情发展较快,也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流感病程呈自限性,无并发症的患者通常5~10天可自愈。但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干扰素药理及分类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它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英文名称为Interferon,简称IFN。干扰素是195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的。他们把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小鸡细胞,结果发现这些细胞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流感病毒,并且能干扰其它病毒的繁殖,因此,他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干扰素”。以后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机体对入侵的异种核酸(包括病毒)都产生干扰素以进行防御。当机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它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防御系统。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抗原性和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IFN-α、IFN-β、IFN-γ三大类(IFN-ω属于IFN-α家族,其结构和大小与其它IFN-α稍有差异,但抗原性有较大的不同)。现在公认IFN-β和IFN-γ只有一个亚型,而IFN-α有约二十余个亚型。

由人体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为IFN-α,又称人白细胞干扰素。由于其蛋白分子的变异和肽类氨基酸序列第23位和第34位的不同,又可分为:α-2a(23位为赖氨酸,34位为组氨酸)、α-2b(23位为精氨酸,34位为组氨酸)、α-2c(23位和34位都为精氨酸)三种。α-干扰素作用最强。其作用机理在于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直接杀灭病毒,而是与细胞膜接触并在细胞内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即抗病毒蛋白(AVP),后者可抑制病毒mRNA信息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干扰素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还能诱导蛋白激酶及2'5'寡腺苷合成酶(2'5'AS)的产生,然后2'5'AS激活一个内源性核酸内切酶降解病毒RNA,同时蛋白激酶能灭活核糖体合成2所必需的酶,从而使蛋白合成减少,病毒生长受到阻抑。干扰素对β细胞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起抑制或增进作用,如干扰素浓度高时有明显抑制抗体反应,临床应用大剂量IFN-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可使血清IgG、IgM异常升高者得到改善或恢复,其作用亦系干扰素抑制β细胞的作用,使浆细胞制造免疫球蛋白抗体过多现象得到缓解所致。干扰素对效应细胞的作用,它可以增加组织相容抗原-Ⅰ(HLA-1)的表达,这些抗原对杀伤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是十分重要。

由人纤维母细胞产生的为IFN-β,又称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其结构与IFN-α相似。干扰素β-1α是一个含166个氨基酸的重组糖蛋白,β-1b是一个含165个氨基酸的重组蛋白,二者均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它们已被FDA批准用于多发性硬化症复发期与复发缓解病人,以减少临床发作频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由特异性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为IFN-γ,有报道证实IFN-γ有增加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作用,而IL-2又可增加有丝分裂刺激淋巴细胞诱生IFN-γ,故IL-2与γ-IFN在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和协调作用。

干扰素(IFN)最初是因其抗病毒活性而应用的,它们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活性,干扰素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引起一系列的细胞效应:诱导某些酶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增强免疫活性,包括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加强T淋巴的特异性毒性作用。重组干扰素α-2b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从大肠杆菌获得的,属于天然存在的小蛋白分子家族,由病毒感染和其他诱因引起的反应性细胞分泌,它可用于许多肿瘤的治疗,也可用于传染性疾病,慢性乙型肝炎和尖锐湿疣的治疗。干扰素γ-1b是不同于其他干扰素的重组多肽,可激活吞噬细胞并在其中产生代谢物,对多种微生物具有毒性作用。用于减低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相关的感染频率和严重程度。

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有益胎儿

接种流感疫苗不仅有助于预防流感,对于怀孕的母亲来说,还有奇特的作用!美国最新公布的几项研究成果显示,孕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仅对孕妇本人有益,也会为胎儿提供免疫保护,有助于降低早产率,预防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的现象。

美国最新公布的几项研究成果显示,孕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仅对孕妇本人有益,也会为胎儿提供免疫保护,有助于降低早产率,预防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的现象。

美国研究人员在费城举行的美国传染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几项相关研究称,孕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母婴均有益。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美国埃默里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6410名新生儿的医疗数据。其中,15%的新生儿妈妈在怀孕期间注射了季节性流感疫苗。结果显示,这些新生儿妈妈们生产时出现早产和婴儿出生体重过轻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产妇。

参与这项研究的流行病学专家说,在流感季节的传染高峰期,与未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孕妇相比,那些接种疫苗的孕妇的早产风险要低70%,婴儿出生体重过轻的概率也会降低70%。

在另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孕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还可降低婴儿出生后的住院率,婴儿在6个月和1岁时的住院率可分别降低85.3%和78.9%。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孕妇罹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会降低30%,同时她们的孩子出生后患感冒的风险也会降低63%。

尽管如此,目前孕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比率并不高。因此,参与上述几项研究的研究人员也呼吁,有必要加强宣传孕妇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益处,以使更多的孕妇愿意接种疫苗。

如何对待干扰素引起的流感样症候群

流感样症候群是干扰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个别病人可有恶心、呕吐症状,就像得了流感一样,因此被称为“流感样症候群”。

流感样症候群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体质、剂量大小有关。轻者仅有轻度头痛、乏力,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肌肉和关节疼痛。干扰素的流感样症候群是干扰素治疗初期的免疫反应所致,发生率达70%以上,首次注射时最严重,大多发生于注射后3~6小时。

继续应用后因其所产生的“习惯性”症状逐渐减轻,在注射3~5次后大多数患者不再发热,但少数病例可长期发热,甚至持续至疗程结束。

减轻干扰素流感样症候群的方法是:

①聚乙二醇干扰素每周注射1次,注射时间最好选择周末休息日;普通干扰素隔日注射1次,注射时间最好选择睡前,使流感样症候群发生的时候患者能够好好休息,减轻症状。

②在注射干扰素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去痛片、扑热息痛等),以减轻流感样症状,但要注意的是服用解热镇痛药应视流感样症候群的轻重而定,不要长期服用;

③多饮水、多休息。对个别反应强烈而不能耐受者,应考虑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