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适应障碍

2020-07-14

治疗适应障碍,首先需要进行环境治疗,帮助患者脱离那种导致患者发生精神创伤的环境;其次是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主要治疗手段,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心理支持;最后,就是药物治疗,需要针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症状选择对应的药物。

现实生活之中,由于很多意外的发生,导致了一些患者出现了适应障碍这种不良症状,从而给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怎么样治疗适应障碍?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适应障碍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治疗的目的,往往就是需要帮助患者提高一些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从而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患病以前的水平,以防止发生恶化又或者是慢性化。
  1、环境治疗
  适应障碍患者需要尽可能脱离那种导致患者出现精神创伤的环境,转移或者是消除刺激源。
  2、心理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往往是治疗适应障碍主要的治疗手段,通常需要根据患者以及患者病情的特点进行一些指导性的咨询活动,除此以外,还有支持性心理疗法以及短程动力疗法,还有认知行为疗法等等,通过支持以及疏泄,还有鼓励以及指导等等方法,从而可以帮助患者摆脱痛苦,认识疾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适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人格缺陷的患者,务必要进行一些认知方面的疗法,首先务必要帮助患者清楚地了解自己对于应急事件的认知评价,再就是告诉患者认知评价,也就是说各种想法是引起不良情绪反应和行为的一些表现,帮助患者改变这种不利于适应的这种认知观念,让患者学会应急处理各种有效的认知和行为技能,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运用。
  3、药物治疗
  这方面,通常就是对症治疗。在抗焦虑不安方面,建议使用一些抗焦虑药,倘若患者抑郁症状比较突出,那么就需要服用一些抗抑郁药。不过,药物只是辅助治疗,低剂量、短疗程使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治疗。



怎样治疗适应障碍相关阅读


根据病情症状特征辨别心理疾病

躯体是物质的,从本质上说躯体疾病就生物疾病,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还可以通过现代科学仪器,进行系统检查,对躯体的正常与否作出质化和量化的描述,从而提供正确诊断的依据。

而心理疾病因为它是精神心理的问题,是非物质的,因此它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直接、那么具体了。给人的感觉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当前也还没有一种有效的仪器对心理疾病进行测试。测谎器可以算是一种心理仪器,但也不适用于心理疾病的诊断。

对心理疾病我们只能靠临床中的经验,总结它的规律,辨别它的特征,进行诊断。所以说心理医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经验科学。在临床中,我经常需要到临床各科进行会诊,每一次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位患者到底是躯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

这是首先必须确定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研究他是何种疾病。最后确定诊断,确立治疗方向。所以,认识心理疾病的特征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据。

心理疾病都有共同的症状特征,这是我们辨别心理疾病的实质性依据,是诊断的首要条件。

一、症状散乱无系统性

依据统一机体的原理,任何刺激都可能触发身体各部分发生反应,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常说:“一处有病,全身不适”。这就使得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而无系统性可言。如果患者的症状包含两个以上系统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心理疾病的可能。

 二、症状飘逸无规律性

刺激反应引起人的生物反应,包括特异性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同时又可以引起心理反应。因此,心理疾病从总体来看,其症状可以在心理和躯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甚至两者兼有。这就使病情和病状变得更加复杂,如云彩般飘浮不定,无明显的规律可言,令人难以捉摸。

三、症状起伏无时限性

一般而言躯体疾病多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感染―发病―治疗―康复。而心理疾病则多是由多个周期或多个时段组成,症状发作多与生活事件等心理刺激因素有关。症状起伏,发无定时,没有明显的时间限制。心理疾病可以即时发生,如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抑郁障碍等。也可以中断一段时间后,再次发病。

四、症状变幻无预感性

心理疾病还具有症状变幻不定的特征,表现为断断续续,时好时坏,或此起彼伏。一会儿这里不舒服,一会儿那儿又痛。病情不仅与心情有密切关系,有时甚至与天气变化也有关。难于预测。

五、症状性质无固定性

非心理疾病的症状性质是比较稳定的。而且一般来就,那儿有问题,那儿就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心理疾病症状性质很不稳定,如腹部有一个包块,不久又消失了。本来确定为颈椎病,不久复查病灶好像又不见了。明明是“高血压”的,有时忘了服药,一测血压又不高。化验检查单,有时“阳性”,有时又“阴性”。临床中发现这类情况,应注意心理疾病的可能。

怎样防止青少年犯罪行为

防止青少年犯罪,要针对其犯罪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其中包括:

1、纠正家庭教育的失误。一旦发现子女有犯罪倾向,全家应高度重视。对无法继续上学者,应力争安排工作,不能任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家庭要保持良好的气氛,对孩子亲切关怀,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要根据具体情况协助他们制定生活计划,并督促其实施。

2、高中阶段的学习问题要予以特别注意。学校不宜分什么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对非重点班的放任自流的忽视。学校应着重加强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法律和人生观的教育。在抓尖子生的同时也要抓差生。随便开除差生或勒令差生退学均不可取,这样容易把他们推向社会,推向犯罪。

3、有精神病态或人格缺陷的青少年,应及早到医院诊断和治疗。家长平时应细心监护,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4、彻底扫黄,取缔黑社会团伙,移风易俗,改善社会空气,防止精神污染。据调查,有1/4的青少年罪犯接触过淫秽书、画、录像,足见这些东西对青少年腐蚀之大。

5、对失足青少年予以理解、帮助和教育:大多数犯罪的青少年,一旦被拘留或送入工读学校,往往感到悔恨。他们多愿意反省自己的过错,改过自新。政府应不失时机的给予适当教育。亲友也要积极配合,做争取工作。当他们重新回到社会时切不可歧视他们,应欢迎他们,关心他们,并安排适当的工作。如果对他们淡然视之或冷眼相看,可能令其滋长破罐破摔的念头,不但不利于教育,还有把他们再度推向犯罪的可能。

哪些现象是老年人心理失常的表现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表现,首先是思维与行动上一致,做事有条不紊,善始善终,处理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灵活性,能正常友好交往。如果做事杂乱无章,思维混乱,有头无尾,性情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就是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以前思想稳定,有应变能力,对发生的事能及时判断处理,进入老年期后变得神经过敏,稍有波动则大惊小怪,疑神疑鬼,情绪不稳,这也是心理失常的一种表现。

记忆力与思维能力是智力是否衰退的根本标志。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事物前总体记忆是清晰的,而对具体数字与细节往往不易记住,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是生理上的退变,属正常现象。如果是前记后忘,或者是反复唠叨,则是老年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此外,老年人情绪稳定,乐观愉快,说明心理状态是正常的。如果喜怒无常,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灰心丧气,悲观厌世,都属不正常心理。

一般认为,老年人尚有判断事物的经验,行动自觉,有明确的日的,能率直表白自己的态度,能灵活选择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判断事物优柔寡断,摸棱两可,莫衷一是,哼哼哈哈,则是大脑衰退的表现。

要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必须及时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调节。事实证明,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延缓老年人的大脑衰退,减少老年人的身心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隔代教育利与弊

如今,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忙、婚姻变故等原因,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老一辈,尤其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把很小的孩子放在祖父母们家里,与父母长期分开,爷爷奶奶等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但这背后却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无法避免的隔代教育

狭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外出打工或出国读书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照顾。广义的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帮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或跟年轻父母住在一起,如果孩子发生重大事情,年轻父母会在身边,祖父母成为协助角色。

很多人说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不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老人对待孩子更有爱心和耐心,免去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所以老一辈们不得不面对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的现实。

在照顾孩子方面,老人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老人更有耐心。老人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有着平和的心态,这是年轻父母比不了的。比如,当孩子哭闹要买一样东西时,比较讲原则的老人就会慢慢跟孩子讲,为什么不能买,其实孩子也明白大人的心思,自己哭闹也无济于事,慢慢的心情就会平复下来。但年轻父母遇到孩子哭闹时,由于赶时间,心情急躁,只有用呵斥、打骂等暴力来解决问题。

其次,老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年轻父母不太愿意陪孩子玩,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游戏过于单调,孩子在一边玩,父母却在看手机、刷微博微信等。而此时,祖父母则更愿意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互动,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好处,特别是在孩子3岁以前是最需要陪伴的,祖父母的陪伴恰恰满足了孩子这一心理需求。

再次,老人经验丰富。老人照顾了一辈子孩子,有较多的育儿经验,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更放心,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份亲情和足够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

当心三个弊端

第一、溺爱和放纵。有时孩子一哭,祖父母就心疼。其实,孩子很聪明,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老人就会心软,就没有原则了,容易导致过度溺爱和放纵。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觉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如果有一天他到社会上,发现别人不围着他转,就会无法适应,那时再让他重新适应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过分溺爱和放纵不仅仅存在于隔代教育中,亲子教育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包办代替,会妨碍孩子的独立性。有些祖父母太心疼孩子,孩子还没觉得渴和饿的时候,就主动给予。孩子得到提前满足,就不会去发展自己的心理需要,坐享其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做家务,连自己的桌面、床都不整理。由于长辈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

第三、过分保护。祖父母带孩子,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所以常把“慢点跑”、“不能碰”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需要冒险和创新,只有这样他才能扩展视野。很多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没机会跟小朋友玩,结果长大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才能双赢

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两只大手,只有二者配合、共同教养,才能实现共赢。必须明确一个前提———隔代教育要协助亲子教育。老人要将教育孩子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年轻父母,让孩子形成明确的家庭等级观念,当祖父母和爸爸妈妈意见不统一时,要听爸爸妈妈的,这时家里才会形成恒定的权威和统一,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而且,年轻父母相对来说更能狠下心建立规则,如果祖父母能配合年轻人“立规矩”,忍住冲动,就更容易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另外,最为强调的是在生命早期,从出生到三岁,还是以母亲抚养为主。老人家可以作为辅助抚养者存在,以便熟悉和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好准备。稳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婴儿的安全感。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被敏感的妈妈逐渐了解和确认。良好的母婴互动满足了婴儿的全能感需求,使他感觉到世界是被自己所控制的。否则,不断地更换抚养者,因不是以婴儿的需求为前提,就会给婴儿带来非常混乱的早期体验。这些过度的挫败,最严重的有可能损伤了婴儿的大脑自我调整的功能,使得他们表现的过于敏感、易激惹和难以安抚。所以,即便是孩子需要交托给长辈照料,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为了重获安全感,有些孩子会向祖父母示好,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是一种本能。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当看到孩子更依赖长辈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这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因失落和嫉妒祖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过于坚持让孩子服从;以忽视、惩罚让孩子向自己示好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情绪表达不当的外显行为,是以破坏关系、情绪难以自控为特征的。所以,调整好父母自身的情绪,才是保证隔代抚养有效的重要前提。

最后,老人要学会做好“第三方”。比如,年轻父母管教孩子时,祖父母不要插手。年轻父母训孩子,不仅是因为孩子犯了错,更是在培养孩子懂规则、守规矩。此时,老人需要做好“第三方”角色,协助年轻父母解决、调停问题。而不只是出于心疼孩子,没有原则地保护孩子,拉偏架,反倒搞得一团糟。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