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2020-07-14

微笑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说法,但是医学上并没有这个术语。患者往往内心有强烈的痛苦体验,但表面上却很平静,甚至微笑,这在自尊高或文化程度高的人身上很常见。这样的人往往不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一些病情严重危险的病人假装放松,实际上是在为自杀做准备。

微笑抑郁症属于抑郁症的一种,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它会引起成年人的潜意识左前刹车,导致自卑。因此,在遇到笑脸抑郁症的健康状况时,必须及时治疗,同时进行心理调适。患者家属也应给予笑脸抑郁症患者最大的鼓励。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那么,微笑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人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产生心理压力,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就会引起抑郁症,抑郁症是多种类型的,微笑抑郁症就是其中之一。微笑抑郁症是怎么回事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微笑抑郁症是城市白领中常见的一种抑郁症。由于工作或礼仪的需要,大多数人白天都会保持微笑的状态,所以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此会增加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形成抑郁。微笑抑郁症会导致自残和自杀,患者长期处于消极悲观的状态,陷入自卑,甚至产生绝望。
  微笑抑郁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只有正确认识疾病,才能及时治疗,不清楚抑郁症患者,才能去医院做相关检查,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该及时检查,以避免疾病的严重性,危及健康。只有选择合理的方法,微笑抑郁症才能及时摆脱疾病。因此,对于患者,必须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
  抑郁症对人体危害很大。它会引起人体顽固性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失眠、睡眠困难、早起或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差等,因此,抑郁症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加以治疗,以便及时消除。对于看心理医生国人还很排斥,但是微笑抑郁症耽误不得,患者或是身边的人都要注意,应及早治疗。



微笑抑郁症是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心理疾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加,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以及重大灾害、经济危机的爆发等,使得国民心理疾患和社会问题日益凸现。

中国心理疾病前三位是抑郁、焦虑和失眠。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从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工棚里的农民工,到白领、政府官员、企业精英,各阶层的人都面临着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排名中国疾病总负担之首,约占20%。每年约有160万人因心理问题引发社会问题,甚至构成犯罪,社会危害很大。

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主要为“六大缺失”。

一、轻松感缺失 呈现普遍紧张焦虑状态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竞争面前,人们心理放松、宣泄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少,无法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据《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为基础的调查中,61%的人感到压力较大,近2/3的人产生职业倦怠。尤其在警务、医护人员、高层管理者等职业群体中,70%-80%的人都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记忆力衰退、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

 二、公平感缺失 呈现群体心理失衡状态

由于当前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人们在资源占用、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现事实上的不公平,往往在比较中产生相对剥夺感和失衡心理。加之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各种不平衡、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给公众,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失衡。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三、安全感缺失 呈现公众信任危机状态

在社会转型期,几十年来传统的价值观、就业模式、保障体系等,一下子发生了急剧变化,使得人们对未来的安全预期缺乏、对未知的担忧恐惧、对变化的心理准备不足和对多元化的心理认同不够,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信念和诚信危机。近年来发生的瓮安、石首等地的群体性事件,都有着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社会心理背景。

 四、幸福感缺失 呈现精神空虚迷茫状态

2006年对北京白领阶层社会调查显示,认为与过去5年相比,生活幸福指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36%;离婚夫妻中,81%是因感情折磨而存在心理问题。这说明,当追求和拥有财富不再只是满足生活的必须,而是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和炫耀时,精神就会更加空虚、痛苦和迷茫。比如,近年来屡屡曝光的演艺明星吸毒、同性恋,就是追求病态精神刺激填补自身空虚心灵的例证。

五、归属感缺失 呈现社会边缘人群状态

人口流动范围加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加之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们增加更多的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无助感。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城市,生活着很多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或称心理“无根”人群,他们的存在和不断扩大,对城市而言是潜藏着一定风险,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六、同情感缺失 社会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和歧视

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常因“羞耻感”而不能及时就医,延误了诊治。而且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也导致了心理精神疾病复发率增高。

莫把抑郁症当成躯体病

王女士无诱因出现厌食、恶心、嗳气、腹胀、便秘等症状,认为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四处检查,未发现问题。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抗抑郁药,上述不适症状消失了。

王女士的现象并不少见。王女士患的是抑郁症,其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和行为障碍,除此之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即抑郁症的生物学症状。若不结合心理学症状,将识别困难,治疗缺乏针对性,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涉及的方面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各部位的疼痛或不适感。多见于头颈部、背部和四肢,患者一般很难具体描述清楚,是一种沉重感、发紧感、忽冷忽热感,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无法减轻,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胃肠道症状。如口干、发苦、腹胀、便秘、腹泻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是抑郁症最突出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食欲下降,没有胃口,饮食无味,无进食的欲望,体重下降明显。

3、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最突出的是心悸、心慌、出汗、发麻、尿频尿急等。有的患者总觉得胸前不适,难以忍受,担心自己患了“心脏病”,惶惶不可终日,紧张不安,坐卧不宁,度日如年。由此患者可产生疑病观念,进一步了抑郁情绪。

4、睡眠障碍。其特征性是入睡困难,早醒,醒后再难以入眠,此时心情为一天的最低点,抑郁的一切症状都加重。呈现出“晨重夕轻”的规律性变化。有的既不失眠,也不早醒,而是睡眠过多。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醒后仍觉得精力不足,疲乏无力,萎靡不振。

5、性欲减退或消失。这一点对于已婚患者更为明确。患者缺乏兴趣,不能唤起性欲,感到非常痛苦。

总之,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比较复杂,与心理症状一样,构成了抑郁症的症状群,为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此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对于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检查仍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均发现:孩子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异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于男孩。因为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而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给予引导和鼓励烦恼期就会过去的。但是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郁障碍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而在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努力的自己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其次,在家庭方面,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似乎关系不大,母亲如果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于孩子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是,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危险性,且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排序中,影响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不见又不散。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的时候,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所以某种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孩子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症状,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远离同伴,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容易陷入抑郁的思维中。他们也容易怀疑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对环境事件充满担心,常处于强烈的应激和焦虑、唤起状态,使自己深陷抑郁的情绪而出不来。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他们会过度消极悲观的认为这种坏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反复出现,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将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那么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也更容易抑郁,这更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应试教育的良性引导,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是他依然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最后,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在这方面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有极显著的差异。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是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身体缺陷的情况下。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孩子越关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它方面,兴趣和热情骤减,越关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难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难感受到乐观积极的未来,越来越感觉:我是不好的,我没用,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亲近大自然可助降低抑郁风险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漫步大自然明显有利于精神健康,可帮助降低抑郁症患病风险。这一发现为缓解城市化对人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个途径。

随着城市化发展,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疾病患病率明显增长。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进行的这项新研究旨在探明接触大自然与精神疾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让两组健康的研究对象散步一个半小时,一组是在长有橡树和灌木的草地上,另一组是在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上。在散步前后,研究人员测量了他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并扫描了他们的大脑。

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下散步后大脑前额皮质区的神经活动减少了,而城市环境下的散步则没有这种效果。前额皮质区是抑郁性沉思时大脑最活跃的部位,这一区域的神经活动被认为与精神疾病患病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说明亲近自然的确会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自然能让人心情愉快起来。

研究人员指出,城市规划者有必要认识到接触自然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城市环境中保留一些自然区域,可能有利于居民的精神健康。

心情不好也会生病

病由心生,就是指由于心理、精神、情绪、压力等导致的身体疾病,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病例。

孙某,女,40岁,河北邯郸人。当时正是8月份,北京酷热难当,可她却穿着羽绒服,里面还有毛衣。手里拿着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说怕冷。她已经看了不少中、西医大夫了,光手里的处方就一沓。遇到这种难治的怪病真是考验人的时候。这么多专家都看过了,我就能有什么好办法、好秘方吗?只好在问诊上多下功夫,一边聊一边问,她那朴实的老公在旁边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说她从结婚嫁过来以后就不和村里任何人来往。我可不是心理学家,但这句话起码说明她是很不正常的,高度怀疑这就是病因。于是,在开了中药处方逍遥散以后(不开药估计她就更没有信心了),我特别嘱咐了“两打”疗法,一是打太极拳,一是打麻将(不知不觉与人交往,避免过度自闭)。

这个病例我一直在用心观察,与她老公保持电话联系,几个月后,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夏天,其表现已经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情绪导致的疾病也要分不同情况,自闭的患者想办法让他与人多接触;爱生气的患者想办法让他高兴,遇事想开些;胆子小易受惊吓的患者,也容易得病,《黄帝内经》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要想办法让他变得胆子大些,遇事不再那么紧张恐惧,等等情况,不一而足,这属于中医的“以情胜情”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