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漾奶怎么回事

2020-07-14

婴儿漾奶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其中生理性原因包括体质因素、奶粉过敏和喂养不当,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担心和治疗,只需要日常注意即可。病理性原因包括疾病引起和肠胃功能紊乱,建议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婴儿在出生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母乳喂养,这样可以补充充足的营养,但有些婴儿在吃完母乳或奶粉后,可能会出现漾奶的情况,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后会比较慌张。实际上,如果漾奶的次数并不频繁,一般不需要特别担心,但如果比较频繁就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那么,婴儿漾奶怎么回事呢?
  一、婴儿漾奶的生理性原因
  1.体质因素
  本身每个人的体质和生理结构就有所不同,所以婴儿会出现漾奶,可能是体质因素所造成的,有的婴儿天生食管就比较狭窄,且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所以在吃完奶后,就很容易出现漾奶的情况,这种现象一般不会对生长造成影响,通常会自行得到改善。
  2.奶粉过敏
  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来说,奶粉的选择就很重要,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奶粉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如果婴儿本身就属于过敏体质,那么在吃一些奶粉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过敏现象,例如打喷嚏、湿疹、漾奶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后,建议需要谨慎选择奶粉,以免奶粉过敏。
  3.喂养不当
  大多数婴儿会出现漾奶都是喂养不到所造成的,如果本身喂奶的时间就不定时,有时吃得太多,有时吃得太少,就会导致胃的运动缺乏规律性。除此之外,如果在喂奶的前后哭闹,就可能导致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吸入大量的空气,从而出现漾奶的现象。
  二、婴儿漾奶的病理性原因
  1.疾病引起
  本身婴儿的抵抗力就是比较弱的,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例如肠胃受到了病毒的侵扰,就可能出现感染,从而患上一些疾病。那么在喂奶的时候就会出现漾奶的现象,而且是呈现喷射状,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
  2.肠胃功能紊乱
  很多刚出生的婴儿都很容易出现漾奶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婴儿本身肠胃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所以就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肠胃蠕动比较慢,所以消化速度也很慢。而且本身婴儿的胃肠并不是垂直的状态,而是水平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储存食物是很不利的,所以会很容易出现漾奶。



婴儿漾奶怎么回事相关阅读


断奶方法有哪些

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后就需要断奶,而断奶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比较痛苦的,在断奶的时候妈妈乳房胀痛,宝宝因为吃不到母乳哭闹、伤心,妈妈也会比较揪心,那么科学的断奶方法有哪些呢?

一、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
  为宝宝断奶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慢慢减少喂奶的次数,比如可以先从每天减一顿奶开始,同时要注意增加相应的辅食,一周之后再减一顿奶,同时加大辅食的量,慢慢的向断奶过渡。
  二、应该先减白天再减晚上
  给宝宝减少喂奶次数的时候,应该先从白天开始减少,因为白天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但是晚上宝宝对于妈妈的依赖比较大,如果先从晚上开始减奶,会让宝宝哭闹不已。

三、先做体检再断奶
  妈妈想要给宝宝断奶的时候,应该先为宝宝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身体状况比较好,才能断奶,如果宝宝患有疾病是不可以断奶的,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而且也会增加断奶的难度。
  四、多花时间来陪宝宝
  断奶期间,妈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陪着宝宝,给宝宝更多的关心和照料,这样可以把宝宝不安、哭闹等情绪降到最低。有些妈妈为了更好的断奶,往往会把宝宝交给家中其他的人,自己躲出去,这会增加宝宝断奶的抗拒心理,宝宝哭闹地会更加严重。更不可以采取在乳头上涂抹苦、辣食物的方法,这会让宝宝有一些不愉快的体验,宝宝对妈妈的安全感和信赖感会降低。

五、断奶要果断不拖延
  有些妈妈在断奶的时候,会因为宝宝的哭闹而心软,断了几天后,又会让宝宝再次吃母乳,过一段时间后继续断奶,这样反反复复的断奶,更容易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不良刺激。

小孩吐奶是什么原因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出现过吐奶的症状,不过随着宝宝不断的长大,这种情况也会越来越少,那么你知道小孩吐奶是什么原因吗?下文就带你去了解一下它的秘密。

一、吃奶时吃进去太多空气
  宝宝吃奶的时候如果说吃进去太多的空气,那么就容易出现吐奶的现象。很多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都是边吃边哭,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很不舒服,或者吃进去很多空气,此时应该要把他们抱起来,拍拍奶嗝,这时候有吐奶现象也没事。

二、喂奶的姿势不正确
  小婴儿刚出生不久,大多数都是采用母乳喂养的,这对宝宝的健康也有好处。不过在给宝宝喂母乳的时候,必须要找一个大人和孩子都感觉舒服的姿势,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这个姿势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喂奶的姿势不正确,那么很容易导致宝宝吐奶,妈妈要及时调整。
  三、吃奶吃的太急
  有些小宝宝可能因为饿的太久,吃奶的时候吃的很急,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吐奶现象,而且他们往往是边吃边哭。这时候妈妈应该要先抱一下宝宝,安抚他们的情绪,之后再进行喂奶,这样可以减少吐奶现象。

四、吃奶吃得太多
  有一些小宝宝每一次吃奶都吃很多,这样也是容易发生吐奶情况的,而且对宝宝的肠胃也很不好。建议让他们少食多餐,这样可以减少吐奶现象,也有助于宝宝的肠胃健康。
  五、生理性吐奶
  宝宝的胃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大人的胃部是垂直的,而宝宝的则是水平的,这样一来,胃容量就会减少很多。而且这么小的宝宝,食管的肌肉张力不好,贲门也很松弛,总是关不紧,食物也就很容易流出来,从而导致吐奶。

宝宝吐奶什么原因

吐奶让很多的宝宝会感觉非常不舒服,故而很多的宝妈也在寻找较为合适的方法尽量减小宝宝吐奶的次数。有不少宝妈认为宝宝吐奶只是喂奶过多所造成,其实宝宝喉咙上火也有可能会造成吐奶,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宝宝吐奶呢?

1.宝宝喉咙上火
  幼小的新生儿在喉咙上火会出现粘液,却无法将粘液吐出口外,在喝奶时会把粘液连同乳汁一同吐出。故而在出现宝宝吐奶时宝妈应查看下喉咙是否有发红、干涩等上火现象。
  2.吸入过量空气
  很多的宝宝在吸奶时会重复吸气与出气的动作,在重复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会随着宝宝的吸吮而进入胃中,这就容易导致出现吐奶现象。大量的胃部粘液以及奶渍残液也会随着宝宝吐奶而排出。这时宝妈可以将宝宝竖抱起来,轻轻拍打其后背以帮助宝宝排除体内多余吸入的空气。

3.牛奶蛋白所引起的敏感反应
  在奶粉中富含大量的牛奶蛋白成分,有些宝宝对于牛奶蛋白较为敏感,故而在喝奶粉时有可能会引起大量吐奶现象。这时宝妈需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可抗过敏的奶粉。

4.宝宝胃部与喉部发育不全
  新生宝宝之所以易发生吐奶现象是因为胃部横躺处于不不稳定的状态,一喝奶就易造成奶汁与母乳回流。另外,新生儿的喉部发育要略高于成年人,因其较高的位置会在喝奶时产生空隙,故而易引起回流现象。这时宝妈需要注意在喂奶时抬高婴儿的上身位置,并且控制奶瓶的流速。
  喉咙上火、吸入过量空气、牛奶蛋白所引起的敏感反应、宝宝胃部与喉部发育不全等各种不同的原因都有可能会造成宝宝出现吐奶的现象。宝妈在宝宝吐奶时需要及时调整喂奶的方式以及喂奶的量。

婴儿吐奶怎么办

吐奶是婴儿发育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年龄较小的婴儿,在吃完奶后就会有奶水从嘴巴里吐出来,这种现象看似比较简单,也很正常,但是如何处理不当的话,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婴儿的呛咳,甚至窒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婴儿吐奶怎么应对吧。

1、婴儿吐奶从鼻子出来的,家长要护理好吐奶的婴儿,尽量避免奶水从鼻子中出来,如果奶水从鼻子中出来,也要及时将婴儿抱起来,清理鼻子,让婴儿呼吸通畅。
  2、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孩子的脸侧向一边。
  3、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在孩子躺着时,可以把孩子头部垫高一些,或者直接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4、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三十分钟进行,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三十分钟做,用勺先一点点的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5、吐奶后,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适当喂一些,但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的食物。
  以上就是关于婴儿吐奶的应对方法,家长们要格外注意,处理不当是十分危险的。

大姨妈来了还能喂奶吗

大姨妈来了还能喂奶吗?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女性,她们的排卵期和月经恢复的时间相对较慢一些,有些哺乳期的女性,来了月经之后很担心母乳的营养会有所下降,宝宝吃了之后不利于健康,那么,大姨妈来了之后还能继续喂奶吗?

大部分的产后妈妈在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月经量会比平时的多一些,等到第二次月经来的时候,基本会恢复正常,因此妈妈不必过分紧张,也无须治疗。当月经来潮时,哺乳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

这种乳汁有时会引起婴儿消化不良症状,但这是暂时的现象,待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无论是处在经期或经期后,都无须停止喂哺。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哺乳期来了月经,母乳便没有营养,甚至对宝宝有毒,必须断奶。这种说法不科学。正常情况下,产后11天至4个月母乳质量最好。月经来潮后,乳汁比平日浓缩,所含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无害处。

为了避免乳汁浓缩和成分改变,母亲在月经期可多喝点开水,多吃些鱼类、牛奶、禽肉和菜汤等。产后4个月月经来潮亦不必断奶,奶量不够,可添加牛奶和米糊等辅助食品。如至产后8个月月经来潮,则可给宝宝断奶,逐日减少吃奶次数,增加辅助食品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