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症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2020-07-14

由于多种因素,比如家庭,学校等,对青少年或者成年初期人群的心理影响,社交焦虑症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无法融入社会,进而被社会抛弃,给国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去判断自己以及周围人是否已经患有社交焦虑症,除了专业测试,我们也可以从日常行为的观察,精神状态的测试来进行预防和解决。

日常生活中,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对于疾病的测试方法患者还是需要了解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社交焦虑症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1、可以专业测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专业测试,在临床上专家测试社交焦虑症,会常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测试,主要通过软件的测试、计算得出患者的标准分,并根据标准分。专家对患者进行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层次的划分,然后根据评分标准,以及根据主治医生的经验,来对患者的虑症状进行判断。在一些商店等公众场所打电话,询问都困难的人群,他们极有可能是患有社交焦虑症
  2、日常行为观察:首先当我们可以从日常行为仔细观察判断,如果出现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甚至不停的搓手顿足,或者感叹不已、哀愁,并且眼睛、面肌、手指肌肉出现紧张颤抖、疼痛等,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过分警惕的表现也要引起注意,当出现为惶惶不安、容易受惊吓、尤其对外界轻度刺激出现惊跳反应,睡不着、容易惊醒激惹。
  3、可以从精神状况测试:如果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头晕头痛、流大量汗、面色无故发红或苍白、嘴巴干、胃恶心不适、腹泻、尿频等症状,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及时找医生诊断。对当时处境有强烈的恐惧,并且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或者明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就是无法控制。



社交焦虑症的测试方法有哪些相关阅读


什么是浮躁心理?如何调适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其产生原因,在于社会变革期由个人的攀比心理造成,表现为乱碰瞎撞、炒股摸奖、跳槽等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浮躁心理主要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引起,因此可以引导其进行自我调适:

1、忌攀比:“人比人,急死人”。当事者通过攀比,产生对社会生存环境的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

2、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当事人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蛊惑的躁动化社会心态驱使下,他们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即为了金钱。但他们的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特别容易陷入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

3、给自己准确定位:如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格局,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百万富翁也不能保证他永远挥洒自如。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因此,给自己准确定位,保持头脑清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能泰然处世,杜绝浮躁心理的发生。

离退休老人会出现什么样的异常心理呢

社会上离退休老人越来越来多,可是伴随而来的却是老年人心理疾患的日益增多, 他们到底容易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异常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孤独寂寞心理:从岗位上退下来,离开了习惯的集体,离开了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看到子女和邻居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好像被抛到了生活之外,常常感到空虚、孤独寂寞。

2、烦躁不安心理:性情急躁、心烦意乱是退休人员中常见的心理特征。主要是社会角色的改变,感到自己的地位越来越差,甚至一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接踵而来,让人难以接受。加上生理上的变化,承受力开始下降,致使心绪烦闷,焦躁不安,甚至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3、沉湎往事心理:离退休后随着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其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影响也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身体上的衰老,给老年人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他们甚至感到“一切都过去了、活着没啥劲了”,于是将自己封闭起来,在往事回忆中打发时光,寻找安慰。

4、自卑多疑心理:一些职工退休后生活无人管,药费无处报,意见无处提。于是,觉得“人走茶凉”,自己在单位里已无足轻重,因而产生自卑感。加上生理状态的改变,认识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身边发生的一些事,甚至疑神疑鬼的,怀疑别人对自己不怀好意,进而使自己远离群体,成为孤家寡人!

5、恐惧紧张心理:人到老年后,生理机能明显衰退,因此对自身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十分敏感,生怕患上什么不治之症,甚至有一天会死去,心理负担较重。

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由日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经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

治疗原理:

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把它看作是相当佛禅的“顿悟”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⑴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神经质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得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疾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

⑵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

⑶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服从、忍受,就是顺应自然。”

2.“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⑴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⑵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事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

森田疗法的适应证

各种神经症(疑病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各种心身疾病、胃肠神经症、失眠症、伴有神经症症状的躯体疾患。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较广,它较多地用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具体参考的指标有:

(1)家庭成员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无效;

(2)症状”在某人身上,但是反映了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

(3)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4) 家庭对于患病成员的忽视或过分焦虑于治疗;

(5) 家庭对个体治疗起到了阻碍作用;

(6) 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

(7) 个别心理治疗没有达到预期在家庭中应有的效果;

(8) 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

(9) 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慢性化精神疾病病人的家庭。

家庭治疗的禁忌症是相对的,只有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病人中,先不考虑首选家庭治疗。

总之,家庭治疗主要用于核心家庭中,即父母与子女住一起的家庭。父母不能应付孩子的“问题”行为(问题常常与交流障碍有关),家庭针对某一个问题存在“替罪羊”时,家庭治疗有效;如果有其他肯定的精神病理问题,如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家庭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舞动治疗在医院心理科的应用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舞动治疗有着其独特之处,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以及创造力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在身体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情感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并且赋予人治疗方法与工具宣泄通过语言所不能或不足够表达的各种情绪,如愤怒,失望等; 在精神层次上,舞蹈治疗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当传统的心理治疗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治疗病人时,舞蹈治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治疗是相辅相成,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避免了因为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舞动治疗以身心关系为核心,通过动作这种独一无二的载体,让患者从身体感受和象征意义两方面表达内心,从而令患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意识过程做出全新的解读,更能在情绪、认知和身体感受三方面的体验上实现成功整合。

舞动治疗在20世纪初就可以找到它的起源,起源于欧洲兴起于美国,几乎所有的舞动治疗先驱都是以现代舞舞者的身份开始了舞动治疗的生涯,他们更加关注于通过舞蹈来表达自我和探索,是一种内在舞蹈。在早期都是围绕着接受人潜意识作为探索和反思方式的环境中,19世纪晚期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的革命性工作,深刻地影响了舞动治疗界。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当精神分析师鼓励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而舞动治疗的先驱们开始鼓励用身体作为类似表达形式的载体。玛丽安·切斯也是一位舞者,被誉为“舞动治疗之母”,她被身体和心理的互动深深打动,便离开舞蹈表演,完全将精力聚焦在如何将舞蹈使用在心理治疗中,先驱们在早期的舞动治疗中带入了对个人动作偏好和状态不评判的态度,更加强调了个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舞动治疗被真正使用于帮助人们心理成长,是在二战后,大批的战后退役军人饱受战争创伤,为帮助其重新建立新生活这些人接受了个别分析和辅导但发现效果不佳,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开始尝试新的方式,舞动治疗便是其中之一。舞蹈对身心的治疗作用被发现和认可,并渐渐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在9·11事件发生后,舞动心理治疗得到了一次实战检验的机会,很多人通过舞蹈,把之前很多言语不能表达的情绪宣泄出来,回归到正常生活。目前在美国有6所大学,开设了舞动治疗的专业课程。舞动治疗虽然在欧洲和美国已非常流行,但在中国还处于零散和起步的状态,这次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在培训首批舞动治疗师后,将把舞动治疗引进成都的临床治疗。

这样的方式让很多人在情绪和生理获得了很大疏解。由此切斯被邀请至各个医院工作,在20世界40年代左右,舞动治疗主要被应用于精神科医院,切斯主张通过舞蹈和动作来建立关系以及共情于他人,她将该治疗性运用在医院的患者身上,随着镇定剂的发明与使用,精神患者借着该药物的帮助,得以让自己的生理和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身体活动的范围有所扩大,使得更多的精神患者有机会参与舞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方式得以表达和发展。在舞动治疗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整合了心理学类知识逐渐演变为体系化的学科,在前人经验的延续和后续者的努力及更多心理工作者的加入,舞动治疗理论和运用得以不断完善。

我会发现他们的恐慌来自于不了解,不知道这种方式可以为自己做什么,一提到舞动他们首要的反应是我不会跳舞,事实上更多的是他们内在有一个批判的声音就是:我是不好的,我的动作很难看,没有人可以接纳我。即使有着担心他们也再鼓起勇气尝试与我工作,我想这种勇气来自于他们自身就有的力量和推动力,慢慢的他们知道了舞动治疗不是老师教跳舞,没有美丑的标准,每一个动作都是自己存在的表现,通过动作也可以被理解被看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积极的探索自己。医院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药物和舞动治疗的结合运用下获益。

我认为在舞动治疗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为:

1、人格的部分是相对恒定,而作为人,身体动作、灵魂、大脑存在于其中是不断连接互动的,这让我们意识到同一空间中的三种形态是完整不可分割,其中任何一个形态都会直接影响到另一种形态里的体验。而舞动治疗则是帮助这三种形态达到统一性。

2、功能性和表达性的动作呈现了我们的人格、集体潜意识以及个人的发展史。身体有记忆且有主动性,跟随身体让其找到自己的主题、创伤、模式及阻碍,这些需要被我们真实的看见和尊重,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疗愈性。

3、动作起源于生命早期,早期动作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动作建立的信任安全的关系则是自我健康发展的基本,而这也是治疗性关系的基本。

4、表达性动作是潜意识传达信息的通道,就像“自由联想”,而身体韵律、动作形态以及在空间的表达都将意识和潜意识的信息形态变得更加具象化,这是一个内在参与的过程,不断地提升我们的觉醒程度。

5、当我们觉知阻碍化的模式等,可以在自身动作基础之上去创造和发展,帮助我们重建与内心本质的连接,促进深层次整合。

6、在动作表达中慢慢的会学习到,内在多种层次的信息包括情绪感受与动作是同步的,会相信身体动作是一个更自由、更和谐、更完整生命体系的基石

以上是经过长期的工作和学习总结出来的几项基本原则。而舞动治疗师需要一个至少三年左右体系的理论培训,其中包含了大量动作分析的内容,而理论经由身体体验才能直接内化,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同时需要长期的舞动治疗个人体验以及案例督导。

舞动治疗是舶来品,在中国发展仅处于初期,因为不普遍性和内地市场发展的良莠不齐,导致很多人对舞动治疗认知还停留“它只是发泄,神经一样的跳舞等、参加一两次舞动治疗的体验就可以自称为舞动治疗师”的水平上。而在国内心理科医院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