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水强迫症

2020-07-14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讲话时吞咽唾沫,或者是经常吐口水,有时讲一句话都要断几次,还经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这就是人们紧张的表现,过分焦虑之后造成的不自觉的举动。那么,什么是口水强迫症?

一、什么是口水强迫症
  每个人都会有口水,但是口水强迫症的患者总觉得口水比别人多一些,怎么吞都吞咽不完,并且生怕流出来,造成难看的模样。同时,也担心别人看到自己吞咽难堪的模样而过分担心,造成社交恐惧。
  二、口水强迫症的症状
  1.吐口水
  患者总觉得自己的口水比较多,所以第一个症状就是把这些多余的口水吐出来,并且不停的要吐口水。
  2.食欲不振
  患者除了吐口水就是不停地吞咽口水。那么,口水吞咽的多了就会造成肠胃不适,从而导致食欲不振。

3.社交恐惧
  因为患者会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人越多,吞咽口水的次数就越多,心情就会越来越紧张,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就会出现社交恐惧,想要马上离开。
  三、缓解口水强迫症的方法
  1.建立自信心
  口水强迫症的患者一般都有社交恐惧,对自己没有信息,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告诫自己跟常人无异,这点很重要。

2.主动出去社交
  口水强迫症的患者会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从而刻意避免自己与他人进行交往,所以为了缓解这一症状,患者应该主动克服心理障碍,多出去社交,与他人交谈。
  3.学会发泄情绪
  患者通常会隐藏自己的状态和情绪,一直躲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个时候就要多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且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开心就是开心,生气就是生气。



什么是口水强迫症相关阅读


孕妇的心理特征

妊娠最初的3个月

孕妇的心理波动往往是随着妊娠反应出现的。起初,她可能只是凭想象感觉着腹内的小生命,想象着他的模样,甚至想象着把他拥抱在怀里的感受。无疑,此时的心境是无比甜蜜的。不久,她开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使她疲惫不堪。于是她开始感到抑郁和烦恼:担心怀孕的失败,恐惧分娩的痛苦,忧虑腹内胎儿的健康,甚至产生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焦虑。总之,这最初的3个月中孕妇的内心体验是矛盾的,既高兴又忧虑,心理上存在众所周知的“早孕抑郁”。

妊娠中期的3个月

随着妊娠的继续进展,孕妇的情绪起了变化,妊娠初期出现的不适症状逐渐消失了,食欲和睡眠又恢复了正常。尤其是胎动的出现对未来的母亲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胎儿实实在在地活着,并且以他的能力向他的母亲自我介绍,这对孕妇是一个极大的安慰,怀孕失败的恐惧骤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幸福和自豪的感觉。所以说,妊娠中期这3个月是孕妇心理上的黄金时期。

妊娠最后的3个月

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中,孕妇重新感到压抑和焦虑,身体内出现的种种更大的不适,使她们开始为分娩和胎儿是否健康而担心,这时,她的精力往往都投注到胎儿身上。随着预产期的迫近,她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孩子早点出生,以解除负担。这种焦急不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孕妇对分娩的惧怕心理。

什么是催眠治疗

一、什么是催眠治疗

在各种心理治疗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催眠治疗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催眠,广义上指人类活动中与催眠现象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巫术、气功、瑜伽、禅修、冥想、宗教、人体特异功能、各种神秘现象等。狭义的催眠是指催眠术实施的过程。被催眠和自我催眠是生物本能之一,生物通过催眠躲避危险、自我保全、维持健康、延续生命。催眠术是催眠师使被催眠者进入并保持于催眠状态特殊的方法,以实现预设目标,如治疗疾患、沟通情感、破译秘密、表演特技、开发潜能等。催眠状态是指催眠术中被催眠者进入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受暗示性明显提高,能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暗示指令;催眠师则能有计划地调控被催眠者的感受阈限和忍受阈限,使之呈现出清醒状态下不可思议的功能。

 二、催眠治疗的适用人群

催眠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公众往往认为催眠就是“催人睡眠”,把催眠治疗当成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实际上,催眠治疗的适应证远不限于睡眠障碍。催眠治疗师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症等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三、催眠治疗的操作技术

在催眠师的诱导下,接受催眠者的意识由清醒变得恍惚,进而如醉如痴,其身体或柔若无骨而瘫软在床,或坚如木石而足以载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惟命是从,心无旁骛。催眠结束后,被催眠者由混沌状态逐渐恢复意识,似大梦初醒,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印象模糊,恍如隔世,通常的体会是:“像睡了一大觉,舒服极了!”

四、催眠治疗的注意事项

催眠师的任务是为人解除痛苦,带来放松和快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帮助其睡眠。治疗前,催眠师与被催眠者都要相互信任,消除误解,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被催眠者要解除身心约束、排空大小便、妥善处理好随身物品。治疗中,被催眠者身体放松,呼吸平缓,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彻底进入全身心的休息状态。催眠实际上较睡眠更为有效,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治疗结束后,催眠师要将被催眠者逐步唤醒,并与其讨论治疗体验。通常,很多人在治疗后感慨:“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真不愿醒来啊!”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一、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3个表现

1、本症本症多在3—5岁时起病,女孩多见,患儿智力发育正常,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学校或对陌生的人。

2、少数患儿正好相反,在家里不讲话而在学校里讲话。缄默时与其他人交往,可用做手势、点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最简单的单词来回答问题。待学会写字后,偶尔也可用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3、这类患儿在上学前不易被父母发现,患儿不愿与不熟悉的人讲话,常被父母认为是胆小、害羞的缘故。直到上小学以后,表现为不愿回答任何问题,不愿与其他同学交谈,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才被发现。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学习成绩好坏不一,部分患儿拒绝上学。

 二、病因

选择性缄默症多发生于敏感、胆怯、孤僻性格儿童,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家庭封闭、很少接触外界造成的,长期的“老—小”关系,也有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初次离开家庭、环境突变等而起病,部分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治疗

儿童缄默症是属于心理障碍,在治疗上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成人切记:对孩子的缄默症状不易过多注意,不要强迫他们讲话,更不要斥责他们。来到学校后,孩子不愿意说话,老师就不应该总是叫孩子回答问题,但可以让他积极参加小朋友的集体活动,耐心引导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当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或和其他孩子交往时,要给于鼓励、赞扬,只有这样,孩子在交往中才会逐渐讲话,切忌粗暴批评和粗暴干预,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强化他们的缄默症状。

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戏。家庭教育目的是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如孩子主动与客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以适度的鼓励,不强迫孩子说话;家庭游戏:邀请孩子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不鼓励孩子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对,以增加孩子的焦虑,诱导鼓励孩子交谈。来客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终,孩子在学校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1、避免精神刺激 对处在语言发育期的儿童要尽量避免各种精神上的刺激。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 适当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3、转移法 对患儿的缄默不要过分注意,避免强迫讲话而造成情绪上的进一步紧张,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可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孩子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

4、行为矫正 以正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情绪松弛的基础上,孩子的嘴刚张口讲话,就给与奖励和鼓励;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让孩子说话。

5、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抗焦虑药。

儿童期的选择性缄默症只要治疗及时,多数患儿可治愈,一般数月、数年后可恢复正常言语及社交功能,预后较好。极少数可持续到成年。那些有人格缺陷家族史的患儿预后较差。

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不变的真理。那么,养生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陆游是个长寿诗人,著作颇丰,长寿而目力不衰,70岁以后仍能“蝇头细字夜抄书”“孤灯对细字”,实为奇迹。究其原因,除了勤于锻炼与作息规律外,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读书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脑为元神之府”,就是讲人体精力与脑力,直接影响人的整个机体。调查发现,大多数喜欢读书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较发达的脑神经,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旺盛不衰。生命在于运动,脑力也在于活动。读书治学,有助于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控制能力。

读书能延年益寿。美国的人口学者在预测寿命时,给勤奋学习的人加了3岁。日本专家发现,人群中寿命最长的是哲学家。

读书有益于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见疾病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许多疾病可通过心理治疗不药自愈或早愈,许多疾病又会在心理状况不佳时乘虚而入或进一步恶化。这样的例子古已有之。春秋时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怀才不遇,积郁成疾,看了不少医生也没治好,后来对孔子的书产生了兴趣,研读之后,忧虑病渐渐地不药而愈了。

我认为读书是可以健身的。读优美典雅的诗篇,有利于胃病的愈合;读幽默小品之类的书,有助于神经衰弱的医治;读小说能使病人精力集中,有助于康复。我无法想象,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人的一生将会怎样度过?书籍不但给人以文化教养,还兼有迅速抚慰、消除紧张心理的效果,哪怕是随意翻翻,也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遇到不平、不满、吃亏的事要学会宣泄和转移。俗话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如果想不开,自寻烦恼,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那只能气死。

——文史学家史树青

那么,如何选书、读书呢?

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应细加选择,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无限的读书当中去。各种图书评论、友人的推荐是应当参考的,建议不妨先从经典读起,从名家读起,毕竟好的东西不会过时。在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时候要有所取舍,进行精读与略读。有的书籍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应该细读;有的书籍仅为娱乐之用,就应当粗读、泛读。当然了,何种书宜精读,何种书宜泛读,是要我们好好甄别的。

 为何读书能养生祛病?

读书是一种涉及人们整个身心的活动。当排除所有的杂念,沉迷于书的世界里时,不仅可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放松和精神享受,起到调达神志、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当工作生活尤其是疾病压力加大、精神感到紧张的情况下,适时读一些好书,就会使自己超越现时处境进入到书中的世界,心理上的压力被缓解了,可获得心情上的放松,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精神往往会随之而变得愉快、振作和积极。

少帅张学良自“西安事变”后便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达数十年之久。大半辈子过着软禁生活的张学良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书籍,心灵得到洗礼,从而悟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感叹。张学良的寿命长达百岁余,究其长寿的“秘诀”之一,则是潜心读书、养生修性。

读书,特别是阅读那些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书籍,等于与大师进行对话,与智者进行交流。阅读经典著作,即使感受不到文学大师的境界,但是通过不断理解,依旧可以得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只要一册在手,你就完全沉浸在“淡泊、宁静”的境界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忘却了世间的狂热与冷酷,忘却了人间的红尘扰攘与物欲横流。正如杨绛说:“书的境地呢,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金庸也说:“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

什么是口水强迫症-乡间郎中

什么是口水强迫症

2020-07-14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讲话时吞咽唾沫,或者是经常吐口水,有时讲一句话都要断几次,还经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这就是人们紧张的表现,过分焦虑之后造成的不自觉的举动。那么,什么是口水强迫症?

一、什么是口水强迫症
  每个人都会有口水,但是口水强迫症的患者总觉得口水比别人多一些,怎么吞都吞咽不完,并且生怕流出来,造成难看的模样。同时,也担心别人看到自己吞咽难堪的模样而过分担心,造成社交恐惧。
  二、口水强迫症的症状
  1.吐口水
  患者总觉得自己的口水比较多,所以第一个症状就是把这些多余的口水吐出来,并且不停的要吐口水。
  2.食欲不振
  患者除了吐口水就是不停地吞咽口水。那么,口水吞咽的多了就会造成肠胃不适,从而导致食欲不振。

3.社交恐惧
  因为患者会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人越多,吞咽口水的次数就越多,心情就会越来越紧张,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就会出现社交恐惧,想要马上离开。
  三、缓解口水强迫症的方法
  1.建立自信心
  口水强迫症的患者一般都有社交恐惧,对自己没有信息,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告诫自己跟常人无异,这点很重要。

2.主动出去社交
  口水强迫症的患者会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从而刻意避免自己与他人进行交往,所以为了缓解这一症状,患者应该主动克服心理障碍,多出去社交,与他人交谈。
  3.学会发泄情绪
  患者通常会隐藏自己的状态和情绪,一直躲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个时候就要多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且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开心就是开心,生气就是生气。



什么是口水强迫症相关阅读


孕妇的心理特征

妊娠最初的3个月

孕妇的心理波动往往是随着妊娠反应出现的。起初,她可能只是凭想象感觉着腹内的小生命,想象着他的模样,甚至想象着把他拥抱在怀里的感受。无疑,此时的心境是无比甜蜜的。不久,她开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使她疲惫不堪。于是她开始感到抑郁和烦恼:担心怀孕的失败,恐惧分娩的痛苦,忧虑腹内胎儿的健康,甚至产生莫名其妙的压抑和焦虑。总之,这最初的3个月中孕妇的内心体验是矛盾的,既高兴又忧虑,心理上存在众所周知的“早孕抑郁”。

妊娠中期的3个月

随着妊娠的继续进展,孕妇的情绪起了变化,妊娠初期出现的不适症状逐渐消失了,食欲和睡眠又恢复了正常。尤其是胎动的出现对未来的母亲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胎儿实实在在地活着,并且以他的能力向他的母亲自我介绍,这对孕妇是一个极大的安慰,怀孕失败的恐惧骤减,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幸福和自豪的感觉。所以说,妊娠中期这3个月是孕妇心理上的黄金时期。

妊娠最后的3个月

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中,孕妇重新感到压抑和焦虑,身体内出现的种种更大的不适,使她们开始为分娩和胎儿是否健康而担心,这时,她的精力往往都投注到胎儿身上。随着预产期的迫近,她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孩子早点出生,以解除负担。这种焦急不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孕妇对分娩的惧怕心理。

什么是催眠治疗

一、什么是催眠治疗

在各种心理治疗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古老的催眠治疗。催眠治疗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催眠,广义上指人类活动中与催眠现象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巫术、气功、瑜伽、禅修、冥想、宗教、人体特异功能、各种神秘现象等。狭义的催眠是指催眠术实施的过程。被催眠和自我催眠是生物本能之一,生物通过催眠躲避危险、自我保全、维持健康、延续生命。催眠术是催眠师使被催眠者进入并保持于催眠状态特殊的方法,以实现预设目标,如治疗疾患、沟通情感、破译秘密、表演特技、开发潜能等。催眠状态是指催眠术中被催眠者进入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被催眠者受暗示性明显提高,能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暗示指令;催眠师则能有计划地调控被催眠者的感受阈限和忍受阈限,使之呈现出清醒状态下不可思议的功能。

 二、催眠治疗的适用人群

催眠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公众往往认为催眠就是“催人睡眠”,把催眠治疗当成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实际上,催眠治疗的适应证远不限于睡眠障碍。催眠治疗师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症等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三、催眠治疗的操作技术

在催眠师的诱导下,接受催眠者的意识由清醒变得恍惚,进而如醉如痴,其身体或柔若无骨而瘫软在床,或坚如木石而足以载人。被催眠者对催眠师惟命是从,心无旁骛。催眠结束后,被催眠者由混沌状态逐渐恢复意识,似大梦初醒,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印象模糊,恍如隔世,通常的体会是:“像睡了一大觉,舒服极了!”

四、催眠治疗的注意事项

催眠师的任务是为人解除痛苦,带来放松和快乐,恢复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帮助其睡眠。治疗前,催眠师与被催眠者都要相互信任,消除误解,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被催眠者要解除身心约束、排空大小便、妥善处理好随身物品。治疗中,被催眠者身体放松,呼吸平缓,精神集中,杂念减少,彻底进入全身心的休息状态。催眠实际上较睡眠更为有效,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治疗结束后,催眠师要将被催眠者逐步唤醒,并与其讨论治疗体验。通常,很多人在治疗后感慨:“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意犹未尽,真不愿醒来啊!”

自恋的表现形式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

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 “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一、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3个表现

1、本症本症多在3—5岁时起病,女孩多见,患儿智力发育正常,主要表现为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但这种缄默有选择性,即在一定场合下讲话,如在家里或对熟悉的人讲话,而在另一种场合就不讲话,如在学校或对陌生的人。

2、少数患儿正好相反,在家里不讲话而在学校里讲话。缄默时与其他人交往,可用做手势、点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见,或用“是”、“不是”、“要”、“不要”等最简单的单词来回答问题。待学会写字后,偶尔也可用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3、这类患儿在上学前不易被父母发现,患儿不愿与不熟悉的人讲话,常被父母认为是胆小、害羞的缘故。直到上小学以后,表现为不愿回答任何问题,不愿与其他同学交谈,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才被发现。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学习成绩好坏不一,部分患儿拒绝上学。

 二、病因

选择性缄默症多发生于敏感、胆怯、孤僻性格儿童,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家庭封闭、很少接触外界造成的,长期的“老—小”关系,也有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初次离开家庭、环境突变等而起病,部分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治疗

儿童缄默症是属于心理障碍,在治疗上应以心理治疗为主。成人切记:对孩子的缄默症状不易过多注意,不要强迫他们讲话,更不要斥责他们。来到学校后,孩子不愿意说话,老师就不应该总是叫孩子回答问题,但可以让他积极参加小朋友的集体活动,耐心引导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当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或和其他孩子交往时,要给于鼓励、赞扬,只有这样,孩子在交往中才会逐渐讲话,切忌粗暴批评和粗暴干预,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强化他们的缄默症状。

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戏。家庭教育目的是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如孩子主动与客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以适度的鼓励,不强迫孩子说话;家庭游戏:邀请孩子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不鼓励孩子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对,以增加孩子的焦虑,诱导鼓励孩子交谈。来客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终,孩子在学校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1、避免精神刺激 对处在语言发育期的儿童要尽量避免各种精神上的刺激。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 适当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3、转移法 对患儿的缄默不要过分注意,避免强迫讲话而造成情绪上的进一步紧张,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可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孩子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

4、行为矫正 以正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情绪松弛的基础上,孩子的嘴刚张口讲话,就给与奖励和鼓励;也可以用孩子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让孩子说话。

5、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抗焦虑药。

儿童期的选择性缄默症只要治疗及时,多数患儿可治愈,一般数月、数年后可恢复正常言语及社交功能,预后较好。极少数可持续到成年。那些有人格缺陷家族史的患儿预后较差。

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不变的真理。那么,养生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陆游是个长寿诗人,著作颇丰,长寿而目力不衰,70岁以后仍能“蝇头细字夜抄书”“孤灯对细字”,实为奇迹。究其原因,除了勤于锻炼与作息规律外,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读书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脑为元神之府”,就是讲人体精力与脑力,直接影响人的整个机体。调查发现,大多数喜欢读书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具有较发达的脑神经,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旺盛不衰。生命在于运动,脑力也在于活动。读书治学,有助于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控制能力。

读书能延年益寿。美国的人口学者在预测寿命时,给勤奋学习的人加了3岁。日本专家发现,人群中寿命最长的是哲学家。

读书有益于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见疾病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许多疾病可通过心理治疗不药自愈或早愈,许多疾病又会在心理状况不佳时乘虚而入或进一步恶化。这样的例子古已有之。春秋时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怀才不遇,积郁成疾,看了不少医生也没治好,后来对孔子的书产生了兴趣,研读之后,忧虑病渐渐地不药而愈了。

我认为读书是可以健身的。读优美典雅的诗篇,有利于胃病的愈合;读幽默小品之类的书,有助于神经衰弱的医治;读小说能使病人精力集中,有助于康复。我无法想象,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人的一生将会怎样度过?书籍不但给人以文化教养,还兼有迅速抚慰、消除紧张心理的效果,哪怕是随意翻翻,也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遇到不平、不满、吃亏的事要学会宣泄和转移。俗话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如果想不开,自寻烦恼,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那只能气死。

——文史学家史树青

那么,如何选书、读书呢?

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应细加选择,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无限的读书当中去。各种图书评论、友人的推荐是应当参考的,建议不妨先从经典读起,从名家读起,毕竟好的东西不会过时。在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时候要有所取舍,进行精读与略读。有的书籍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应该细读;有的书籍仅为娱乐之用,就应当粗读、泛读。当然了,何种书宜精读,何种书宜泛读,是要我们好好甄别的。

 为何读书能养生祛病?

读书是一种涉及人们整个身心的活动。当排除所有的杂念,沉迷于书的世界里时,不仅可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放松和精神享受,起到调达神志、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当工作生活尤其是疾病压力加大、精神感到紧张的情况下,适时读一些好书,就会使自己超越现时处境进入到书中的世界,心理上的压力被缓解了,可获得心情上的放松,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精神往往会随之而变得愉快、振作和积极。

少帅张学良自“西安事变”后便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达数十年之久。大半辈子过着软禁生活的张学良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书籍,心灵得到洗礼,从而悟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感叹。张学良的寿命长达百岁余,究其长寿的“秘诀”之一,则是潜心读书、养生修性。

读书,特别是阅读那些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书籍,等于与大师进行对话,与智者进行交流。阅读经典著作,即使感受不到文学大师的境界,但是通过不断理解,依旧可以得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只要一册在手,你就完全沉浸在“淡泊、宁静”的境界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忘却了世间的狂热与冷酷,忘却了人间的红尘扰攘与物欲横流。正如杨绛说:“书的境地呢,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金庸也说:“只要有书读,人生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