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0-07-14

强迫症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相关阅读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会患强迫症,但儿童患强迫症可能更复杂。
  儿童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思维时就诊断为强迫症。
  从病因上分析,儿童患强迫症应该从环境方面考虑,比如父母可能对孩子要求过严,对他们控制过多,而不是让他自由成长;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一岁到两岁孩子处于肛欲期,即孩子在训练上厕所阶段,这时如果父母过于要求严格,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强迫性行为,就会导致将来孩子出现强迫性人格。所以,当孩子出现强迫性行为时,可能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放松对他们的控制,给予适当的引导。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孩子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这时家长可能就需要注意。因为孩子这些强迫想法和强迫行为,可能提示孩子遭受到一些不好的对待,或者父母可能在对待他们有一些缺失;这时父母就需要反思,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是否遇到困难、遇到成长烦恼,家长就需要多关注孩子、多陪孩子。
  稍小的孩子可以跟他在玩游戏的过程,让他把内心的冲突表达出来;稍大的孩子就要聆听他们的内心,比如孩子可能遭受不公正对待。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疾病,一定要吃药,而是需要从养育环境方面进行调整。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分两大类,第一是思维层面;第二是行动层面。强迫症即重复想一些事情或者重复做某些动作,但往往是没有必要重复的事情。患者一方面忍不住这样做,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自身形成一种对抗,从而产生痛苦。比如强迫症患者会忍不住数楼层;反复想自己的每个月的工资;出门之后多次返回反锁大门;用肥皂反复洗手等等,这些事情本身没有必要,但是患者又控制不住地去做、去重复。所谓强迫症还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性格又跟小时候成长模式有关系。

强迫症的危害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所谓的危害,其实是影响患者,让自己有压力,让自己内心不痛快,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所以强迫症应该及时治疗。

强迫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也包括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做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用抗抑郁药或者抗强迫药,抗抑郁药也抗强迫,但是抗强迫的时候,这些抗抑郁药剂量要大,通过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乡间郎中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0-07-14

强迫症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二、强迫动作

(一)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三)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四)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三、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相关阅读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会患强迫症,但儿童患强迫症可能更复杂。
  儿童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思维时就诊断为强迫症。
  从病因上分析,儿童患强迫症应该从环境方面考虑,比如父母可能对孩子要求过严,对他们控制过多,而不是让他自由成长;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一岁到两岁孩子处于肛欲期,即孩子在训练上厕所阶段,这时如果父母过于要求严格,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强迫性行为,就会导致将来孩子出现强迫性人格。所以,当孩子出现强迫性行为时,可能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放松对他们的控制,给予适当的引导。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孩子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这时家长可能就需要注意。因为孩子这些强迫想法和强迫行为,可能提示孩子遭受到一些不好的对待,或者父母可能在对待他们有一些缺失;这时父母就需要反思,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是否遇到困难、遇到成长烦恼,家长就需要多关注孩子、多陪孩子。
  稍小的孩子可以跟他在玩游戏的过程,让他把内心的冲突表达出来;稍大的孩子就要聆听他们的内心,比如孩子可能遭受不公正对待。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疾病,一定要吃药,而是需要从养育环境方面进行调整。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分两大类,第一是思维层面;第二是行动层面。强迫症即重复想一些事情或者重复做某些动作,但往往是没有必要重复的事情。患者一方面忍不住这样做,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自身形成一种对抗,从而产生痛苦。比如强迫症患者会忍不住数楼层;反复想自己的每个月的工资;出门之后多次返回反锁大门;用肥皂反复洗手等等,这些事情本身没有必要,但是患者又控制不住地去做、去重复。所谓强迫症还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性格又跟小时候成长模式有关系。

强迫症的危害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所谓的危害,其实是影响患者,让自己有压力,让自己内心不痛快,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所以强迫症应该及时治疗。

强迫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也包括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做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用抗抑郁药或者抗强迫药,抗抑郁药也抗强迫,但是抗强迫的时候,这些抗抑郁药剂量要大,通过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