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该如何预防

2020-07-14

预防心肌梗死需要注意做到劳逸结合,不能让身体过度劳累。同时要改善日常饮食结构,不要进食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且要适当调节情绪状态,防止持续性压力过大和精神高度紧张。除此之外,还要保持身体保暖,平时养成定期接受心脏功能检查的习惯。

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似乎在不断上升,且患病人群年龄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而由于心肌梗死危害性非常大,急性发作后稍微耽误治疗时间就可能会丧失生命,因此在平时就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帮助降低发病可能性。那么心肌梗死该如何预防呢?
  1、注意劳逸结合
  长时间过度劳累是导致心肌梗死发病的重要性因素,因此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就需要注意做到劳逸结合。建议在平时要尽可能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不要突然或者长时间做剧烈性体育活动,晚上应该尽早入睡,不要熬夜通宵,这样可以让身体得到足够的休息,防止心脏超负荷运转。
  2、改善饮食结构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中有害胆固醇含量上升,进而可增加心肌梗死发病几率。故若想有效预防,就需要及时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尽可能减少对肥肉等食物摄入,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品。另外,应该戒掉酗酒抽烟等不良嗜好。
  3、保持精神放松
  不良精神情绪可导致心肌梗死,尤其是持续性压力过大和精神高度紧张。鉴于此,在生活当中就要注意排解心中压力,保持舒缓愉悦和放松的情绪状态,不要一直有压抑抑郁、烦躁不安或者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
  4、加强身体保暖
  身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很有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可诱发冠心病及心肌梗死。故在天气发生变化时,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防寒工作,积极做好防护,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寒受凉。
  5、定期接受检查
  建议要养成定期接受心脏功能检查的习惯,必要时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心脏B超或彩超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方便采取措施处理。



心肌梗死该如何预防相关阅读


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

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非常常见的急症和重症,患者可能突然的会出现位于胸骨后或者心前区的剧烈胸疼,程度严重的绞痛感、闷痛感或者压榨样性的感觉,还有可能会出现大汗,心悸,而且疼痛会向肩部背部进行放散。还会伴随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像恶心呕吐。
  不同于心绞痛,心肌梗死所出现的疼痛或者不适的感觉,呈现一个持续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越来越重。所以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者猝死等严重的情况。

心肌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死指的就是心肌细胞出现了坏死。在原因方面,最主要的一点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生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在某种诱因的诱发前提下,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突然发生了破溃,血小板等相应的物质进行破溃处的堵塞,在堆积起来后,就形成了血栓,而血栓越积越多,突然导致了血管完全性的闭塞,心肌细胞没有任何的供血和供氧,就会出现心肌梗死相应的临床上的表现。
  所以心肌梗死是和猝死直接相关的一类疾病,要在短时间内紧急的进行治疗。

心肌梗死中医能治吗

心肌梗死中医能治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使用中药治疗,而且疗效非常好。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危险性比较大,所以就是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如果加入中药治疗就非常有帮助。
  比如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中药可以有效的提高生存率;对于某些病人,会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表现出气虚的症状,有的病人会表现为阳虚的症状,这种情况中药参与治疗会就对病人有极大的帮助。所以,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建议可以使用中医进行调理治疗。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是心脏的急诊,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同时也是现在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就是疼痛。心肌梗死可以产生剧烈的胸痛。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可以放射到咽喉部、下颌部,甚至可以放射到左侧的手掌、手指,也可以放射到后背相对应的部位以及上腹部。胸痛的程度非常剧烈,病人可以产生濒死的感觉,出大汗,有的病人甚至头晕、目眩、呕吐,所以心肌梗死的症状非常严重。严重的时候患者可以产生晕厥、可以产生休克,有的病人甚至可以产生突发的死亡。

心肌梗死的治疗

心肌梗死的治疗:
  患者一旦怀疑有心肌梗死,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在附近的医院就诊。
  医院的常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果患者的症状十分紧急,首先要溶栓。如果医院有条件,直接可以进行冠状动脉的造影,进行紧急的手术治疗,来处理冠状动脉的血栓。心肌梗死患者越早治疗,心脏坏死的面积会越少;越早治疗,病人就越可能得到挽救。
  患者后续的治疗主要是以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ACEI的治疗、以及他汀类的治疗。患者需要在门诊进行随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