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异常是什么意思

2020-07-14

卵巢早衰异常主要指的就是发生在40岁以下女性身上的卵巢功能衰竭,这个时候患者的月经会越来越少,严重了就直接闭经,这个时候促性腺激素水平会升高,雌激素水平则会下降。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如果女性发现月经量突然减少甚至是停经,必须得提高警惕,因为这有可能是卵巢早衰异常导致。现在来说,卵巢早衰异常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不少女性都受此困扰。那么卵巢早衰异常是什么意思?
  一、卵巢早衰异常是什么意思
  卵巢早衰指的就是有了规律月经的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的功能发生衰竭。此时患者的月经会停止,出现持续性的闭经现象。该病的特点就是原发性或者是继发性闭经,同时还会伴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情况。
  二、卵巢早衰异常的症状
  1.出汗
  出汗是卵巢早衰异常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果说出现了卵巢早衰的情况,患者经常都会感觉很热,并且还会出大汗,严重者会有头晕的症状,每天可发生几次或者是几十次,而且很容易在夜间的时候发作。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心跳加快的症状。
  2.闭经
  闭经情况的出现也和卵巢早衰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一些女性虽然非常的年轻,但是在月经正常来潮的期间,突然发生闭经现象,或者说月经量非常的稀少,经期大幅度的缩短,就有可能是发生了卵巢早衰异常的情况。
  3.乳房萎缩下垂
  要是出现了卵巢早衰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乳房萎缩下垂,这种情况非常的多见。这个时候如果摸一下皮肤,会发现其变得非常的松弛和紧张,有时候还会伴随关节痛以及生殖器官炎症。
  三、卵巢早衰异常的治疗
  1.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对于年轻的患者来说,采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是非常有效果的。这种方法能够快速的缓解低雌激素症状,对卵巢功能的恢复很有帮助。
  2.促排卵治疗
  卵巢早衰异常的患者排卵功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是不排卵,进而影响正常的生育,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进行促排卵治疗。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必须得做好前期的检查工作,了解子宫的情况。



卵巢早衰异常是什么意思相关阅读


卵巢早衰的症状

卵巢早衰的患者会出现原发或者继发性的闭经、不孕。原发性闭经患者表现为女性第二性征不发育或发育差。继发性闭经患者可有超热出汗、生殖道干涩灼热感、性欲减退、骨质疏松、情绪和认知功能改变、心血管症状等。原发性闭经患者常伴发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体态发育和身高异常,继发性闭经患者有乳房萎缩、阴毛和(或)腋毛脱落、外阴阴道萎缩等。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一些免疫相关性的疾病,如阿狄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还有少部分的患者会有肾功能不全的隐匿症状,如近期体重减轻、腹痛、色素沉着等。

怎么确诊卵巢早衰

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可做出卵巢早衰的诊断。诊断标准:1.年龄<40岁;2.月经稀发或停经至少4个月及以上;3.至少2次血清基础FSH>25IU/L(间隔4周)。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有一些相应的症状,比如闭经、不孕还有一些雌激素水平低下的一些相关症状,包括潮热出汗、性欲低下、骨质疏松症等。还有一些萎缩性的泌尿生殖道的症状,比如萎缩性阴道炎。病因诊断:结合病史、家族史、既往史、染色体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遗传性、免疫性、医源性等病因学诊断。

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

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包括:1.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缓解心理压力,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避免生殖毒性物质的接触。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尤其是已出现骨密度降低者。2.激素补充治疗:不仅可以缓解低雌激素症状,而且对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起到一级预防作用。对有避孕需求者可以考虑激素补充治疗辅助其他避孕措施,或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则应用天然雌激素和孕激素补充治疗。此外,不推荐盲目的进行卵巢早衰的免疫治疗。

卵巢早衰能生小孩吗

患者已经诊断为卵巢早衰,但是这部分患者如果闭经时间短,血FSH水平相对偏低,临床判断为卵泡型的卵巢早衰。可通过促排卵的方法解决怀孕的问题。一般先用雌孕激素做人工周期,然后给予抑制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的药物,使血的促性腺激素,尤其促卵泡素水平降低,然后再给予大剂量的促排卵药物促进卵巢排卵。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强B超的监测直到同房。对于卵巢功能衰竭,不能自发排卵的患者,可通过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等一些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育问题。通过上述治疗措施,患者仍有机会怀孕。

针灸能够治疗卵巢早衰吗

针灸是医治卵巢早衰的办法之一,优点是无副效果,对病人的身体影响小。中医以为闭经的根本原因即是肾虚,经过针灸对经络的刺激,可到达活血通络的效果,尤其是气血缺乏的卵巢早衰,经过针灸,给予益气通络的医治,到达缓解女人气滞血浊的意图。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政策,经过对症医治,对穴下针,可以起到必定的医治效果,并加以中药进行稳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卵巢早衰病人都适用于针灸医治,这还要看医生的确诊,遵从医嘱,采纳恰当的医治办法。个别患者会晕针,这类人群也不适合针灸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