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之后要注意什么

2020-07-14

人们在拔罐之后一定要注意加强护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拔罐结束后三个小时之内不能洗澡,而且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受到风邪侵袭。另外,由于拔罐可能导致水泡和皮肤青紫的情况,故要留意观察,还要及时消毒。

拔罐是中医疗法的一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以及活血益气等多种功效,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价值,所以目前变得非常流行。不过要注意的是,拔罐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有许多相关的注意事项需要关注。那么拔罐之后要注意什么呢?
  1、拔罐后不宜洗澡:由于拔罐后皮肤会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这时很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同时会导致皮肤出现水泡以及发黑发紫等症状,因此在拔罐后3个小时内务必要注意不可以洗澡,即便是洗热水澡也不可以,否则就会对肌肤造成二次伤害,甚至会加重风湿症状。为了避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最好是在拔罐结束24小时之后洗澡。
  2、注意加强保暖:拔罐后务必要注意保暖,这时最为关键的一条。主要是由于拔罐之后人的身体会变得比较虚弱,且全身毛孔都没有闭合,若没有及时做好保暖工作,就可能会导致风邪入侵体内。这不仅仅不能发挥出拔罐的疗效,还有可能会导致病症加重,甚至会患上风寒感冒。故在拔罐之后要尽可能穿厚一些,千万不要马上吹空调。
  3、留意不良反应:由于部分人群在拔罐之后会出现局部长水泡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可能是留罐时间过长所致。此时建议患者要注意观察出现的这些症状,必要时可以使用消过毒的干棉球将血迹擦干,水泡则可使用干净的针挑破,之后再涂抹一些紫药水或者碘酒,以防出现感染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4、及时进行消毒:在拔罐结束之后要及时对拔罐用具进行消毒,而且拔罐者也要对双手进行局部消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等不良情况,而且消过毒的用具方便下一次使用。



拔罐之后要注意什么相关阅读


拔罐紫色是什么原因

拔罐紫色是什么原因:
  拔罐是中医传统的常见治疗,治疗后有些患者身体表面会出现罐印,罐印可能是红色、黑色或者紫色。
  紫色多数情况下代表着气血瘀滞,常因为受凉出现经络不通后寒凝血瘀所致,患者出现紫色罐印的局部可能曾经受过寒气,比如肩关节、膝关节、腰关节同时出现紫色的罐印,往往是受寒气后气血瘀滞不通,同时局部有一些疼痛的表现。但有患者只是相应脏腑的腧穴有紫色的罐印,而局部并没有明显的疼痛,比如脾腧、胃腧或者肾腧等腧穴出现紫色罐印,往往提示脾胃受寒或肾阳不足等问题,所以在对应的脏腑腧穴出现紫色罐印。

拔罐紫色是不是湿气重

拔罐紫色是不是湿气重:
  拔罐是中医常规的治疗,在临床经常使用。拔完罐以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一些不同颜色的罐印。
  罐印出现紫色不代表湿气重,有湿气的表现往往是罐有水汽,比如罐拔完之后玻璃罐的罐体有很强的水汽熏蒸,甚至有些病人拔完罐之后,局部可能会有一些组织液的渗液。比如湿疹患者,局部拔完罐以后,有少量组织液的渗出,如果组织液渗出比较明显,患者还会表现出治疗效果会更好的主观感受。而紫色的罐印往往提示血瘀或者受寒,寒凝血瘀往往导致罐印是紫色。

什么是走罐

走罐是针灸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于皮肤病患者,如黄褐斑、痤疮、湿疹、荨麻疹等。走罐方法是在皮肤上抹上一层润滑剂(如刮痧油),把火罐吸附在皮肤上,进行滑动,这个过程即为走罐。走罐的作用主要是祛除邪气,把体内寒邪、热邪、暑邪、湿邪,通过走罐将其导出。皮肤病往往是体内邪气,再外感邪气,两种邪气,相互争斗,从而皮肤上表现为相应形式的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在治疗上通过走罐,将其体内的邪气拔出,再通过针灸补其正气,一泻一补,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面部能走罐吗

面部可以做走罐。面部走罐可以治疗很多面部的皮肤病,如痤疮、黄褐斑、面瘫等。面部走罐,可以用较小的罐,轻轻附着于面部皮肤上,轻轻滑动,来回在面部皮肤上走动。通过面部走罐,一方面可祛除面部疾病的邪气,一方面可疏通面部经络,从而达到治疗面部的皮肤问题。在临床上痤疮、黄褐斑可以做走罐,甚至面部一些细小的皱纹亦可通过面部的走罐得到改善。做完面部走罐以后,面部可能会留紫色或鲜红痧,此后会逐渐消退颜色。此外面部走罐后应戴上口罩,防止风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