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2020-07-14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对病情缓解的作用非常大,患者应该注意不要封闭自己,应该增加去室外的锻炼时间,同时需要尽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兴趣爱好,并鼓励自己打开心扉,多与别人交流。

抑郁症在现代社会当中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疾病,尤其是对于生活压力大和自我排解能力差的人群来说,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非常大。而一旦患上该种疾病,不仅仅要依赖于药物治疗,还要采取一些自我疗法。那么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不要封闭自己
  抑郁症患者往往会独自待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当中,这无疑会增加抑郁和失落等不良情绪。因此患者一定要努力改变这一习惯,在刚开始时可强迫自己走出去,去感受一些绿色植物以及新鲜的空气,这样就能改善心情。
  2、增加锻炼时间
  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一旦要督促自己增加锻炼时间,可以多出去转转,尤其是可以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爬山、骑动感单车以及跑步等。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自我心境,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体质,让个人抵抗力增加。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由于抑郁症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引起失眠多梦的症状。因此患者一定要尽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是夜晚应该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在入睡之前不要想其它事情,最好是放空大脑。而且患者自己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用分时间和场合,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睡眠就会得到改善。
  4、培养兴趣爱好
  抑郁症患者会丧失对生活的热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因此需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摄影、画画以及钓鱼等。这样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调节患者的迷茫抑郁心情,让其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5、打开心扉
  抑郁症患者需要打开自己的心肺,多与不同的人沟通。一旦与人交流多了,心胸就会变得开阔起来,抑郁也会缓解。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相关阅读


抑郁症怎么治疗

简单来说抑郁症的治疗办法应该是三条,第一是药物治疗;第二是心理咨询;第三是自我调整。首先来说药物治疗,如果抑郁情绪的躯体化症状明显影响到患者,建议患者最好服药,因为药物相对起效比较快一些。用药原则与焦虑症一样,药物要足量;时程要长,至少半年;如果是复发抑郁症至少一年;第二是心理咨询,之所以竭力主张心理咨询,是因为抑郁症和焦虑症一样,背后跟性格有关系。吃药能改善症状,但是不能改善患者的思维模式、性格特点、感知模式。而这部分病人,唯有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才能觉察到原来自己的有些信念不合理、有些方法不恰当。或者这些患者经常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只有患者自己觉察到才能改变自己;如果患者自己没有觉察,由别人给指出来是没用的。咨询师可以引领患者让其自己觉察,一旦觉察到以后,才能有效改变;第三是自我调整,患者自己的觉察也需要自调整;有心理咨询的帮助,也需要自调整。就好比运动员,无论教练有多厉害,最终的练习还得要靠自己。所以自我觉察、自我调整,还是要患者自己去面对问题,要去梳理自己的内心。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寄托在周围人的身上,唯独不寄托在自己身上。自己要面对问题,要梳理自己的内心,有时候需要花一些时间,要静静地想一想,把自己内心梳理梳理。

抑郁症的自我调节

自我调理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梳理内心。梳理自己的时候要先问自己现在情绪怎么样,自己最近面临的是什么压力,哪些是外在的、哪些是内在的。假设是一个学生,目前的任务是要把学习搞好;如果已经工作,那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如果成家,那要对配偶、孩子负责,对家人负责。这些压力是必须要面对的。但是有些人会压力过大,这是需要思考哪些因素与自己有关,哪些因素与对方有关。自己调整还有一种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面,意志消沉,不如暂时转移注意力。体育活动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观看轻松愉快的电视或者喜剧节目;也可以外出散步,找亲朋好友聊天。人际交流、运动让人身心愉悦,会产生类似脑啡肽的物质让人相对比较快乐,改善抑郁的情绪。做一些简单的、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一些爱好,如听音乐、散步、打乒乓、钓鱼、看书。做喜欢做的事能转移注意力,投入到的爱好之中,可能会忘记抑郁忘记焦虑。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有哪些危害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会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感到悲观失望,社会功能下降,生活能力也下降,对家庭产生负担。抑郁症患者情绪悲观,容易产生自杀倾向,给家人造成危害。患有缺血性疾病的抑郁症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如不配合治疗,康复比较困难。

焦虑症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表现为以焦虑情绪为主的困扰;而精神病是指重型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癫痫性精神病和一些器质性的精神障碍。另外二者在现实检验能力也不同,焦虑症病人现实检验能力不会下降,而精神病人会。

容易得焦虑症的人群是哪些?

焦虑症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