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肋骨骨折怎么办

2020-07-14

右侧肋骨骨折怎么办:
  如果病人出现了右侧胸壁部位外伤以后,引起了肋骨骨折的情况,骨折以后首先要限制胸壁部位的活动,以免导致肋骨骨折部位疼痛的加重。并且在出现肋骨骨折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就诊行拍片和胸部ct的检查,主要是看肋骨骨折损伤的程度和有没有引发胸腔脏器的损伤情况。如果说肋骨骨折损伤比较轻,没有引发胸腔脏器损伤引起血气胸的情况或者是有血气胸肺部压缩不超过30%。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应用肋骨固定带或者是肋骨板来固定胸壁部位,并且应用抗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一般六到八周骨折部位就能够恢复。如果说肋骨骨折损伤比较重,出现了明显的胸腔脏器损伤,引起了血气胸,肺部压缩超过30%,或者是多发肋骨骨折引起了胸壁畸形、塌陷的情况,这种情况就需要行手术的治疗。



右侧肋骨骨折怎么办相关阅读


降钙素效果如何

临床上的降钙素基本上都是注射肌肤类的药物,大多数患者都能很好的吸收,只有少数人会出现过敏的反应,与医护人员积极沟通就可以很好的改善病情。那么降钙素效果如何,一般有止痛的作用、增进患者的活动功能、改善钙的平衡、减少骨丢失和骨折。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降钙素效果如何?

一般降钙素效果如何:
  1、止痛的作用:很多骨质疏松的患者都会有病情发作时,疼痛难忍的症状,这时候患者就可以通过降钙素来达到止痛的效果。但是患者要知道,降钙素它并不是专门用来止痛的药物类,只能在骨质疏松的患者使用的时候,针对骨质疏松的患者有止痛的作用。
  2、增进患者的活动功能:一般骨质疏松的患者都会有身体的活动机能减弱的症状,通过降钙素就可以增进患者的身体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像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能弯腰抬腿很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做到,是因为患者的骨质疏松病症导致的骨头活动能力减弱。降钙素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进行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骨头活动能力。

3、改善钙的平衡:骨质疏松的患者通过普通的食疗是很难达到补钙的效果的,改的流失就会引起患者体内的钙元素失去平衡,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钙元素完全满足不了我们身体需要的钙元素,这就是钙的失衡。通过降钙素就可以改善患者体内这种钙失衡的病情。

4、减少骨丢失和骨折:缺钙的人是很容易骨折的,也是很容易导致体内的骨组织流失的,患者就一定要选择降钙素来对症治疗,通过降钙素,完善平衡了我们人体所需的钙,就会改善减少骨折和骨丢失的病情。这是因为降钙素可以作用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钙离子丢失,保证骨头的坚韧性改善骨折。

手臂酸痛怎么缓解

如果患者感觉到自己的手臂异常疼痛,或者有明显的肿胀感,发热感,就要注意的,有可能是因为骨折,也可能因为身体的其他原因,比如有的疱疹也会引起手臂酸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臂酸痛怎么缓解?

手臂酸痛怎么缓解
  1、休息
  临床上大多数手臂酸痛的患者,都是因为体力过度。比如长时间的搬运很重的货物,又或者是手臂长时间的不锻炼,突然用同一种循环动作做一件事,也会有手臂酸痛的情况发生。所以治疗这个类别的手臂酸痛,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或者减轻手臂的压力,在一个星期做有就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2、调整姿势
  也有的患者手臂酸痛,是因为患者坐的久了或者睡觉压的之类的原因。患者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睡觉姿势,和坐立的姿势。然后建议患者如果因为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坐立,建议患者半个小时做一次全身性的舒展动作,这样防止肌肉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造成其他部位的疼痛。
  3、敷毛巾
  用热毛巾敷在手臂上,来缓解手臂疼痛的方法。一般用在患者是因为强度的运动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了患者手臂的肌肉酸痛,这种原因造成的肌肉酸痛,最好是进行正确的肌肉放松按摩。按摩的同时用热毛巾敷在疼痛处,就能够很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一般是患者身体出现病症的原因,引起的手臂酸痛的时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就比如感冒发烧的病人有事也会感觉自己的手臂疼,全身疼。还会感觉身上的肌肉也在疼。这样的话患者吃消炎药,或者感冒药就好了。手臂酸痛症状会根据感冒冰症的减轻而得到缓解。

骨科就医别入误区

“骨科”、“骨伤科”,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几乎与每个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然而,骨科病包括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应该到医院找骨科医师?什么时候应该找中医?什么时候应该找西医?诸如此类有关骨科的平常问题,却时常使广大骨病患者大为困惑,在做决定时也是犹豫不定。本栏目的开通,就是针对有关骨科问题为大家进行排忧解难。

骨科学,或称骨伤科,是研究防治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等疾病的一门学科。骨科疾病包括创伤性疾病和慢性骨科疾病,创伤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骨折,包括四肢和脊柱各个部位的骨折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其次是各个关节的脱位,包括全脱位和半脱位;而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是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的损伤。慢性骨病的范围大、种类多,且起病比较隐匿,所以很多时候容易被忽视,或者往往到疾病的后期才被发现,简单而常见的种类包括:脊柱疾病和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髌骨脱位、拇外翻等;骨与关节化脓性炎症如脊髓炎等;骨与关节结核如腰椎结核及关节结核等;骨坏死性疾病如股骨头坏死等;滑囊及踺鞘疾病:滑囊炎、腱鞘囊肿、腱鞘炎等;骨肿瘤与骨肿瘤样疾病如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转移性骨癌等。

创伤性疾病因有明确的外伤史,症状亦比较急,所以就诊时间较快,往往会到医院的急诊室救治,医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确定损伤的部位,并进一步采用照X、CT、甚至核磁来协助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比较单纯的扭伤和摔伤,损伤部位往往只有一处,而如果是交通伤和斗殴伤,则损伤可能是多处的,而且由于颅脑、胸部、腹部的损伤可以引起生命危险,所以向医师清楚描述损伤的情景非常有必要。作为慢性骨病,则应掌握爱惜身体,有病早治的原则,一旦有不舒服的感觉,应及早诊治,如关节、脊柱部位的痛苦,一般会首先到骨科看看,而对于一些似乎与骨科不相关的症状,诸如头痛头晕、手麻腿麻、出汗失眠等情况,有时也会与骨科病相关的,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逐一排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骨科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疗效也在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可以将治疗的方法归纳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类,而某一种病是否需要手术,除了一些基本原则外,与每一位医师对这种病的了解程度与治疗经验有关,因此掌握的适应症也就有所不同,尤其是目前的学科越分越细,如果不是某位大夫的研究领域,即使是名气很大的专家,也不一定能提供目前最好的方法。实际上两类治疗手段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只要对症,同样能取得疗效,同时,在很多时候还有互补的作用,中医院的医师很多手术都完成得很好,而西医院的医师也经常使用患者很认可的中成药。具体来说,创伤性疾病的手术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非手术则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固定,还有一种外固定架 是介于切开与闭合之间,只是穿针固定,一般可以配合一些中药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由于慢性骨病的复杂性,因此必需在诊断清楚后才能进一步选择治疗的方法,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化脓性疾病、肿瘤等急性或严重病变,选择手术的可能性较大一些,其他疾病则多先选用非手术为好,主要包括药物、物理治疗、中药、针灸、推拿、康复锻炼等等。

总之,骨科疾病作为一类常见病,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希望“品牌骨病”版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辨病防病的能力。

你知道骨挫伤吗

骨挫伤是一种普通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损伤,是一种微观的骨小梁的微骨折,以及损伤区的充血,是我们一般意义的骨折的缩微版。现在我经过十余例病人的诊疗已经有些概念了,原则上应按照骨折处理,卧床休息免除负重,现在看如果是胫骨平台的挫伤石膏固定也不过分,股骨髁的挫伤要好一些。

挫伤区的小梁损伤如果休息好,会像骨折一样重新愈合,但如果负重过多,微骨折刚愈合好又负重断裂,导致骨小梁愈合不良,就会导致上述的囊变。在这个过程我设想是精确定位钻孔,使囊变区重新出血再次愈合,但重要的是免除负重最少10-12周(本人估计)。

如果病人平台已经塌陷,年龄又很年轻,关节置换不现实,我的设想是观察一段时间(要知道人体是一个自我修复能力很强的组织,有可能症状会消失,尽管肯定是个例)。

然后如果症状仍然存在,平台仍有继续塌陷的趋势,我想可以做截骨术,以钛笼植骨垫高,免除负重10-12周。

对于基层的朋友,如果没有骨科MRI检查,X线检查阴性的膝关节疼痛最好的不求医的办法就是休息扶拐,观察一段时间来简单鉴别一下,然后去找专科医生看。

什么是应力性骨折

在骨科临床,骨折的成因一般有三种:

1.暴力作用

主要指各种外伤通过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传导造成骨折。前者引起的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部位,例如小腿被重物直接撞击后,胫腓骨骨干在被撞击的部位发生骨折,这就是直接暴力骨折,周围软组织也同时受伤;而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发生在受伤部位以外,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肢体近端传导,可发生桡骨远端骨折、肱骨骨折等,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多属于间接暴力骨折。

2.骨骼疾病

骨骼患各种疾病后强度降低,遇轻微外力即出现骨折。这种骨折发生在骨骼疾病基础上,称为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炎、骨肿瘤等,老年骨质疏松基础上发生的骨折也属于病理性骨折。在临床上,经常有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追问其病因,经常是打了个喷嚏或是弯腰提了下水壶。

3.积累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作用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受到反复力的刺激可出现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又称疲劳骨折。应力性骨折经常是在长距离行军或长跑运动后发生,部位多是在承受身体重量和一些经常受肌肉力量反复作用于其上的骨骼,例如:第2跖骨及腓骨下1/3处,另外,腰椎、肋骨。

最早被提到的应力性骨折发生在1855年的普鲁士军队里,当时是出现在新兵的跖骨上,被人们称为“行军性骨折”(march fracture)。近年来,由于参与休闲和竞技运动的人数剧增,这种以往只发生在新兵身上的应力性骨折也普遍地在一般人及运动员的身上出现。其发生原因是锻炼者肌肉疲劳,肌肉收缩力减退,难以承受运动时加在骨骼上的应力,长时间反复应力作用和超常负荷双重作用下使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尤其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极易发生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的症状会在病症开始的二到三周内逐渐地显现出来。与其它因过度使用所造成的慢性伤害症状不同,应力性骨折的症状多停留在同一部位且疼痛较明显。患者长时间或剧烈运动后通常出现前足疼痛,休息数秒钟后可消失,在随后的训练中,疼痛的发生越来越早,越来越重,以致不能进行运动,触及肿胀部位可引起疼痛,甚至躺在床上都会有疼痛感。在患病早期,X线检查通常无法显示骨折,故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在两周后复查拍片;CT检查可以直观的显示骨折的位置与范围,同时对于伤后的随访也具有重要价值;核磁共振检查由于能够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及髓腔和周围软组织水肿、出血情况,故对应力性折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对应力性骨折的治疗,包括制动、休息、药物等,可靠的外固定治疗有利于骨折恢复。骨折愈合后应注意根据自己体质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要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在过硬的场地进行跑跳运动,饮食上注意营养丰富,均衡全面,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于存在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