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有什么症状

2020-07-14

小三阳有什么症状:
  小三阳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病毒复制水平不高,传染性相对比较小的一个情况。很多小三阳的患者,平时并没有特殊的不适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发现。
  有一些小三阳的慢性乙肝患者会有轻度的嗜睡、容易疲劳等症状。在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可能会有厌油、食欲不振、乏力、低烧等症状。如果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活动加速,还可以出现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泻或者黄疸的症状。
  如果肝细胞的损害急剧加重,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症状。严重的回到会肝肾功能的衰竭。
  急性感染乙肝的小三阳患者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恶心、肝区痛等,巩膜、皮肤可以出现黄染。部分病例还伴有脾脏肿大,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部分病例可以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



小三阳有什么症状相关阅读


感冒了能不能打乙肝疫苗

感冒的时候不能注射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是灭活和减毒疫苗。当人感冒的时候本身抵抗力差,注射疫苗后,抵抗力会变得更差。感冒的病情也会加重,甚至还会发烧。通常,在感冒痊愈后,休息1-2天才可以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感冒的时候,要多休息、多喝水,还要保持室内通风。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注射疫苗后,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在人的体液中,一旦出现乙肝病毒,抗体就会马上作用,将病毒清楚,防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那么,乙肝疫苗适用于哪些人群?临床应用是怎样的?感冒了能注射乙肝疫苗吗?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乙肝疫苗适应症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乙肝者,主要应用于婴幼儿者。
  二、乙肝疫苗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乙肝者,主要应用于婴幼儿。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免疫程序安0、1、6个月各注射一针,每针10ug。其他高危人群,如其他职业和乙肝密切接触者、肾透析者,每针30ug。

三、感冒了能打乙肝疫苗吗?
  感冒的时候,不管什么疫苗都不适合注射,乙肝疫苗也不例外。建议等感冒完全治愈了以后再注射,因为乙肝疫苗是灭活和减毒疫苗,人在感冒的时候抵抗力非常差,在注射乙肝疫苗后抵抗力会变得更差,进而引发感冒加重甚至是发烧。
  四、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发热、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轻度低热、感冒等一般性疾病根据情况暂缓接种乙肝疫苗;
  2、孕妇和过敏性体质不宜注射乙肝疫苗;
  3、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同时注射。但乙肝疫苗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还有近期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星期内不要注射麻疹疫苗;
  4、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或免疫缺陷的,不宜接种乙肝疫苗。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儿,早产、剖腹产、低体重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不宜进行接种;
  5、患有严重肝、肾和心疾病以及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发育不正常、癫痫病、有脑炎后遗症的小;有淋巴结肿大或腋下的宝宝,均不适宜乙肝疫苗的接种;
  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体质的小孩;有过敏性荨麻疹、血清病、支气管哮喘和对磺胺、青霉素等一些药物过敏的人,均不适宜注射乙肝疫苗;
  患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和皮炎的宝宝;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病的人,均不能注射乙肝疫苗。

口唇发黄的鉴别诊断

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口唇发黄的鉴别诊断:
  1、口唇皲裂:
  唇炎的表现之一就是口唇皲裂。一些过敏体质的病人如唇膏过敏,或消化不好的人,也会有这种表现。当然,体内缺乏水分或者B族维生素均可出现同样现象。
  2、口唇疱疹:
  也叫口唇单纯疱疹,是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常见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如过劳、着凉、过于偏嗜油腻或辣食、湿气过重等。
  3、口唇发黄:
  嘴唇发黄不多见,如果口唇发黄同时伴有面部及全身皮肤发黄,就要小心你的肝脏是否出了问题,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患有肝炎。

不能做羊膜腔穿刺的乙肝妈妈怎么办

孕妇在妊娠第15~20周,医生常常会建议取血做个“唐氏筛查”。这个检查的目的是防止孕妇生出一种被称为“唐氏综合征”的先天性异常孩子。这种唐氏综合征患儿被称为“唐氏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长期照顾,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儿”。生“唐氏儿”的风险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例如:25岁以下的孕妇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风险为1/1185,而35岁时则高达1/335。

唐氏筛查虽然可以筛检出60%~70%的唐氏症患儿,但并不是非常准确。唐氏筛查高危的妈妈胎儿更有可能是“唐氏儿”,低危的妈妈生出“唐氏儿”的可能性小一些,但也有生“唐氏儿”的可能。在全部孕妇中约有1/10的孕妇唐氏筛查是“高危”,在筛查高危的妈妈中有1~2/100人怀的是“唐氏儿”。

因此,筛出唐氏高危的妈妈也不一定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只是有问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要确定是否真的有问题,还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培养胎儿脱落在羊水中的细胞,检验细胞染色体。培养胎儿脱落在羊水中细胞的成功率为98%,检验细胞染色体有无异常的准确率为100%。

但是,羊膜腔穿刺可能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因为羊膜腔穿刺会破坏孕妇的胎盘屏障,使乙肝病毒有机会钻进子宫感染胎儿。因此,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

不能进行羊膜腔穿刺检查的乙肝妈妈也不用担心,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也被称为“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技术”。这种检查手段比羊膜腔穿刺检查安全,不用刺破子宫,只需采取孕妇静脉血,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

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出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三大染色体疾病。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国际单位(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 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 CHO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除了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外,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是为什么呢?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大多数发生在母亲生育的过程中,胎儿因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因子宫收缩病毒渗漏过胎盘经脐带血进入胎儿的体内。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制做现成的乙肝抗体,可以“中和”并清除污染到婴儿体内的病毒。

因此要在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注射。因为一旦病毒感染了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扎根”并“复制”时,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起不了作用了。但是,乙肝疫苗也和乙肝病毒一样可以被乙肝抗体“中和”掉,两者一起注射可相互减弱免疫效果。

如果同时注射,应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对侧);也可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接种乙肝疫苗,两者间隔2~6小时以上,甚至延迟到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的,但因为容易漏种而不被推荐。

乙肝抗体多高算有免疫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乙型肝炎疫苗:WHO立场性文件》中指出:接种了3针基础免疫的乙肝疫苗后1~3个月检测抗体水平,若“抗HBs抗体≥10 mIU/ml,则可视为机体已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备了抵御能力。”

因此,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在出生后都常规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了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体内都会有足够的抗体。所以乙肝妈妈不用反复给孩子取抽血检查。

那为什么3针后检查抗体时,如果抗体< 100 mIU/ml会告诉家长,孩子的抗体不算太高,需要加强一针乙肝疫苗呢?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滴度峰值越高,其下降至≤10 mIU/ml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因此,如果完成3针疫苗后抗体< 100 mIU/ml,则被视为孩子对乙肝疫苗“低应答”,尽管已经有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因此建议孩子再加强1针乙肝疫苗。但是,孩子在2个月时还没有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等第3针疫苗接种后,抗体会自动升高的。所以,家长不要太着急。

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医院里病毒、细菌较多,反复到医院反而会增加孩子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现在的母婴阻断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绝大多数乙肝妈妈都会生下健康宝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