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

2020-07-14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
  乙肝大三阳的朋友经常会关心自己的饮食健康问题,觉得吃什么好、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但是对于我们肝病科的医生而言,光是看一个大三阳还不好判断你吃什么合适,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的辅助的指标,比如说我们大三阳的病人应该去测一下肝功,如果说肝功完全正常肝脏没有炎症,那其实这个时候你吃什么都行,例如什么大鱼大肉什么的都可以吃。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我们对普通人的要求也就是荤素搭配、均衡饮食。
  另外加上适当的锻炼,同时千万不能饮酒、千万不能熬夜,这个是乙肝大三阳的病人要特别注意的。乙肝患者饮食保健原则: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不饮酒;适当锻炼,不熬夜。如果说这个大三阳的病人做了一下化验一看转氨酶明显升高,200多300多,肝脏有明显的炎症,那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限制高脂肪的饮食。因为高脂肪的饮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他会需要肝脏分泌更多的酶去消化这些食物,去吸收去溶解这些营养的成分,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事实上肝脏有炎症的时候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才能让肝脏的炎症尽快恢复。所以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活动期的大三阳的病人,我们要限制高脂肪的饮食,建议是以清淡低脂肪的饮食为主活动性乙肝患者饮食注意:坚持清淡低脂肪饮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相关阅读


警惕乙肝-丙肝共感染一种病毒的“藏匿”现象

有一次,一位病人因乙型肝炎到我门诊看病。我看他以往的病历,年幼时因心脏病手术曾经输血,后来发现乙型肝炎,最近几年肝功能持续异常。医生在为他检查时发现乙肝“大三阳”,病毒复制阳性。

除了乙肝病毒感染以外,医生还发现他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于是给他检查了丙肝病毒的基因HCV RNA,结果为阴性。他这次来我门诊就诊的目的是想决定抗病毒治疗。在其他医生检查的基础上,我分析,他的乙型肝炎诊断很明确,而且目前肝功能异常,应该给予抗病毒治疗。

他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但病毒基因HCV RNA检测不到,很可能是以往感染过丙肝病毒,现在病毒已经清除。于是决定为他进行抗乙肝病毒的治疗。由于病人白细胞和血小板较低,不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于是选择长期口服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HBV DNA很快下降到检测不出的水平,e抗原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病人很高兴,定期到我门诊复诊、取药,治疗的依从性很好。可是没过多久,病人的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是耐药了吗?病人非常担心,再次到我门诊检查。

我为他复查了HBV DNA,病毒复制仍检测不出,说明病人的肝功能异常另有原因。于是,我又为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检查,排除了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病人的肝功能再次升高呢?我再一次回顾他的病历,再一次想到了丙型肝炎。

我又给病人取血,复查了HCV RNA。复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病人的HCV RNA为阳性,而且复制量很高。很显然,病人目前的肝功能异常是丙肝病毒所致。说明这位病人同时感染乙肝和丙肝两种病毒,这种情况被医生称为“共感染”。

那么,为什么这位病人在以前检测时HCV RNA呈阴性呢?我和同事讨论这个问题。同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可能相互抑制。”于是,我开始查阅文献。发现确实有两种病毒共感染时的相互抑制现象。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20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66例患者的血液内检测出乙肝病毒的基因,证实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共感染,但乙肝病毒呈隐匿状态,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另一项研究显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若同时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病毒基因HCV RNA的阳性率仅为4.7%,大部分感染者隐匿了丙肝病毒的感染。

分析我治疗的这位病人,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时,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HCV RNA呈阴性,给医生造成一个丙肝病毒被清除的假象。当病人经过阿德福韦治疗,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后,丙肝病毒的抑制被解除,开始大量复制,HCV RNA呈阳性,肝功能出现异常。

像这样的乙肝-丙肝共感染时一种病毒的“藏匿”现象容易导致医生漏诊。因此,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患者,如果在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被抑制的情况下仍有肝功能异常,应注意是否“藏匿”着另一种肝炎病毒的共感染,再次进行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基因的检查。

妊娠期的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和胎儿有何影响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一直被大家所关注。而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感染者都是成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5%左右的人可能转为慢性,而且又可能通过乙肝疫苗预防,因此被忽视。

妊娠期一旦患上急性乙型肝炎,不仅危害到妊娠母亲的健康,也可能影响到母亲腹中的胎儿。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健康有何影响?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6个月,平均3个月。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平均孕17周)。尽管妊娠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感染相似,但由于怀孕母亲的肝脏负担增加,黄疸往往较深,低白蛋白血症也比非妊娠期发病的患者明显,尤其发生在妊娠晚期,常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由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功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胎儿有何影响?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也给妊娠妇女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由于担心对胎儿的影响,一些患者因疾病在妊娠早期或中期中止妊娠。实际上,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发生胎儿死亡。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后代感染。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不同。在新生儿没有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100%。

哪类乙肝孕妈产后不能停用抗病毒药物

几个月前,一位乙肝孕妈妈给我来信,告诉我她在孕期出现肝功能异常,HBV DNA水平也很高。医生建议她抗病毒治疗,但她总是担心药物伤害胎儿,一直未接受医生的建议。到了妊娠晚期,她的总胆汁酸也升高了。医生诊断为妊娠胆汁淤积症,再次建议她用抗病毒药。为此她来信向我咨询。我告诉她,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她应该立即选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治疗。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对于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妊娠期间,孕妈妈的肝脏负担加重,加之孕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一些变化,可能导致病毒复制活跃的乙肝孕妈妈肝病发作。如果再并发了妊娠胆汁淤积症,肝脏受到的损害可能更大。

胆汁代谢障碍,这些激素刺激子宫,或胆汁淤积于胎盘,可促使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或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更危险的是,由于妊娠期肝脏负担增加,肝功能异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更容易发生肝病加重,甚至发生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因此,孕期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如果ALT持续升高,应该考虑尽量开始抗病毒治疗。

这位乙肝孕妈妈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妊娠31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治疗。两个月后,这位母亲顺利分娩。她再次给我写信,告诉我她想停药喂奶。我告诉她:孕前和孕期肝功能一直保持正常的高病毒复制的母亲,在孕晚期为了加强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服用抗病毒药治疗,在产后1~3个月可以停药,停药后监测肝功能,大部分母亲停药后仍然保持肝功能正常。

但是,孕期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孕妈妈由于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为了治疗乙型肝炎同时也可以达到加强母婴阻断而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在产后不能停药。因为她体内的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已经被打破,病毒在她的肝脏内已经开始改动战争,一旦停药,病毒则会再次疯狂复制,战火则会再起。

有两类抗病毒治疗的孕妈妈在产后不能停药

第一,在孕期乙型肝炎发作的乙肝孕妈妈,因治疗肝病而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在产后不能停药。应继续孕期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或者换用耐药性更低的抗病毒药物继续治疗,并定期到肝病专科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直至达到乙肝病毒清除或停药标准后再停药。

第二,在孕前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妈妈,孕前经医生权衡,尚未达到停药标准,需要在整个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孕妈妈在产后同样不能停药,应继续孕期或孕前服用的抗病毒药物继续治疗,并定期到肝病专科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直至达到乙肝病毒清除或停药标准后再停药。

不能停药的母亲停药后则导致肝病加重。严重的肝病不仅影响母亲的健康,也影响了肝脏内蛋白质的合成,使母亲乳汁质量下降,影响婴儿的健康。一些母亲在肝功能异常后,选择服用一些保肝抗炎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大多都可通过乳汁分泌,有些药物可能对哺乳的婴儿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我曾经遇到一位服用甘草酸类药物的哺乳期母亲喂养的婴儿出现了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因此,这些肝病复发的母亲往往需要重新开始抗病毒治疗。因此,还不如当初在产后不停药。

艾滋病与乙肝的传播有哪些不同

乙型肝炎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这两种病毒抗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正常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可以产生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感染病毒后,95%成年人的免疫系统会自动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将病毒清除。只有5%左右免疫功能下降者,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但是,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则不同,婴幼儿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常常不能认清乙肝病毒这一入侵之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耐受”,不能产生抗体清除病毒。有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的“免疫耐受”越强,越容易导致感染慢性化。所以,尽管乙肝病毒也能够通过性传播,但夫妻间传播的几率较小。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性乱人群等)都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

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肝疫苗则仍有部分孩子被感染,还需要在出生时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使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得到抗体,高病毒复制的乙肝妈妈在怀孕晚期最好再服用几个月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复制水平,才能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而艾滋病毒感染则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人类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清除病毒的有效抗体,也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在献血者、孕期都严格筛查艾滋病的情况下,性传播和不安全注射就成为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了。在同性恋人群中,尤其是男-男同性恋,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有人统计,在男-男同性恋中,68%~100%为肛门-阴茎性行为(肛交)[1]。肛门黏膜与阴道黏膜有明显的不同。阴道黏膜由复层磷状上皮细胞组成,有较好的弹性,再加上阴道黏膜可分泌许多阴道液,不仅有润滑剂的作用,还含有一些免疫因子,可以保护阴道黏膜免受损伤。而肛门只是一个大便的排出通道,肛门和肛管表面的黏膜很薄,血管表浅,摩擦后很容易受到损伤。再加上肛门和肛管内有粪便污染,更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几乎所有肛交的同性恋者都存在轻重不同的肛门疾病,如:痔疮、肛裂、肛周疱疹、肛门乳头瘤病毒感染、肛门癌等。所以,艾滋病更容易在男-男同性恋中传播。

乙肝妈妈生的宝宝是否都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如果同时使用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即采用目前推荐的主动+被动联合免疫方法,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可明显提高,达到95%以上。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e抗原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母亲单独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已经很好,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没有明显增加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考虑成本或乙肝免疫球蛋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不一定都要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因此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对e抗对e抗原和HBV DNA均阴性的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只接种乙肝疫苗,而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近年来,我国疾控中心对广西及江苏两省中一共884例乙肝“小三阳”妈妈所生宝宝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母亲所生的宝宝出生后被分为两组:一组只接种乙肝疫苗,另一组使用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

结果:两组母亲所生的后代在出生7个月后,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1%和0;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和98.5%。两组的阻断失败率和免疫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乙肝“小三阳”妈妈(尤其是低病毒复制者),所生后代完全可以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多大剂量?

近年来,我国政府免费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实施被动免疫,即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均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但有些乙肝妈妈不放心,来信问我:是不是打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更好?

曾有研究显示,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是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来计算的,一般的使用剂量为0.2~0.5 ml/kg,每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大约为145 IU。这样算起来,一个出生体重为3 kg的婴儿使用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大约为87~217.5 IU。

后来为了简便,大部分研究中新生儿使用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00 IU或200 IU。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剂量应≥100 IU”。从理论上讲,用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生的保护效果更好一些。

但我国“十一五”重大专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使用100 IU或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其母婴阻断率和表面抗体阳性率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可以放心享受国家给予的免费优惠,注射1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打几针?

有些医生推荐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在出生时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再于出生1个月内注射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更有甚者还推荐宝宝注射第三次或第四次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出生后到底应该打几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呢?

在以往的很多研究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只在出生时使用1次,但也有报道使用多次,如在出生时和2周龄,或在出生时和2月龄时使用2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但有研究显示出生后多次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只在出生时使用1次的免疫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且有研究显示,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注射后一般15~30分钟即开始发挥作用,其血浓度一般在注射后3~7天达到高峰,其半衰期一般可维持17.5~25天,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而大多数新生儿在接种第二针疫苗后即已经产生了具有保护作用的乙肝抗体。

因此,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均推荐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只在出生时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无须使用第2次乙肝免疫球蛋白。

相关偏方验方

抗乙肝大三阳方

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扶正护肝。适用于乙肝“大三阳”。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乡间郎中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

2020-07-14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
  乙肝大三阳的朋友经常会关心自己的饮食健康问题,觉得吃什么好、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但是对于我们肝病科的医生而言,光是看一个大三阳还不好判断你吃什么合适,我们还要结合其他的辅助的指标,比如说我们大三阳的病人应该去测一下肝功,如果说肝功完全正常肝脏没有炎症,那其实这个时候你吃什么都行,例如什么大鱼大肉什么的都可以吃。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我们对普通人的要求也就是荤素搭配、均衡饮食。
  另外加上适当的锻炼,同时千万不能饮酒、千万不能熬夜,这个是乙肝大三阳的病人要特别注意的。乙肝患者饮食保健原则: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不饮酒;适当锻炼,不熬夜。如果说这个大三阳的病人做了一下化验一看转氨酶明显升高,200多300多,肝脏有明显的炎症,那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限制高脂肪的饮食。因为高脂肪的饮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他会需要肝脏分泌更多的酶去消化这些食物,去吸收去溶解这些营养的成分,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而事实上肝脏有炎症的时候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才能让肝脏的炎症尽快恢复。所以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活动期的大三阳的病人,我们要限制高脂肪的饮食,建议是以清淡低脂肪的饮食为主活动性乙肝患者饮食注意:坚持清淡低脂肪饮食,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



乙肝大三阳饮食的注意事项相关阅读


警惕乙肝-丙肝共感染一种病毒的“藏匿”现象

有一次,一位病人因乙型肝炎到我门诊看病。我看他以往的病历,年幼时因心脏病手术曾经输血,后来发现乙型肝炎,最近几年肝功能持续异常。医生在为他检查时发现乙肝“大三阳”,病毒复制阳性。

除了乙肝病毒感染以外,医生还发现他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于是给他检查了丙肝病毒的基因HCV RNA,结果为阴性。他这次来我门诊就诊的目的是想决定抗病毒治疗。在其他医生检查的基础上,我分析,他的乙型肝炎诊断很明确,而且目前肝功能异常,应该给予抗病毒治疗。

他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但病毒基因HCV RNA检测不到,很可能是以往感染过丙肝病毒,现在病毒已经清除。于是决定为他进行抗乙肝病毒的治疗。由于病人白细胞和血小板较低,不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于是选择长期口服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HBV DNA很快下降到检测不出的水平,e抗原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病人很高兴,定期到我门诊复诊、取药,治疗的依从性很好。可是没过多久,病人的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是耐药了吗?病人非常担心,再次到我门诊检查。

我为他复查了HBV DNA,病毒复制仍检测不出,说明病人的肝功能异常另有原因。于是,我又为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检查,排除了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病人的肝功能再次升高呢?我再一次回顾他的病历,再一次想到了丙型肝炎。

我又给病人取血,复查了HCV RNA。复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病人的HCV RNA为阳性,而且复制量很高。很显然,病人目前的肝功能异常是丙肝病毒所致。说明这位病人同时感染乙肝和丙肝两种病毒,这种情况被医生称为“共感染”。

那么,为什么这位病人在以前检测时HCV RNA呈阴性呢?我和同事讨论这个问题。同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可能相互抑制。”于是,我开始查阅文献。发现确实有两种病毒共感染时的相互抑制现象。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20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66例患者的血液内检测出乙肝病毒的基因,证实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共感染,但乙肝病毒呈隐匿状态,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另一项研究显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若同时感染了丙肝病毒,丙肝病毒基因HCV RNA的阳性率仅为4.7%,大部分感染者隐匿了丙肝病毒的感染。

分析我治疗的这位病人,在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时,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HCV RNA呈阴性,给医生造成一个丙肝病毒被清除的假象。当病人经过阿德福韦治疗,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后,丙肝病毒的抑制被解除,开始大量复制,HCV RNA呈阳性,肝功能出现异常。

像这样的乙肝-丙肝共感染时一种病毒的“藏匿”现象容易导致医生漏诊。因此,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患者,如果在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被抑制的情况下仍有肝功能异常,应注意是否“藏匿”着另一种肝炎病毒的共感染,再次进行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基因的检查。

妊娠期的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和胎儿有何影响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一旦被乙肝病毒感染90%以上会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一直被大家所关注。而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感染者都是成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5%左右的人可能转为慢性,而且又可能通过乙肝疫苗预防,因此被忽视。

妊娠期一旦患上急性乙型肝炎,不仅危害到妊娠母亲的健康,也可能影响到母亲腹中的胎儿。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母亲健康有何影响?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6个月,平均3个月。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可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平均孕17周)。尽管妊娠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感染相似,但由于怀孕母亲的肝脏负担增加,黄疸往往较深,低白蛋白血症也比非妊娠期发病的患者明显,尤其发生在妊娠晚期,常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由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功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对胎儿有何影响?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也给妊娠妇女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由于担心对胎儿的影响,一些患者因疾病在妊娠早期或中期中止妊娠。实际上,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低体重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发生胎儿死亡。

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可以造成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后代感染。但妊娠不同时期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不同。在新生儿没有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的情况下,妊娠早期和中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出生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大约10%;但妊娠晚期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后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达70%~100%。

哪类乙肝孕妈产后不能停用抗病毒药物

几个月前,一位乙肝孕妈妈给我来信,告诉我她在孕期出现肝功能异常,HBV DNA水平也很高。医生建议她抗病毒治疗,但她总是担心药物伤害胎儿,一直未接受医生的建议。到了妊娠晚期,她的总胆汁酸也升高了。医生诊断为妊娠胆汁淤积症,再次建议她用抗病毒药。为此她来信向我咨询。我告诉她,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她应该立即选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治疗。

我国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对于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患者,ALT轻度升高可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妊娠期间,孕妈妈的肝脏负担加重,加之孕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一些变化,可能导致病毒复制活跃的乙肝孕妈妈肝病发作。如果再并发了妊娠胆汁淤积症,肝脏受到的损害可能更大。

胆汁代谢障碍,这些激素刺激子宫,或胆汁淤积于胎盘,可促使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或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更危险的是,由于妊娠期肝脏负担增加,肝功能异常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更容易发生肝病加重,甚至发生重症肝炎,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因此,孕期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如果ALT持续升高,应该考虑尽量开始抗病毒治疗。

这位乙肝孕妈妈终于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妊娠31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治疗。两个月后,这位母亲顺利分娩。她再次给我写信,告诉我她想停药喂奶。我告诉她:孕前和孕期肝功能一直保持正常的高病毒复制的母亲,在孕晚期为了加强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服用抗病毒药治疗,在产后1~3个月可以停药,停药后监测肝功能,大部分母亲停药后仍然保持肝功能正常。

但是,孕期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孕妈妈由于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为了治疗乙型肝炎同时也可以达到加强母婴阻断而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在产后不能停药。因为她体内的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已经被打破,病毒在她的肝脏内已经开始改动战争,一旦停药,病毒则会再次疯狂复制,战火则会再起。

有两类抗病毒治疗的孕妈妈在产后不能停药

第一,在孕期乙型肝炎发作的乙肝孕妈妈,因治疗肝病而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在产后不能停药。应继续孕期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或者换用耐药性更低的抗病毒药物继续治疗,并定期到肝病专科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直至达到乙肝病毒清除或停药标准后再停药。

第二,在孕前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妈妈,孕前经医生权衡,尚未达到停药标准,需要在整个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孕妈妈在产后同样不能停药,应继续孕期或孕前服用的抗病毒药物继续治疗,并定期到肝病专科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直至达到乙肝病毒清除或停药标准后再停药。

不能停药的母亲停药后则导致肝病加重。严重的肝病不仅影响母亲的健康,也影响了肝脏内蛋白质的合成,使母亲乳汁质量下降,影响婴儿的健康。一些母亲在肝功能异常后,选择服用一些保肝抗炎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大多都可通过乳汁分泌,有些药物可能对哺乳的婴儿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我曾经遇到一位服用甘草酸类药物的哺乳期母亲喂养的婴儿出现了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因此,这些肝病复发的母亲往往需要重新开始抗病毒治疗。因此,还不如当初在产后不停药。

艾滋病与乙肝的传播有哪些不同

乙型肝炎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这两种病毒抗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正常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可以产生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感染病毒后,95%成年人的免疫系统会自动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将病毒清除。只有5%左右免疫功能下降者,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但是,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则不同,婴幼儿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常常不能认清乙肝病毒这一入侵之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耐受”,不能产生抗体清除病毒。有研究发现,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后的“免疫耐受”越强,越容易导致感染慢性化。所以,尽管乙肝病毒也能够通过性传播,但夫妻间传播的几率较小。

更重要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性乱人群等)都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

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肝疫苗则仍有部分孩子被感染,还需要在出生时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使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得到抗体,高病毒复制的乙肝妈妈在怀孕晚期最好再服用几个月的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复制水平,才能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而艾滋病毒感染则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人类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清除病毒的有效抗体,也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在献血者、孕期都严格筛查艾滋病的情况下,性传播和不安全注射就成为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了。在同性恋人群中,尤其是男-男同性恋,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有人统计,在男-男同性恋中,68%~100%为肛门-阴茎性行为(肛交)[1]。肛门黏膜与阴道黏膜有明显的不同。阴道黏膜由复层磷状上皮细胞组成,有较好的弹性,再加上阴道黏膜可分泌许多阴道液,不仅有润滑剂的作用,还含有一些免疫因子,可以保护阴道黏膜免受损伤。而肛门只是一个大便的排出通道,肛门和肛管表面的黏膜很薄,血管表浅,摩擦后很容易受到损伤。再加上肛门和肛管内有粪便污染,更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几乎所有肛交的同性恋者都存在轻重不同的肛门疾病,如:痔疮、肛裂、肛周疱疹、肛门乳头瘤病毒感染、肛门癌等。所以,艾滋病更容易在男-男同性恋中传播。

乙肝妈妈生的宝宝是否都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如果同时使用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即采用目前推荐的主动+被动联合免疫方法,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可明显提高,达到95%以上。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e抗原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母亲单独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已经很好,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没有明显增加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考虑成本或乙肝免疫球蛋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不一定都要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因此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对e抗对e抗原和HBV DNA均阴性的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只接种乙肝疫苗,而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近年来,我国疾控中心对广西及江苏两省中一共884例乙肝“小三阳”妈妈所生宝宝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母亲所生的宝宝出生后被分为两组:一组只接种乙肝疫苗,另一组使用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

结果:两组母亲所生的后代在出生7个月后,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1%和0;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7%和98.5%。两组的阻断失败率和免疫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乙肝“小三阳”妈妈(尤其是低病毒复制者),所生后代完全可以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多大剂量?

近年来,我国政府免费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后代实施被动免疫,即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均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但有些乙肝妈妈不放心,来信问我:是不是打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更好?

曾有研究显示,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是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来计算的,一般的使用剂量为0.2~0.5 ml/kg,每毫升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大约为145 IU。这样算起来,一个出生体重为3 kg的婴儿使用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大约为87~217.5 IU。

后来为了简便,大部分研究中新生儿使用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00 IU或200 IU。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剂量应≥100 IU”。从理论上讲,用200 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生的保护效果更好一些。

但我国“十一五”重大专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使用100 IU或2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其母婴阻断率和表面抗体阳性率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可以放心享受国家给予的免费优惠,注射100 IU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打几针?

有些医生推荐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在出生时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再于出生1个月内注射第二针乙肝免疫球蛋白。更有甚者还推荐宝宝注射第三次或第四次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出生后到底应该打几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呢?

在以往的很多研究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只在出生时使用1次,但也有报道使用多次,如在出生时和2周龄,或在出生时和2月龄时使用2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但有研究显示出生后多次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只在出生时使用1次的免疫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且有研究显示,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注射后一般15~30分钟即开始发挥作用,其血浓度一般在注射后3~7天达到高峰,其半衰期一般可维持17.5~25天,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天,4个月后基本清除。而大多数新生儿在接种第二针疫苗后即已经产生了具有保护作用的乙肝抗体。

因此,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均推荐乙肝妈妈所生后代只在出生时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无须使用第2次乙肝免疫球蛋白。

相关偏方验方

抗乙肝大三阳方

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扶正护肝。适用于乙肝“大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