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哪些危害

2020-07-14

胶质瘤哪些危害:
  胶质瘤的危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胶质瘤患者常常出现癫痫,一旦癫痫发作的时候,患者常会有意识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误伤。比如乘坐电梯的时候,特别是扶手电梯有可能会坠落,在游泳的时候有可能会溺亡,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有可能会从比较高的位置跌落造成严重的损伤。
  二、胶质瘤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特别高的颅内压,还会引起视乳头水肿,造成患者双侧的,双眼的视力下降。对于位于功能区的胶质瘤还可能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改变以及肢体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视野的偏盲、走路不稳等一系列的表现。
  三、位于后颅窝的胶质瘤有的时候还会压迫三叉神经出现面部的疼痛、麻木而压迫后组织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压迫小脑而出现眼球震颤等一系列的表现。当然胶质瘤患者晚期,常会由于肿瘤体积的增大,或者肿瘤周围水肿比较严重,出现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甚至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而危及患者生命。



胶质瘤哪些危害相关阅读


儿童胶质瘤能治疗好吗

儿童胶质瘤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治疗起来不是特别容易,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医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去选择治疗方式。患者可能会出些症状,像是恶心、头疼,复视等,建议提早到做检查,发现病情针对性医治,不要让疾病恶化,伤害到患者的身体。

胶质瘤是非常难治疗的肿瘤,原因是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以及脑功能的特殊性,临床上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全切除。当检查出儿童患有胶质瘤的时候,家长都是担心的看,担心宝宝的病情难以治疗,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儿童胶质瘤能治疗好吗?
  儿童胶质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而且很多儿童也会患有这种疾病,它是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引起该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免疫力低下、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家长要了解引起胶质瘤的原因,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出现。
  儿童胶质瘤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此外,一些环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视物模糊、复视等,较重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当肿瘤压迫、浸润脑组织时还会出现局部症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治疗措施是以手术为主,配合术后放射、化学治疗,早发现早确诊及时手术对治疗效果起关键作用,术后护理方面要注意饮食以高营养、高蛋白质、清淡、易于消化吸收的为主,禁忌 油腻、辛辣食物,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儿童胶质瘤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现在变得是越来越高,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疾病,所以说当自己在怀孕的时候就可以做孕检的,这样的话就可以防止自己的腹中胎儿出现这种疾病的,若是已经出现的话就必须要使用手术治疗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病情不会再次发生恶化的情况,更好的进行治疗。
  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其脑胶质瘤的发生机会,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此外,一些环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所以要进行预防。

弥漫性胶质瘤是什么

弥漫性胶质瘤其实就是大脑胶质瘤的一种,属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弥漫性和病变浸润性等特征。该病的发生与基因变异有关,可让患者出现头晕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增长,还会引起智力下降,故要及时接受手术或放化疗。

提到弥漫性胶质瘤,可能许多人都会觉得有些陌生。虽然在临床上该病发病几率一直较低,但一旦发病往往会给患者健康带来较大不良影响,因此就需要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不过患者首先需要了解疾病特征,那么弥漫性胶质瘤是什么呢?
  一、弥漫性胶质瘤是什么
  弥漫性胶质瘤属于大脑胶质瘤的一种,是偏恶性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症,且具有弥漫性多发性生长和病变浸润性的特点,可能会导致肿瘤蔓延扩散到大脑其它各个重要区域。该病通常为亚急性发病,可进行性加重。
  二、弥漫性胶质瘤的病因
  根据临床医学研究显示,该种胶质瘤发生与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肿瘤会在某些组蛋白中频繁发生基因变化,从而可阻碍调节复合物对组蛋白的修改活动,并引起癌变扩散。
  三、弥漫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
  该病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主要可引起进行性的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有持续性的头痛头晕等不适感,可伴随有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一类反应。而患者的意识也会发生障碍,反应会变得迟钝,还会昏睡不醒。
  2.其它表现
  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癫痫,并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及精神障碍症状,严重时可诱发痴呆症。另外,脑神经也会受到损害,并有脑脊液受累等表现。
  四、弥漫性胶质瘤的治疗方法
  1.外科手术
  目前针对于该病尚无有效疗法,一般在诊断后就要及时检查是否具备手术指征,以便及时做病灶切除手术。不过手术时需要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若存在有脑水管梗阻等症,则要加做分流术。
  2.放化疗
  患者可进行化学和放射治疗。其中化学疗法可使用替莫唑氨、甲基苄肼以及长春新碱等药物。

胶质瘤化疗药物有哪些

化疗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对抑制肿瘤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很多人对于化疗的方法不清楚,都不知道化疗药有哪些,那么常用的胶质瘤化疗药物有哪些呢?

(1)亚硝脲类:代表药物有洛莫司汀(CCNU)、卡莫司汀(BCNU)以及欧洲和日本常用药物尼莫司汀(ACNU)。亚硝脲类具有高脂溶性及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穿透力。该类药物主要使肿瘤细胞DNA在多位点烷基化,导致DNA并联发生单链或双链断裂以及谷胱甘肽耗竭,最终抑制DNA修复及抑制RNA合成。该类药物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这种毒性是延迟的和蓄积性的,且有不可逆的肺纤维化。
  (2)替莫唑胺(TMZ):TMZ是甲基化药物,被认为是第二代烷化剂,是恶性胶质瘤化疗的一线药物。该药口部吸收后自动分解并形成有活性的5一(3一甲基三嗪一1一基)眯唑一4一酰胺(MTIC),MTIC进一步分解为5一氨基一咪唑一4一酰胺(AIC)与重氮甲烷,重氮甲烷被认为是活性的烷基化物质,其细胞毒性是对DNA甲基化,甲基化发生主要在鸟嘌呤06和N7位置,导致错配系统修复失败,使得DNA子链有缺口,最终阻碍DNA复制启动而致细胞凋亡。该药透过血脑屏障较好,脑脊液的药物浓度几乎是血药浓度的30%。本药的代谢物主要通过肾排泄。本药可以单药化疗,也可以进行联合化疗及与放疗同时进行同步化疗。本药的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便秘、疲乏以及中度骨髓抑制,该骨髓移植是非蓄积性的,一般1~2周内即可恢复。
  (3)丙卡巴肼(PCBZ):是一种口服烷化剂,在肝酶的代谢下生成中间体再生成活性产物氧化偶氮甲基化合物,后者使DNA甲基化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本药虽可进行单药治疗,但多为联合化疗PCV(PCBZ+CCNU+VCR)的组成部分。本药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疲乏和皮疹。
  (4)天然类抗肿瘤药物——长春碱及鬼臼毒类药物:长春碱类主要来源于长春花植物(夹竹桃科),其代表药物有长春新碱(VCR)和长春碱(VLB)。该类药物是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本药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阻止聚合作用和诱导细胞分裂中期停顿。本药常用于联合化疗,是PVC化疗方案的化疗药物之一。该类药物有一定的外周神经毒性。
  在鬼臼毒类化疗药中,代表药物为依托泊苷,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DNA拓扑异构酶Ⅱ使得DNA单链和双链断裂,诱导肿瘤细胞停滞在G:期,另外该药还与微管蛋白阻止微管形成。由于该药透过血脑屏障能力较弱,故本药多作为联合化疗的一部分。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和血液毒性。

顶盖胶质瘤及背向外生性胶质瘤

起源于中脑背侧的小的顶盖胶质瘤需要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因为同时存在导水管阻塞,症状性脑积水通常使得他们来医院就诊。顶盖肿瘤的初级处理即是行脑脊液腹腔分流手术,或者更好的方案行三脑室造瘘术。后者避免了异物植入术,可以在当日完成。

因为这类肿瘤的自然史较长,甚至是现代的外科技术也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致残,所以无症状的,低度恶性顶盖胶质瘤通常选择继续观察。活检通常不需要,除非病变的特点不典型。很多病人在分流之后有长达十年的病变无进展期存在。在一组16个顶盖胶质瘤的病人中,从分流到症状进展的平均时间是7.8年。

当病变进展或者有症状的病人,手术治疗应当考虑,尽管手术有可能因为此处有重要结构而受到限制。化疗,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其他部位的低度恶性胶质瘤,或者三维适形放疗可以常规使用于此类情况。

在颅内压缓解之后,任何持续性的症状性的肿瘤都应该采取手术和化疗或者放疗来解决。其他肿瘤应当行连续的MRI进行随访,对进展性的肿瘤保留使用特定的治疗方法。

背向外生性胶质瘤

安全的切除外生性的肿瘤通常需要超声吸引或者其它术中导航来获得最大程度上的肿瘤切除。然而,然而,因为此类肿瘤起源于第四脑室底部,可能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肿瘤脑干屏障,甚至最优化的切除也可能在四脑室底留下一薄层的肿瘤。

尽管如此,大部分病儿能长时间存活。在两个独立的病例资料中,分别有12/16,7/10的病人在行单独的外科手术之后的平均无症状时间各自为113和26个月。在这两个报道中,复发肿瘤继而行手术,放疗或者同时使用后而得到控制。因此,常规的术后放疗不被推荐,

除了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之外,神经节胶质瘤也可以见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星形细胞瘤。

颈延髓肿瘤

此处肿瘤经常被认为是脊髓的肿瘤,治疗方法类似。手术治疗是首选,有75%的病人可以获得全切。此类的低度恶性病变长期存活的可能性很大,常规的书或化疗或者放疗不需要。对于那些术后复发或者进展的疾病采取放疗(成人)或者化疗(儿童)

囊性肿瘤

有些低度胶质瘤表现为囊性成分;他们的生物学行为和实质性的肿瘤不同。囊夜的积聚能产生神经功能缺损和症状。

囊肿的处理可能非常困难。主要治疗包括引流和化疗或者放疗。可以通过引流来治疗再次积聚的囊液。或者切除囊壁,系统性化疗,局灶性的放疗或者偶尔的瘤腔内留置博来霉素。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临床表现

在诊断的时候,大部分病人有很长时间的轻微的症状和体征,有的时间竟长达14年。症状和体征通常反应了肿瘤的位置,相关的脑积水和病人的年龄。大部分病人可能会产生颈部发硬或者不适。更有甚者,病人表现为斜颈。

中脑或者延髓的小的局灶性的治疗表现隐匿,有长时间的定位的例如是单一颅神经的损伤或者对侧偏瘫。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不明显。

背侧外生性的肿瘤和顶盖的肿瘤典型的表现为脑积水引起的头痛,呕吐和共济失调。颅神经功能缺损可见于一半以上的病人。但是长束症状不常见。脑干功能障碍的症状可能会发生。

颈延髓交界处的肿瘤表现为偏瘫或者四肢瘫,以及无力,肌肉萎缩和下运动元功能损伤导致的反射减低。脑积水是不常见的,但是病人可能会有呼吸暂停,感觉障碍,头痛,呕吐。

延髓肿瘤可能表现为颅神经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讲话鼻音和呼吸暂停。病人也可以表现为无力,共济失调和呕吐。罕见的局灶性桥脑症状可能会产生面部和听力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是脑干胶质瘤的标准的诊断和分类工具。许多此类病变在CT上表现为等密度,从而被忽视。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在MRI上表现为囊性的,边界清楚的,无侵袭和周围水肿的,大小在2cm以内的肿块。通常在T1像上为等或低信号,T2像上为高信号,并有一直增强。中脑的局灶性肿瘤可以有钙化,且很少有增强。

神经影像技术通常可以区分低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如果不能区分开来,则需要立体定向活检来帮助诊断。

MRI对顶盖胶质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信号均一,无增强的顶盖变厚。这些肿块无秦润的特性,它们外向背侧生长的模式以及相关的脑积水都表明其低度恶性的本质。增强的特点也会支持低度的本质,通常为弥漫性增强,而不像弥漫性的高度恶性的桥脑胶质瘤,后者的增强常为环形的。顶盖胶质瘤通常可以通过它们典型的MRI特点可以得到确诊。颈延髓病变的特点类似于其它低度恶性胶质瘤,T2高信号T1低信号。通常可见囊性区域,位于背侧外生性的部分中。拥有背侧外生性部分的肿瘤通常伴有脑积水。

MR波谱分析通常被用于鉴别局灶侵袭性脑肿瘤和其它边界清楚的颅内病变。通过鉴别和肿瘤有关的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比值来区分高度和低度恶性的病变。MR波谱分析同样也被用来判断预后信息。在一组11例低度恶性胶质瘤的病例资料中,6例中的5例有正常的Cho:NAA比值(大于1)在术后两年内进展,而其余未进展的病例的这个比值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