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早期症状

2020-07-14

胶质瘤早期症状:
  胶质瘤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也不突出。所以有不少胶质瘤发现的时候已经属于比较晚期的情况了,当然也有一小部分胶质瘤患者,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早期症状,最主要是见于一些青少年和比较年轻患者的胶质瘤。这种主要是一些低级别胶质瘤。特别是位于额叶和颞叶的低级别胶质瘤,在比较早期的时候常有癫痫发作。
  所以癫痫发作可以作为胶质瘤的比较早期的症状。这个时候肿瘤可能并没有长得非常大。但是由于累积在皮层造成了脑部的异常放电,引起患者的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的抽搐,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我们在临床上称作癫痫。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在早期常会出现一侧肢体的偏身感觉障碍或者肌力的下降。
  位于小脑部位的胶质瘤,可能会出现头晕、眼球震颤等一系列的表现。位于脑干的胶质瘤,患者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有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心跳的停止等一系列严重的这种临床表现。



胶质瘤早期症状相关阅读


儿童胶质瘤能治疗好吗

儿童胶质瘤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治疗起来不是特别容易,需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医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去选择治疗方式。患者可能会出些症状,像是恶心、头疼,复视等,建议提早到做检查,发现病情针对性医治,不要让疾病恶化,伤害到患者的身体。

胶质瘤是非常难治疗的肿瘤,原因是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以及脑功能的特殊性,临床上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全切除。当检查出儿童患有胶质瘤的时候,家长都是担心的看,担心宝宝的病情难以治疗,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儿童胶质瘤能治疗好吗?
  儿童胶质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而且很多儿童也会患有这种疾病,它是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引起该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免疫力低下、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家长要了解引起胶质瘤的原因,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出现。
  儿童胶质瘤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此外,一些环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视物模糊、复视等,较重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当肿瘤压迫、浸润脑组织时还会出现局部症状,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治疗措施是以手术为主,配合术后放射、化学治疗,早发现早确诊及时手术对治疗效果起关键作用,术后护理方面要注意饮食以高营养、高蛋白质、清淡、易于消化吸收的为主,禁忌 油腻、辛辣食物,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儿童胶质瘤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现在变得是越来越高,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疾病,所以说当自己在怀孕的时候就可以做孕检的,这样的话就可以防止自己的腹中胎儿出现这种疾病的,若是已经出现的话就必须要使用手术治疗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病情不会再次发生恶化的情况,更好的进行治疗。
  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其脑胶质瘤的发生机会,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此外,一些环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所以要进行预防。

胶质瘤复发怎么治疗

胶质瘤是一种高复发的脑部肿瘤疾病,此病复发时间取决于分化程度和治疗情况。一般传统治疗大多在1-5年内复发,目前没有有效地防复发手段,患者能做的只有定期复诊,复发后积极采取治疗。胶质瘤复发怎么治疗?以下是解决方法:

1、观察发现肿瘤复发后,并不一定要马上进行手术或放疗及化疗。如肿瘤不大,又为良性,未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以暂时观察;经复查发现肿瘤生长,且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可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2、手术体积已大,出现颅内压增高或引起其它神经系统障碍。考虑再次手术,不过因肿瘤反复复发,要考虑病人情况能否再次手术,如病人全身情况很差,颅内多部位发生肿瘤,一般不能再次手术。
  3、非手术用中医中药治疗脑胶质瘤,防止手术后复发。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对不能手术的脑胶质瘤病人,不能使瘤体缩小或消失的,也不能改善症状的治疗,用来防止手术后复发,便不会有什么效果。有些病人及家属并不了解自己手术后用来防止复发的治疗的真实效果,积极地配合提出的治疗方法和建议,也不知道这些方法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其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成人“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是一类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原发性肿瘤”,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但“大部分肿瘤”最终会成为“致命性肿瘤”。针对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尽管在“多个区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在“特定场合”中均有“用武之地”。

●“大肿瘤”或“有广泛神经损害症状的”肿瘤,“立即手术”是普遍需要的“治疗方案”,既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减少肿瘤体积”从而“缓解症状”。

●那些“症状短暂”以及“肿瘤较小”且没有对“周围结构”产生“占位效应”的患者,我们建议“早期手术切除”(Grade 2C)。然而,“仔细的观察随访”(careful observation)是个“替代方案”。一旦肿瘤“加速生长”或“肿瘤转变为高级别胶质瘤”、出现了“难治性癫痫发作”或“进行性神经损害”的证据时,紧接着立即给以“手术切除”。

●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我们建议“最大安全的切除”(maximal safe resection)而不是“部分切除”或“活检”(Grade 2C)。尽管缺乏“随机的试验结果”,“观察性研究”认为,和“部分切除”的患者相比,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的“全部切除”和“改善的生存期”相关,尤其是那些“IDH突变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

●“单纯手术”并不能治愈“低级别胶质瘤”,“附加治疗”(additional therapy,即放疗和/或化疗)最终在所有的患者都是必须的“治疗手段”。最适的“附加治疗”的时机是尚不得而知。

①大部分经过“全切除”或“尽全切除”后的年轻(≤40~45岁)的、“IDH突变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我们建议手术之后“观察随访”(Grade 2C)。那些不愿意“随访观察”的患者可以合理的接受“附加治疗”,尽管“这种治疗”和“短期内更多的毒性反应”(more toxicity)有关。

②“术后立即治疗”对于大部分术后有“明显残留”或“存在多个早期进展的其它危险因素”的“IDH突变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都是合适的。

③针对“IDH野生型弥漫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以及存在“胶质母细胞瘤样显型”的肿瘤,我们建议“术后立即附加治疗”,而不管“切除程度的多少”或“存在其他预后因素”(Grade 2C)。那些缺乏“高危险基因病变”的患者,我们倾向于将“患者”作为“IDH突变型低级别胶质瘤”对待。

●当“低级别胶质瘤”被选定给予术后“附加治疗”(立即或延迟的)时,我们建议“放疗+化疗”而不是“其中一种”(Grade 1B)。

专家们,包括本文作者,对究竟是选择“PCV(甲基苄肼、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或“替莫唑胺”作为辅助化疗尚没有一致的意见,最终的选择应当是“个体化的”。有些赞成“PCV”,尤其是“少枝胶质细胞瘤”,这是因为“PCV方案”是个被“随机试验”证实过能改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治疗方案。其他则倾向于使用“替莫唑胺”,因为此药易于给予、容易耐受、且已经在“III级的1p/19q无缺失的间变胶质瘤”随机试验治疗中被证实有效。

●“初始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手术、放疗和化疗”均有再次使用的可能。需要依据“复发的位置和程度”,以及既往治疗的历史而给以“个性化的选择”。

●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相比,“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拥有更加“良好的预后”。“外科切除”用于“诊断和初始治疗”,“全切除”后能做到“治愈”。“放疗”被保留用于那些“不能切除的但有症状的”或呈现“进行性生长”的患者。

包含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的少突胶质瘤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大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所有的神经上皮肿瘤的5%左右。少突胶质瘤和间变少突胶质瘤加在一起只占胶质母细胞瘤的1/10,后者则是成人原发性脑瘤中的最常见者。在美利坚,每年大约有1000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获得诊断。

少突胶质瘤 和 间变少突胶质瘤 是遗传学上定义的、弥漫侵润性的、分子学上包含异柠檬酸脱氢酶1或2( IDH1 / IDH2 )突变的 以及 1p和19q联合缺失的胶质瘤。

大部分少突胶质瘤在25~45岁时发病,和WHO Ⅱ级的肿瘤相比,WHO Ⅲ级肿瘤诊断时的平均年龄要长5~10岁。少突胶质瘤 偶见于 青少年 以及 大于65岁以上的患者。

少突胶质瘤是缓慢生长的,侵润性肿瘤,很有可能在许多年里处于 临床静默状态。最常见的症状是癫痫发作。诊断时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并不常见。

大部分低级别少突胶质瘤具有在MRI T2上高信号 或 混杂信号,T1上低信号的表现。对比增强的结果是多样的,且不一定指示为高级别(间变)病理。

诊断需要足够多的肿瘤组织,包括IDH突变和1p/19q 共缺失检测。诊断所需要的标本可来自立体定向活检 或 肿瘤全部切除 而获得。

尽管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呈现出持续时间很长的临床经过,但患者的结局几乎都是致命的。基于人群总体的研究认为,低级别少突胶质瘤的平均生存年龄为10~15年,而间变少突胶质瘤的平均生存期5~9年。

和其它弥漫性胶质瘤相比,IDH突变型、1p/19q 共缺失的少突胶质瘤对化疗高度敏感。化疗敏感性机制很有可能是由于代谢诱导的后生变化(epigenetic changes),包括CpG 岛的高度甲基化表型以及MGMT 启动子甲基化。

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高级别胶质瘤是恶性的、常常快速进展的脑肿瘤。依据组织学和分子学特征,高级别胶质瘤被分为间变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高级别胶质瘤通常表现为亚急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依据在脑内的不同位置,而在数天至数周内进展。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头痛(50~60%);

●癫痫发作(20~50%);

●局灶性神经症状例如记忆丧失、运动乏力(motor weakness)、视觉症状、语言损害、认知和精神改变(10~40%)。

局灶性神经损害更常见于胶质母细胞瘤,而癫痫发作则较常发生于低级别胶质瘤。大的肿瘤更可能和严重的水肿、占位表现和增高的颅内压相关。

罕见情况下,高级别胶质瘤可能会表现为脑膜播散。这种表现常在疾病自然生长的后期或尸检时发现。硬膜胶质瘤病(meningeal gliomatosis)表现为背痛和/或神经根症状、精神状态改变、颅神经麻痹、脊髓病(myelopathy)、马尾综合征以及症状性脑积水导致的头痛。

大部分高级别胶质瘤的患者并没有家族史或可确认的胶质瘤的危险因素。

罕见地,胶质母细胞瘤和其它高级别胶质瘤可以是肿瘤倾向综合征的一个临床表现,例如李弗劳明综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和结构性错配修复缺陷综合征(constitutional mismatch repair-deficiency syndrome)。在大部分此类患者中,多个有早发肿瘤的患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的家族史值得注意,此类患者通常需要给予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