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有哪些区别

2020-07-14

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有哪些区别:
  经常会有一些患者到我的门诊就诊自述自己有心律不齐的情况,其实心律不齐是老百姓的白话,而医学上的术语就叫做心律失常,正常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如果出现非窦性心律的情况,比如说最常见的早搏包括房性早搏、包括室性早搏等等,这种都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因此心律不齐是主观的感受,而心律失常就是疾病的名称。
  目前心律失常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就是心跳的特别慢,而且这种慢不是生理性的慢,而是病理性的慢,有可能是窦房结传导系统出了问题,使得心脏工作的效率很慢。
  如果这种心脏持续的效率低下就会导致各个重要脏器的供血、供氧会受到影响,很严重的会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包括黑蒙,甚至包括晕厥。快速的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就是心跳的特别快,而这种快已经超过了生理性的正常范围,而到达了一个病理性的情况,这种常常是由于心脏的电路出现了折返,不管是上述的哪一大类心律失常都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大家有心律不齐的这种临床的表现,建议大家尽快到门诊去就诊,医生会安排普通心电图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帮助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有哪些区别相关阅读


心律失常的护理

在生活中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比较多比较复杂,所以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对于偶尔出现一次的心律失常,通常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期心律失常患者就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和护理了,那么患上了心律失常的护理方式是什么呢?

心律失常日常护理方法
  1、要避免环境的干扰

  患有心律失常的病人不要去一些热闹、噪音大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异常情况。
  由于很多外界因素如喧哗、噪音等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情,这些不良刺激的作用极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因此患者应该尽量在清静的环境下休息,在生活中要少做繁重的体力劳动,适当地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如散步等。
  2、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心律失常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病情的康复是有帮助的。为了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也要通过日常饮食来补充一些必须的营养元素,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心脏保健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这些物质的话,疾病的治疗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患者的饮食需要安排得丰富一些,而且还要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营养元素可以被充分的消化、吸收,更好的被人体利用。
  3、要注意多休息
  心律失常一旦出现,会导致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会导致血运受到直接的影响,一旦身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供,也就难以保证其正常的功能。所以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免过度劳累,平日里应该多注意休息,不要勉强自己坚持工作。这样的坚持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4、心理护理
  一些日常的小情绪就会影响心率,这是心率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日常的预防过程中,最好是保持心态的平和。

什么是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众所周知,心脏无时无刻不再跳动着,它是维持人类生命最重要的器官,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临床把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下面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异常变化相关因素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心动过速: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

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很多人都会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

平均心率多少算正常

心脏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众人皆知,它每时每刻的跳动着,具有一定的节律,一旦这个节律打破了,就说明我们的心脏出现了问题,不过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道正常心率是多少,下面我们来看看平均心率多少算正常?

正常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异常心率

心率变化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心率超过16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大多见于心脏病患者,如常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感,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心动过速: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超过160次/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或见于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下,或见于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后。

2、心动过缓:成人安静时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在45次/分钟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健康人和运动员;或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

如果心率低于40次/分钟,应考虑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如果脉搏强弱不等、不齐且脉率少于心率,应考虑心房纤颤。

很多人都会有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的人,是否会出现此症状,与其心跳过缓的频率和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关。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若在50~60次/分钟之间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

吃完饭后心跳特别厉害怎么回事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一般因为忙于事业或者是学业,都不会感觉到心跳的频率,但是很多人在吃完饭之后就会感觉出现心跳加速,而我们也知道心跳加速的情况是比较异常的,同时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那么到底吃完饭后心跳特别厉害怎么回事呢?

吃完饭心跳加速的原因
  食物聚集胃部,胃部开始消化动作,开始后胃部需要蠕动,蠕动需要血液加速循环,心脏开始高频供血,从而让你感到心跳加速。
  导致心跳加快的原因很多,有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
  病理性的心动过速常见的有病态窦房节综合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损伤后的代偿性心跳加快等。
  生理性心跳加快主要是在人体活动突然增加的情况下,为了适应这种活动增加后全身对血液的更多需求而心跳增快,以供应更多的血液,比如:从睡眠状态到清醒状态,从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从走路这样的低运动量状态到跑步这样的高运行状态;另外,还有从卧姿到坐,立姿,从坐姿到立姿,由于需要心脏把血压到更高的地方,也需要提高心率。
  吃完饭心跳加速怎么办
  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因此,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
  发笑、幽默、自我解嘲。当处于尴尬、难堪的困境时,用不自主的发笑或故意开玩笑说俏皮话作自我解嘲,以减轻精神紧张的程度。
  出门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应多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原野和乡村,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远比人与城市的关系亲近得多。
  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甚至可以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要明白悠然和闲散并不等于无聊,无聊才没有意义。
  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己,要想到人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推心置腹地交流或倾诉,不但可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而且更能使人精神舒畅,愁烦尽消,故不妨多找朋友吹吹牛,聊聊天。
  既然昨天及以前的日子都过来了,那么今天及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因此,人们不妨豁达、开朗和乐观一些,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消除精神紧张压力,同时也对健康大有裨益。幻想、白日梦等,通过幻想,使自己成为幻想中的强者,一切挫折都迎刃而解,或通过回顾以往成功的经历,来支撑自己,维护自信心。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鲜活的生命来源于心脏的跳动,不过心脏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出现疾病,心律失常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问题,危害可大可小,需积极进行治疗,那么,出现心律失常如何治疗呢?

治疗
  1.一般治疗目前有通过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西药增加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有通过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某些情况下,采用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来缓解心律失常。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50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数学者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以下四类,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
  (1)I类、即钠通道阻滞药。
  1)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
  2)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
  3)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属此类的有氟卡尼等药。
  (2)Ⅱ类、为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代表性药物为普萘洛尔。
  (3)Ⅲ类、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属此类的有胺碘酮。
  (4)Ⅳ类、即钙拮抗药。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代表性药有维拉帕米。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而致命。因此,临床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以便随时应急。
  诊断
  心律失常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