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中带血丝的原因

2020-07-14

痰中带血丝的原因:
  在咳嗽的时候常常会伴有痰,有一部分患者痰中会带有少量的血丝。口腔或者呼吸系统少量出血,经口腔与痰液一起排出我们叫做痰中带有血丝。原因特别的多,包括好多系统,常见的当然首当其冲是呼吸系统,还包括心血管系统。
  痰中带血的时候首先一定不要惊慌,不要自己吓自己,一定要到医院去看一下要尽快明确诊断,做一个肺部CT,到底有没有肺部严重的病变,那就一目了然了。咳血量逐渐大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常见的痰中带血有肺部感染或者支气管炎感染,如果咳嗽比较剧烈就会影响到毛细血管,破裂以后就会出现痰中带血,当然比较常见的还有支气管扩张、肺癌还有肺部的恶性肿瘤,还有肺栓塞、肺结核等等这样的可能咳血更常见一些。
  还可以看到心血管的疾病,比方说风心病、左心衰,左心衰一般可以看到咳嗽、咯粉红色的泡沫团。如果急性的时候这个还是比较严重的。血液系统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也伴有咳嗽的时候可能也会看到咳嗽带有血丝,另外如咽部的疾病比方说肥厚性的咽炎等等一些特殊菌的感染,痰中也可以带有血丝。



痰中带血丝的原因相关阅读


肺癌的治疗

世界范围内,2012年肺癌新发病例180万,估计死亡人数160万。在美国肺癌新发病例22.5万,导致了16万人口的 死亡。肺癌的绝对和相对频率多显著上升。1953年,肺癌成为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死因,而在1985年肺癌则成为女性第一位的肿瘤死因。目前,肺癌导致的死亡开始下降,折射出吸烟人口的降低。

肺癌(lung cancer)这个术语或支气管癌指的是起源于气道或肺实质的恶性肿瘤。

总体而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中均是最常见的肿瘤死因。

●吸烟造成了几乎90%的肺癌患者的原因。因而预防吸烟和停止吸烟提供了一条降低和肺癌相关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最重要的途径。

●所有肺癌中95%左右可以被分类为要么小细胞肺癌(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它来自肺部的恶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大约占5%。这种区别有助于分期、治疗和预后评估。和标准的化疗相比,腺癌中的基因突变使得个体化治疗取得了大的成功成为可能。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能归因于肿瘤的胸腔内作用(例如咳嗽,咯血,胸膜疾病),胸腔外转移(最常见的是肝、骨、脑)或副肿瘤现象(高钙血症、柯兴综合征、高凝状态疾病,各种神经综合征)。

治疗的最初阶段是要明确诊断,评估病人是非小细胞肺癌或小细胞肺癌,疾病的分期和总的体能状态。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最初的治疗主要是由疾病的分期而定。早期患者,外科切除提供了最好的治愈机会。那些广泛胸腔内疾病的患者优先给以同步的化放疗。相反,那些进展期的肿瘤则给以姑息性的全身治疗和或局部姑息治疗方案。

●针对小细胞肺癌,全身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啊,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小细胞肺癌在诊断时已经全部播散。对那些播散有限的患者,放疗和化疗一起使用。预防性的颅脑放疗常被用来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并延长生存期。那些对全身化疗完全或部分有效果的患者给以预防性的颅脑放射和胸部放射同样也是有益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导向治疗

在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是腺癌)的所有生物标记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GFR突变和ALK易位。

在美国,EGFR突变见于15%的非小细胞腺癌患者中,且更常见于非吸烟人群;而在亚洲病人当中,EGFR突变率更高,接近62%。克唑替尼、色瑞替尼通常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ALK易位见于4%的非小细胞腺癌患者中,更常见于非吸烟者和年轻人。厄洛替尼(特罗凯)、吉非替尼(易瑞沙)和阿法替尼通常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当患者未能参加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时,以下的未入选指南适应症可以一试。

●具有ROS1重排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克唑替尼而不是以铂为基础的化疗(Grade 1B)。那些已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克唑替尼而不是二线化疗 (Grade 1A)。

●具有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二线的靶向治疗,例如阿法替尼单药治疗或曲妥珠单抗联合单药化疗(长春瑞滨或多西紫杉醇)而不是单药化疗(Grade 2C)。

● 具有BRAF V600突变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或威罗菲尼),并考虑联合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抑制(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而不是将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 (Grade 2C)。如同黑色素瘤病人,联合治疗可能更加持久以及更加能耐受。

●具有MET外显子14遗漏(skipping)突变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MET抑制剂(克唑替尼或卡博替尼) 而不是使用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 (Grade 2C)。

克唑替尼为 ALK 和c-MET 的双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是首个被批准应用的 c-MET 抑制剂,其抗癌疗效好,且耐受性良好。卡博替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 c-MET、V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KIT)、RET、ROS1 等激酶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转移风险。

●具有RET重排的患者,我们建议使用RET抑制剂卡博替尼 或 凡德他尼而不是单药化疗作为二线治疗(Grade 2C)。

肺部结节是肺癌征兆吗

约有1/3以上的肺癌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早期症状,只有胸部CT才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查出肺部有小结节,那么面对检查报告单上的“结节”到底应该怎么办?它离肿瘤到底有多远?

肺部结节和肺癌的关系

最近这些年,随着大家在健康体检当中,应用CT拍胸片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它了,实际上,我们说的这个肺部的结节,它是影像学上,一个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这个阴影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对于这样一个阴影,在还不能明确诊断它是某一种疾病的时候,大家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叫结节,当然它有一个界限,一般我们说它的直径小于3公分的我们把它称为结节,如果直径大于3公分的话,那我们就把它称为肿块了,就不叫结节了,那就叫肺部肿块了,现在我们做CT片子检查的时候,大约会有6%左右的人发现在肺部有一个单发的,或者有多发的结节,那么即使是一个普通的X线的胸片或者胸透,这种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也会达到200分之1左右。

对于结节,中西医的认知有什么不同

当肺部结节较小的时候,西医一般都很难确定直接切除掉,因为最开始毕竟没有定性,也不确定,而要是直接手术,万一是良性的,对身体就造成了破坏,一般会选择先观察。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对肺部结节与肺癌这种肺部有形结块类疾病称其为“肺积”。

肺结节的分类

根据结节的密度分为三类: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 纯磨玻璃结节:通俗的讲就是在薄层CT扫描上结节像磨砂玻璃一样,云雾状影子。

?混合磨玻璃结节:就像一个荷包蛋,其中实性的成分是蛋黄,磨玻璃的部分是蛋清。

?实性结节:就像是去掉蛋清后的蛋黄,是一个密度较高的结节。

磨玻璃结节从最初的“纯”发展到后来的“实”,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当纯的磨玻璃结节小于1cm时,密度很低、很纯、边界比较清楚,这个时候多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大多数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极个别可能是微浸润腺癌,转移的风险较小。

当纯的磨玻璃结节逐渐长大,大于1cm,实性成分增加,变的不那么纯了就成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就可能变成为恶性,尤其是当它出现了分叶、毛刺、中间有空泡、胸膜凹陷、血管聚集等征象时就更可能是恶性了。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大多为浸润性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很大。这三种肺内小结节,恶性程度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肺癌的伽玛刀治疗

多数肿瘤患者对“刀”并不陌生,相反,有些患者恨不得一确诊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刀切除,眼不见为净。这里的“刀”指的是外科手术,在西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外科手术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很多疾病如急腹症中的阑尾炎、胃穿孔、肠梗阻、胆石症,以及外伤所致的脏器破裂出血等,通过手术切除或修补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在肿瘤治疗领域,外科手术“强势”了百年,而今对生存期的提高空间似乎已到了“极限”。放射治疗是通过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来灭活癌细胞。放疗是为治疗肿瘤而诞生的,发展了100多年,经历了从初级放疗到常规放疗,再到现代放疗的演变。

常规放疗时代,影像诊断和定位技术都很落后,导致靶区显示不清,定位不准,治疗范围过大;放疗设备和技术落后,只能采用二维的、平面的、大面积地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在照射范围内像“人质”一样,限制着放射剂量的提高,而“高不成低不就”的常规放疗剂量正处于毁不掉肿瘤,却伤了正常组织的尴尬地带。

由于“精度低、射程短、能量不足”的特点,常规放疗不能根治多数早期肿瘤,多用于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和晚期癌症的减症治疗。放疗科在综合大医院被定编为医技科室,长期没有自己的病房、病床。

“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常规放疗历经科技的洗礼,华丽变身为以高端设备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灵魂的现代放疗。首先,现代影像技术为正确治疗提供了平台;定位验证技术为精确治疗提供了工具——二者协作宛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人体内的GPS)。接下来,通过“制导系统”计算机,实现“有的放矢”。最后,由“巡航导弹”伽玛刀等放疗设备实现彻底摧毁肿瘤的彻底治疗。此治癌过程可看作由“导弹部队”进攻人体内恐怖组织的现代化战争。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50%~70%,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也达到60%以上,可耐受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现代放疗的5年生存率高达88%。而相比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放疗者多为高龄或长期慢性病患者。由此可见,原本被认为应首选手术的肿瘤,选择现代放疗规避了手术风险,仍可获得好的疗效。

肺癌晚期患者仍有长期生存的希望

肺癌四期不代表死亡,还有长期生存的希望。因此,肺癌患者应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乐观生活;积极配合治疗,但要避免过度治疗;参加力所能及的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做喜欢做的事,让生活充实起来。

肺癌患者在与病魔抗衡时,良好的营养是必要的。然而,大部分病人会因为疾病和治疗副作用而无法摄入足够的食物,去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常见的营养问题有:食欲不振,这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营养问题,例如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均可使病人吃不下东西。吸收不良,肺癌病人因化疗腹泻等原因,使得营养素无法吸收。

味觉改变,放化疗可造成嗅觉混淆,味觉丧失,使某些食物尝起来味道变苦或变臭,尤其是肉类,造成对某些食物的厌恶,最常见的食物是肉类、蛋类、烤的食物及番茄等,最终将导致癌症病人食欲变差,体重下降。

营养不良对肺癌患者造成全身性影响,会使身体变得更加虚弱、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还会促进体内组织进行分解作用,最坏的影响是使体重极度下降。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建议其少量多餐,摄取高蛋白、高热卡、易消化的食物;餐前运动,餐前一小时做半小时的轻度运动刺激食欲。

肺癌患者最适合的运动是散步,可使身体气机畅达,筋骨舒展,增加肺活量,增强心功能。好营养带来好体质,无论是化疗、放疗或者手术治疗都要求患者有一个较好的体质以耐受这些治疗方法。

肺癌脑转移的原因

肺癌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较高,可以达到35%~50%,常以头痛、呕吐、面神经麻痹、偏瘫、视物模糊、失语、肌肉无力等为首发症状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原发性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或颅内高压等。因此,应提高对肺癌脑转移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病情,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小细胞肺癌在作出诊断时约有20%的患者已有脑转移,而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病例尸检中脑转移发生率高达8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病程中约有30%左右发生脑转移,其中以大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较多见,鳞癌次之。

肺癌何以容易发生脑转移呢?这是因为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直接经心脏、颈动脉至脑而发生血液转移。据临床资料分析,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高度警惕肺癌在开始或已经脑转移:

一、中老年人或长期吸烟者,出现难以用一般的脑血管病解释的神经精神症状者,如头晕、目眩、烦躁、嗜睡、失语、肌无力、面部神经麻痹等。

二、已确定为肺癌,即使没有任何肺癌脑转移的征兆,也应进行常规的CT检查。

三、有颅内高压或局部性脑损害体征,如剧烈头痛、呕吐、瞳孔不等大、偏瘫等,若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或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者,也应当进行常规x光胸片检查、查痰寻找癌细胞、淋巴结活检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肺癌脑转移除积极治疗原发灶肺癌以外,脑部转移瘤的控制极为重要,根本的治疗为外科手术配合脑部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