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的口罩有用吗

2020-07-14

自制的口罩有用吗:
  在疫情之间,因为好多家庭平时没有储备口罩,所以口罩会存在供应不上的情况,并且现在也很难买得到口罩了。有的人会问,那我自制口罩可以起到作用吗?我们知道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好是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是N95口罩。因为一次性医用口罩中间有一层过滤层,可以过滤病毒、细菌,能起到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N95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达到95%,它的预防的作用会更好一些。但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它可以挡住绝大部分携带病毒的飞沫。因此,普通老百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了,没有必要每个人出门都要佩戴N95的口罩。
  现在N95口罩主要还是用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会根据自己所在的岗位,所要面对的病人情况,根据不同的防护级别,选择使用哪种口罩。一般来说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就可以了。但如果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那还是需要使用N95的口罩。还有就是可能会接触到病人的飞沫,或者气溶胶的话,那么还是需要佩戴N95口罩。一般自制的口罩,没法达到过滤微生物的作用,所以很难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



自制的口罩有用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肺炎严重吗

新宝妈宝爸,对于照顾新生儿也是第一次,肺炎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新生儿肺炎这个词,新宝妈宝爸可能就有点陌生了。肺炎听起来是一个可怕的疾病,如果是新生儿患了肺炎的话家长们一定非常着急,新生儿肺炎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新生儿肺炎严重吗?

新生儿肺炎严不严重主要是看宝宝的病情来定的。新生儿肺炎是这个年龄段新生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会并发其他疾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新生儿肺炎的表现又很不典型,往往不易引起家长注意。
  新生儿肺炎与婴幼儿或年长儿患肺炎的症状很不相同,尤其是出生两周以内的新生儿,发烧、咳嗽、咳痰这些肺炎常见的症状很少见到。
  当然,新生儿肺炎并不是一点也无迹可循,如果宝宝出现下列症状,你应引起警惕:
  口吐白沫、精神萎靡、吃奶呛、不吃奶、有时烦躁不安、呕吐、面色青灰或苍白、鼻翼翕动(小鼻子不停地翕动)、闭口吹气、点头呼吸(小脑袋随着气急加重与呼吸同时一点一点)、呼吸不规则甚至暂停、低热或不发热,甚至体温过低全身发凉、不咳嗽(有的没有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普通表现,如呻吟、呼吸困难等)、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
  家人在照顾宝宝时应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现象中的某几项,就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检查和拍肺部X线片,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新生儿肺炎的关键。

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因为婴幼儿的身体还是比较差的,更加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其中感冒和肺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尤其是肺炎危害严重早期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针对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关于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的问题,分析如下:小儿肺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咳嗽,常伴有咳痰、喘息、发热
  1.咳嗽:肺炎99%咳嗽,但是不是咳嗽就是肺炎,像咽炎,支气管炎等也会引起咳嗽
  2.咳痰:肺炎早期没有咳痰,多半是干咳,到了中期和恢复期会出现咳痰。一部分婴儿能听见喉中有痰,咳嗽不明显,多见于较胖的婴儿。
  3.喘息:与个人体质以及感染的病原菌的不同有关,不是肺炎都有喘息的。
  4.发热:小儿肺炎尤其是2岁以下的肺炎较少有发热。肺炎发热多见于较大的儿童。
  婴幼儿时期比较容易得肺炎是因为此时咽喉部淋巴组织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力差,管腔狭窄,黏膜分泌少,肺部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容易充血,肺泡数量少,含气量也少,容易被黏液堵塞。因此,在患感冒和支气管炎时,痰液不易排出,就会发生支气管肺炎。这些生理特点是婴幼儿容易得肺炎的主要原因。

肺部阴影怎么回事

1、肺炎:是病源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X线检查有肺部阴影外,患者还有咳嗽、咳痰、发烧、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常见的病源微生物是细菌,阴影在X光胸片上往往呈片状,严重时会累及整个肺叶,如果作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应用抗菌素抗炎治疗后复查胸片可以发现肺部阴影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一般治疗2周即可痊愈。

2、肺结核:是由一种特殊的细菌,也就是结核杆菌造成的肺部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常见部位是两侧上肺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阴影表现为散在的片絮状,当中可以有钙化灶,有时可以是球形病灶或粟粒样病灶,极个别的可以累及一侧整个肺叶,形成所谓的“毁损肺”。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和咯血以及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如果在痰液里查到抗酸杆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多数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雷米封、利复平、乙胺丁醇等)治疗效果良好,但如果是球形结核灶合并空洞,或者是“毁损肺”,就应该到胸外科手术切除。

3、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壁的化脓性感染造成的支气管腔的扩大,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感染。X线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可以表现为串珠样小透亮区,呈典型的蜂窝样阴影。常见的症状是长期咳脓痰和咳血。以往支气管碘油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金标准,目前螺旋CT可以进行无任何创伤的支气管形态重建,已经基本上代替了支气管碘油造影。如果病灶局限于1-2个肺叶,且全身情况良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但如果是双侧广泛的病灶就不宜手术。

4、肺曲霉菌病:是肺部的一种真菌感染,也就是腐生烟曲菌感染,表现为肺部孤立或多发的球形病灶,内部有典型的“新月样透亮区”,随着体位的改变,新月样透亮区的位置也发生改变。患者多数没有全身症状,少数可以有咳血、咳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宜。笔者曾经遇到一例肺包虫病术后并发肺曲霉菌病的病例,第二次手术切除肺叶后治愈。

肺部阴影怎么办

第一,肺部阴影或肿块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病变,如肺结核、肺部炎症、炎性假瘤、纤维瘤、肺挫裂伤、肺内血肿、肺结节病、肺错构瘤等。恶性病变主要为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继发性)肺癌。一般40岁以上者考虑恶性的可能性较大,35岁以下者良性病变多见。

第二,对于肺部的阴影或肿块常用的和有用的检查分为: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胸部CT或MR(磁共振)、PET检查等,此类检查在明确肿块部位、大小、数量和形态上直观明确,但不能作为良恶性的确定。影像加病理学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必须的,既能了解肿块的部位、形态、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又能进行活组织检查,确定其良恶性。

当孩子的感冒总变成肺炎的时候

在门诊上班,我总能碰见几个反复生病的“老病号”,这些孩子的家长最大的苦恼就是孩子感冒后吃药效果不好,必须要打针,不打针,孩子就变成支气管炎或肺炎了。,还有个特点,孩子在家待着还好,一上幼儿园就特别爱感冒,然后再次出现气管炎或肺炎,于是周而复始,输液成了家常便饭,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抵抗力太低引起吗?吃了增加抵抗力的药物后似乎效果也不明显?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有类似情况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我下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你孩子是过敏体质吗(比如出过湿疹,荨麻疹”)?

孩子出现气管炎或肺炎的时候喘不喘?

就是说孩子喉咙里有时候可以听见“丝丝”的声音呢?

或者这样说,大夫听诊的时候说孩子有喘息,诊断过“喘息性支气管炎症”。

孩子平时是不是爱扣鼻子,打喷嚏?

感冒是不是一周不容易好?咳嗽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孩子出现上面我说的这些情况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带孩子找儿科呼吸或哮喘专业的医生就诊。

为什么要这样说?难道出现上面的情况就说明孩子得了哮喘?

不是这样的。之所以说找呼吸或哮喘专业的医生就诊,是说这个专业的医生更懂得如何提醒类似的孩子应该怎样预防和正规治疗,而不是一味的建议孩子输液打针。

儿童出现喘息就一定是哮喘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儿童哮喘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患儿的症状及病史确定。患儿出现喘息并有以下情况时要高度怀疑哮喘的可能:

每月多于1次的频繁喘息发作,运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非季节变化性喘息和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儿童的“感冒”反复“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天以上才缓解,症状在接触刺激物(如化学气雾剂、花粉、烟雾、毛皮动物、气温变化等)时出现或加重,服用抗哮喘药物后症状减轻。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共同组织专家撰写《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INA将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分成3种类型:

(1)早期一过性喘息 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 这些儿童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性体质,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般持续至学龄期,但有相当部分患儿在11岁时仍然有症状。喘息的原因在2岁前大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部分与2~5岁期间其它病毒,特别是鼻病毒的感染有关。

(3)迟发性喘息/哮喘 这些儿童哮喘症状常持续到学龄期乃至成人期,他们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常常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对3岁前出现的喘息并且伴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病史,医生诊断湿疹)或2~3个次要危险因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非感冒引起的喘息及患过敏性鼻炎)提示以后患哮喘危险增加。

怎么确诊呢?

临床诊断,可以这样说,经验是诊断的关键。如果医生自己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储备,很容易误诊。如今,医学进展很快,医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尤其是儿科,不像内外科分的那样细。越是大医院越是这样,不是说,你是教授了,就擅长所有的疾病。所以,医生需要一生去学习,而且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患者看病也是一门学问,就医前应该想了解自己,在了解医生的专业。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作出诊断。因为小孩子不配合,肺功能检查结果不可靠,但是如果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人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而停药后即恶化则支持哮喘诊断。

秋宜平补,重在养肺调脏腑

我有一位“吃货”朋友,在经历了夏季食欲不振的漫长煎熬后,一进入秋天,可把他高兴坏了,把想念了许久的美食吃了个遍,水煮鱼、红烧肉、酱肘子、烤肉、外焦里嫩的烤鸭……美其名曰“贴秋膘”。贴了一阵儿秋膘以后,他来找我看病了,因为肠胃不舒服。我怪他吃肉不加节制,他哭丧着脸问我:“不是说要贴秋膘吗?秋天不得补补啊,我多吃点肉怎么了?”我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天是要补,但不是你这种补法,你这样补只能越补越虚,别说打虎了,猫都抓不到。”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度过了苦夏,我们的精力和体力都得到大量消耗,所以秋天是得补补,但是秋天更适合平补,而不是大鱼大肉、煎炒烹炸,可了劲儿地吃。为什么呢?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然而身体的消化功能依然比较差,还没完全得到恢复。经过漫长的夏季和长夏的清淡饮食,这时候你突然天天大块吃肉,施加给脾胃的负担太重了,于是就会恶心、腹泻等,也就是所谓“虚不受补”,我那位朋友就是这种情况。

而且,秋天的天气非常干燥,因为这时候是燥气当令,所以嘴巴、鼻孔、皮肤都特别容易干燥,这是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其实在身体里面,别的器官也能感受到这种燥气,便秘就是表现之一。因此,食物应该以“滋阴润燥”为宜,要是吃了太多生痰化热的肉食,不仅对脾胃不好,还会让秋燥现象更严重。

自制的口罩有用吗-乡间郎中

自制的口罩有用吗

2020-07-14

自制的口罩有用吗:
  在疫情之间,因为好多家庭平时没有储备口罩,所以口罩会存在供应不上的情况,并且现在也很难买得到口罩了。有的人会问,那我自制口罩可以起到作用吗?我们知道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好是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者是N95口罩。因为一次性医用口罩中间有一层过滤层,可以过滤病毒、细菌,能起到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N95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达到95%,它的预防的作用会更好一些。但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它可以挡住绝大部分携带病毒的飞沫。因此,普通老百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了,没有必要每个人出门都要佩戴N95的口罩。
  现在N95口罩主要还是用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会根据自己所在的岗位,所要面对的病人情况,根据不同的防护级别,选择使用哪种口罩。一般来说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就可以了。但如果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那还是需要使用N95的口罩。还有就是可能会接触到病人的飞沫,或者气溶胶的话,那么还是需要佩戴N95口罩。一般自制的口罩,没法达到过滤微生物的作用,所以很难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



自制的口罩有用吗相关阅读


新生儿肺炎严重吗

新宝妈宝爸,对于照顾新生儿也是第一次,肺炎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新生儿肺炎这个词,新宝妈宝爸可能就有点陌生了。肺炎听起来是一个可怕的疾病,如果是新生儿患了肺炎的话家长们一定非常着急,新生儿肺炎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新生儿肺炎严重吗?

新生儿肺炎严不严重主要是看宝宝的病情来定的。新生儿肺炎是这个年龄段新生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会并发其他疾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新生儿肺炎的表现又很不典型,往往不易引起家长注意。
  新生儿肺炎与婴幼儿或年长儿患肺炎的症状很不相同,尤其是出生两周以内的新生儿,发烧、咳嗽、咳痰这些肺炎常见的症状很少见到。
  当然,新生儿肺炎并不是一点也无迹可循,如果宝宝出现下列症状,你应引起警惕:
  口吐白沫、精神萎靡、吃奶呛、不吃奶、有时烦躁不安、呕吐、面色青灰或苍白、鼻翼翕动(小鼻子不停地翕动)、闭口吹气、点头呼吸(小脑袋随着气急加重与呼吸同时一点一点)、呼吸不规则甚至暂停、低热或不发热,甚至体温过低全身发凉、不咳嗽(有的没有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普通表现,如呻吟、呼吸困难等)、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
  家人在照顾宝宝时应注意观察,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现象中的某几项,就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检查和拍肺部X线片,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新生儿肺炎的关键。

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因为婴幼儿的身体还是比较差的,更加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其中感冒和肺炎都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尤其是肺炎危害严重早期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针对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关于婴幼儿肺炎的早期症状的问题,分析如下:小儿肺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咳嗽,常伴有咳痰、喘息、发热
  1.咳嗽:肺炎99%咳嗽,但是不是咳嗽就是肺炎,像咽炎,支气管炎等也会引起咳嗽
  2.咳痰:肺炎早期没有咳痰,多半是干咳,到了中期和恢复期会出现咳痰。一部分婴儿能听见喉中有痰,咳嗽不明显,多见于较胖的婴儿。
  3.喘息:与个人体质以及感染的病原菌的不同有关,不是肺炎都有喘息的。
  4.发热:小儿肺炎尤其是2岁以下的肺炎较少有发热。肺炎发热多见于较大的儿童。
  婴幼儿时期比较容易得肺炎是因为此时咽喉部淋巴组织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能力差,管腔狭窄,黏膜分泌少,肺部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容易充血,肺泡数量少,含气量也少,容易被黏液堵塞。因此,在患感冒和支气管炎时,痰液不易排出,就会发生支气管肺炎。这些生理特点是婴幼儿容易得肺炎的主要原因。

肺部阴影怎么回事

1、肺炎:是病源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X线检查有肺部阴影外,患者还有咳嗽、咳痰、发烧、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常见的病源微生物是细菌,阴影在X光胸片上往往呈片状,严重时会累及整个肺叶,如果作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应用抗菌素抗炎治疗后复查胸片可以发现肺部阴影明显缩小,甚至完全消失,一般治疗2周即可痊愈。

2、肺结核:是由一种特殊的细菌,也就是结核杆菌造成的肺部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常见部位是两侧上肺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阴影表现为散在的片絮状,当中可以有钙化灶,有时可以是球形病灶或粟粒样病灶,极个别的可以累及一侧整个肺叶,形成所谓的“毁损肺”。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和咯血以及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如果在痰液里查到抗酸杆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多数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雷米封、利复平、乙胺丁醇等)治疗效果良好,但如果是球形结核灶合并空洞,或者是“毁损肺”,就应该到胸外科手术切除。

3、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壁的化脓性感染造成的支气管腔的扩大,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感染。X线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可以表现为串珠样小透亮区,呈典型的蜂窝样阴影。常见的症状是长期咳脓痰和咳血。以往支气管碘油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金标准,目前螺旋CT可以进行无任何创伤的支气管形态重建,已经基本上代替了支气管碘油造影。如果病灶局限于1-2个肺叶,且全身情况良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但如果是双侧广泛的病灶就不宜手术。

4、肺曲霉菌病:是肺部的一种真菌感染,也就是腐生烟曲菌感染,表现为肺部孤立或多发的球形病灶,内部有典型的“新月样透亮区”,随着体位的改变,新月样透亮区的位置也发生改变。患者多数没有全身症状,少数可以有咳血、咳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宜。笔者曾经遇到一例肺包虫病术后并发肺曲霉菌病的病例,第二次手术切除肺叶后治愈。

肺部阴影怎么办

第一,肺部阴影或肿块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病变,如肺结核、肺部炎症、炎性假瘤、纤维瘤、肺挫裂伤、肺内血肿、肺结节病、肺错构瘤等。恶性病变主要为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继发性)肺癌。一般40岁以上者考虑恶性的可能性较大,35岁以下者良性病变多见。

第二,对于肺部的阴影或肿块常用的和有用的检查分为: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胸部CT或MR(磁共振)、PET检查等,此类检查在明确肿块部位、大小、数量和形态上直观明确,但不能作为良恶性的确定。影像加病理学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必须的,既能了解肿块的部位、形态、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又能进行活组织检查,确定其良恶性。

当孩子的感冒总变成肺炎的时候

在门诊上班,我总能碰见几个反复生病的“老病号”,这些孩子的家长最大的苦恼就是孩子感冒后吃药效果不好,必须要打针,不打针,孩子就变成支气管炎或肺炎了。,还有个特点,孩子在家待着还好,一上幼儿园就特别爱感冒,然后再次出现气管炎或肺炎,于是周而复始,输液成了家常便饭,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抵抗力太低引起吗?吃了增加抵抗力的药物后似乎效果也不明显?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有类似情况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我下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你孩子是过敏体质吗(比如出过湿疹,荨麻疹”)?

孩子出现气管炎或肺炎的时候喘不喘?

就是说孩子喉咙里有时候可以听见“丝丝”的声音呢?

或者这样说,大夫听诊的时候说孩子有喘息,诊断过“喘息性支气管炎症”。

孩子平时是不是爱扣鼻子,打喷嚏?

感冒是不是一周不容易好?咳嗽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孩子出现上面我说的这些情况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带孩子找儿科呼吸或哮喘专业的医生就诊。

为什么要这样说?难道出现上面的情况就说明孩子得了哮喘?

不是这样的。之所以说找呼吸或哮喘专业的医生就诊,是说这个专业的医生更懂得如何提醒类似的孩子应该怎样预防和正规治疗,而不是一味的建议孩子输液打针。

儿童出现喘息就一定是哮喘吗?答案是否定的,可是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儿童哮喘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患儿的症状及病史确定。患儿出现喘息并有以下情况时要高度怀疑哮喘的可能:

每月多于1次的频繁喘息发作,运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非季节变化性喘息和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儿童的“感冒”反复“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天以上才缓解,症状在接触刺激物(如化学气雾剂、花粉、烟雾、毛皮动物、气温变化等)时出现或加重,服用抗哮喘药物后症状减轻。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共同组织专家撰写《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INA将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分成3种类型:

(1)早期一过性喘息 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 这些儿童有典型的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性体质,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般持续至学龄期,但有相当部分患儿在11岁时仍然有症状。喘息的原因在2岁前大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部分与2~5岁期间其它病毒,特别是鼻病毒的感染有关。

(3)迟发性喘息/哮喘 这些儿童哮喘症状常持续到学龄期乃至成人期,他们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常常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对3岁前出现的喘息并且伴有1个主要危险因素(父母有哮喘病史,医生诊断湿疹)或2~3个次要危险因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非感冒引起的喘息及患过敏性鼻炎)提示以后患哮喘危险增加。

怎么确诊呢?

临床诊断,可以这样说,经验是诊断的关键。如果医生自己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储备,很容易误诊。如今,医学进展很快,医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尤其是儿科,不像内外科分的那样细。越是大医院越是这样,不是说,你是教授了,就擅长所有的疾病。所以,医生需要一生去学习,而且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患者看病也是一门学问,就医前应该想了解自己,在了解医生的专业。

5岁及以下儿童哮喘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作出诊断。因为小孩子不配合,肺功能检查结果不可靠,但是如果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人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而停药后即恶化则支持哮喘诊断。

秋宜平补,重在养肺调脏腑

我有一位“吃货”朋友,在经历了夏季食欲不振的漫长煎熬后,一进入秋天,可把他高兴坏了,把想念了许久的美食吃了个遍,水煮鱼、红烧肉、酱肘子、烤肉、外焦里嫩的烤鸭……美其名曰“贴秋膘”。贴了一阵儿秋膘以后,他来找我看病了,因为肠胃不舒服。我怪他吃肉不加节制,他哭丧着脸问我:“不是说要贴秋膘吗?秋天不得补补啊,我多吃点肉怎么了?”我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天是要补,但不是你这种补法,你这样补只能越补越虚,别说打虎了,猫都抓不到。”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度过了苦夏,我们的精力和体力都得到大量消耗,所以秋天是得补补,但是秋天更适合平补,而不是大鱼大肉、煎炒烹炸,可了劲儿地吃。为什么呢?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然而身体的消化功能依然比较差,还没完全得到恢复。经过漫长的夏季和长夏的清淡饮食,这时候你突然天天大块吃肉,施加给脾胃的负担太重了,于是就会恶心、腹泻等,也就是所谓“虚不受补”,我那位朋友就是这种情况。

而且,秋天的天气非常干燥,因为这时候是燥气当令,所以嘴巴、鼻孔、皮肤都特别容易干燥,这是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其实在身体里面,别的器官也能感受到这种燥气,便秘就是表现之一。因此,食物应该以“滋阴润燥”为宜,要是吃了太多生痰化热的肉食,不仅对脾胃不好,还会让秋燥现象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