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症状有哪些

2020-07-14

肝炎症状有哪些:
  肝炎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可有诸多临床表现,但特异性不是很高,肝炎患者如果肝功能轻度损伤,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如果肝功能损害加重,可能会出现乏力、周身疲惫,常见的消化系统表现有食欲下降,进食后恶心、呕吐,腹胀等。再有会出现肝区隐痛等不适,肝区不适对于肝炎比较具有特异性。
  部分病情较重肝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可伴随有皮肤瘙痒。同时部分肝炎患者查体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等。重症肝炎会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出血倾向: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龈出血、痔疮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且出血时难以止住。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



肝炎症状有哪些相关阅读


肝脏疼痛是什么原因

肝脏疼痛很多人都有过,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肝部痛。我们知道,肝脏器官本身是没有感觉神经的,肝脏疼痛也是是有原因的。肝脏部出现疼痛的症状时,一定要好好的找一找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肝脏疼痛是什么原因呢?

肝脏疼痛是指右侧季肋部的自发性疼痛。我国肝炎发病率高,肝炎急性期、恢复期都可出现肝区痛的症状和叩击痛的体征。但是肝胆系统的其他疾病以及邻近肝胆系统的脏器,组织病变也可致该部位疼痛,因此,有肝区痛者不一定就是肝炎,应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

(1)胸壁疾患:如右季肋部的局部肌肉损伤、肋骨骨折、胸壁挫伤、胸壁结核、流行性胸痛、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肿瘤、骨髓炎、骨肿瘤等。

(2)胸膜与肺组织病变:如胸膜肿瘤、气胸、脓胸、肺炎、支气管炎、肺癌、肺栓塞、肺结核等。

(3)肝胆系统病变:除病毒性肝炎外,尚有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脓肿、肝硬化、原发性肝痛、转移性肝癌、阿米巴肝病、肝结核、肝包虫病、肝梅毒、胆系感染、胆石症、胆管石、胆囊癌等。

(4)肠道病变:如肝区部结肠癌、肝曲综合征等。

(5)固定性的输血体位:可使肋间肌肉受压产生局部疼痛。

(6)近期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流行性胸痛;近期接触水痘的年轻人突然肝区痛要注意带状疱疹的发生。

(7)其他:如膈下脓肿等。

出现肝脏疼痛问题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像草菇,香菇,平菇,银耳,木耳等都比较不错,很多食用菌里面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蛋白质。这些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能够起到保护肝脏以及抵抗衰老,抗辐射作用,大家可以经常吃一些。

总之,肝脏疼痛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既往史、流行病学资料、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患,确定肝区痛的病因。

肝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肝炎在临床上的分型比较复杂,发病原因较多,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炎患者在饮食上是有很多禁忌的,那么,肝炎的饮食禁忌都有哪些呢?

1、忌酒
  临床实验表明;酒的主要成份一一乙醇有90%以上要在肝脏内代谢分解、生成乙醛,乙醛和乙醇都具有直接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对肝炎病人来说,由于本身肝实质己受到损害,肝功能受到影响,肝脏对乙醇的解毒功能下降、因而,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脏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2、忌高糖摄入
  血液中糖浓度正常有利于肝糖原的合成,而肝糖原对肝细胞的再生及解毒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病人如能正常饮食,又无糖原不足现象,则不必另外补充糖类、过多摄入糖类,一方面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另一方面慢性肝炎病人由于体力活动少,营养补充增多,大多数病人病后身体发胖,体内脂肪增多,若大量地摄入糖类,则可促进体内脂肪类物质增多,严重者可导致高血脂和脂肪肝,进而加重原有病情,故肝炎病人不可过高摄入糖类。
  3、忌过多摄入蛋白质
  急性肝炎病人,蛋白质,摄入不宜过高,因为在肝功能障碍情况下,肝脏去氨作用下降,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血氨上升,进而导致肝昏迷,故肝炎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忌脂肪摄入过量
  肝炎病人,对食物中的脂肪吸收能力明显下降,脂舫摄入过多超过了脾胃吸收与消化功能,常可导致腹胀及腹泻、限制脂肪摄入量是肝炎病人饮食的基本原则,肝脏内脂肪沉着妨碍肝糖原的合成,并能降低肝细胞的机能,但脂肪有刺激胆汁分泌作用,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也不宜摄入过少,可选用易消化的含胆固醇少的脂肪类饮食,如奶油,埴物油等,每日40一60克即可。
  5、忌偏食及过度劳累
  肝炎病人肝脏受到损害,会影响多种维生素的吸收与转变代谢,同时也导致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碍、维生素直接参与肝脏代谢,微量元素是组成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
  因此肝炎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肝炎病人在调摄饮食的同时,还要生活有节,忌气愤脑怒,勿忧思,避免劳累,节制性欲,以利疾病恢复。

如何检查HCV与HBV重叠感染

在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管状颗粒(直径22nm、长度100~1000nm)、Dane颗粒(直径42nm)。前二者分别为过剩的HBV外壳蛋白和不完整或空心的颗粒,无传染性,仅Dane颗粒在肝细胞中复制,具有传染性。黑猩猩及恒河猴为易感动物。HBV可在人肾和猴肾细胞、人羊膜细胞中生长,可从上述组织培养液中检出HBcAg,并引起细胞病变。

  1、甲型肝炎

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阳性。

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③急性早期的粪便免疫电镜查到HAV颗粒。

④急性早期粪便中查到HAAg。具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⑤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

  2、乙型肝炎

(1)现症HBV感染:具有以下任何一项即可作出诊断。

①血清HBsAg阳性。

②血清HBvDNA阳性或HBVDNA聚合酶阳性。

③血清抗-HBc-IgM阳性。

④肝内HVcAg阳性及(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2)急性乙型肝炎:具有以下动态指标中之一项者即可诊断。

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

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一)或低滴度。

(3)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符合慢性肝炎,且有现症HBV感染的一种以上阳性指标。

(4)慢性HBsAg携带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正常,血清HBsAg检查持续阳性达6个月以上者。

  3、丙型肝炎

(1)排除诊断法:凡不符合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并除外EB病毒,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阴性)及其它已知原因的肝炎,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流行病学提示为非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血清抗-HCV或HCVRNA阳性者。

  4、丁型肝炎

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1)血清中抗-HD-IgM阳性,或抗-HD阳性,或HDAg阳性。(2)血清中HDVRNA阳性。(3)肝组织内HDAg阳性。

 5、戊型肝炎

(1)排除诊断法:凡有符合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巨细胞病毒、EBV急性感染及其它已知原因的肝炎,流行病学证明经口感染者,可诊断为戊型肝炎。

(2)特异性诊断: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而恢复期阳转者。

引起HCV与HBV重叠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甲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仅引起肝细胸轻微损害,在机体出现一系列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后,肝脏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HAV通过被机体的免疫反应所清除,因此,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性携带状态。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

甲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仅引起肝细胸轻微损害,在机体出现一系列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后,肝脏出现明显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HAV通过被机体的免疫反应所清除,因此,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病毒性携带状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一般认为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但HBV基因整合于宿主的肝细胞染色体中,可能产生远期后果。乙型肝炎的肝细胞损伤主要是通过机体一系列免疫应答所造成,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表达在肝细胞膜上的(HBcAg)和肝特异性脂蛋白是主要的靶抗原,致敏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及淋巴因子,单核因子等的综合效应也十分重要,尤其在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病理损伤机制中,而特异性T辅助性细胞持续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特异性抗体与循环中的相应抗原及病毒颗粒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并经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循环中的某些免疫复合物可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关节腔内以及各脏器的小血管壁,而引起皮疹,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肝外病变。受染肝细胞被破坏以及HBV被保护性抗体(抗-HBs,尤其是抗-前S2)所清除可导致感染终止。

三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三项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①急性HBV感染后康复;

②既往感染过HBV有没有传染性主要看病毒是否有复制,检测病毒是否复制的指标主要为HBVDNA,其他血清指标如HBcAg,前S1蛋白等。

抗—HBS出现于HBv感染恢复好转期或接种乙肝疫苗后,是中和抗体,反映机体对HBv具有保护性免疫力。抗—HBS的效价与保护能力呈平行关系,滴度低于10 000u/L时,不能防止HBv再感染。暴发性肝炎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亢进,可产生高滴度的抗—HBS。

抗—HBe出现于HBeAg消失后,抗—HBe阳性表明传染性减弱或消失,但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中,虽抗—HBe阳性,血循环中仍可俭出HBv DNA,表明抗—HBe阳性并不一定无传染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抗—HBe检出率依次增加,表明抗—HBe阳性并不一定预后良好。

抗—HBc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总抗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是IgM型核心抗体(抗—HBc IgM),高效价的抗—HBcIgM是HBv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在慢性肝炎炎症活动期也常呈阳性反应。核心抗体不是中和抗体,抗—HBcIgG可持续多年,是既往受HBv感染的指标。

HBV DNA和DNA聚合酶的检测成为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即使表现在乙肝血液相关指标阴性,也不能够准确说明病毒在体内的真实状况,因此应加作该项指标。

相关方剂

肝病复原丹

逐湿化浊,解毒化瘀,活血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