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低怎么办

2020-07-14

骨密度低怎么办:
  骨密度低可采用补给的方法治疗,常使用的原料如下:
  1.钙剂:如钙吸收正常,每日给一克到一点五克即可。各种钙剂中,碳酸钙使用得比较普遍。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过去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常伴有维生素D不足,因此主张多给维生素D,实际上除了合并有骨软化、肠钙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减少者,一般无需补充大量维生素D,确有上述三种情况者,可同时给予维生素D。
  3.降钙素:降钙素可减少骨质吸收,降低血循环中的钙,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降钙素由于可降低血钙,所以在用降钙素时应补足钙量,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4.磷酸盐类:磷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近年来得到发展,磷酸盐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细胞的破坏,可以长期应用。
  5.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影响人类的骨代谢,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起调节作用,强化脂肪酸有利于提高骨密度。



骨密度低怎么办相关阅读


骨质疏松的阶梯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

1、 饮食:

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另外,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2、 运动:

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年纪老人的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

3、 基础补钙治疗:

口服钙剂+维生素D: 较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口服钙尔奇D,每片含主要成份碳酸钙1.5克(相当于钙600毫克),维生素D125国际单位。一次1片,一日1—2次。 如每日两次, 宜早晚各一次, 晚间那次于睡前服用。

4、 治疗已经发现的骨质疏松(以下药物均需与钙剂及维生素D合用):

双膦酸盐类:可抑制骨吸收, 为应用最广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之一。 最常用的有福善美(进口)及固邦(国产)。 70 mg 一片, 每周一片。只能在每周固定的一天晨起时使用。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降低对食道的刺激,应在清晨用一满杯白水送服,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应避免躺卧。另外, 近年有双磷酸盐类的针剂可供使用, 商品名为密固达(进口), 100 ml/支。 每年仅需静脉滴注1支即可持续发挥抑制骨吸收作用1年。

降钙素类:可抑制骨吸收,促进成骨。 适合有严重骨质疏松伴骨痛的。有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两种,皮下或肌肉注射,也有鼻喷剂。 鳗鱼降钙素皮下或肌肉注射, 20iu /支, 1支/次, 2次/周。鲑鱼降钙素, 50iu /支, 1支/次, 1次/天。鲑鱼降钙素鼻喷剂, 28喷/支, 2喷/天(每个鼻孔一喷)。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雌激素作用的组织有选择性的激动或拮抗活性。明显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商品名为易维特, 每日口服 1 片 , 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服用且不受进餐的限制。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由于疾病的自然过程需要长期使用。

饮绿茶有助骨骼健康

常喝绿茶有益健康,研究人员证实,绿茶中的儿茶素,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可有效刺激骨骼形成,帮助减缓骨骼的老化过程。

科技日报讯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称,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研究人员证实,绿茶中的儿茶素,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可有效刺激骨骼形成,帮助减缓骨骼的老化过程。这一研究表明,常饮绿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以及其他骨骼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期刊《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常饮绿茶有益于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最近有研究表明,绿茶还有助于骨骼健康,但对于绿茶中的何种物质对骨骼健康起作用,却一直没有明确。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研究所博士和同事,利用人工培育的鼠成骨细胞样骨肉瘤细胞株,研究了三种儿茶素对骨骼代谢的作用。这三种物质分别是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GC)和没食子儿茶素酸酯(GCG)。他们发现,EGC可显著提高促进骨骼生长的一种关键酶(碱性磷酸酶)的活动水平,其提高幅度达79%。同时,EGC还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内骨矿化的水平,有助于增加骨骼强度。

此外,他们在另一组研究中发现,EGC还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防止骨折和骨骼脆化。GC和GCG也都具有减少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这几种绿茶物质都不会对骨细胞造成任何毒副作用。

喝红酒有益骨质疏松患者

美国《医药日报》近日报道,《临床内分泌与代谢会杂志》刊登丹麦一项新研究发现,喝红葡萄酒有助于增加脊柱骨密度,有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研究业已证实,红葡萄酒、葡萄和坚果中的天然化合物白藜芦醇有利于增加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而降低心脏病风险。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完成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还有助于提高代谢综合征男性患者脊柱骨密度。研究认为,白藜芦醇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可行性治疗选择。

玛丽·尤尔·奥斯特鲁普博士及其同事对66名男性中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为期16周的实验研究。参试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每天分别注射两次白藜芦醇或者安慰剂。两个实验组每次注射500毫升或者75毫克白藜芦醇,参照组每天注射两次安慰剂。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每天注射500毫克白藜芦醇的实验组参试者,脊椎骨密度高出2.6%,骨碱性磷酸酶(BAP,骨形成标记物)增加16%。

奥斯特鲁普博士表示,研究者首次揭示了白藜芦醇作为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潜在用途。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刺激新骨细胞生长。其关键原因是,白藜芦醇的抗炎特性可以防止骨质流失。

补钙增效7原则

除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由于需钙量增加而补钙外,大部份人,大约从35岁开始,骨质量就会滑坡,慢慢减少,而且从饮食中吸收钙质的能力也会开始减弱。尤其是女性接近停经期时,雌激素分泌停止,会加速骨质流失,但大多数的人对骨质流失并没有任何警觉。了解正确的补钙措施很重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动重要是基础:活动,要活就要动,长期卧床是骨质疏松的高风险因素之一,中医典籍有“五劳”之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久卧伤气,气血不行,筋骨虚萎。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使气血循环流畅无碍,更能促进骨质正常代谢及新生。

2.食膳有节也有度:脾胃为後天之本,饮食影响身体钜大,饮食有度,保护肠胃正常运作,有效率的消化及吸收营养分,也是保护骨本重要关键,因此,三餐定时定量,少食辛辣刺激品以避免耗伤气血,皆是保护肠胃重要方法。

3.补钙在睡前或餐后:饭后胃酸分泌最充分,钙的吸收需要一个比较酸性的环境,这样在酸性环境里钙的吸收会更好。而晚餐后食物中的钙可以维持前半夜的血钙浓度,在后半夜,食物中所提供的钙差不多已经消耗掉了,这样血钙浓度就要依靠骨钙进入血,转化为血钙维持。如果在睡觉之前再补充一次钙剂,这样它可以提供后半夜钙的需要量,防止后半夜因骨钙丢失而引起醒来疲乏的感觉。所以,补钙时间最好是在睡前2小时,或者是在早晚饭后服用。

4.分次服用利吸收:如果一天补充1000毫克的钙质,在一次服用后吸收大概是20%,也就是200毫克,若要分两次或三次服用吸收率会达到30%也就是300毫克,或者更多。这样比一次服用效果会好一些。其次,最好嚼碎服用。钙剂嚼碎后药片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钙的吸收。

5.不避日光适当晒:中医养生法谓:“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於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於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作息随着大自然昼夜变化而行是最健康的。现代医学则认为,适度日晒有利骨质合成,因此无避日光,适度日晒很重要。

6.补钙多喝水:钙剂的吸收率受钙的溶解度影响,大量喝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钙的溶解度,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钙吸收率。

7.多食补钙食物:①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②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③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它的危害有多大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和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大家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危害认识越来越清楚,对它的防控也提升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但对骨质疏松防治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特别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对健康危害的程度更是了解甚少。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它的发病呈现“三高”特点: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而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存在“四低”特点,分别是: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性低。

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报告:全球每3 秒钟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造成疼痛和重度伤残,髋部和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降低患者预期寿命,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

大家可能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会变得脆弱,但不会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其实骨质疏松是慢性杀手,早期并没有特殊的表现,随着钙质静悄悄的流失,骨质疏松的表现逐渐明显。

在骨质疏松症早期,并无疼痛等症状,也无畸形等体征。早期发现本病依靠骨密度检查。椎体X线平片异常迟于骨密度提示,但是早于症状体征的提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椎体压缩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喷嚏、轻微外伤等诱发椎体骨折而就诊。老年人往往因多个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者,出现驼背(罗锅),身高变矮,全身多部位疼痛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