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肱骨骨折恢复时间

2020-07-14

右手肱骨骨折恢复时间:
  一旦发生肱骨骨折恢复有两个概念:
  第一,指什么时候生活能够自理,即老百姓所指的恢复。
  第二,是临床上更关注的骨折什么时候愈合。对于肱骨骨折,如果采用的是手术的方法,比如钢板和水泥钉的固定以后,一般手术后两到三天就可以被动的进行上臂的多个方向的活动,在一周左右,基本上可以进行自主活动。这种情况下,一般简单的生活自理就可以达到了。当发生骨折处有骨痂形成,有一定的稳定连接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一些适当的负重,一般发生六周至八周以后就可以进行拎一点东西从拎水壶拿凳子,逐步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强度,都在很好的治疗情况下,三个月以后骨折基本上就可以达到相对的愈合。即能够满足正常生活的需求,在三个月以后,基本上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恢复了。如果只是外固定,需固定六周左右,根据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愈合后方才能逐渐恢复功能锻炼。



右手肱骨骨折恢复时间相关阅读


骨折后怎样恢复得快

患者在骨折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是开放性骨折,患者会因为软组织大面积的损伤、大量出血、内脏损伤或者是受伤后的剧烈疼痛而引起休克。骨折时,尽量不要动,要等待专业人员来进行救治。那么骨折后怎样恢复得快?

一、骨折后怎样恢复得快
  1.注意休息
  手术后一周内患者要在床上静养,即便是在床上也不要轻易活动骨折的地方,以免肌肉收缩。但是也要适当的运动,骨头长好之后就可以加大运动量了,因为长期的肌肉收缩会导致骨折处丧失活动能力。
  2.打消炎针
  并不是出院之后就不需要对患处进行处理了,在出院后的2-3天后要打消炎针,也可以配合吃医生推荐的消炎药品。

3.注意饮食
  不要吃辛辣和刺激的食物,适当的补充钙剂,也可以经常喝骨头汤、鸡汤更有利于恢复。
  4.定期检查
  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拍片看骨头是否长好,手术后30天就可以走动走动了,最好是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去晒晒太阳。
  二、患者的康复护理
  骨折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对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创伤。在康复以及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营养的摄入,同时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骨折的恢复状况与患者的心情是分不开的,如果有了好的心情再加上营养的摄入,骨折恢复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三、骨折后饮食注意事项
  1.早期饮食
  骨折患者早期的饮食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蔬菜、豆制品、鱼汤、水果等。早期时不要过度滋补,否则淤血会积滞,难以消散。

2.中期饮食
  中期时瘀肿大部分吸收,这时患者应该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可以在早期的食谱中加入动物肝脏、骨头汤、鸡汤等。
  3.后期饮食
  骨折后期饮食上没有什么禁忌了,可以在之前的食谱中在加入老母鸡汤、骨头汤、鱼头汤等。可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骨折手术后吃什么好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么就意味着,骨折手术后的休养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调养过程中,家人不仅要注意保护患者骨折的部位,还一定要注意患者的饮食营养,多吃一些有助于骨骼恢复的食物,那么,骨折手术后吃什么好?

1、骨折手术后早期饮食

在术后最开始的几天,骨折的部分还没有消肿,经络不够通畅,气血郁结,因此要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消肿散瘀也是骨折术后休养的首要任务。在饮食上,主要以清淡为主,比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豆制品、瘦肉等,切不可食用油腻,滋补的汤类,如鱼汤,鸡汤,大骨头汤等,油腻的食物会导致骨折部位的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因此拖延病情。

2、骨折手术后中期饮食

在手术后的中期,骨折部分的瘀肿现象已经大部分消失,此时的治疗一般以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因此,在饮食上可以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添加高营养的补充,用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比如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能够补充钙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d,对于此时的修复有较大的帮助。

3、骨折手术后后期饮食
  手术后期,一般指的是术后5周以后,受损部位的瘀肿消失,骨痂开始生长,在此时饮食,应该以舒筋活络,补益气血为主,比如鸡汤、大骨汤、鱼汤、羊骨汤等,这些汤类中含有大量的骨胶原,能够促使骨折部分的生长,帮助其快速恢复。 ? ? ? ? ? ? ? ? ? ?

常见骨折的几种处理方法

①头部骨折

当强大的暴力打击在头部;发生骨折时,常伴有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所以病儿多有昏迷,耳鼻出血等症状。凡头部遭受巨大打击,怀疑有骨折以及脑组织损伤时撤应及进送医院诊治。

对头部骨折一般无须特殊固定,主要是保持局部的安定。要让病儿安静躺下,头部可稍稍垫高,不要随便地乱加搬动,在转运病儿时,为避免震动,可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两个大而硬的枕头,将病儿的头部固定住,以免途中颠簸摇动而加重骨折,损伤组织。

②肋骨骨折

胸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的打击,或强大力量的挤压,如车祸等意外事故时,容易发生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常为多发性,伤处有明显的疼痛。若骨折刺伤了胸膜、肺脏,病人还有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对一般肋骨骨折不必过于紧张,可用宽市带子将断骨固定。方法是:在病儿深吸吸气结束、胸围缩小时,用宽布带缠绕断骨处胸部,使其减少呼吸运动,将断助固定。病儿如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多系合并血气胸,应及早送医院处理。

 ③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常发生于年幼儿童摔跤时用手掌撑地或肩关节着地。单纯的锁骨骨折,一般不造成严重后果;直接暴力引起锁骨骨折,偶尔可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锁骨骨折后局部肿痛,肩部活动受到明显限制,伤侧的手无法伸过肩去摸到另一侧的肩,伤侧的上肢下垂不敢上抬。

处理方法是让病儿坐下,双手插腰,救护人站其背后,可用一侧膝关节顶住脊柱,两手牵拉双肩向后上方,同时嘱病儿挺胸,两肩尽力后仰。然后用绷带沿两侧肩、腋下和背部作前后横x字形固定。为加强绷带的固定作用,可于背后放一“丁”字形夹板,将绷带绕行固定在两侧夹板上,一般经三、四周可取下夹板。如直接暴力致锁骨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需送医院处理。

④股骨骨折

固定脏骨骨折时,一人握住病儿患肢前臂,轻轻地使患肢屈肘,肘关节向里弯,并向其下外方拉;另一人拿夹板固定,固定方法是:一块夹板放在臂的内侧,上端顶到腋窝;下端伸过肘窝;另一块夹板放在臂的外侧,夹板长度上端伸过肩外,下端也应伸至肘处,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悬臂带吊起上肢。

如找不到夹板又无相应的东西可代替夹板,也可使患肢取屈肘位,紧贴胸部腋侧,就用病儿自己的胸部躯体当夹板,用布带子将患肢缠绕于胸部,也能起到固定断骨的作用。

⑤前臂骨骨折

一人握住患肢屈肘成90度角,拇指向上;另一人拿夹板固定。方法是:将一块夹板放于前臂内侧,一端超过手心,另一端超过肘关节少许;另一块夹板放于前臂外侧,长度如上。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并用悬臂带吊起。

 ⑥大腿骨折

一人站在病儿足端,握住伤肢足后跟,轻轻地向外牵引;另一个此时按住病儿骨盆部;再一人把一夹板放在大腿外侧,上众腋窝处,下过脚跟少许,另一块夹板放在大腿内侧,上自大腿根部开始,下过脚跟少许,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绷带将夹板固定。如无夹板,也可将伤肢固定在健肢上,即将伤肢与健肢平直地用带子固定住。

⑦小腿骨折

固定的原则、方法与大腿骨折相同,只是选用的夹板较短,其长度超过膝关节至脚跟即可。如无夹板,也可用健肢当“夹板”.将两小腿并排用带子缠绕在一起。

⑧脊椎骨骨折

脊椎骨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所致,如儿童从高处跳下摔伤,往往不是单个椎骨的损伤。多见的脊椎骨的骨折,发生在活动范围较大的第五、第六个颈椎骨,第十二胸椎骨和第一腰椎骨。

脊椎骨折的严重性在于发生后,现场处理稍一不慎,即可弓临严重后果。如搀扶病儿走动,或抱着病儿,或让病儿躺在软担架上,这一些看来无可非议的动作,却使折断的脊椎骨刺伤脊髓,引起截瘫,造成终生不幸。

凡脊椎骨折或怀疑有脊椎骨折时,应严禁病儿走路,弯腰等任何活动,也不准搀扶、抱持病儿,可找一门板,或其他木板担架,数人动作一致地将病人轻轻地抬到木板担架上;也可将担架放在病儿身旁,轻轻地、保持局部安稳的情况下,侧身移滚至担架上。然后用宽带将病儿固定在担架上,以免颠动。然后平稳地转运,以保持脊柱部安稳,并及时送医院检查处理。

骨折病人为何要少吃肉骨头

不少人认为,骨折后多吃些肉骨头,可以促使骨骼早期愈合。可是,新的科学研究认为: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不但不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反而使骨折痊愈的速度变得更慢,进而推迟骨折的愈合。研究人员在对200例各类骨折病人的对比治疗中,将同类骨折病老人分成两组,一组饮食上以肉骨头为主要菜肴,另一组则为一般菜肴。30天后,经用X线拍照,前一组骨折患者大多数骨折线仍然比较清晰可见,后一组患者大多数骨折线已模糊难辨。这证明骨折早期多吃肉骨头,起不到帮助愈合的作用。其原因是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汤的成分主要是钙和磷,骨折后如果摄入大量的钙和磷,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与无机质比例失调,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所以,骨折病人早期先不要采用肉骨头汤进行补钙,要多食用一些能转化为有机质骨胶原的食品。如猪皮冻、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对比较严重的骨折病人,早期还应稍加限制脂肪(每日 68克 左右)。但应保证骨折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C,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既可防止便秘,又补充了维生素D、C,可促进钙的吸收,这样才有利于骨骼的再生和康复。

下雪天要小心骨折

暴雪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交通、设施、餐饮、供应等等多个行业受其干扰,以一名骨科医师的视角,大雪也给许多百姓带来了痛苦,每年由于雪天路滑导致的骨折病例数也有所抬头。

一般来讲,下雪本身并不会增加骨折患者例数——首先,大家都很小心,尤其是老年人,能不出门的,尽量都在家中躲避;其次,主干道都有市政人员清除障碍;另外,雪本身并不滑,踩上去一般不会滑倒。

据本人经验,真正使百姓受到威胁的是雪后的三、五天——首先,雪化成水后,气温降低,又形成了冰,尤其地面上的一层薄冰,看不清却很滑,很具“杀伤力”;其次,雪后天晴,人的防范意识减弱,老人开始出门,形成雪后骨折小高潮;另外,雪后气温骤降,人体骨骼、肌肉、关节协调能力减弱,更容易跌倒。

冬季大雪致老年人摔伤,多数在以下四个部位:

1、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这是导致老年人卧床的主要原因,

2、腕部骨折。最常见的主要是桡骨远端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多见于老年妇女,受伤后腕部形成“银叉样”畸形。

3、胸腰椎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呈现“塌陷”样表现,也可有楔形变,多个椎体骨折,会形成多数老年特有的后凸畸形——驼背。

4、肱骨近段骨折。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较多。患侧肩部肿胀,前、内侧常出现瘀血斑。骨折有错位时,上臂较健侧略短,可有外展或内收畸形。

不幸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到专科医师处就诊,千万不要盲从“偏方”错误治疗,以免贻误病情,但是更希望本文能给大家提个醒——大雪袭来,当心骨折;雪后天晴,更应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