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什么

2020-07-14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什么:
心肺复苏操作按美国AHA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相应步骤来说存在并发症。比如胸按压,不适当按压会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开放气道如果操作过猛,或者是忽略病人是否存在颈髓损伤,这样会造成二次伤害。
除颤同样如此,电流设备对心肌是有一定伤害。所以正确涂抹导电膏,正确除颤位置,选择合适除颤能量,这是非常关键,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损伤。因为电流冲击心脏,不可避免会引起心肌细胞破坏,心肌酶血释放,有可能导致复苏后低心排综合征。也就是虽然成功复苏,但是心脏功能发生下降,甚至发生心衰、心源休克,影响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什么相关阅读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优点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优点非常多,使用这项技术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二次受伤的情况,而且可以避免人工呼吸的尴尬情形,另外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肋骨骨折的病人,它充分发挥了心泵的作用,能够为患者带来很不错的疗效。

心脏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很多的人遇到了心脏方面的问题都特别的重视。生活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有些严重的意外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如果抢救及时那么可以让情况得到改善,让人重新苏醒,很多医生都会做心脏复苏,现在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下面来介绍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优点。
  1、可用于肋骨骨折的病人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可以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实施复苏,比如胸部有严重创伤、胸骨骨折、肋骨骨折的病人,这也是其优势之一。
  2、充分发挥心泵作用
  按压腹部可使膈肌上升,抬挤心脏,发挥“心泵”作用,增加胸内压,提高心排量;并能促使腹部器官中包含了人体血液供应的25%血液流入心脏。提拉腹部时腹腔压力迅速减低,膈肌最大限度下移,扩大了胸腔的容积,增大了胸腔的负压,亦充分发挥了“胸泵”机制,促进了血液回流。
  3、避免二次损伤
  传统的心肺复苏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但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避免了传统的心肺复苏造成的二次损伤,如肋骨骨折,这样就可以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到健康,这也是这项技术的优势之一。
  4、不用人工呼吸
  虽然人工呼吸是急救的一个措施,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人工呼吸是比较抵触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可以避免人工呼吸,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就可以避免去做人工呼吸。在现场急救的时候,如果是一个陌生的人,不知道他有什么传染病之类的,做人工呼吸又没有保护条件,就有可能感染疾病,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通过挤压腹部来增加胸腔的压力,从而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避免感染。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骤停时利用人工呼吸和外部压力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恢复泵血功能,为身体重要器官提供泵血,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脏骤停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人的心脏功能正常是保持身体正常活动的首要条件,心脏跳动骤停如果一旦发生,在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的情况下,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人体会永久性的处于睡眠状态,所以需要通过心肺复苏术来进行救治,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简称,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循环,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心脏突然丧失有效的排血功能造成全身严重的缺血缺氧病,导致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即代表临床死亡。导致临床死亡的原因有:
  1、心源性
  心脏疾病比如说冠心病、急性心梗还有心肌炎、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缺失;
  2、非心源性心跳骤停
  比如说各种疾病导致的严重内环境紊乱酸碱失衡、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或者严重创伤 、窒息中毒 、药物过量、脑血管意外这一类的病人所造成的突然心跳骤停。
  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比如胸外按压促使病人从临床死亡又回到正常生命机体,这一类综合的手段称为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可以用在一些心脏突然间停止跳动、呼吸终止的患者身上,也就是人工呼吸,再加上外部按摩的方式进行抢救,特别是对于溺水、车祸受伤、中毒、心脏病等患者出现危急状况时,可以紧急采取这样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按压部位不能太低,不然有可能会伤到胃或肝脏等部位,压的时候力度要掌握适当,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如果太轻的话就没有效果,太重的话有可能使患者受伤,一般半个小时左右,患者会恢复呼吸。如果一个小时的心肺复苏,患者都没有恢复呼吸,那有可能已经死亡。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需要心肺复苏术帮助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通俗地讲,也就要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现在意外频频发生,学习急救知识很有必要,为了第一时间为他人赢得生命,义不容辞。心肺复苏就是常见的急救方式,但是不掌握要领很容易受伤,还会有其他情况。那么,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不当会造成以下并发症很多,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内软骨损伤,造成胸壁不稳定。肺损伤出血、气胸、血胸、皮下气肿,内脏损伤,如肝、脾、肾或胰脏的损伤,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主要是发生心包填塞,心脏起搏器或者人工瓣膜损坏或者脱落、心律不齐、心室纤颤。栓塞症主要是血栓、脂肪栓塞等等,胃内容物反流造成无息或者窒息。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弯。一般来说,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检查患者清醒程度:无反应,呼叫救援,有反应,迅速检查伤势及呼救;畅通气道,检查呼吸,无呼吸,打开气道,有呼吸,维持气道通畅及呼救,气道不通畅,清除异物,气道通畅,检查颈动脉,检查颈动脉有搏动施行人工呼吸,无搏动,施行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是紧急救援操作,但是不懂的人一定不要乱来,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一项救人的基本措施,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就会给患者造成负担,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受损。人工呼吸并不是口对口吹气这么简单,是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正确方法的一项措施。

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会出现窒息的现象,这种现象就要人们注意及时的人工呼吸,以免患者因为呼吸不畅导致生命受损,有一些人不能正确的人工呼吸,这样还会给患者造成负担。那么,如何进行人工呼吸?
  第一步:心肺复苏时的姿势
  应该在着实的平面上,不要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头部不要高过胸部,如果患者趴着或者侧着,应该让其变成仰着
  第二步:清除嘴里的异物
  包括“呕吐物、痰液、血液”,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让嘴里的东西顺势流出。
  第三步:打开气道
  一首压着额头,另一个手中指和食指对其,在患者下颌的地方向上抬起,使其头部充分后仰,使下颚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就好了。
  第四步:人工呼吸
  一首压住患者额头,使其头后仰,捏住患者鼻孔,另一只手提下颚,保持患者气道畅通,然后嘴对嘴,严密抱紧患者嘴唇,平稳的向内吹起。(所以记住了人工呼吸是往患者体内吹起,虽然含有二氧化碳,但大多数还是氧气)
  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
  这个需要和人工呼吸结合来做,一般是30下心脏按压,进行两次人工呼吸,让患者平躺,按住患者两乳头的中间点,用掌根垂直用力将患者胸骨下呀4-5厘米,然后松开,。心脏按压有效时可感觉到患者颈动脉的搏动!
  人工呼吸这项技能非常重要,在必要的时候它可以起到救命的功效,为了防止任何异常的现象出现,需要实施人员掌握正确的方法,做人工呼吸的时候还要注意做好措施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该项措施可以正常的进行,防止起到相反的作用,严重的不仅不能起到救人的作用,反而成为了伤人的措施。

心肺复苏的步骤

心肺复苏是一项急救措施,在患者发生危机时,合格的一套心肺复苏流程,也许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像人工呼吸一样,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的时候,难免发生错误。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总结如下,希望能在紧急的时候对患者有所帮助。

心肺复苏是通过胸部外部压力在胸部和内部之间形成压力差,维持血液循环能力,并且在人工呼吸后向脑和心脏供应血液以维持生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意识判断:当发现患者时,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判断,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意识,和生命体征,有几种方法可以判断:喊叫和拍他的肩膀。
  2、求助,立即致电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器。
  3、判断心跳和呼吸,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观察胸部起伏,判断心跳和呼吸。如果心跳加快,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的开始时间。

4、胸部按压,迅速让患者平躺,胸部下方垫按压板。胸部按压30次:
  5、开放气道,清洁呼吸道,将患者的头部朝向一侧,用右手食指清洁口腔中的异物,将救援者的左手小鱼际放在患者的前额上,向后按压手掌使头部倾斜,右手中指和食指分开放置在病人的腋下并抬起来制造气体通道,是颈部受伤者禁用,以避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使用简单的呼吸器进行2次通气,每6-8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约1秒,可见胸部起伏。

7、观察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1)观察心跳和呼吸:触摸颈动脉以观察呼吸。
  (2)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压力反应和光反射。
  (3)观察周围:面部,唇部,改善周围循环,测量血压。
  (4)判断康复的成功与否:继续给予生命恢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