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消化不良症状

2020-07-14

婴幼儿消化不良症状:
  婴幼儿消化功能很不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在临床上表现的也多种多样,轻的可以出现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这些情况,一般的话我们观察的孩子有的严重的话可以出现腹痛,一般的表现为脐周部位的腹痛,有的是阵发性的,有的是持续性的。
  仔细观察一下孩子大便的情况,一般的消化不良的大便不成形,有的还出现稀便,再严重的话出现稀水便,这样我们要仔细观察,如果孩子大便次数特别多,超过每天三到六次了,大便水分也比较多,而且大便的性状明显不好,里面有比如说有夹的黏液或者是脓血,这时候我们家长就不要忽视了,建议带宝宝的大便去化验一下,明确一下消化道,消化不良的原因是怎么样的,有没有感染因素引起的,因为消化不良有好多因素引起,因为宝宝的胃肠功能比较弱,饮食不当,如果宝宝吃的比如说油腻的大了,或者吃的过多了,就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再有如果天气的变化,宝宝受凉以后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这是比较常见的。再有宝宝如果感冒了,比如说发热了或者身体其他不适都可以出现消化不良,比如说孩子发烧了,同时也容易合并消化不良,这时候我们都具体用于具体分析,不要掉以轻心,轻度消化不良,我们通过吃一些益生菌,改善饮食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如果明显得出现了腹泻、呕吐不缓解,我们还不能忽视,建议让家长及早带我们的患儿去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婴幼儿消化不良症状相关阅读


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善,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也是特别常见的。如果家长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宝宝,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可是偏偏有许多的家长在孩子出现消化不良时,根据本不太清楚。那么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消化不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胀,因为消化不良食欲减少,身体会缺少营养,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宝宝由于处于正在生长发育期,其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其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健全,肠胃还不能很好地工作。若是家长不注意宝宝的饮食问题,很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所以消化不良病症比较常见。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给的食物不易消化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父母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年龄特点相应给出最适合的食物,不能给小孩子喂养暂且还不能正常消化的食物。新生儿的辅食也不宜添加过早,添加的辅食以糊状食品为主。两岁以下的宝宝食用的青菜需要细碎,做菜的时候最好做成菜泥。

2、给太多新的食物

一些宝宝第一次吃某种食物的时候摄入量不宜过多,否则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需要从少量到正常量的过程,让宝宝的肠胃慢慢适应。

3、食物搭配不合理

在宝宝长大后,家长们需要给宝宝添加适当的辅食,以糊状食品为主,不过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平衡,需要同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

宝宝肠胃本就脆弱,容易消化不良,大一些就好了。所以说,妈妈们只要平时注意饮食。明白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就能很好的保护宝宝的肠胃不受伤。

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有时候宝宝会因为吃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或者是吃太多而导致消化不良,小宝宝消化能力弱,消化不好也是正常的。如果大便正常就不需要吃药,多给揉揉肚子,促进胃肠蠕动就行,宝宝大了消化能力自然就好了,如果宝宝腹泻了就需要吃点药了那么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药才好呢?

  宝宝可以吃点健胃消食片,或者酵母片,还可以吃妈咪爱或者益生菌。都是促进消化的,都很好,小孩子都很适合;又或者是小儿复方胰酶散,效果都不错,妈咪爱属于生物性质药物,感觉复方胰酶散更好一些。
  家长根据孩子消化不良的症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基于改善胃肠动力,增强胃运动的治疗目的,应该选择促胃动力药物。儿童是用药的特殊群体,家长在选择非处方药时,一定要选择应用历史长,权威信用好,大品牌,专家推荐度高的药物。考虑到儿童的用药习惯,可以选择针对儿童专门设计的液体制剂,安全性及效果更好,更适合儿童使用。
  食物好消化。儿童食物要好消化,避免吃油炸食品、辛辣食品,少吃巧克力、冰激凌等食品。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等刺激性的难消化的食物。食物要荤素搭配做,但尝试新食物时,要逐渐增加,刚开始不应给太多,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
  食物多样化。注意饭菜的色、香、味、型要有一定的吸引力。鼓励孩子在餐桌上与大人一起吃饭,给孩子自己动手,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家长在旁边帮忙。营造快乐的就餐气氛。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要定时定量,不可因为某种食物可口就允许儿童吃很多。零食要适量,太多零食会让孩子在正餐时没有饥饿的感觉,吃饭前1 小时尽量不吃零食。

宝宝消化不良腹泻症状是什么

每个孩子的降生都会给家庭带来欢笑,但是当宝宝出现了疾病也会让家里愁云满布,虽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小疾病,而出现在小宝宝身上却是不可小时的,比如说腹泻是常见的疾病,对宝宝身体危害就很大,要及时发现,那么宝宝消化不良腹泻的症状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婴幼儿刚出生,消化系统还没完善,但是生长发育又要摄入高营养的食物,这就导致了身体结构和食物之间产生矛盾,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腹泻,这让父母很是头疼,所以我们在这里有必要知道宝宝消化不良腹泻时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在后续可以多注意避免宝宝的身体再出状况。
  一、婴幼儿特殊的生理消化功能。上面都有多次提到因为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还没具备充足的消化液,而酶的功能也不完善,导致消化功能还没有常人那么强,消化能力弱。
  二、摄入不好消化的食物。由于婴幼儿消化能力弱,所以父母要针对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食谱以应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特点,饮食要有个从孩子出生初期到辅食再到可以慢慢接受各种食物的一个渐变过程,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以及固体食物慢慢转变。
  三、过度接受新食物。孩子对于第一次尝试的新食物,好吃的难免会一直想要,而他们对于食物是否足够或者过多还没有一个意识,一下子吃很多就会造成消化不良,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尝试新的食物时量不能多,可以根据情况让每次增加一点,让孩子慢慢有个适应的过程。
  四、食物搭配不当。要注除了给孩子提供予营养平衡的饮食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科学食谱。满足孩子这个年龄和身体发展的需要,切忌乱搭配。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要点是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证候包括痞满、胃脘痛和嘈杂。

(1)痞满证:痞满主见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本证临床需辨别虚实寒热。痞满以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利者为虚,能食而大便闭者为实;痞满时减而喜按者为虚,痞满无时或减,或兼有疼痛拒按者为实。

脉弦急而滑,骤然胸中痞闷,乃肝气与食滞而成,为实;脉弦,或沉弦,或涩,或虚大无力,气口为甚,此日久脾胃受伤,或过服克伐药物所致,为虚。胸膈痞闷而寸口脉沉滑、或迟滑者为热;舌苔白腻,或薄白,舌质淡,脉沉迟、沉涩,口不渴或渴不思饮而痞满者为寒。

(2)胃脘痛:主见于溃疡型消化不良,临证需分清寒热,辨别虚实与气血的不同。

1)辨寒热:寒性凝滞收引,故寒邪犯胃之疼痛,多伴脘腹胀满拒按,纳呆,苔白,脉弦紧等症。脾胃阳虚之虚寒胃痛,多见隐隐作痛,喜暖喜按,遇冷加剧,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弱等症。热结火郁,胃失通降的胃痛,多伴烦渴思饮,恶热喜凉,溲赤,便结,苔黄少津,脉象弦数等症。

2)辨虚实:胃痛而胀,大便闭结不痛者多实;痛而不胀,大便不闭结者多虚;喜凉者多实;喜温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食后痛甚者多实;饥则腹痛者多虚;脉实气逆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多实;痛徐而缓,痛处不定者多虚;新病体壮者多实;久病体衰者多虚;用补法治疗不效者多实;用攻法治疗加重者多虚。

3)辨气血:胃痛有在气在血之分。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凡病属气分者,多见既胀且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作时止,聚散无形,此乃无形之气痛;凡痛属血分者,多见持续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此乃有形之血痛;其他如食积、痰阻,亦属有形疼痛之列。

4)嘈杂证:主见于反流型动力性消化不良。林佩琴《类证治裁·嘈证》认为:“若胃过燥,则嘈杂似饥,得食暂止,治当以凉润养胃阴,或稍佐微酸;若热病后胃津未复,亦易虚嘈,治当以甘凉生胃液,或但调其饮食;若胃有痰火,或恶心吞酸,微烦少寐,似酸非酸,似辣非辣,治宜温通;但由脾胃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理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于治疗功能性疾病具有一定优势。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医对于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1)肝气郁结--胃肠节律功能的紊乱、精神的焦虑和紧张

中医所说的肝包括了消化、精神神经等多个系统,认为肝具有疏泄的功能,肝能够正常的疏泄,则能保障情志的舒畅,气血的流动和消化的渐旺。当因情志抑郁,心情不畅,则可导致肝气的郁滞,肝气郁滞的结果,一是出现精神的焦虑,紧张易怒,二是克犯脾胃,导致胃肠消化和运动功能的失常;亦有因脾胃久病累及肝脏(如消化不良影响患者的睡眠,引起精神的紧张和不畅)。

两者的病理特点均是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中焦气滞,胃失和降,出现上腹部疼痛、痞满、嗳气等症。曾有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有神经质、性格内向、易于焦虑等个性特点,在性格缺陷的基础上,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如急慢性威胁性生活事件可作为诱因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和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因素和消化不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中医多归纳为肝脏和脾胃之间功能的失调。

2)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胃肠运动迟缓

中医所说的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和四肢肌肉,主要包括消化和运动系统,消化功能的紊乱归根到底是脾胃的功能失常,分而言之,脾主升清,脾气能够上升,则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全身;胃主降浊,胃气得降,则消化的糟粕方能排出体外。一旦脾胃气机升降发生错乱,则必然会出现消化能力的减退和运动功能的紊乱。

导致脾胃虚弱的原因较多,如先天禀赋不足,体质性的消化功能薄弱;或因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因大病久病,延及脾胃,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饮食不能消化,升降失司,浊气滞留胃腕,中焦痞塞不畅而发生胃痞,出现上腹部胀满、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脾胃虚弱一般又分为脾胃气(阳)虚和胃阴不足,两者除出现消化不良和运动障碍的症状外,前者多伴有不思饮食,疲劳乏力,少气懒言,或畏寒怕冷等功能低下的表现;后者常合并有饥而不欲食,烧心,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舌光红无苔等内热的证候。

3)食(湿)滞胃脘--胃排空障碍

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见的上腹部饱胀,食后加重,疼痛,早饱,厌食,舌苔厚腻,中医多归属于于饮食的停滞和湿浊的阻滞,其形成的原因,多由于饮食的不节,饥饱失调,或因暴饮暴食,反复伤胃,食阻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或有脾胃素弱的基础,不能正常的运化,难以使纳入的食物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和排空,这不仅易导致饮食的停滞,也易酿生湿浊之邪,蕴结于中焦脾胃,使气机的升降失常,痞结不开,表现为痞满之证,这也是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因素和病机的关键。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消化不良通用方

下气补中,健胃行滞。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消化功能不良,脘腹胀痛,食欲缺乏,烧心嗳气等病症。

消化不良通用方

补益脾胃,清热利尿。适用于消化不良而致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及作小儿脾胃虚弱调养之用。

消化不良通用方

益气调中,化食下气。适用于胃肠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饱闷腹胀。

消化不良通用方

补中益气,强筋壮骨。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头晕乏力,大便溏薄等病症。

消化不良通用方

暖胃和中。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消化功能不良,脘腹胀痛,食欲缺乏,烧心,嗳气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