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是什么

2020-07-14

肿瘤康复是什么:
  肿瘤康复是指恢复患者因为肿瘤本身和抗肿瘤治疗造成的躯体残缺、生理功能异常、心理障碍等的综合手段。
  恶性肿瘤本身,或者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并发症,都可能导致患者的功能异常、躯体残缺以及心理障碍。
  肿瘤康复就是通过综合的指导和治疗,使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和职业等方面,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帮助肿瘤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命,使年轻的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工作能力,避免劳动力的丢失,而患者的家庭成员也能逐步从照护工作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肿瘤康复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肿瘤康复是什么相关阅读


老年人颅内肿瘤的信号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生理和病理的改变,其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与青年人有一定的差异。老年人出现下列征象应作为颅内肿瘤的信号:

一、老人突然出现智力改变和精神症状突然加剧。

二、头痛持续或缓慢加剧,又非高血压,应想到脑瘤的可能。慢性脑血管病虽有时头痛,但不剧烈,无进行性加剧,如伴有频繁呕吐,应注意脑瘤的可能。

三、老人出现癫痫,应首先考虑是否患了脑瘤。据统计,老年脑瘤合并癫痫者可达30%,50%,而脑血管病合并癫痫者只占12%左右。

四、缓慢进行的偏瘫,尤其是经过对症治疗2周以后仍在进行者,要考虑脑瘤的可能。

五、恶性肿瘤患者(尤其肺癌),出现脑损害症状时,要首先考虑到颅内已有转移瘤.

六、短期内反复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且每次复发后偏瘫更加明显时,要想到是脑胶质瘤出血的可能性.

老年人颅内肿瘤容易与脑血管疾病混淆,必须提高警惕。凡发现上述征象之一,须及时到医院诊治。

淋巴瘤的症状

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即称为淋巴瘤,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10%,是一组疗效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一、病因

淋巴瘤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和下面的几个因素有着关系:

1、EB病毒感染;

2、存在免疫缺陷的人;

3、电离辐射;

4、遗传因素也有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二、症状

 (一)、早期症状

1、淋巴结肿大:较多的患者在早期表现为无痛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部位亦陆续发现。淋巴结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丰满。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期和中期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互相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有的患者从起病即有多处淋巴结肿大,很难确定何处为首发部位。

2、免疫功能低下:由于HD患者,特别是晚期病人,免疫状况低下,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等;也可发生血源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恶性淋巴瘤侵犯脑实质可伴发脑出血。

3、肝与脾: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少见,文献仅有个例报道。继发侵犯肝脏的并不少见。有肝受侵的预后不佳,比有全身症状的还差。

4、结外器官:一般发生于NHL,在罕见的情况下HD亦可有结外器官如骨、咽淋巴环、皮肤、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等。

5、贫血:恶性淋巴瘤患者约10%~20%在就诊时即有贫血,甚至可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前几个月。晚期患者更常出现贫血。进行性贫血和血沉增快是临床上判断恶性淋巴瘤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6、皮肤病变: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发生率约13%~53%。常见的为糙皮病样丘疹、带状疱疹、全身性疱疹样皮炎、色素沉着、鱼鳞癣及剥脱性皮炎。也可发生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皮肌炎、色素性荨麻疹等。至于由于皮痒而引起的抓痕和皮肤感染则更为常见。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状况低下,皮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7、神经系统表现: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等。病变性质可为:①变性;②脱髓;③感染性;④坏死性或混合存在。

8、纵隔:纵隔也是好发部位之一。多数患者在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受侵的纵隔淋巴结,可以是单个的淋巴结增大;也可以是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巨块;外缘呈波浪状,侵犯一侧或双侧纵隔,以后者较多见。晚期可出现压迫症状。

9、全身症状:约10%的患者可以发热、皮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有乏力和贫血。一般随着病情的进展,全身症状可以加重。这类患者中可有淋巴细胞减少。纵隔和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伴有发热、皮痒的较多。

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等可能标志着疾病进展,机体免疫功能的衰竭,因之预后不佳。但也有的患者单有皮痒、发热而不伴有巨大肿块,经治疗后迅速好转者,预后反而较好。

 (二)、晚期症状

1、皮肤,非特异性损害常见的有皮肤瘙痒症及痒疹。

2、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淋巴肿瘤侵犯口、鼻、咽部者,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衄。

3、瘙痒症在霍奇金病较为多见,约占85%。

4、其他,淋巴肿瘤尚可浸润胰腺,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复查

肿瘤患者的巩固治疗:

有些癌症患者需要定期地进行巩固性治疗,或者需持续用某些特定药物治疗,应严格遵守正规的治疗方案,不应擅自自我放弃或中断治疗。

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

病因预防、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是肿瘤防治工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手段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与健康人一样生活。癌症康复治疗在于调动医患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将西医、中医、心理、营养和体能锻炼等多种方法科学地综合运用于癌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使生理康复与心理康复同步进行,以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肿瘤患者的复查: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很重要。第一年应按照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时间顺序复查;长期治愈者也应每半年~1年复查一次。复查时医生将为您作全面的或相关的检查,指导治疗。

女性的生殖道结核应该如何用药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在侵袭女性的身体,生殖道结核就是这样的一种病,那么,女性的生殖道结核应该如何用药呢?

1.异烟肼(Isoniazide,INH)

对结核杆菌具有高度特异抗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细胞内结核杆菌也有杀灭作用,其作用比链霉素强500倍。作用机制可能系干扰菌体蛋白、叶酸、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的代谢,并抑制结核菌细胞壁结核环脂酸的合成,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2.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

在试管内对结核菌的作用不强,但对细胞内或偏酸性环境持续存活的结核菌呈现杀灭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菌体内的酶解,脱酰胺而转化为吡嗪酸,因而呈现抗菌作用,也有人认为与其阻碍细菌摄氧,干扰菌体正常代谢有关。体内试验表明,本品能进入细胞内杀灭结核杆菌,与利福平和异烟肼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本品对异烟肼、链霉素耐药的结核杆菌也有抗菌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吡嗪酰胺的作用比氨基水杨酸钠强,但不及链霉素和异烟肼。单独应用本品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

3.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PAS)

能阻碍结核菌合成叶酸或阻碍其生长繁殖,也有人提出它竞争性抑制分枝杆菌合成而起抑菌作用。

4.氨硫脲(Thiacetazone,TB-1)

对结核菌呈抑制作用,并激活吞噬细胞。抑菌机制可能为阻碍细胞核酸的合成或抑制结核菌素状因子形成。本品治疗剂量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偏低,作用时间短暂,不适用于急性进展的重症结核病,也不用于间歇性化学疗法。服用本品易产生耐药,突变耐药菌率为10-3,试管内氨硫脲与乙硫异烟胺呈单向交叉耐药。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

抑制敏感细菌的代谢、干扰RNA的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对生长繁殖期细菌有较强活性,对静止期细菌几乎无作用。本品具有杀菌作用,并能在细胞内、外发挥抗菌作用。对各型分枝杆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结核菌对本品的耐药突变率为10-6~10-5。乙胺丁醇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联合用药可延缓其他抗结核药耐药菌株的产生。

6.氧氟沙星(Ofloxacln)

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试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或不能耐受的结核患者。

7.利福平(Rifampicin,RFP)

抑菌作用主要在于抑制敏感菌DNA聚合酶。

8.链霉素(Streptomycin Sulfate,SM)

系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其硫酸盐。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主要在于阻碍结核菌蛋白质的合成。在体内对细胞外的结核菌有杀灭作用,但对细胞内(处于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核菌对本品易于产生耐药性。其突变耐药菌的发生率约为l0-6~l0-5。单独应用本品3个月,60%~70%出现耐药菌。

9.卡那霉素(Kanamyclne Sulfate,KM)

系由链霉菌所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主要抗菌活性成分是卡那霉素A,也含有少量(<5%)卡那霉素B和微量卡那霉素C。

杀菌剂——异烟肼(INH)、利福平(RFP)。

半杀菌剂——链霉素(SM)(细胞外杀菌)、吡嗪酰胺(PZA)(细胞内杀菌)。

抑菌剂——乙胺丁醇(EMB)、对氨水杨酸(PAS)、氨硫脲(TBI)、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

[选用原则]

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

(1)早期:早期病变的TB菌代谢旺盛,局部血管丰富,药物易杀灭结核菌。

(2)联合:减少耐药性。

(3)规则:避免“死灰复燃”。

(4)适量:剂量过大不良反应大,过小无效。

(5)全程:减少复发。

[注意事项]

1.INH:

片剂:0.1g/片。

用法:0.3g或0.4g每日1次。

副作用:①周围神经炎;②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抑制或兴奋);③肝脏损害。

注意点:①大剂量(每日量>10mg/kg)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6每日10mg以减轻副作用;②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肝功能、视力及外周血象;③疗程中忌饮酒;④孕妇、哺乳期妇女、有癫痫史者慎用。

2.RFP

胶囊或糖衣片:每片100mg、150mg、300mg。每瓶100粒。

用法:0.45~0.6g,每日1次。

副作用:①肝损害;②胃肠道反应;③过敏反应等。

注意点:①不宜与对氨基水杨酸盐同时服用;②服药期间,汗液、尿液、痰和眼泪呈橘红色;③本品可干扰避孕药的效果;④本品可增强INH的毒性;⑤哺乳期妇女慎用。

3.PZA

片剂:每片0.25g、0.5g。每瓶100片。

用法:0.5g,每日3次。

副作用: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道反应、肝损害。

注意点:定期监测肝功能。

4.SM

注射粉剂:每瓶0.75g、1g。

用法:0.75~1.0g,每日1次肌注。

副作用:听神经损害、肾损害。

注意点:用药期间一旦出现口周麻木、前庭功能障碍或听力异常,应立即停药。

5.EMB

片剂:0.25g;每瓶100片。

用法:0.75~1.0g,每日1次口服。

副作用:视神经炎。

注意点:避免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同时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6.PAS

目前使用较少。

7.氟喹诺酮类

有中等强度的抗结核作用,当选用上述药物有禁忌时可考虑使用,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建议]

1.短程化疗

联用INH、RFP等两个以上的杀菌剂,可将疗程由以往12~18个月的标准长程疗法缩短至6~9个月的短程化疗。要求:①必须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菌剂;②以INH和RFP为基础,并贯穿于疗程始末;③不加抑菌剂,但EMB例外,如含有EMB时疗程应9个月。标准短程化疗:包括(RFP+INH+PZA)X2个月,然后(RFP+INH)X4个月。

2.几种给药方法

(l)间歇用药:每周规律的用药2~3次,能达到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

(2)两阶段用药: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其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间歇用药中每次INH,RFP、EMB等药的剂量应增大,SM、PAS等不宜加大每次投药量。

(3)督导用药:看服到口,加强宣教,取得配合。

(4)顿服用药:便于督导,疗效好。

少年的“眼病”视神经胶质瘤

本病相对少见,瘤体可为单侧、双侧,可累及视交叉,甚至视束、视放射。患儿进行性视力减退,瞳孔反射性扩大,故患儿瞳仁多较大显得又黑又亮。随瘤体增大,视丘下部受累可出现多饮多尿表现,脑室系统堵塞可伴发脑积水。瘤细胞以毛细胞型为多,发展缓慢。

本瘤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彻底的切除肿瘤,常会造成视力完全丧失,故不足以取;部分活检以明确诊断,是通常认可的办法。实际上,目前对视神经胶质瘤尚缺乏缺乏有效的保守型治疗措施。我们祈祷这些患儿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能有一天获得视力的重生。

患儿,12岁,男。2010年就诊时,母亲说孩子视力不好。检查却不是眼睛的问题,经网上查询找到贺教授,经检查发现孩子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脸颊,亮黑但显得较大的瞳仁。

孩子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双侧视神经增粗、视交叉成结节状。

贺晓生教授初步诊断:视神经胶质瘤

手术方案:少部分切除、明确诊断。

术后病理:视神经毛细胞型胶质瘤

随访情况:视力仍差,近距离视物。

视神经瘤治疗分析:本病相对少见。瘤体可为单侧、双侧,可累及视交叉,甚至视束、视放射。患儿进行性视力减退,瞳孔反射性扩大,故患儿瞳仁多较大显得又黑又亮。随瘤体增大,视丘下部受累可出现多饮多尿表现,脑室系统堵塞可伴发脑积水。瘤细胞以毛细胞型为多,发展缓慢。本瘤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彻底的切除肿瘤,常会造成视力完全丧失,故不足以取;部分活检以明确诊断,是通常认可的办法。实际上,目前对视神经胶质瘤尚缺乏缺乏有效的保守型治疗措施。我们祈祷这些患儿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能有一天获得视力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