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肛门疼痛吗

2020-07-14

直肠癌肛门疼痛吗:
  肛门疼痛,并非绝对是直肠癌。肛门疼痛的原因比较多,有肛周糜烂、肛周脓肿、痔疮、外痔血栓形成。肛门的敏感度比较强,疼痛属于普遍症状,肛门周围或肛管表面疾病即可引起疼痛,如肛瘘、肛裂等。对于直肠癌,特别是反期的直肠癌,它是可以出现肛门疼痛症状的。
  因为直肠癌在肠腔内向外生长,会刺激肛管部位神经,或者侵犯一系列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疼痛的出现,但是早期的直肠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如果出现了肛门疼痛,说明直肠癌已经进入了晚期。这个时候我们在治疗过程当中,要根据它的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者是新辅助放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直肠癌肛门疼痛吗相关阅读


直肠低分化腺癌严重吗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直肠低分化腺癌属于其中的一种,那么,直肠低分化腺癌严重吗?

早期表现

1.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2.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3.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4.肿瘤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

晚期表现

1、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2、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3、肠道粘膜受剌激分泌物增加,而有小量的黏液分泌随大便排出。癌瘤继续发展,对直肠黏膜剌激更大,病人始感到直肠内有轻度的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同时黏液分泌增加,大便表面上常可见有条状黏液。有时也可出现便秘症状,但并非是肠腔狭窄所致。在癌瘤形成溃疡之前期病人常有腹泻,并且大便含较多黏液。当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黏液和血液。4、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5、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通过镜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直肠上皮内瘤变严重吗

直肠上皮内瘤变严重吗?疾病的发展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就拿癌症这种人人惧怕的疾病来说吧,有些类型的癌症是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能被激活,所以任何疾病的出现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说到直肠上皮内瘤变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那么,直肠上皮内瘤变严重吗?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是一种形态学异常改变为特征的上皮性病变,包括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异常。组织结构异常包括细胞密度增加、排列紊乱,极向消失;细胞学异常指细胞核大、深染,细胞核/浆比增高和核分裂增加,这种病变有基因的克隆性改变,并有进展为浸润性病变的倾向。

本质上,上皮内瘤变与以往所称的异型增生(dysplais)应为同义,根据程度的不同将上皮内瘤变分为 2 级,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L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HIN)。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异常改变仅限于上皮的下半部,包括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异常改变常累及上皮的上半部甚至全层,包括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

直肠肿瘤诊断中对于那些组织学上已具有癌的特征,但没有侵犯到粘膜下层的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均归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如果肿瘤突破腺体基底膜侵入固有膜则称为黏膜内瘤变(intramucosal neoplasia),而不称为黏膜内癌,当肿瘤组织突破黏膜肌层侵入黏膜下层时才能诊断为癌,黏膜下层浸润与否是区分浸润性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在结直肠肿瘤的病理诊断中都采用这一诊断标准。

低级别直肠上皮内瘤变进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性很低,在内窥镜下切除即可,有部分病例可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此需随访。高级别直肠上皮内瘤变临床上作内窥镜切除或外科局部切除,若术后病检提示分化不良,应及时追加外科根治手术。

直肠印戒细胞癌好治吗

直肠印戒细胞癌好治吗?肠印戒细胞癌多见于年轻人,年轻人耐受力好,这是直肠印戒细胞癌误诊时间较长,误诊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直肠印戒细胞癌多位于直肠中上段,症状较下段直肠癌轻,这也是直肠印戒细胞癌误诊时间较长,误诊率较高的原因。

直肠印戒细胞癌的病理诊断要求印戒样癌细胞占肿瘤50%以上 ,术前的病理活检由于取材部位、深度、所取组织的多少等因素往往为阴性或诊断不准确。这可能造成术中判断和处理失误,特别是本来可以保肛的却做了Miles术,或者是切除范围不够,达不到根治效果,术后癌残留,很快复发。因此,术前取活检时应注意多个钟点位取材,一旦发现印戒样癌细胞,应再次取活检进一步证实。或者是用针吸细胞学活检可取得较深组织的细胞的病理情况。对于还不能确诊者,术中冰冻切片基本上可以完全确诊,从而指导手术的进行。

直肠印戒细胞癌患者被确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行根治性手术机会减少,其预后当然不好。这与PsathakisD报道相同。直肠印戒细胞癌组浸润肠管长度、周径、深度和腹膜扩散均高于非印戒细胞癌组,其淋巴转移率也高于非印戒细胞癌组。这说明直肠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直肠癌,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侵袭性,恶性度高,这与印戒细胞癌酸性磷酸酶活性和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破坏间质纤维能力强和促进癌细胞分离有关。国内外对直肠癌病理研究结果提示:对一般类型直肠癌切除肿瘤远端2cm已足够控制肠癌在肠管内的纵形扩散,但这只是病理检查做出的结论,实际上,肠管被切断和甲醛固定后会缩短约一倍。照此推断,其远切缘距离应在4cm以上。对分化程度差,恶性度高的特殊类型直肠癌,其远切缘距离应扩大到5~7cm。直肠印戒细胞组癌纵向浸润肠管长,且边缘不清,因此其行根治性手术要求切除距肿瘤5~8cm肠管,故对距肛缘7~10cm的肿瘤也应以Miles手术为主,切忌放弃根治原则而保肛。

吸烟使妇女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增加

美国医院研究者在2008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上报告,吸烟可导致老年妇女DNA修复蛋白丢失危险显著增加,而后者在预防结直肠癌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者发现,吸烟妇女某些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增加,这些结直肠癌缺乏部分或全部4种DNA错配修复(MMR)蛋白。这些蛋白的作用是保持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健康,因为它们能识别和修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遗传损伤和错误。

该研究共纳入41836名妇女,1421名妇女随访过程中发生结直肠癌,其中432名(30%)妇女有病理标本。研究者检查肿瘤标本是否存在4种DNA错配修复蛋白,存在全部4种蛋白定义为MMR阳性,蛋白少于4种定义为MMR阴性,并分析它们与吸烟的关系。

结果显示: 总体上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但在分析结直肠癌与MMR蛋白的关系时发现,吸烟与MMR阴性显著相关。与不吸烟者相比,曾吸烟者发生MMR阴性结直肠癌的相对危险增加61%。现在吸烟者MMR阴性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以上。

另外,吸烟与MMR阴性结直肠癌的相关性随妇女每天吸烟支数增加而不断增强,每天吸1~19支香烟的妇女MMR阴性结直肠癌相对发病危险增加54%,每天吸20~30支香烟的妇女危险增加1倍以上,每天吸30支香烟以上的妇女危险增加2倍以上。而以前很多研究发现,吸烟与此类癌症的发生仅呈很弱的正相关。

该研究负责人认为,细胞不能修复因吸烟造成的损伤,烟草毒素似乎可阻止DNA修复基因生成有益的蛋白,这些蛋白的缺失导致一些妇女发生肿瘤。

研究负责人说,不同类型的结直肠癌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吸烟是绝经后妇女结直肠癌可控制的重要危险因素。此研究结果也可能在化疗方面有其他临床意义,因为缺乏MMR蛋白的肿瘤对常规治疗方案的反应可能不同。

直肠癌保肛新术式是怎样的

近二十年来,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取得最大的进展之一,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了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由于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提高和发展,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比例得以很大的提高。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仍是目前外科治疗上的难点和热点之一。

低位直肠癌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特殊的淋巴回流途径以及同生殖泌尿器官特殊的比邻关系,使保肛手术无论在手术指征还是手术技术难度上均有别于上段直肠癌。20世纪的50~60年代,低位直肠癌采用的保肛手术如Bacon术、Turnbull术等由于术后肛门功能大多不尽如人意,现基本已被摒弃。

虽说双吻合器的使用给低位直肠癌患者创造了更多的保留肛门的机会,但由于目前设计的双吻合器尚未达到完美的程度,在对男性或骨盆狭窄以及肥胖患者术中,闭合器难以在盆底肌平面切断闭合直肠,因此这部分距肛缘5~6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常规途径难以借助双吻合器技术来达到保肛的目的。

近年来,在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中开展了Parks手术(经腹直肠癌切除、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和经括约肌间直肠癌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等保肛手术。但中长期的疗效表明,这两种手术仍不能解决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和局部肿瘤复发率偏高的两大难题。术后24%的病人有肛门失禁,58.8%者有便急感;肿瘤局部复发率为0~30%,平均约为10%。

该术式的腹部操作部分同普通的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将直肠分离到盆底后主刀医师转至会阴部。在阴囊(或阴道)与肛门缘之间做一凸出的新月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后分离直肠尿道肌,沿直肠尿道前列腺之间(或阴道后壁)向盆腔分离。腹组医师用手指将一侧直肠旁顶起以助分离。然后以同法分离另一侧。最后分离直肠前壁并同盆腔手术会合。

从前会阴切口将已游离的结直肠从盆腔拖出。在体外用闭合器切断闭合。采用双吻合技术,将直肠残端或肛管同近端结肠吻合。同传统的保肛手术相比,APPEAR手术具有以下优点:

1、所有操作均可在显露良好的术野中直视下进行;

2、可以游离出平均长约3cm的被盆底肌和耻骨直肠肌包裹的以往手术无法显露的下端直肠,从而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3、允许使用吻合器行直肠或肛管同结肠的吻合;

4、初步研究结果显示APPEAR手术后的肛门功能优于ISR等保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