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首选的药物

2020-07-14

强迫症首选的药物:
  强迫症首选药物有哪些呢?从临床经验和我们强迫症的指南来看,首选的药物有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
  次选的药物有氯丙咪嗪、艾司西酞普兰等等。
  这四个首选药物有什么区别呢?帕罗西汀,它对于焦虑的症状缓解是最好的。氟伏沙明它对于夜眠不好的抑郁症患者效果不错,对于强迫效果也非常的好。舍曲林的抗强迫效果不错。它尤其适合于伴有一些躯体疾病的老年的强迫症患者。氟西汀这个药物除了治疗强迫症,效果不错,它对于治疗进食障碍也是首选药物之一。
  有些儿童、少年的强迫症,我们首选哪个药呢?是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疗效可以说是在四种药当中最突出,但是它的不良反应稍微多一些。就要求我们在开始用药的时候,一定遵循咱们的原则,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但是量一定要够。我们的抗强迫治疗剂量一般要比抗抑郁治疗要大1到2倍,所以抗强迫的药物治疗一定要足量足疗程。



强迫症首选的药物相关阅读


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一些强迫症的特征,比如必须将人民币朝一个方向摆放等,所以强迫症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心理疾病。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等方面的针对性治疗。那么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是什么呢?

一、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关于强迫症最有效的疗法就是心理干预。治疗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应该耐心倾听患者,帮助分析产生的矛盾冲突,从而重塑人格。而具体的方法主要是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比较关键的是思维阻断法和暴露反应预防,一般只要能够坚持按照医生建议去做,就可以控制强迫症状。

二、强迫症的其它疗法
  1.药物治疗:对于情况严重的强迫症患者来说,仅仅依靠心理疗法可能无法有效治愈。此时就可以配合服用抗抑郁药物,一般是选择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具体可服用氟伏沙明片、帕罗西汀片以及舍曲林片等,必要时可加服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过药物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患者就一定要坚持耐心治疗。

2.物理治疗:如果经过药物和心理疗法,仍然无法控制患者病情。可能就需要采用改良电休克以及经颅磁刺激的物理方法来治。只是可能会让身体极度不舒服,所以应尽量避免选择。
  3.手术治疗:在必要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做神经外科手术。但该种手术可能会引发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谨慎性选择,在身体完全具备各项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再开始手术,还要做好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

强迫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属于精神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患者患病后会出现一些强迫行为和观念,这对于自身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诱发患者出现其他的心理疾病。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患者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那么强迫症怎么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吧。

1、心理治疗方法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讲患病后选择心理治疗的方法是很有要的,而且通过心理治疗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等政治。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治疗方法,能起到缓解强迫症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治疗能改变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再次出现痛苦和烦躁等,降低强迫症疾病的复发的几率。
  2、替代治疗方法
  替代治疗方法治疗强迫症是使用一些不相容的观念和行为等来取代患者的意向和行为,从而改变患者的不适症状。在患者出现强迫症的现象时候,可以让患者去回忆一些其他的事情,从而逐渐的消除患者的强迫症状。

3、运动治疗方法
  运动不仅是能让强身健康,还能改变人们的心理变化,采用运动疗法的话可以根据强迫症患者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能坚持持之以恒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改变患者全身的不适和患者的焦虑等症状。
  4、顺其自然治疗方法
  任何事情大家都是要顺其自然的,强迫症的治疗也是如此,不要任何事情都做的太完美,要让患者学会肯定自己,避免与其他的人攀比,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到顺其自然的治疗自身的疾病。
  强迫症是很危险的精神疾病,所以患者患病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要为此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和家人的生活。

什么是强迫症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

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有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

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防止强迫的泛化呢?

答案很简单,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出现泛化的时候,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泛化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

为了让大家对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某人他最开始只是反复地强迫别人是不是觉得他很怪,由于这个强迫的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于是他又对其他事物产生了强迫,如他在看关于人体科教片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人要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于是他又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

而后,他在出门后又突然想到门是不是没有锁好,于是又强迫地思考这个问题,以此类推,强迫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其实全是强迫的泛化造成的。

倘若事先他就知道强迫会泛化,那么当他出现泛化的时候就会警觉和认识到原来不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两种性别等)有什么意义,而是症状在泛化,这样他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同时也为能顺其自然,不去在意这些症状找到了一个理由。

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

强迫症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持续多年或时轻时重。病前性格特征明显、发病年龄较早和病程较长者,预后欠佳。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步减轻;病前有较明显精神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不显著、病程;较短、无阳性家族史者的症状也有可能自发缓解。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一、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二、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三、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鉴别诊断

一、精神分裂症:早期可有强迫症表现,但内容逐渐变得荒谬不可理解、无焦虑、痛苦等相应的情绪反应;自知力差,不积极要求治疗或否认有病而拒绝治疗;随着病程发展,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逐渐显露。

二、抑郁症:强迫症患者因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可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出现消极观念,但从无自杀行为,与抑郁症的对外界缺乏兴趣、思维迟钝、行为缓慢及情绪低落有别。

三、颞叶癫痫:偶可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呈发作性,并有其它颞叶癫痫的症状,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等检查可助鉴别。

治疗

一、精神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强迫动作可进行行为治疗,以反应阻抑法的疗效较佳。

二、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可减轻焦虑,有助于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的进行。

三、其它:电抽搐治疗适用于强迫观念强烈,并伴有浓厚消极情绪者,对症状顽固、久治无效,极端痛苦的患者,可试用精神外科治疗。

美国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强迫性储物症患者的脑部活动模式和其他强迫症患者有明显的不同。

这一发现将有利于寻找能有效治疗强迫性储物症的方法。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包括12名强迫性储物症患者在内的45名强迫症患者。和另外17名健康人的脑部活动后发现,强迫性储物症患者大脑中负责处理问题和作决定的部分的活跃程度比其他强迫症患者低,而他们大脑中负责导向、记忆和情绪控制的部分的活跃程度比正常人低。

研究人员说,强迫性储物症患者总是将没用的东西如废旧报纸、衣物等统统留在家里,并堆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使家中“垃圾”堆积成山。与其他强迫症患者相比,强迫性储物症患者更加焦虑、沮丧,社交能力更低。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呢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国内流行学调查的本症时点患病率为0.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别。

病因与发病机理

病因未明,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一、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二、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三、精神因素: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解释;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有人用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关于扣带回活动过度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的说法,尚缺少扣带回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