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2020-07-14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动力不足,严重的抑郁症会出现消极的观念和行为,这是最严重的后果。如果抑郁症没有这一消极的行为,不会自己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治疗是完全能够恢复的。
  但是有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觉得自己无望,无助,觉得自己不好了,也没有任何希望,所以觉得很绝望,就会采取一些自杀的行为。其实采取了自杀行为以后,那就是最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媒体非常的发达,一些信息传播非常的快。比如韩国的一个明星叫李恩珠,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香港的一个歌手张国荣。我想年轻人都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李恩珠是因为得了抑郁症上吊自杀了。张国荣也是因为抑郁症病情加重自杀身亡的,这就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会采取自残、自伤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种采取自杀的行为是最可怕的。
  得了抑郁症以后,我们的亲属一定不要大意,一定不要觉得他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会采取那种行为了。其实抑郁症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患者会采取这种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发现的抑郁症一定要高度警惕。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相关阅读


抑郁症头晕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头晕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带来影响,所以需要针对性地来治疗,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或者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患者出现抑郁症往往是心理因素,多数的患者会表现出来情绪低落,甚至没有食欲出现失眠的症状,而除了心理症状,头痛、头晕也是抑郁症常见症状,出现了头晕症状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如何治疗抑郁症头晕呢?

抑郁症头晕的西医治疗
  1、电痉挛疗法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激发中枢神经系统放电,全身性肌肉有节奏地抽搐。此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你几乎不会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可达70%-90%。
  通常电痉挛疗法进行完之后,常常还要继续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2、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抑郁症头晕的中医治疗
  1、脾肾阳虚
  治宜温补脾肾,以养肝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的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嗜卧少动,惊恐多疑,自责自罪,甚或有轻生厌世的意念或行为,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象沉细,或兼弦滑。
  2、心脾两虚
  治宜健脾养心,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自觉思维迟钝,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有自责自罪及疑病倾向,消极缄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口干便结,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象细弦或细缓。
  3、肝虚气滞
  治宜温胆养肝,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情感抑郁,悲观失望,忧心忡忡,兴致索然,面容愁苦,沉默寡言,其情感变化有昼夜轻的特点(如白昼抑郁,入夜稍缓或兴奋,甚或判若两人),可伴有两胁不适或胀满,失眠多梦,容易疲倦,纳呆少食,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虚弦。

抑郁症为何“钟情”女性

严重持久的抑郁情绪常见于三种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既 有情感高涨的躁狂发作,又有情绪低落的抑郁发作)、重型抑郁症(仅有抑郁发作,严重持久,有时是致命的)、心境恶劣(轻度抑郁,但通常持续两年以上)。

有关研究表明,除了双相情感障碍两性之间发病率基本相同外,另两种抑郁性疾病,女性的发病率都约为男性的两倍。为何抑郁性疾病“钟情”女性呢?这就要从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很大的心理社会背景和女性独有的生理特征中找答案了。

通常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性格基础:遇事多悲观、自信心和对事态的控制力差、多虑,而传统的教养方式就是要培养女性顺从、不争的美德,这也为抑郁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如今社会仍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只能被动服从。当矛盾出 现时,更多的是牺牲、损害女性的利益,使女性因此承担较多的不良应激事件。与男相比,女性遇到身体伤害和性骚扰的机会较多。这些常会使自信心降低、自责、 在社会交往中孤立自己,进而导致抑郁性疾病的发生。

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繁重的角色,抚养孩子,照顾父母,同时还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贫困是严重的社 会问题,而贫困人口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她们会感到孤立,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经常出现悲观和自责的情绪。老年丧偶的人大多数是女性,她们都会经历不同 程度的抑郁反应。这些都使女性容易发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直至产生抑郁性疾病。

女性所具有的生育功能和责任,对抑郁性疾病的产生也有巨大影 响。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怀孕、产后、不孕、绝经期、要不要孩子的决定,都会导致当事人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抑郁。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变化,会导致 对情感性和焦虑性疾病的易感性增高。

情绪抑郁、易激惹常出现在排卵期后,并逐渐加重,月经开始时消失,严重时称之为经前期心境恶劣;产后的情绪波动也会很大,对照顾婴儿的心理准备不足,感觉疲累同样会增加抑郁发生的危险。据统计约有1/10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5%的患者抑郁,如此超乎寻常的比例立刻获得了广泛关注。二是在接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一种治疗结核的药物却具有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的作用。两相对照,人们发现这两种药物对大脑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恰好相反,利血平降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而抗结核药则可以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破坏,从而可以相对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对此进行的研究促使哈佛大学提出关于抑郁症的情绪障碍的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该假说认为蓝斑核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和抑郁症关系密切。此类细胞对大脑各脑区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的边缘系统。一种可选择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入的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所取得的成功,增加了这个假说的分量。

今天我们对相应神经递质和抑郁症的关系了解得更加深入,简要言之,这一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压力激素刺激蓝斑核,起初过度兴奋的蓝斑核让我们觉得如坐针毡,而长时间的兴奋最终将耗竭蓝斑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抑郁。尼古丁似乎可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这就是为什么戒烟如此困难。由于戒烟而导致的暂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很容易引发抑郁而导致人们放弃,你必须忍耐直到大脑产生足够的去甲肾上腺素。

少量的压力激素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而长时期的刺激则可因多巴胺的过度损耗而使得奖赏中枢失去反应,你不再获得像成就感这样的感觉,这容易让人丧失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中缝核释放的血清素(5-羟色胺)也刺激蓝斑核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但长时间的压力激素刺激也会降低中缝核分泌血清素的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如果困境无法摆脱,最终会耗竭大脑中的重要神经递质,没有这些神经递质的刺激,大脑将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此时机体将陷入被动、退缩和消极的状态中。抑郁症患者常常被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所纠缠,这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无用之人的主观感受,就是由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所致。

更糟糕的是,压力激素的长期慢性过度分泌,还将使大脑发生广泛性萎缩,其中边缘系统的海马区以及蓝斑核的受损格外显著,这是由于压力激素抑制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所引起的。长期抑郁症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就和海马区受损有关系。而蓝斑核受损,将直接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过度下降,而诱发重度抑郁,可能促使患者自杀。由于女性蓝斑核中的神经元死亡速度比男性的高,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这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一般情况下男女抑郁症的比例是1:2。但这个比例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则是男性的5倍,而不是一般的2倍。

当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某些人由于遗传或者我们尚不明白的原因,并没有HPA轴的过度兴奋,仅仅因为单纯的缺乏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导致抑郁。摆脱轻度抑郁,最简单的方法是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阳光,以及一份甜食。而比较严重的抑郁状态则需要药物帮助,根据临床统计对抑郁症越早治疗其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小,治疗时间也越短。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间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含量来治疗抑郁症,比如百忧解和怡诺斯等,不过这些药物都有相应的副作用,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研究人员也试图利用基因疗法来治疗抑郁症,比如抑制杏仁核中引起麻烦的基因表达或者将产生分解压力激素的酶的基因导入海马中,以减轻甚至消除它对海马的伤害,从而避免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对抑郁症的研究不仅为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而且也让我们知晓在意识层面以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旦我们明白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就可以促使我们更早的采取有效行动来避免事情变得更糟。更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将赋予我们更多的同情心,并且也可以极大的消除我们求医服药的顾虑。这就如同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时,你不会拒绝来一份水果。而只有维持好我们身心的状态,才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均发现:孩子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异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于男孩。因为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而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给予引导和鼓励烦恼期就会过去的。但是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郁障碍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而在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努力的自己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其次,在家庭方面,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似乎关系不大,母亲如果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于孩子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是,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危险性,且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排序中,影响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不见又不散。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的时候,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所以某种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孩子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症状,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远离同伴,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容易陷入抑郁的思维中。他们也容易怀疑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对环境事件充满担心,常处于强烈的应激和焦虑、唤起状态,使自己深陷抑郁的情绪而出不来。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他们会过度消极悲观的认为这种坏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反复出现,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将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那么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也更容易抑郁,这更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应试教育的良性引导,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是他依然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最后,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在这方面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有极显著的差异。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是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身体缺陷的情况下。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孩子越关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它方面,兴趣和热情骤减,越关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难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难感受到乐观积极的未来,越来越感觉:我是不好的,我没用,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吃红葡萄、喝红酒可缓解抑郁

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药理及实验治疗学会2015年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新研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苏珊·伍德及其同事通过实验鼠实验研究发现,红葡萄及红葡萄酒中的关键物质白藜芦醇不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健康功效,而且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研究人员将一群大鼠与一只具有攻击性的“霸王鼠”放在一起。结果一些大鼠出现抑郁行为,也更容易动怒,但另外一些大鼠则没有抑郁症状也不发怒。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注射了相当于6杯红酒量的白藜芦醇。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大鼠发怒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抑郁症状也大大缓解。

这项新研究结果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因为眼下由于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和情绪紊乱案例不断增加,新研究结果对此类抑郁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启迪。通过经常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摄入一定的白藜芦醇,有益缓解抑郁症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结果对研发预防抑郁症新药也具有重要意义。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乡间郎中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2020-07-14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动力不足,严重的抑郁症会出现消极的观念和行为,这是最严重的后果。如果抑郁症没有这一消极的行为,不会自己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治疗是完全能够恢复的。
  但是有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觉得自己无望,无助,觉得自己不好了,也没有任何希望,所以觉得很绝望,就会采取一些自杀的行为。其实采取了自杀行为以后,那就是最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媒体非常的发达,一些信息传播非常的快。比如韩国的一个明星叫李恩珠,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香港的一个歌手张国荣。我想年轻人都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李恩珠是因为得了抑郁症上吊自杀了。张国荣也是因为抑郁症病情加重自杀身亡的,这就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会采取自残、自伤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种采取自杀的行为是最可怕的。
  得了抑郁症以后,我们的亲属一定不要大意,一定不要觉得他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会采取那种行为了。其实抑郁症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患者会采取这种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发现的抑郁症一定要高度警惕。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相关阅读


抑郁症头晕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头晕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带来影响,所以需要针对性地来治疗,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或者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患者出现抑郁症往往是心理因素,多数的患者会表现出来情绪低落,甚至没有食欲出现失眠的症状,而除了心理症状,头痛、头晕也是抑郁症常见症状,出现了头晕症状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如何治疗抑郁症头晕呢?

抑郁症头晕的西医治疗
  1、电痉挛疗法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激发中枢神经系统放电,全身性肌肉有节奏地抽搐。此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你几乎不会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可达70%-90%。
  通常电痉挛疗法进行完之后,常常还要继续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2、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抑郁症头晕的中医治疗
  1、脾肾阳虚
  治宜温补脾肾,以养肝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的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嗜卧少动,惊恐多疑,自责自罪,甚或有轻生厌世的意念或行为,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象沉细,或兼弦滑。
  2、心脾两虚
  治宜健脾养心,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自觉思维迟钝,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有自责自罪及疑病倾向,消极缄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口干便结,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象细弦或细缓。
  3、肝虚气滞
  治宜温胆养肝,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情感抑郁,悲观失望,忧心忡忡,兴致索然,面容愁苦,沉默寡言,其情感变化有昼夜轻的特点(如白昼抑郁,入夜稍缓或兴奋,甚或判若两人),可伴有两胁不适或胀满,失眠多梦,容易疲倦,纳呆少食,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虚弦。

抑郁症为何“钟情”女性

严重持久的抑郁情绪常见于三种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既 有情感高涨的躁狂发作,又有情绪低落的抑郁发作)、重型抑郁症(仅有抑郁发作,严重持久,有时是致命的)、心境恶劣(轻度抑郁,但通常持续两年以上)。

有关研究表明,除了双相情感障碍两性之间发病率基本相同外,另两种抑郁性疾病,女性的发病率都约为男性的两倍。为何抑郁性疾病“钟情”女性呢?这就要从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很大的心理社会背景和女性独有的生理特征中找答案了。

通常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性格基础:遇事多悲观、自信心和对事态的控制力差、多虑,而传统的教养方式就是要培养女性顺从、不争的美德,这也为抑郁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如今社会仍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只能被动服从。当矛盾出 现时,更多的是牺牲、损害女性的利益,使女性因此承担较多的不良应激事件。与男相比,女性遇到身体伤害和性骚扰的机会较多。这些常会使自信心降低、自责、 在社会交往中孤立自己,进而导致抑郁性疾病的发生。

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繁重的角色,抚养孩子,照顾父母,同时还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贫困是严重的社 会问题,而贫困人口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她们会感到孤立,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经常出现悲观和自责的情绪。老年丧偶的人大多数是女性,她们都会经历不同 程度的抑郁反应。这些都使女性容易发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直至产生抑郁性疾病。

女性所具有的生育功能和责任,对抑郁性疾病的产生也有巨大影 响。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怀孕、产后、不孕、绝经期、要不要孩子的决定,都会导致当事人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抑郁。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变化,会导致 对情感性和焦虑性疾病的易感性增高。

情绪抑郁、易激惹常出现在排卵期后,并逐渐加重,月经开始时消失,严重时称之为经前期心境恶劣;产后的情绪波动也会很大,对照顾婴儿的心理准备不足,感觉疲累同样会增加抑郁发生的危险。据统计约有1/10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5%的患者抑郁,如此超乎寻常的比例立刻获得了广泛关注。二是在接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一种治疗结核的药物却具有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的作用。两相对照,人们发现这两种药物对大脑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恰好相反,利血平降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而抗结核药则可以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破坏,从而可以相对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对此进行的研究促使哈佛大学提出关于抑郁症的情绪障碍的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该假说认为蓝斑核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和抑郁症关系密切。此类细胞对大脑各脑区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的边缘系统。一种可选择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入的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所取得的成功,增加了这个假说的分量。

今天我们对相应神经递质和抑郁症的关系了解得更加深入,简要言之,这一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压力激素刺激蓝斑核,起初过度兴奋的蓝斑核让我们觉得如坐针毡,而长时间的兴奋最终将耗竭蓝斑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抑郁。尼古丁似乎可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这就是为什么戒烟如此困难。由于戒烟而导致的暂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很容易引发抑郁而导致人们放弃,你必须忍耐直到大脑产生足够的去甲肾上腺素。

少量的压力激素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而长时期的刺激则可因多巴胺的过度损耗而使得奖赏中枢失去反应,你不再获得像成就感这样的感觉,这容易让人丧失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中缝核释放的血清素(5-羟色胺)也刺激蓝斑核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但长时间的压力激素刺激也会降低中缝核分泌血清素的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如果困境无法摆脱,最终会耗竭大脑中的重要神经递质,没有这些神经递质的刺激,大脑将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此时机体将陷入被动、退缩和消极的状态中。抑郁症患者常常被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所纠缠,这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无用之人的主观感受,就是由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所致。

更糟糕的是,压力激素的长期慢性过度分泌,还将使大脑发生广泛性萎缩,其中边缘系统的海马区以及蓝斑核的受损格外显著,这是由于压力激素抑制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所引起的。长期抑郁症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就和海马区受损有关系。而蓝斑核受损,将直接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过度下降,而诱发重度抑郁,可能促使患者自杀。由于女性蓝斑核中的神经元死亡速度比男性的高,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这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一般情况下男女抑郁症的比例是1:2。但这个比例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则是男性的5倍,而不是一般的2倍。

当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某些人由于遗传或者我们尚不明白的原因,并没有HPA轴的过度兴奋,仅仅因为单纯的缺乏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导致抑郁。摆脱轻度抑郁,最简单的方法是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阳光,以及一份甜食。而比较严重的抑郁状态则需要药物帮助,根据临床统计对抑郁症越早治疗其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小,治疗时间也越短。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间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含量来治疗抑郁症,比如百忧解和怡诺斯等,不过这些药物都有相应的副作用,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研究人员也试图利用基因疗法来治疗抑郁症,比如抑制杏仁核中引起麻烦的基因表达或者将产生分解压力激素的酶的基因导入海马中,以减轻甚至消除它对海马的伤害,从而避免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对抑郁症的研究不仅为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而且也让我们知晓在意识层面以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旦我们明白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就可以促使我们更早的采取有效行动来避免事情变得更糟。更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将赋予我们更多的同情心,并且也可以极大的消除我们求医服药的顾虑。这就如同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时,你不会拒绝来一份水果。而只有维持好我们身心的状态,才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均发现:孩子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异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于男孩。因为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而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给予引导和鼓励烦恼期就会过去的。但是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郁障碍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而在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努力的自己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其次,在家庭方面,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似乎关系不大,母亲如果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于孩子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是,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危险性,且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排序中,影响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不见又不散。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的时候,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所以某种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孩子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症状,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远离同伴,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容易陷入抑郁的思维中。他们也容易怀疑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对环境事件充满担心,常处于强烈的应激和焦虑、唤起状态,使自己深陷抑郁的情绪而出不来。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他们会过度消极悲观的认为这种坏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反复出现,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将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那么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也更容易抑郁,这更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应试教育的良性引导,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是他依然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最后,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在这方面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有极显著的差异。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是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身体缺陷的情况下。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孩子越关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它方面,兴趣和热情骤减,越关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难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难感受到乐观积极的未来,越来越感觉:我是不好的,我没用,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吃红葡萄、喝红酒可缓解抑郁

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药理及实验治疗学会2015年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新研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苏珊·伍德及其同事通过实验鼠实验研究发现,红葡萄及红葡萄酒中的关键物质白藜芦醇不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健康功效,而且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研究人员将一群大鼠与一只具有攻击性的“霸王鼠”放在一起。结果一些大鼠出现抑郁行为,也更容易动怒,但另外一些大鼠则没有抑郁症状也不发怒。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注射了相当于6杯红酒量的白藜芦醇。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大鼠发怒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抑郁症状也大大缓解。

这项新研究结果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因为眼下由于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和情绪紊乱案例不断增加,新研究结果对此类抑郁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启迪。通过经常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摄入一定的白藜芦醇,有益缓解抑郁症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结果对研发预防抑郁症新药也具有重要意义。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乡间郎中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2020-07-14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动力不足,严重的抑郁症会出现消极的观念和行为,这是最严重的后果。如果抑郁症没有这一消极的行为,不会自己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治疗是完全能够恢复的。
  但是有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觉得自己无望,无助,觉得自己不好了,也没有任何希望,所以觉得很绝望,就会采取一些自杀的行为。其实采取了自杀行为以后,那就是最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媒体非常的发达,一些信息传播非常的快。比如韩国的一个明星叫李恩珠,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香港的一个歌手张国荣。我想年轻人都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李恩珠是因为得了抑郁症上吊自杀了。张国荣也是因为抑郁症病情加重自杀身亡的,这就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会采取自残、自伤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种采取自杀的行为是最可怕的。
  得了抑郁症以后,我们的亲属一定不要大意,一定不要觉得他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会采取那种行为了。其实抑郁症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患者会采取这种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发现的抑郁症一定要高度警惕。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相关阅读


抑郁症头晕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头晕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带来影响,所以需要针对性地来治疗,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或者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患者出现抑郁症往往是心理因素,多数的患者会表现出来情绪低落,甚至没有食欲出现失眠的症状,而除了心理症状,头痛、头晕也是抑郁症常见症状,出现了头晕症状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如何治疗抑郁症头晕呢?

抑郁症头晕的西医治疗
  1、电痉挛疗法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激发中枢神经系统放电,全身性肌肉有节奏地抽搐。此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你几乎不会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可达70%-90%。
  通常电痉挛疗法进行完之后,常常还要继续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2、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抑郁症头晕的中医治疗
  1、脾肾阳虚
  治宜温补脾肾,以养肝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的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嗜卧少动,惊恐多疑,自责自罪,甚或有轻生厌世的意念或行为,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象沉细,或兼弦滑。
  2、心脾两虚
  治宜健脾养心,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自觉思维迟钝,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有自责自罪及疑病倾向,消极缄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口干便结,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象细弦或细缓。
  3、肝虚气滞
  治宜温胆养肝,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情感抑郁,悲观失望,忧心忡忡,兴致索然,面容愁苦,沉默寡言,其情感变化有昼夜轻的特点(如白昼抑郁,入夜稍缓或兴奋,甚或判若两人),可伴有两胁不适或胀满,失眠多梦,容易疲倦,纳呆少食,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虚弦。

抑郁症为何“钟情”女性

严重持久的抑郁情绪常见于三种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既 有情感高涨的躁狂发作,又有情绪低落的抑郁发作)、重型抑郁症(仅有抑郁发作,严重持久,有时是致命的)、心境恶劣(轻度抑郁,但通常持续两年以上)。

有关研究表明,除了双相情感障碍两性之间发病率基本相同外,另两种抑郁性疾病,女性的发病率都约为男性的两倍。为何抑郁性疾病“钟情”女性呢?这就要从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很大的心理社会背景和女性独有的生理特征中找答案了。

通常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性格基础:遇事多悲观、自信心和对事态的控制力差、多虑,而传统的教养方式就是要培养女性顺从、不争的美德,这也为抑郁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如今社会仍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只能被动服从。当矛盾出 现时,更多的是牺牲、损害女性的利益,使女性因此承担较多的不良应激事件。与男相比,女性遇到身体伤害和性骚扰的机会较多。这些常会使自信心降低、自责、 在社会交往中孤立自己,进而导致抑郁性疾病的发生。

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繁重的角色,抚养孩子,照顾父母,同时还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贫困是严重的社 会问题,而贫困人口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她们会感到孤立,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经常出现悲观和自责的情绪。老年丧偶的人大多数是女性,她们都会经历不同 程度的抑郁反应。这些都使女性容易发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直至产生抑郁性疾病。

女性所具有的生育功能和责任,对抑郁性疾病的产生也有巨大影 响。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怀孕、产后、不孕、绝经期、要不要孩子的决定,都会导致当事人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抑郁。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变化,会导致 对情感性和焦虑性疾病的易感性增高。

情绪抑郁、易激惹常出现在排卵期后,并逐渐加重,月经开始时消失,严重时称之为经前期心境恶劣;产后的情绪波动也会很大,对照顾婴儿的心理准备不足,感觉疲累同样会增加抑郁发生的危险。据统计约有1/10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5%的患者抑郁,如此超乎寻常的比例立刻获得了广泛关注。二是在接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一种治疗结核的药物却具有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的作用。两相对照,人们发现这两种药物对大脑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恰好相反,利血平降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而抗结核药则可以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破坏,从而可以相对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对此进行的研究促使哈佛大学提出关于抑郁症的情绪障碍的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该假说认为蓝斑核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和抑郁症关系密切。此类细胞对大脑各脑区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的边缘系统。一种可选择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入的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所取得的成功,增加了这个假说的分量。

今天我们对相应神经递质和抑郁症的关系了解得更加深入,简要言之,这一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压力激素刺激蓝斑核,起初过度兴奋的蓝斑核让我们觉得如坐针毡,而长时间的兴奋最终将耗竭蓝斑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抑郁。尼古丁似乎可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这就是为什么戒烟如此困难。由于戒烟而导致的暂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很容易引发抑郁而导致人们放弃,你必须忍耐直到大脑产生足够的去甲肾上腺素。

少量的压力激素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而长时期的刺激则可因多巴胺的过度损耗而使得奖赏中枢失去反应,你不再获得像成就感这样的感觉,这容易让人丧失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中缝核释放的血清素(5-羟色胺)也刺激蓝斑核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但长时间的压力激素刺激也会降低中缝核分泌血清素的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如果困境无法摆脱,最终会耗竭大脑中的重要神经递质,没有这些神经递质的刺激,大脑将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此时机体将陷入被动、退缩和消极的状态中。抑郁症患者常常被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所纠缠,这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无用之人的主观感受,就是由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所致。

更糟糕的是,压力激素的长期慢性过度分泌,还将使大脑发生广泛性萎缩,其中边缘系统的海马区以及蓝斑核的受损格外显著,这是由于压力激素抑制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所引起的。长期抑郁症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就和海马区受损有关系。而蓝斑核受损,将直接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过度下降,而诱发重度抑郁,可能促使患者自杀。由于女性蓝斑核中的神经元死亡速度比男性的高,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这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一般情况下男女抑郁症的比例是1:2。但这个比例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则是男性的5倍,而不是一般的2倍。

当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某些人由于遗传或者我们尚不明白的原因,并没有HPA轴的过度兴奋,仅仅因为单纯的缺乏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导致抑郁。摆脱轻度抑郁,最简单的方法是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阳光,以及一份甜食。而比较严重的抑郁状态则需要药物帮助,根据临床统计对抑郁症越早治疗其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小,治疗时间也越短。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间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含量来治疗抑郁症,比如百忧解和怡诺斯等,不过这些药物都有相应的副作用,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研究人员也试图利用基因疗法来治疗抑郁症,比如抑制杏仁核中引起麻烦的基因表达或者将产生分解压力激素的酶的基因导入海马中,以减轻甚至消除它对海马的伤害,从而避免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对抑郁症的研究不仅为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而且也让我们知晓在意识层面以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旦我们明白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就可以促使我们更早的采取有效行动来避免事情变得更糟。更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将赋予我们更多的同情心,并且也可以极大的消除我们求医服药的顾虑。这就如同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时,你不会拒绝来一份水果。而只有维持好我们身心的状态,才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均发现:孩子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异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于男孩。因为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而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给予引导和鼓励烦恼期就会过去的。但是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郁障碍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而在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努力的自己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其次,在家庭方面,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似乎关系不大,母亲如果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于孩子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是,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危险性,且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排序中,影响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不见又不散。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的时候,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所以某种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孩子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症状,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远离同伴,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容易陷入抑郁的思维中。他们也容易怀疑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对环境事件充满担心,常处于强烈的应激和焦虑、唤起状态,使自己深陷抑郁的情绪而出不来。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他们会过度消极悲观的认为这种坏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反复出现,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将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那么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也更容易抑郁,这更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应试教育的良性引导,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是他依然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最后,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在这方面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有极显著的差异。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是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身体缺陷的情况下。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孩子越关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它方面,兴趣和热情骤减,越关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难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难感受到乐观积极的未来,越来越感觉:我是不好的,我没用,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吃红葡萄、喝红酒可缓解抑郁

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药理及实验治疗学会2015年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新研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苏珊·伍德及其同事通过实验鼠实验研究发现,红葡萄及红葡萄酒中的关键物质白藜芦醇不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健康功效,而且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研究人员将一群大鼠与一只具有攻击性的“霸王鼠”放在一起。结果一些大鼠出现抑郁行为,也更容易动怒,但另外一些大鼠则没有抑郁症状也不发怒。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注射了相当于6杯红酒量的白藜芦醇。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大鼠发怒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抑郁症状也大大缓解。

这项新研究结果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因为眼下由于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和情绪紊乱案例不断增加,新研究结果对此类抑郁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启迪。通过经常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摄入一定的白藜芦醇,有益缓解抑郁症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结果对研发预防抑郁症新药也具有重要意义。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乡间郎中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2020-07-14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动力不足,严重的抑郁症会出现消极的观念和行为,这是最严重的后果。如果抑郁症没有这一消极的行为,不会自己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经过治疗是完全能够恢复的。
  但是有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他觉得自己无望,无助,觉得自己不好了,也没有任何希望,所以觉得很绝望,就会采取一些自杀的行为。其实采取了自杀行为以后,那就是最严重的后果。我们现在媒体非常的发达,一些信息传播非常的快。比如韩国的一个明星叫李恩珠,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香港的一个歌手张国荣。我想年轻人都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李恩珠是因为得了抑郁症上吊自杀了。张国荣也是因为抑郁症病情加重自杀身亡的,这就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会采取自残、自伤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这种采取自杀的行为是最可怕的。
  得了抑郁症以后,我们的亲属一定不要大意,一定不要觉得他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会采取那种行为了。其实抑郁症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患者会采取这种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发现的抑郁症一定要高度警惕。



重度抑郁症的后果相关阅读


抑郁症头晕怎么办

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头晕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带来影响,所以需要针对性地来治疗,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或者西医治疗,各有优势。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也就是说患者出现抑郁症往往是心理因素,多数的患者会表现出来情绪低落,甚至没有食欲出现失眠的症状,而除了心理症状,头痛、头晕也是抑郁症常见症状,出现了头晕症状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如何治疗抑郁症头晕呢?

抑郁症头晕的西医治疗
  1、电痉挛疗法
  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激发中枢神经系统放电,全身性肌肉有节奏地抽搐。此法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你几乎不会感受到痛苦,它能使抑郁症状和抑郁情绪迅速得到缓解,总有效率可达70%-90%。
  通常电痉挛疗法进行完之后,常常还要继续进行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2、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抑郁症头晕的中医治疗
  1、脾肾阳虚
  治宜温补脾肾,以养肝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的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嗜卧少动,惊恐多疑,自责自罪,甚或有轻生厌世的意念或行为,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象沉细,或兼弦滑。
  2、心脾两虚
  治宜健脾养心,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在情感抑郁等症状的基础上,兼见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自觉思维迟钝,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有自责自罪及疑病倾向,消极缄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口干便结,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象细弦或细缓。
  3、肝虚气滞
  治宜温胆养肝,以理气解郁为主。表现为情感抑郁,悲观失望,忧心忡忡,兴致索然,面容愁苦,沉默寡言,其情感变化有昼夜轻的特点(如白昼抑郁,入夜稍缓或兴奋,甚或判若两人),可伴有两胁不适或胀满,失眠多梦,容易疲倦,纳呆少食,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虚弦。

抑郁症为何“钟情”女性

严重持久的抑郁情绪常见于三种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既 有情感高涨的躁狂发作,又有情绪低落的抑郁发作)、重型抑郁症(仅有抑郁发作,严重持久,有时是致命的)、心境恶劣(轻度抑郁,但通常持续两年以上)。

有关研究表明,除了双相情感障碍两性之间发病率基本相同外,另两种抑郁性疾病,女性的发病率都约为男性的两倍。为何抑郁性疾病“钟情”女性呢?这就要从女性与男性之间差异很大的心理社会背景和女性独有的生理特征中找答案了。

通常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性格基础:遇事多悲观、自信心和对事态的控制力差、多虑,而传统的教养方式就是要培养女性顺从、不争的美德,这也为抑郁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如今社会仍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只能被动服从。当矛盾出 现时,更多的是牺牲、损害女性的利益,使女性因此承担较多的不良应激事件。与男相比,女性遇到身体伤害和性骚扰的机会较多。这些常会使自信心降低、自责、 在社会交往中孤立自己,进而导致抑郁性疾病的发生。

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繁重的角色,抚养孩子,照顾父母,同时还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贫困是严重的社 会问题,而贫困人口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她们会感到孤立,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经常出现悲观和自责的情绪。老年丧偶的人大多数是女性,她们都会经历不同 程度的抑郁反应。这些都使女性容易发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直至产生抑郁性疾病。

女性所具有的生育功能和责任,对抑郁性疾病的产生也有巨大影 响。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怀孕、产后、不孕、绝经期、要不要孩子的决定,都会导致当事人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抑郁。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变化,会导致 对情感性和焦虑性疾病的易感性增高。

情绪抑郁、易激惹常出现在排卵期后,并逐渐加重,月经开始时消失,严重时称之为经前期心境恶劣;产后的情绪波动也会很大,对照顾婴儿的心理准备不足,感觉疲累同样会增加抑郁发生的危险。据统计约有1/10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5%的患者抑郁,如此超乎寻常的比例立刻获得了广泛关注。二是在接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一种治疗结核的药物却具有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的作用。两相对照,人们发现这两种药物对大脑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恰好相反,利血平降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而抗结核药则可以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破坏,从而可以相对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对此进行的研究促使哈佛大学提出关于抑郁症的情绪障碍的去甲肾上腺素假说。该假说认为蓝斑核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和抑郁症关系密切。此类细胞对大脑各脑区均有影响,尤其是对情绪调节起重要作用的边缘系统。一种可选择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入的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所取得的成功,增加了这个假说的分量。

今天我们对相应神经递质和抑郁症的关系了解得更加深入,简要言之,这一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压力激素刺激蓝斑核,起初过度兴奋的蓝斑核让我们觉得如坐针毡,而长时间的兴奋最终将耗竭蓝斑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抑郁。尼古丁似乎可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这就是为什么戒烟如此困难。由于戒烟而导致的暂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很容易引发抑郁而导致人们放弃,你必须忍耐直到大脑产生足够的去甲肾上腺素。

少量的压力激素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而长时期的刺激则可因多巴胺的过度损耗而使得奖赏中枢失去反应,你不再获得像成就感这样的感觉,这容易让人丧失正确的自我评价。同时中缝核释放的血清素(5-羟色胺)也刺激蓝斑核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但长时间的压力激素刺激也会降低中缝核分泌血清素的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如果困境无法摆脱,最终会耗竭大脑中的重要神经递质,没有这些神经递质的刺激,大脑将无法行使正常功能,此时机体将陷入被动、退缩和消极的状态中。抑郁症患者常常被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所纠缠,这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无用之人的主观感受,就是由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所致。

更糟糕的是,压力激素的长期慢性过度分泌,还将使大脑发生广泛性萎缩,其中边缘系统的海马区以及蓝斑核的受损格外显著,这是由于压力激素抑制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所引起的。长期抑郁症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就和海马区受损有关系。而蓝斑核受损,将直接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过度下降,而诱发重度抑郁,可能促使患者自杀。由于女性蓝斑核中的神经元死亡速度比男性的高,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这导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一般情况下男女抑郁症的比例是1:2。但这个比例受到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在智利的圣地亚哥,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则是男性的5倍,而不是一般的2倍。

当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和压力激素有关系,某些人由于遗传或者我们尚不明白的原因,并没有HPA轴的过度兴奋,仅仅因为单纯的缺乏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导致抑郁。摆脱轻度抑郁,最简单的方法是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阳光,以及一份甜食。而比较严重的抑郁状态则需要药物帮助,根据临床统计对抑郁症越早治疗其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小,治疗时间也越短。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间接增加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含量来治疗抑郁症,比如百忧解和怡诺斯等,不过这些药物都有相应的副作用,应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研究人员也试图利用基因疗法来治疗抑郁症,比如抑制杏仁核中引起麻烦的基因表达或者将产生分解压力激素的酶的基因导入海马中,以减轻甚至消除它对海马的伤害,从而避免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对抑郁症的研究不仅为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而且也让我们知晓在意识层面以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旦我们明白发生了什么,或者将会发生什么,就可以促使我们更早的采取有效行动来避免事情变得更糟。更重要的是这种了解,将赋予我们更多的同情心,并且也可以极大的消除我们求医服药的顾虑。这就如同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时,你不会拒绝来一份水果。而只有维持好我们身心的状态,才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哪些儿童更易患抑郁

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抑郁已经被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想到的抑郁,大多是我们成人,我们可能习惯性的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怎么可能出现抑郁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均发现:孩子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异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于男孩。因为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而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给予引导和鼓励烦恼期就会过去的。但是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慢性,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郁障碍呢?

首先,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为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为常见,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出现频率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和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虽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郁水平整体似乎高于女生,但是女生出现抑郁的增长速度快于男生。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与女生在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压力等可能有关,也与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这一自身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有关。所以,如果是男孩,我们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是抑郁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们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而在青春期时,家长们也要努力的自己顺利度过中年危机,及时在处理自身情绪和良好教养孩子方面做好统一与协调。

其次,在家庭方面,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两系三代成员有抑郁的病史,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代更容易患抑郁障碍,且女孩受遗传的影响要高于男孩。父母单方或双方罹患抑郁的话,孩子更可能从遗传上获得抑郁的易感素质和易感气质,他们也更多的处于父母抑郁的教养环境中,抑郁的父母常具有较差的适应性应对技能,他们更可能采取拒绝或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而这些教养方式会增加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将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贫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抑郁与母亲有关,而与父亲似乎关系不大,母亲如果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于孩子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那么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是,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有可能减少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危险性,且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排序中,影响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不见又不散。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的时候,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社会退缩、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所以某种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例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孩子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抑郁的典型主观体验就是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无”症状,当孩子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对自己发展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缺乏信心,就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社交的行为,远离同伴,导致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寻求同伴的支持和帮助,难以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容易陷入抑郁的思维中。他们也容易怀疑自己不能控制环境中潜在的威胁,对环境事件充满担心,常处于强烈的应激和焦虑、唤起状态,使自己深陷抑郁的情绪而出不来。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他们会过度消极悲观的认为这种坏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反复出现,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将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那么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也更容易抑郁,这更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应试教育的良性引导,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上,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是他依然会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最后,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在这方面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有极显著的差异。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是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身体缺陷的情况下。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孩子越关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视生活的其它方面,兴趣和热情骤减,越关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难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难感受到乐观积极的未来,越来越感觉:我是不好的,我没用,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吃红葡萄、喝红酒可缓解抑郁

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药理及实验治疗学会2015年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新研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苏珊·伍德及其同事通过实验鼠实验研究发现,红葡萄及红葡萄酒中的关键物质白藜芦醇不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健康功效,而且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研究人员将一群大鼠与一只具有攻击性的“霸王鼠”放在一起。结果一些大鼠出现抑郁行为,也更容易动怒,但另外一些大鼠则没有抑郁症状也不发怒。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注射了相当于6杯红酒量的白藜芦醇。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大鼠发怒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抑郁症状也大大缓解。

这项新研究结果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因为眼下由于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和情绪紊乱案例不断增加,新研究结果对此类抑郁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启迪。通过经常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摄入一定的白藜芦醇,有益缓解抑郁症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结果对研发预防抑郁症新药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