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需要住院吗

2020-07-14

重度抑郁症需要住院吗:
  重度抑郁症患者和家属都关心一个问题是要不要住院。这个事情大家要辨证看,如果说抑郁症患者出现了,比如说拒食,不吃饭了,这是一定要住院的,或者重度抑郁症患者出现了自杀的行为或者倾向的时候,个人建议也是要立刻住院,因为住院以后大夫能够每天查房,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时调整方案,对于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患者没有自杀的观点和想法,也能够较为正常的进食和饮水。这种情况下不一定非要住院,毕竟在家人的陪伴照顾下,患者定期的去看心理和精神科门诊,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是较为有利的。因为住院大部分都是封闭式病房,脱离了跟家人之间的联系,在医生护士的照顾下治疗,跟在家庭里面接受家人的关照、照顾治疗还是有些区别的。
  所以重度抑郁症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是要辨证看待的,出现了上面说的两种情况,比如说拒食,不吃饭、不喝水,或者是自杀的行为和倾向的时候,还是要住院治疗的。



重度抑郁症需要住院吗相关阅读


抑郁性疾病的四个基本类型

1、伴有轻度焦虑的抑郁性疾病

在此组中的轻度抑郁疾病被称作“适应障碍”或“情境性反应”。如考试失败后出现抑郁,这些通常在2-3周内就会消失。这里所说的抑郁无论躯体还是心理上的症状和体征都是轻度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其中许多病人可能同时伴随焦虑症状。焦虑病人病情未得到缓解时也可能变成轻度抑郁。

治疗这些轻度抑郁患者可以通过讨论问题的心理学方法和使用抗抑郁剂。有时也必须使用镇静剂或抗焦虑剂。对于轻或中度病例,在症状消失后至少还要继续服用抗抑郁剂三个月。

2、严重抑郁疾病——精神病性抑郁

常表现为极少说话,存在妄想或幻觉,自杀观念或企图,体重严重减轻。病人可能会感到一些不真实的事情,“疯子”的一面变得更加明显。尽管它是以抑郁这种情绪问题出现的,但已经演变成了“疯子”的类型或精神病性类型。精神病性抑郁有以下严重的形式:

(1) 重度抑郁疾病——单次发作

(2) 复发性重度抑郁疾病,如重性抑郁反复性的背景

(3) 躁狂-抑郁性疾病的抑郁相

躁狂抑郁性疾病是一种不寻常的疾病,患者在某些阶段(可能有几天)变得恰恰相反-异常的心境高涨,此时称为“躁狂”。这一突然的改变不是恢复了正常,而是转向了另一个不正常。事实上它是通过无意识的“伪装”来消除抑郁的心理方法,而现实中他根本不是这样。从极度高兴到极度忧伤的波动性类型被称作“双相”的“躁狂-抑郁”障碍(两极,一上一下)。患者可能在同一阶段出现躁狂或抑郁。躁狂本身则很少单独重复发生。 作为精神病的精神病性抑郁和躁狂,最好在急性期要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环类、四环类、单环类抗抑郁药以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赛乐特。

心理治疗:在重性精神病性抑郁的主要症状被控制之后,需要对“丧失”或其他的情绪问题进行治疗。心理治疗通过讨论、支持和帮助等方法来克服对“丧失”的情绪反应,这是一个难点。

因为复发频繁,对躁狂-抑郁障碍的治疗通常要持续许多年,甚至有些病人需要终生治疗。对精神病性抑郁单次发作的治疗需要至少持续1年。

3、非痛反应

爱人、亲属或亲密的朋友的死亡经常会导致严重的丧失感和忧伤。对亲友死亡这种丧失的反应称作“悲痛”。悲痛反应(或称忧伤反应)是生活中的正常反应。悲痛有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出生震惊和不相信某人已真正去世的感觉,伴有哭泣和抑郁。其后是愤怒,因为有关人员没能竭力挽救亡者而生气,愤怒甚至会针对死者,因为他/她的去世造成自己的烦忧。几周或几个月后悲痛反应慢慢减弱,接受了失去的现实。正常的悲痛只需周围人的支持而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发现克服悲痛很困难,那就需要得到来自医生的额外帮助了。

4、其他抑郁疾病

抑郁性反应或抑郁性疾病也可发生在:母子分离、患有严重疾病如癌症时、因治疗某种躯体疾病或重大手术之后定期服用某种药物之后。治疗这些类型的抑郁通常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而且首先需要抗抑郁剂治疗。

运动是抑郁自救的基础

“生命在于运动”,而抑郁症病人摆脱困境,也离不开运动。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抑郁病人大有裨益。如写字、画画、唱歌、打球等,都是很好的可供选择的运动。

由于精神上的原因,大多数抑郁病人觉得自己无能、无用,他们不想活动,不想做任何事情,也没有做事情的兴趣和热情。整天呆坐、长吁短叹、终日闭门不出,这些情况在抑郁病人中极为常见。

有的甚至觉得前途黯淡、人生苦长,认为无论做什么也是无济于事。这就是抑郁症病人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与抑郁之间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抑郁越严重,无助感越强;同时无助感的增强又会导致抑郁病人情绪更加低落,工作和活动的热气进一步降低,结果当然更是一事无成,于是又责备自己无能、无用,加剧了抑郁症状。

要治疗抑郁症,就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增加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对抑郁病人的益处主要体现在:

①活动能够使人感觉变好。由于活动以后,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所以能够适当减弱抑郁的感觉。

②活动能减轻疲乏感。因为长时间不活动,呆坐度日,肌肉极易疲劳。而且由于血液流动缓慢,疲劳恢复更加慢。而一旦活动起来,血流畅通,疲乏的感觉会随之减轻。

③活动有助于找回自信。通过活动,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没有丧失,甚至发现自己其他的潜能,恢复自信。

④活动改善了人的思考能力。通过活动,才会考虑做什么,怎么做,帮助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

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贵在坚持,如果只活动一阵子或几天,又由于情绪低落放弃活动,那永远也看不到希望了。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若通过活动,虽然感觉有好转,而抑郁情绪依然存在,则需要进一步找出与抑郁有关的想法,并加以矫正。

“虎妈猫爸”的孩子容易抑郁

人们可能习惯性地觉得,孩子还小,天真烂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为生计所迫,不需要处理那么多人际关系,不用想那么多复杂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么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务,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压力……总之,没有理由出现抑郁呀!

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都发现: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比例也很高。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大利亚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整体而言,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在10%左右。

 九大因素孩子易中招

1 、13—16岁最常见。

从年龄上来说,青春初期是抑郁的易发阶段,以初一、初二(13—16岁)最常见。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病早1—2年。在我们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中,5岁以下的孩子诊断过患有抑郁。

儿童青少年最多见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易激惹和精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问题。13岁以上,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的比率也增高。

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小学生。但小学生的抑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在女生中尤其明显。

2、 女生抑郁增长速度快于男生。

在性别上来说,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郁水平显著增加。整体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但在青春期后,这一结果却相反。这与女生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由之带来的压力等,有关系。也与青春期时,家长常处于“中年危机”有关。中年危机时,父母处于“困难时期”,可能自顾不暇。

所以,如果是家有男孩,从小学五六年级,应该关注其情绪的变化,是否有抑郁可能。如果是女孩,尤其要关注她们生理发育变化阶段的心理健康。

3 、家庭内有抑郁病史,后代患病风险增加。

从遗传角度来看,有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未患抑郁的父母表现出严厉惩罚、充满批评、拒绝和敌意,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等,同样将导致或加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父母要给以孩子更多的关注理解,以及情感上的温暖。如母亲对幼儿敏感性高时,能减轻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

4 、爸妈教养方式不对,也是问题。

从家庭因素来看,儿童青少年抑郁与母亲关系更大。不过,如果父母心理控制力较差,对孩子的接纳度较低,常常将各种愤怒、不满或抱怨归在孩子身上,孩子更容易患抑郁。

5、好合好散,对儿童青少年影响最小。

如果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孩子患抑郁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困扰而出现抑郁。但原本存在严重婚姻冲突的父母,如果离异或分居,反而可能减孩子抑郁的危险性。且分手两年后,这种危险度更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说的,父母双方如果关系破裂,对孩子影响最小的,是父母好合好散;影响最大的,是父母不见又不散。

6 、长期寄宿、频繁转学、搬家,增加抑郁几率。

在社会支持方面,当儿童青少年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师和朋友支持时,更容易患抑郁。最常见的是缺少朋友、孤独感、在学校里缺少愉快感,和同伴关系差。当特定原因导致生活环境的改变,如寄养、寄宿上学、搬家、转学、住院等,儿童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也会增高。

医生特别提醒:寄宿、转学等是孩子抑郁发生的重要诱因。我们在临床心理门诊发现,孩子在三岁前和父母分开的常常来看我们的门诊。所以建议,孩子早年最好不与父母分开。

7 、内向自卑,都是抑郁的不稳定因素。

在性格因素方面,依赖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评、自卑、性格偏内向、较孤僻、不愿与人交往、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缺乏进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

在应对事物的归因方式上,有些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的全部,认为这种情况会持久存在。这样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患抑郁。

8 、太看重学习,也易抑郁。

有很多孩子将幸福和满足感,完全归因于自己所获得的学习成绩。当他们的学习成绩或排名达不到自我要求时,也更容易抑郁。

父母本能上都“望子成龙”。但除了希望孩子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要加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支持。抑郁的一个核心症状,就是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现在的学习竞争压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学习上差点,但TA依然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开心和热情。这能有效防止抑郁的发生。

9 、体质差,情绪受累。

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体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青少年更易产生抑郁问题。且与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青少年有极显著的差异。

躯体疾病本身就对儿童青少年构成应激,尤其有些身体缺陷会造成或轻或重、或暂时或长久的影响。在躯体疾病的背景下,治疗疾病的过程严重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患儿感受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更容易自卑、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没有归属感、对他人的评价敏感等,且逐渐影响其自我概念的发展。

与成人抑郁相比,儿童青少年抑郁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紊乱,容易被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儿童青少年抑郁则常常被认为是“成长的烦恼”,成人以为,给予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的烦恼期就会过去。

但临床案例显示:儿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和心境恶劣等),其病情较成人严重,病程更长期,发作时情感的转折起伏更为快速且短促,症状缓解期短,对药物疗效更差,自杀率更高,整体的社会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家人和社会的负担更重。自杀已成为儿童青少年死亡的头号原因。

所以,一方面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避免出现各种诱发孩子产生抑郁的因素。

总之,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爱与肯定越多,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越强,罹患抑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同时,由于缺乏爱,他将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父母要从小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孩子说话。如果父母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会感到很孤独。

父母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可以加深亲子关系,给孩子以安全感。父母还应注意孩子讲话的内容,并表达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孩子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的态度。给孩子以公正的评价非常重要,有一些父母喜欢这样说——“你总是忘记……”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不要总是讲缺点,这样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确实要受到批评,也要私下悄悄地进行。父母要花精力去了解孩子对爱、尊重和安全感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思想、感情、生活体验等方面的沟通。

吃红葡萄、喝红酒可缓解抑郁

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药理及实验治疗学会2015年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新研究中,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苏珊·伍德及其同事通过实验鼠实验研究发现,红葡萄及红葡萄酒中的关键物质白藜芦醇不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健康功效,而且可以缓解抑郁症症状。研究人员将一群大鼠与一只具有攻击性的“霸王鼠”放在一起。结果一些大鼠出现抑郁行为,也更容易动怒,但另外一些大鼠则没有抑郁症状也不发怒。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注射了相当于6杯红酒量的白藜芦醇。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大鼠发怒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抑郁症状也大大缓解。

这项新研究结果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因为眼下由于社会压力导致的抑郁症和情绪紊乱案例不断增加,新研究结果对此类抑郁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启迪。通过经常吃红葡萄和喝红葡萄酒摄入一定的白藜芦醇,有益缓解抑郁症状。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新研究结果对研发预防抑郁症新药也具有重要意义。

心情不好也会生病

病由心生,就是指由于心理、精神、情绪、压力等导致的身体疾病,在这里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病例。

孙某,女,40岁,河北邯郸人。当时正是8月份,北京酷热难当,可她却穿着羽绒服,里面还有毛衣。手里拿着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说怕冷。她已经看了不少中、西医大夫了,光手里的处方就一沓。遇到这种难治的怪病真是考验人的时候。这么多专家都看过了,我就能有什么好办法、好秘方吗?只好在问诊上多下功夫,一边聊一边问,她那朴实的老公在旁边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说她从结婚嫁过来以后就不和村里任何人来往。我可不是心理学家,但这句话起码说明她是很不正常的,高度怀疑这就是病因。于是,在开了中药处方逍遥散以后(不开药估计她就更没有信心了),我特别嘱咐了“两打”疗法,一是打太极拳,一是打麻将(不知不觉与人交往,避免过度自闭)。

这个病例我一直在用心观察,与她老公保持电话联系,几个月后,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夏天,其表现已经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了。

“心病还需心药医”,情绪导致的疾病也要分不同情况,自闭的患者想办法让他与人多接触;爱生气的患者想办法让他高兴,遇事想开些;胆子小易受惊吓的患者,也容易得病,《黄帝内经》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要想办法让他变得胆子大些,遇事不再那么紧张恐惧,等等情况,不一而足,这属于中医的“以情胜情”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