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

2020-07-14

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乙肝的活动期,或者说是肝炎发作之后的乙肝病人,现在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如果肝炎发作得非常剧烈,转氨酶升高超过200,或者出现胆红素升高,这时候可以短期的使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如果出现了肝衰竭,需要评估是不是要做肝移植。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抗病毒治疗是长期的治疗方案。但是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抗病毒治疗还不能够根治乙肝,还是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现在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两类,第一类是需要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的干扰素类药物。在干扰素中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每两天需要注射一次的普通干扰素,第二种是可以每周注射一次,就能够达到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长效干扰素。因为长效干扰素具有方便性,不用每两天就打一针,而是一星期才需要打一针。第二种的有效率也比普通干扰素要高一些,所以现在长效干扰素的使用率是越来越高。但是干扰素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副作用非常的多,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在打干扰素之后都会面临着发烧、白细胞的下降,有一些人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亢进或者减退,有一些有糖尿病倾向的人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甚至还会影响极少一部分人的情绪,使他们变成抑郁症,严重的抑郁症还有可能会自杀。所以干扰素的治疗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得是在对治疗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让病人使用干扰素进行长期的乙肝抗病毒治疗。除了干扰素以外,还有一类药物就是口服的核苷类药物,这类药物的副作用非常的少,而且有效率也非常高,现在已经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普及的一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核苷类的药物中,现在最为推荐使用的就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在中国即将就会有一个更新的药物叫做丙酚替诺福韦酯也会上市。这三种药物是强效低耐药,而且是副作用非常少的药物,所以被称为一线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只需要每天吃一片,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吃药之后可以每半年做一次监测,就能够了解药物的有效性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些药物因为它的简便有效而在全国的广泛使用。但是这些药物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停药指征,很可能用药之后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使用,也就是说停药变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很多专家对这些口服药物非常有信心。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些口服抗病毒药物已经使乙肝不是一个病了,而是让乙肝病人变成一个每天比别人多吃一片药的健康人。



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乙肝病毒耐药后不及时改变治疗方案有什么坏处

有一位乙肝患者来信说自己以前曾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后改用阿德福韦治疗,现在阿德福韦也耐药了,问我怎么办?我建议他选择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或者改用替诺福韦治疗。但他今天来信问,如果继续服阿德福韦会怎样?

病毒耐药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为了准确地反映这种病毒变异到临床耐药的过程,医生们把病毒变异后的耐药分为基因耐药、病毒学耐药和临床耐药三个阶段。

在病毒耐药的初期HBV DNA,只有部分病毒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病毒复制量较低,改变治疗后很容易抑制住病毒的复制,而且以后也不容易再次发生耐药。但如果体内的大多数病毒都耐药了,HBV DNA反弹到治疗前的水平,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就困难多了,很可能导致病毒再次耐药。

不仅如此,当HBV DNA反弹到一定水平时,肝病可再次加重,导致肝病进展,肝脏再次遭受病毒的破坏,加重肝脏纤维化。

因此,耐药后的“挽救治疗”的时机最好在HBV DNA刚刚开始反弹,ALT尚未升高时就开始实施,“挽救”得越早,效果越好,将来的耐药率越低。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单药序贯治疗,避免与耐药位点相同的药物联合治疗。

鼻出血是乙肝引起的吗

一位乙肝病毒感染者告诉我,他最近经常鼻子出血,在网上查到肝硬化会引起鼻子出血,他非常害怕,担心自己的乙肝是不是加重了,是不是已经发生肝硬化。

肝病确实会引起出血,肝病引起的出血有许多原因。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有6种凝血因子(Ⅰ、Ⅱ、Ⅳ、Ⅴ、Ⅵ和Ⅶ)在肝脏里合成。严重肝病时,凝血因子产生减少,则表现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病人常表现为皮肤出血或淤斑。

慢性肝病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预示着远期预后不良。肝衰竭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常常下降至40%以下,国际标准化比值常升高至2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20%以下,国际标准化比值常>3的病人病死率很高。

肝硬化也会引起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脾脏是血小板代谢的场所。衰老的血小板和其他血细胞会被脾脏“吃”掉。但是,如果脾脏太大了,它也会吃掉许多还不应该被吃掉的正常血小板和血细胞,导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这就是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止血和凝血的功能下降,容易导致出血。

硬化的肝脏还会阻止通过肝脏的血流,形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的后果有可能引起胃底、食道或直肠壁的静脉曲张,引起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肝病引起的出血都发生在肝病晚期(如肝功能衰竭和肝硬化)的患者中。有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一发生鼻子出血或牙龈出血就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已经肝硬化或肝衰竭了。

其实,鼻子出血可由多种鼻腔疾病引起,正常人也会发生;牙龈出血也可能由某些牙病或牙周疾病引起。如果慢性乙肝患者只有鼻子出血或牙龈出血的症状,没有明显的肝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脾大、血小板减少等检查异常,则应考虑其他原因。

曾有一位乙肝病人因鼻子出血而固执地认为自己已经得了肝硬化,反复在肝病科就诊,结果延误了鼻咽癌的诊治。另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也并非肝病特有,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液病、维生素K缺乏和应用抗凝血药物之后。

乙肝患者可以吃着药喂奶吗

许多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新妈妈都来问我,能不能吃着药喂奶。我一般都会告诉她们:由于药物可以透过乳汁,母亲吃着药哺乳,孩子也可能从母乳中摄入一定剂量的药物。药品说明书中不建议母亲服药期间给孩子哺乳。

但是,2015年美国肝病年会的乙型肝炎管理指南指出:“哺乳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母亲所生婴儿的长期安全数据不充分……这些抗病毒药物很少经母乳排出,不大可能导致显著毒性。婴儿低水平(药物)暴露的未知风险应与母亲进行沟通。”如果服药的母亲想母乳喂养,应自己权衡利弊。那么,服用替诺福韦的母亲乳汁中含有多少药物呢?

新生儿在胎儿时期,胎盘就可以把服药母亲血液中的药物转运到胎儿体内。所以,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就检测到了替诺福韦,而且浓度还很高。新生儿出生后服药母亲开始喂母乳。所以,在出生后的一定时间内新生儿体内检测出来的替诺福韦浓度应该是胎盘转运过来的药物+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药物总合。

出生后,新生儿体内从胎盘转运过来的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替诺福韦在新生儿体内的浓度达到了一个平稳的药物浓度时,就应该是胎盘转运的药物完全消失,只剩下新生儿单纯从母乳中获得的药物了。这个药物浓度是很低的。因此,美国医生认为对新生儿的影响可能不大。

不过,正如美国的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中所说:“婴儿低水平(药物)暴露的未知风险应与母亲进行沟通。”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预防、关护和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指南》建议:“在发展中国家没有更好可替代的喂养方法时可以服用替诺福韦哺乳。”服药母亲喂为喂母乳?医生无法替你决定,还得你自己权衡后再做出决定。

乙肝妈妈如何生出健康宝宝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三个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HBV感染母亲和孩子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宫内感染约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下面是我要向大家介绍的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六步法”。

第一步:孕前或产前的筛查与评估

孕前或产前应全面检测乙肝五项、HBV DNA和肝功能,并请有经验的医生对母婴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例如:e抗原阳性者母婴传播的风险大于e抗原阴性者,HBV DNA高水平者母婴传播的风险大于HBV DNA低水平者。

第二步:孕期监测和避免羊膜腔穿刺

HBV DNA在孕期是有变化的。有研究显示,HBV感染女性在妊娠晚期及产后HBV DNA水平平均增长0.4 log10 copies/ml,25%HBeAg(-)妊娠女性HBV DNA增长>1 log10 copies/ml,妊娠晚期及产后常常发生ALT升高。

对于e抗原阳性和HBV DNA阳性的乙肝妈妈应尽量避免孕期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因为羊膜腔穿刺可能破坏胎盘屏障,导致胎儿宫内乙肝病毒感染。乙肝妈妈可以通过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查和孕期胎儿B超检查排除胎儿先天性异常。

必须做羊膜腔穿刺的乙肝妈妈,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评估风险后决定。如果HBV DNA水平很低,则可以做羊膜腔穿刺;如果HBV DNA较高,则需要权衡利弊,或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HBV DNA后再进行羊膜腔穿刺。

 第三步:孕期抗病毒干预

对于HBV DNA大于10的6次方的乙肝妈妈,宫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在妊娠28±4周开始服用妊娠期比较安全的抗病毒药(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降低HBV DNA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这部分母亲宫内感染胎儿的风险。孕前或孕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妈妈在孩子出生1个月后可以停用抗病毒药物;孕前或孕期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妈妈说明已经发展为活动性肝炎,建议产后不要停药,继续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不过这一步只针对HBV DNA大于10的6次方的乙肝妈妈,而HBV DNA水平较低的乙肝妈妈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抗体。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越快越好)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国家免费)或200单位(自费)可以有效地清除分娩时污染到新生儿体内的病毒。不仅如此,这种抗体在体内还能保持2~4个月,可以有效阻止产后母亲与孩子密切接触造成的乙肝病毒水平传播。

 第五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自己产生抗体。孩子免疫系统自己产生的抗体就不像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仅可维持2~4个月了,它可以使孩子获得长期的免疫力。即使抗体消失,在乙肝病毒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还会产生“回忆”反应,迅速产生抗体来对应。第一针乙肝疫苗一定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并且不要与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到同一部位,以免影响疗效。

出生时打了一针乙肝疫苗并没有做完,乙肝疫苗必须接种3针。新生儿出生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还要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不过这两针乙肝疫苗接种的时间要求不必那么严格,晚10天半个月都没有关系,当然按时接种更好。但是不能提前,提前接种反而效果较差。

第六步:检测乙肝抗体

孩子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至少一个月,也就是7~12月龄(给抗体一个充分产生的时间)时,为孩子抽血检测乙肝抗体。先看乙肝五项的第一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如果是阴性,即为阻断成功;再看第乙肝五项的第二项(乙肝抗体),如果大于10 mIU/ml即为产生了抗体。抗体最好能大于100 mIU/ml,说明孩子的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如果抗体产生的量在10~100 mIU/ml之间,说明孩子对疫苗的反应较差,最好再加强接种1针乙肝疫苗,接种的时间早点或晚点都没有关系。但如果抗体小于10 mIU/ml,即孩子还没有乙肝抗体,仍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重新按照0-1-6方案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提前给孩子抽血检测是没有用的。一是因为3针疫苗没有完成,抗体产生不足;二是有可能出生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还没有消失;三是孩子体内还残留母亲分娩时污染过来的乙肝抗原,导致检测结果假阳性;四是孩子已被感染,但仍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或“潜隐性状态”,导致检测结果假阴性。

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六步法”,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愿所有乙肝妈妈看到我这篇文章,生出健康宝宝,全家幸福安康!

有肾损害的患者如何服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两天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一位乙肝患者对恩替卡韦耐药,使用替诺福韦(TDF)又出现了肾损害,肌酐清除率已经下降到40 ml/min,现在需要改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问我是否需要调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的药物剂量。今天,我查到了TAF的英文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中的“2.3在有肾受损患者中的剂量”中是这样写的“有轻度、中度或严重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VEMLIDY(TAF)的剂量调整。终末肾病患者(估算肌酐清除率<15 ml/min)不建议使用VEMLIDY(TAF)。

药品说明书“5 警告和注意事项”中的“5.3新发肾受损或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是这样写的:“在VEMLIDY(TAF)临床试验中,没有范可尼综合征或近端肾小管受损的病例。病人服用以前的TDF或服用有肾毒性的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肾损害和肾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推荐所有病人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前应进行血清肌酐、血清磷、肌酐清除率、尿葡萄糖、尿蛋白的检测和评估。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期间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应停止VEMLIDY(TAF)的治疗。”

我也帮助这位病人查阅了文献。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既往使用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出现肾损害的患者换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后,肾功能好转。还检索到1例多重耐药且以往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导致范可尼综合征,达到3级肾损害,换用TAF后乙肝病毒很快得到抑制,肾功能未再继续恶化。

另有1例HIV/HBV共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获得成功。但是,TAF对肾脏非常安全吗?并非绝对安全。我检索文献时发现,有1例因吸毒感染HIV/HCV的患者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停药肾功能后好转,但因疾病复发改用TAF治疗,肾损害再次加重,肾穿刺显示肾小管线粒体损伤。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这些文献报道,我认为这例打电话求助的病人可以换用TAF,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因以前已经存在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并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果肾功能出现肾功能恶化,则应停止TAF的治疗。

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乡间郎中

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

2020-07-14

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乙肝的活动期,或者说是肝炎发作之后的乙肝病人,现在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是抗病毒治疗。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如果肝炎发作得非常剧烈,转氨酶升高超过200,或者出现胆红素升高,这时候可以短期的使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如果出现了肝衰竭,需要评估是不是要做肝移植。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抗病毒治疗是长期的治疗方案。但是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抗病毒治疗还不能够根治乙肝,还是需要长期的维持治疗,现在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两类,第一类是需要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的干扰素类药物。在干扰素中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每两天需要注射一次的普通干扰素,第二种是可以每周注射一次,就能够达到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长效干扰素。因为长效干扰素具有方便性,不用每两天就打一针,而是一星期才需要打一针。第二种的有效率也比普通干扰素要高一些,所以现在长效干扰素的使用率是越来越高。但是干扰素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副作用非常的多,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在打干扰素之后都会面临着发烧、白细胞的下降,有一些人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亢进或者减退,有一些有糖尿病倾向的人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甚至还会影响极少一部分人的情绪,使他们变成抑郁症,严重的抑郁症还有可能会自杀。所以干扰素的治疗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得是在对治疗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让病人使用干扰素进行长期的乙肝抗病毒治疗。除了干扰素以外,还有一类药物就是口服的核苷类药物,这类药物的副作用非常的少,而且有效率也非常高,现在已经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普及的一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核苷类的药物中,现在最为推荐使用的就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在中国即将就会有一个更新的药物叫做丙酚替诺福韦酯也会上市。这三种药物是强效低耐药,而且是副作用非常少的药物,所以被称为一线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只需要每天吃一片,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吃药之后可以每半年做一次监测,就能够了解药物的有效性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些药物因为它的简便有效而在全国的广泛使用。但是这些药物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停药指征,很可能用药之后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使用,也就是说停药变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很多专家对这些口服药物非常有信心。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些口服抗病毒药物已经使乙肝不是一个病了,而是让乙肝病人变成一个每天比别人多吃一片药的健康人。



乙肝活动期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乙肝病毒耐药后不及时改变治疗方案有什么坏处

有一位乙肝患者来信说自己以前曾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后改用阿德福韦治疗,现在阿德福韦也耐药了,问我怎么办?我建议他选择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或者改用替诺福韦治疗。但他今天来信问,如果继续服阿德福韦会怎样?

病毒耐药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为了准确地反映这种病毒变异到临床耐药的过程,医生们把病毒变异后的耐药分为基因耐药、病毒学耐药和临床耐药三个阶段。

在病毒耐药的初期HBV DNA,只有部分病毒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病毒复制量较低,改变治疗后很容易抑制住病毒的复制,而且以后也不容易再次发生耐药。但如果体内的大多数病毒都耐药了,HBV DNA反弹到治疗前的水平,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就困难多了,很可能导致病毒再次耐药。

不仅如此,当HBV DNA反弹到一定水平时,肝病可再次加重,导致肝病进展,肝脏再次遭受病毒的破坏,加重肝脏纤维化。

因此,耐药后的“挽救治疗”的时机最好在HBV DNA刚刚开始反弹,ALT尚未升高时就开始实施,“挽救”得越早,效果越好,将来的耐药率越低。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单药序贯治疗,避免与耐药位点相同的药物联合治疗。

鼻出血是乙肝引起的吗

一位乙肝病毒感染者告诉我,他最近经常鼻子出血,在网上查到肝硬化会引起鼻子出血,他非常害怕,担心自己的乙肝是不是加重了,是不是已经发生肝硬化。

肝病确实会引起出血,肝病引起的出血有许多原因。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有6种凝血因子(Ⅰ、Ⅱ、Ⅳ、Ⅴ、Ⅵ和Ⅶ)在肝脏里合成。严重肝病时,凝血因子产生减少,则表现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病人常表现为皮肤出血或淤斑。

慢性肝病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预示着远期预后不良。肝衰竭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常常下降至40%以下,国际标准化比值常升高至2以上;凝血酶原活动度降至20%以下,国际标准化比值常>3的病人病死率很高。

肝硬化也会引起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脾脏是血小板代谢的场所。衰老的血小板和其他血细胞会被脾脏“吃”掉。但是,如果脾脏太大了,它也会吃掉许多还不应该被吃掉的正常血小板和血细胞,导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这就是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止血和凝血的功能下降,容易导致出血。

硬化的肝脏还会阻止通过肝脏的血流,形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的后果有可能引起胃底、食道或直肠壁的静脉曲张,引起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肝病引起的出血都发生在肝病晚期(如肝功能衰竭和肝硬化)的患者中。有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一发生鼻子出血或牙龈出血就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已经肝硬化或肝衰竭了。

其实,鼻子出血可由多种鼻腔疾病引起,正常人也会发生;牙龈出血也可能由某些牙病或牙周疾病引起。如果慢性乙肝患者只有鼻子出血或牙龈出血的症状,没有明显的肝损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脾大、血小板减少等检查异常,则应考虑其他原因。

曾有一位乙肝病人因鼻子出血而固执地认为自己已经得了肝硬化,反复在肝病科就诊,结果延误了鼻咽癌的诊治。另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也并非肝病特有,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液病、维生素K缺乏和应用抗凝血药物之后。

乙肝患者可以吃着药喂奶吗

许多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新妈妈都来问我,能不能吃着药喂奶。我一般都会告诉她们:由于药物可以透过乳汁,母亲吃着药哺乳,孩子也可能从母乳中摄入一定剂量的药物。药品说明书中不建议母亲服药期间给孩子哺乳。

但是,2015年美国肝病年会的乙型肝炎管理指南指出:“哺乳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母亲所生婴儿的长期安全数据不充分……这些抗病毒药物很少经母乳排出,不大可能导致显著毒性。婴儿低水平(药物)暴露的未知风险应与母亲进行沟通。”如果服药的母亲想母乳喂养,应自己权衡利弊。那么,服用替诺福韦的母亲乳汁中含有多少药物呢?

新生儿在胎儿时期,胎盘就可以把服药母亲血液中的药物转运到胎儿体内。所以,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就检测到了替诺福韦,而且浓度还很高。新生儿出生后服药母亲开始喂母乳。所以,在出生后的一定时间内新生儿体内检测出来的替诺福韦浓度应该是胎盘转运过来的药物+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药物总合。

出生后,新生儿体内从胎盘转运过来的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替诺福韦在新生儿体内的浓度达到了一个平稳的药物浓度时,就应该是胎盘转运的药物完全消失,只剩下新生儿单纯从母乳中获得的药物了。这个药物浓度是很低的。因此,美国医生认为对新生儿的影响可能不大。

不过,正如美国的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中所说:“婴儿低水平(药物)暴露的未知风险应与母亲进行沟通。”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预防、关护和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指南》建议:“在发展中国家没有更好可替代的喂养方法时可以服用替诺福韦哺乳。”服药母亲喂为喂母乳?医生无法替你决定,还得你自己权衡后再做出决定。

乙肝妈妈如何生出健康宝宝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三个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HBV感染母亲和孩子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10%~15%,宫内感染约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下面是我要向大家介绍的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六步法”。

第一步:孕前或产前的筛查与评估

孕前或产前应全面检测乙肝五项、HBV DNA和肝功能,并请有经验的医生对母婴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例如:e抗原阳性者母婴传播的风险大于e抗原阴性者,HBV DNA高水平者母婴传播的风险大于HBV DNA低水平者。

第二步:孕期监测和避免羊膜腔穿刺

HBV DNA在孕期是有变化的。有研究显示,HBV感染女性在妊娠晚期及产后HBV DNA水平平均增长0.4 log10 copies/ml,25%HBeAg(-)妊娠女性HBV DNA增长>1 log10 copies/ml,妊娠晚期及产后常常发生ALT升高。

对于e抗原阳性和HBV DNA阳性的乙肝妈妈应尽量避免孕期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因为羊膜腔穿刺可能破坏胎盘屏障,导致胎儿宫内乙肝病毒感染。乙肝妈妈可以通过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查和孕期胎儿B超检查排除胎儿先天性异常。

必须做羊膜腔穿刺的乙肝妈妈,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评估风险后决定。如果HBV DNA水平很低,则可以做羊膜腔穿刺;如果HBV DNA较高,则需要权衡利弊,或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HBV DNA后再进行羊膜腔穿刺。

 第三步:孕期抗病毒干预

对于HBV DNA大于10的6次方的乙肝妈妈,宫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在妊娠28±4周开始服用妊娠期比较安全的抗病毒药(替诺福韦、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降低HBV DNA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这部分母亲宫内感染胎儿的风险。孕前或孕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妈妈在孩子出生1个月后可以停用抗病毒药物;孕前或孕期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妈妈说明已经发展为活动性肝炎,建议产后不要停药,继续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不过这一步只针对HBV DNA大于10的6次方的乙肝妈妈,而HBV DNA水平较低的乙肝妈妈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抗体。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越快越好)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国家免费)或200单位(自费)可以有效地清除分娩时污染到新生儿体内的病毒。不仅如此,这种抗体在体内还能保持2~4个月,可以有效阻止产后母亲与孩子密切接触造成的乙肝病毒水平传播。

 第五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自己产生抗体。孩子免疫系统自己产生的抗体就不像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仅可维持2~4个月了,它可以使孩子获得长期的免疫力。即使抗体消失,在乙肝病毒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还会产生“回忆”反应,迅速产生抗体来对应。第一针乙肝疫苗一定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并且不要与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到同一部位,以免影响疗效。

出生时打了一针乙肝疫苗并没有做完,乙肝疫苗必须接种3针。新生儿出生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还要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不过这两针乙肝疫苗接种的时间要求不必那么严格,晚10天半个月都没有关系,当然按时接种更好。但是不能提前,提前接种反而效果较差。

第六步:检测乙肝抗体

孩子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至少一个月,也就是7~12月龄(给抗体一个充分产生的时间)时,为孩子抽血检测乙肝抗体。先看乙肝五项的第一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如果是阴性,即为阻断成功;再看第乙肝五项的第二项(乙肝抗体),如果大于10 mIU/ml即为产生了抗体。抗体最好能大于100 mIU/ml,说明孩子的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如果抗体产生的量在10~100 mIU/ml之间,说明孩子对疫苗的反应较差,最好再加强接种1针乙肝疫苗,接种的时间早点或晚点都没有关系。但如果抗体小于10 mIU/ml,即孩子还没有乙肝抗体,仍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重新按照0-1-6方案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提前给孩子抽血检测是没有用的。一是因为3针疫苗没有完成,抗体产生不足;二是有可能出生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还没有消失;三是孩子体内还残留母亲分娩时污染过来的乙肝抗原,导致检测结果假阳性;四是孩子已被感染,但仍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或“潜隐性状态”,导致检测结果假阴性。

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六步法”,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愿所有乙肝妈妈看到我这篇文章,生出健康宝宝,全家幸福安康!

有肾损害的患者如何服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两天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说一位乙肝患者对恩替卡韦耐药,使用替诺福韦(TDF)又出现了肾损害,肌酐清除率已经下降到40 ml/min,现在需要改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问我是否需要调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的药物剂量。今天,我查到了TAF的英文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中的“2.3在有肾受损患者中的剂量”中是这样写的“有轻度、中度或严重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VEMLIDY(TAF)的剂量调整。终末肾病患者(估算肌酐清除率<15 ml/min)不建议使用VEMLIDY(TAF)。

药品说明书“5 警告和注意事项”中的“5.3新发肾受损或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是这样写的:“在VEMLIDY(TAF)临床试验中,没有范可尼综合征或近端肾小管受损的病例。病人服用以前的TDF或服用有肾毒性的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增加肾损害和肾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推荐所有病人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前应进行血清肌酐、血清磷、肌酐清除率、尿葡萄糖、尿蛋白的检测和评估。在服用VEMLIDY(TAF)治疗期间出现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应停止VEMLIDY(TAF)的治疗。”

我也帮助这位病人查阅了文献。已有多篇文献报道,既往使用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出现肾损害的患者换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后,肾功能好转。还检索到1例多重耐药且以往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导致范可尼综合征,达到3级肾损害,换用TAF后乙肝病毒很快得到抑制,肾功能未再继续恶化。

另有1例HIV/HBV共感染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治疗获得成功。但是,TAF对肾脏非常安全吗?并非绝对安全。我检索文献时发现,有1例因吸毒感染HIV/HCV的患者服用TDF出现肾损害,停药肾功能后好转,但因疾病复发改用TAF治疗,肾损害再次加重,肾穿刺显示肾小管线粒体损伤。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这些文献报道,我认为这例打电话求助的病人可以换用TAF,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因以前已经存在肾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肾功能,并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果肾功能出现肾功能恶化,则应停止TAF的治疗。